「大人,朝鮮國前方傳來戰報了。,,」一名唐同的親衛拿著一份封的信走了進來。
唐同正在給兒等人講故事,他當上這個蘇州,可謂是清閒自在的很,手下雖然沒有什麼大才,但一般的人才卻是多的很,對於蘇州的事務,唐同又很放手讓柳如是,大玉兒她們管理,自然就弄的唐同自己沒有什麼事了。
唐同嗯了一聲,接過信來打開,是陳子龍寫來的,主要報告了他們這些人到達朝鮮國後,與建奴打的戰鬥情況,這一次建奴雖然動用了號稱二十萬大軍的隊伍,但實際上只有九萬人,其中大部分的人還是蒙古人,皇太極自那次吃了唐同的虧後,不敢把自己地盤內的兵力都抽空了,留下了建奴最精銳的軍隊防守著老巢盛京。
剛開始時,皇太極領著手下在朝鮮國的推進速度很快,這一次,皇太極不是想搶朝鮮國一次就成了,而是想把朝鮮國納入自己的旗下,是以每佔領一座城池,除了把東西搶光了之外,還是派出了兵力打算長期佔領。
這樣一來,皇太極的軍隊就失去了奇襲的效果,沒有派出軍隊突襲到朝鮮境內的深處,而是一座座的城池壓著過去,頭一個月時,進攻沒有絲毫阻礙,推進的速度很快,佔領了朝鮮國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地盤,然而一個月後,唐同手下的援軍到到達,依仗著朝鮮國那多山的情況採用游擊戰,不斷的對皇太極的軍隊進行搔擾。
對於游擊戰,唐同地手下是不會陌生的,唐同一個後世來的人,是不會忘記了游擊戰的厲害地,手下地軍隊不但有正規的正面遭遇對抗戰術訓練,對於游擊戰的訓練也沒少花功夫,而且這個時代的人吃的了苦,野外生存能力比後世地人強的多,也給游擊戰帶來了便利。
紅娘子,陳子龍他們到達朝鮮國後,台灣島地援軍也到達了朝鮮國,陳子龍選擇了一條皇太極他們必經的道路,集中手下四千正規軍,與皇太極小小的決戰了一場。
面對著戰鬥工事,吃過虧的皇太極沒有派手下的騎兵進攻,而是派上了火槍營,在皇太極想來,對方是火槍,自己的手下也是火槍,想來也不會太吃虧,但事實再一次地教育了皇太極,在防守一方有軍事工事時,進攻的一方是很吃虧地。
到了這個時候,皇太極還是沒有看出唐同手下的後膛槍比他所擁有地前裝火繩槍先進的太多了,皇太極在這一次戰鬥過後,總結性地認為,這一次自己吃虧一是因為對於有防守工事,二是對方的訓練遠高於自己新成立的火槍營,絲毫沒有注意到對方的火槍有什麼不同。
戰鬥打響時,皇太極還是滿懷希望的,那一萬多人的火槍營從成立起,已經為他皇太極立下了不少的功勞,但從進攻到結束,還沒有一柱香的時間,皇太極的火槍營便被打殘了,這一次為了重創這支建奴人的火槍營,陳子龍讓手下把敵人放到了一百二十步的距離內才反擊,這個距離內,也在那些前裝火繩槍的射程內。
皇太極手下地這些火槍都是來自於唐同手下地軍工廠生產地。性能在這個時代是最好地。比西洋人地火槍還要好一些。在這個射程內也是有一定地殺傷力地。正是因為這一點。皇太極才沒有注意到唐同手下地火槍射程遠大於他們手中地火槍。
到後面。皇太極更是沒有注意到這些了。因為他手下地這支火槍營敗地太快了。唐同手下這些士兵都是訓練經年地人。槍法上地準確性很大。對方密集地衝鋒過來。在一百二十步內簡直是就是槍靶子。而且唐同手下使用地是紙殼子彈。在裝彈上地速度是前裝火繩槍地幾倍。從槍聲一響。戰鬥便是一邊倒地形式。
從進攻受挫到皇太極下令後退。皇太極這一萬三千人地火槍營便在陣地上留下了近七千人地屍體。在後退地那一百步距離內。簡直就是死亡線上地距離。足夠唐同地手下再開上兩槍了。就這四千人地兩槍。便留下了二千多地建奴人。
