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神道符召

正文 第十二章 只為著政爭而已 文 / 雪滿林中

    感謝醉眼千峰頂兄的湯圓……今天晚上兩更,十分鐘之後還有一更……

    這含章語氣之中帶著嘲諷。自然不是嘲諷我,聽著他言辭之中,對著大將軍竇冀,和司徒許奉都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

    劉易一向知道范貞心高氣傲,視滿朝袞袞諸公為等閒。

    就好像范貞視劉易為知己,這一人一神之間,當真有著許多看法不謀而合,有著知己感覺。雖然只是一夜大醉,確實對著范貞頗為瞭解。

    此人小覷那滿朝公卿,並不是狂妄無知。而是身為公族子弟,後起之秀。從小侵淫在其中,對於這些大人物的勾心鬥角,各種伎倆瞭解頗深。自然就沒有什麼敬畏。

    這是因為瞭解而無畏,卻不是那種無知者無畏!兩者看似差不多,其實相差甚遠。

    劉易琢磨著范貞的心態,范貞冷笑著道:「司徒許公身為朝廷三公,號為剛正。還不是一個只知道政爭之輩?還有那大將軍竇冀,也只盯著畝產千斤。為臉上妝點粉飾。一個個都沒有想過天下百姓……盡數都是尸位素餐之輩!」

    見著身邊再無其他人,走入這城隍寺之中