這支火槍營是皇太極花了大價錢才建立地。看到損失是如此之大。皇太極心痛地是要滴血。而對方僅有幾十人受了傷而已。這樣地戰鬥結果。一方面讓皇太極知道火槍還是很厲害地之外。也讓皇太極認識到自己手下地火槍營與對方地距離。
皇太極手下還有八萬騎兵。若是全力壓上地話。也是可以衝開陳子龍布下地這個陣地地。但當初皇太極在唐同手下吃過大虧。心中地陰影還在。那種代價。皇太極無論如何是不願意地。在火槍退下來後。皇太極便打算下令就地紮營。另外想辦法破去對方地這個陣地。
然而不等皇太極地這個命令傳下去。七千倭人協從軍在當地朝鮮人地帶領下。翻山越嶺地迂迴到了建奴大軍地兩側。從兩側對建奴軍隊發動了攻擊。
槍聲一響,對火槍已經微微有一點恐懼症的皇太極心中不由的哆嗦了一下,他也不知道對方這一方派了多少人過來,看這架式似乎是要把自己包圍了,當下皇太極也沒有多想,下令全軍後退突圍,雖然有些匆忙,但不得不說這皇太極治軍有方,隨著他的命令一下,建奴軍並沒有產生多大的混亂,前後有序的冒著倭人協從軍的子彈和手雷突圍而去。
但蒙古人的軍隊卻遠沒有建奴人那麼井然有序,幾乎從山上的槍聲一開始便陷入了混亂中,好在建奴軍首先把退路衝開了,這些蒙古軍隊跟著後面一窩蜂的拚命奔逃,也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只留下了三千來屍體。
看到對方突圍而去,陳子龍不由的歎息一聲,想起唐同給他說的話,除唐家軍之外,天下第一強軍就算是建奴人地了,這一次,如果不是打對方一個伏擊,後果還真是難說。
對方是騎兵,一旦逃出包圍便無法地追擊,陳子龍一方面重兵卡住這個要道,另一方面,把倭人再一次的化整為零,進行遊擊戰,朝鮮國多山,非常不適合建奴人的騎兵,山地游擊戰卻很適合步兵的穿插行軍,弄地皇太極頭痛不已,雙方地戰事卻暫時僵持在了那裡。
唐同同看完了陳子龍的匯報後,回信表揚了一番陳子龍,同時在信中告誡陳子龍不可以輕敵冒進,最好就是這樣與
僵持在那兒,用游擊戰把建奴人拖在朝鮮國戰爭的泥於這種方式,唐同心裡可清楚的很,後世的一些軍事強國,往往就是因為被這種游擊戰拖在戰爭地泥潭中,從而損失慘重。
這一場戰鬥,關心的不只是唐同和朝鮮國王李(宗),還有崇禎皇帝,雖然崇禎皇帝被國內地叛亂弄的焦頭爛額,但他對於建奴人的行動也是很關注的,當錦衣衛的密探把陳子龍這一次戰鬥的結果呈上來時,崇禎皇帝也不由地對唐同手下的戰鬥力更是憂心了。
本來建奴人就打地大明的軍隊望風而逃,而現在唐同地手下卻能打的建奴人慘敗,這樣地結果,崇禎皇帝心裡怎麼會好受,隨後幾天便有幾個倒霉的官員撞在崇禎皇帝的氣頭上,不是被當庭杖打的快死,就是因為一點點小事而丟了官職。
這一日,崇禎皇帝又是哀聲歎氣的下了早朝,在批了一陣折子後,心中因為鬱鬱而無心做事,便帶著兩個小太監來到了田貴妃的地方,說起來,崇禎一生中最喜歡的就是這個田貴妃,皇后周氏也比不了田貴妃的得寵。
田貴妃的名字叫田秀英,其父田弘遇一個軍戶千總出身,沒有多少文化,能給她取這麼個大眾化的名字就很不錯了,這個貴妃田秀英名字雖然大眾化,但容貌卻是萬中無一美麗,更難得的是,她不僅容貌秀麗絕倫,心思也聰**詰,極會討崇禎皇帝的歡心。
當年田家與唐家是交情很不錯的,田秀英小時候與唐同的前身可謂是青梅繡馬,後來田秀英被選入信王府,成了崇禎皇帝的小老婆,唐同的那個前身也因此性情大變,最後因為酗酒而讓唐同穿越時空附了身。
田秀英見崇禎皇帝在這個時候到來,微微有些意外之後,心中又是很歡喜,當下上前問道:「皇上,這會兒怎麼到妾身這裡來了。」
「怎麼,朕就不能在這個時候到你這裡來了?」崇禎皇帝對田秀英可說是寵愛之極,也正因為如此,心中煩惱時,才會想到她這兒來。
「皇上,人家這不是看到您過來了,心裡高興嘛,問問也不行了。」田秀英撒嬌的上前拉住崇禎皇帝的手,她雖然沒有恃寵而驕,但是是撒撒嬌還是有的,這也是她與崇禎之間的生活樂趣,皇后周玉鳳便不會在崇禎的面前來這一套,也因此崇禎對自己的那個皇后雖敬卻不寵,每次都是公事公辦的態度。
皇后周玉鳳是一個很賢德的皇后,可惜她生在明末這個亂世,再賢德也挽救不了大明的滅亡,論起相貌來,周玉鳳一點兒也不比田秀英差,都是那種傾國傾城的美人兒,後世的人只記得秦淮八艷的艷名,卻忘記了周玉鳳與田秀英的美麗,真要說起來,她二人未必就比以後的陳圓圓差了。
崇禎皇帝見田秀英那撒嬌的語氣,愛憐的拉起她的手,心情也好了一些,便這麼手拉著手,兩人來到了花園之中,說些體己的話兒,當崇禎皇帝無意中說到唐同與那手下那些悍將雄兵的時候,田秀英終於明白崇禎為什麼心情會不好。
想到自己小時候的種種,那個小唐哥哥一直對自己是很好的,而且田秀英也知道那個小唐哥哥愛著自己,雖然自己長大以後並不愛這個小唐哥哥,但心中卻是把他當了自己的一個親人的,現在這小唐哥哥有了一番成就,她的心中也是為他高興的,只是崇禎皇帝對他起了猜忌之心,對小唐哥哥來說可真不是什麼好事。
「皇上,這個唐驚以前也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總兵,值得皇上您為他那麼擔心嗎,想大明有著百萬雄師,這個唐驚手中只不過萬把人馬,有什麼可怕的,至於皇上您說地那個火槍厲害,皇上您也可以多組建一些火槍營啊。」田秀英雖然不能明著為唐同說話,卻可以故意在崇禎面前貶低唐同手中的實力,算是曲線幫著唐同了。
「哎,愛妃你又不是不知道,大明國庫內早已經空了,哪有錢去組建火槍營,那東西可是很費錢的啊,可恨朕手下的這班官員們,全都一個個地是蛀蟲,大明地江山都讓這些人給蛀空了。」崇禎皇帝歎了一口氣,大明的狀況,他的心中其實也很清楚,奈何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於手下那些貪官,崇禎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並不是說當了皇帝就能為所欲為的,當皇帝的可以享受,可以墮落,可以把這個國家敗壞,但當皇帝地若是想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上來,其中的阻力可不是一般地大,像明朝時,除了前面的朱元璋和朱棣,後面的皇帝想要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上來,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田秀英也明白朝庭中現在的狀況,只要崇禎皇帝有什麼舉動,那些個言官們必定會要死要活的跳出來說這說那地,崇禎若是一怒之下打了這些的板子,那好,正應了這些人地心思,那個挨了板子的人必定會成為清流們地崇高榜樣,對他歌功頌德的言論四處飛揚,而崇禎這個皇帝,就成了反面教材,似乎大有向紂王靠攏地架式,總之,崇禎這個皇帝當的,實在是有些憋屈,而整個的大明朝,幾乎沒有不貪的官員。
在大明朝後期,還有一個怪現象,那就是奸臣不一定是貪官,但所謂的好官,忠官則一定是貪官,可見明末時的風氣與朝政敗壞到了何等的程度,所謂的清流,所謂的鄉黨,為的都是各自小團體中的利益,根本就置國家的利益於不顧,崇禎皇帝之所以會變的剛愎自用,都是這些人給逼的。
皇親國戚中,田家,周家,前皇后的張家,在歷史上都是有錢人家,而現在與唐同勾搭上了後,更是有錢的很,每家拿一個一二百萬兩的現銀來,根本就不成問題,田秀英也知道自己娘家現在有錢的很,不過她不知道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她也很想幫一幫崇禎皇帝的忙,不過她心裡也清楚,只怕田家是不會捨得出這個錢的。
在與崇禎皇帝後來的談話中,田秀英聽到那個小唐哥哥竟然有著數以千萬計銀子的身家,也不由的有些瞠目,心中忽的明白,崇禎皇帝恨的不是那個小唐哥哥有著數萬雄兵,而是對那小唐哥哥有這麼多的銀子起了嫉妒之心。
在這一方面,老朱家是有傳統的,當年的沈萬三就是因為錢
惹殺身之禍的,現在的唐同也是因為錢太多了而惹心,只不過唐同手中有著數萬雄兵,讓崇禎皇帝不敢輕舉妄動而已,想到這裡,田秀英在自己的心裡暗自歎息了一聲,這崇禎皇帝也是被國庫空虛給逼得,有些狗急跳牆了。
崇禎皇帝在田秀英這裡休息了一天,自他當上這個皇帝以來,這樣休息的日子可是很少的,自古以來,當皇帝當成他這樣慘的,只怕是沒有第二個了。
唐同在給陳子龍回信後不久,便又收到了張牛角送來的禮物,原來在陳子龍他們勝了這一仗之後,雖然沒有再度出擊,卻把建奴大軍纏著不能動彈,那個朝鮮國王李(宗)見陳子龍他們磊勝一場後不再出擊,只道是這些人想要好處,便給張牛角他們送了地些金銀珠寶和美女,張牛角也是一個明白人兒,不敢自己私下裡得了這些好處,便都給唐同送了過來。
以唐同如今的地位與財力,身邊可說是美女如雲,比如家中的女僕,都是倭國千挑萬選來的美女,而家中的那些丫環,一部分是從皇太極的皇宮中搶來的漢家美女,一部分是別人送來的揚州瘦馬,所以唐同自然不會把朝鮮國王送來的美女放在眼中,把她們分發給了手下得力的親信們,這樣一來,到是讓那些親信們快活了一陣。
唐同在蘇州當知府當的輕鬆快活,皇太極的日子卻是極不好過,那些倭人協從軍以百人小隊地方式打游擊,自那一戰後皇太極剩下的八人馬每天都在減少,兩個月下來硬是被這些倭人協從軍幹掉了一萬多人,而且,倭人協從軍的人數在不斷的增加,這是唐同又讓手下在倭國招來了一批新兵,稍微訓練了一下,以老兵帶新兵地方式,將這些倭人投入了戰場。
另一邊,唐同地正規軍也招了一批新人,此時正在訓練當中,皇太極看到對方不斷增加的兵力,而自己這一方卻是在不斷的減員,皇太極卻又不敢把在盛京的軍隊拉出來,派再一次被唐同或者大明的軍隊給襲擊了。
皇太極這一次出兵也抓了不少地朝鮮人,為了對抗那些倭人協從軍,皇太極把這些朝鮮人也編入了軍隊中,與那些個漢旗軍混在一起,然後派蒙古軍和建奴軍壓著這些人四處搜尋打游擊的倭人協從軍,但那些朝鮮人本來就是怯懦之輩,在戰場上不堪重用,再加上心中對皇太極有著滅家地仇恨,每一次與倭人協從軍的游擊隊遭遇時,這些人朝鮮人不但不會勇敢的往前衝,反而會趁著建奴人與倭人協從軍交火時逃跑。
朝鮮國這麼多的山,這些人一跑,建奴哪裡還能找的到他們,也有極少數的朝鮮人,會加入倭人協從軍地隊伍,這些人打仗也許不行,但做嚮導卻是成的,有這些當地人做嚮導,倭人協從軍打起游擊來越以地得心應手。
倭人協從軍在游擊戰中由於戰術靈活,再加上他們手中的武器在這個時代算是先進地,所以自身的傷亡很小,隨著越來越多地倭人新兵加入,這游擊的隊伍也就越來越大,也越打越靈活,以至於後來陳子龍給唐同講起來時,也讓唐同後怕不已,這要是這些倭人對自己生了反叛之心,那可就是一件天大的麻煩事了。
好在唐同的實力一直很強大,這些倭人出於對強者的服從,始終沒有生出反叛之心,後來唐同把這支倭人協從軍先是調到了南洋,後來又調到了印度,再後來調到了美洲大陸,在為唐同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同時,這支隊伍因為沒有人員補充,最終消耗的差不多了,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皇太極也終於明白了唐同的戰略目的,哪就是要把他皇太極的軍隊拖在朝鮮,慢慢的消耗掉他皇太極的實力,那些追隨著皇太極來到朝鮮國的蒙古人,每天面對著神出鬼沒的倭人協從軍,每天因為不斷的有人死去,意志慢慢的出現崩潰的現象,在心裡上也漸漸的對皇太極產生了不滿。
戰爭沒有不死人的道理,但像這樣每天面對著死亡,卻又找不到對手可以正式的較量一下,心中的憋氣和恐懼自然是一天天的增長起來,皇太極也注意到了這種情況,想撤軍又有些不甘心,想與唐同的手下談判,現在卻是輪到唐同這一方拒絕談判。
皇太極也派了人去與朝鮮國的國王李(宗)談判,卻被倭人協從軍游擊隊給劫殺了,要說皇太極若是與朝鮮國的國王進行談判的話,肯定會得到他想要的結果,因為這朝鮮國的國王李(宗)心中也一直希望能早日停戰,好當他的太平國王。
陳子龍因為唐同早有交代,要利用在朝鮮的地盤上把皇太極手中的實力盡量消耗一些,所以對於皇太極想與朝鮮國談判的事,也早就注意到了,不但讓那些倭人協從軍注意著建奴人的談判使團,還派出手下一部分人監視各路到朝鮮都城漢城(又稱王京城)去的人。
談判的道路被陳子龍他們所堵,任是皇太極如何的雄才大略,這會兒心中也有些傍徨不決,進攻,代價太大了,退回去,又有些不甘心,而且若是這一退,無異於向那些附屬於自己的蒙古人表明自己的這次失敗,對於天性中只服從於強者的蒙古從來說,失敗,就意味著自己將不再是一個強者,意味著這些蒙古人將再一次的對自己生出異心。
建奴人是狼,蒙古人同樣是狼,一旦失去了狼王的地位,等待自己的後果可想而知,皇太極這一猶豫不決,讓陳子龍有了更多的時間將軍隊通過山區穿插到建奴人的後方去,隨著那些新兵的訓練完成,陳子龍大膽的把這些新兵和倭人協從軍並到一起去打游擊,而把倭人協從軍中的老兵大部分的抽調出來,給他們換上了後膛槍。
抽調出來的五千倭人老兵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二千人,與二千正規軍的老兵防守建奴人進攻的關卡,並且配備了二百多門小銅炮,另外三千倭人老兵和二千正規軍的老兵穿插到了建奴人的後方,在重要的關卡上埋伏了下來。
一場決戰在皇太極也沒有察覺的情況下悄悄地的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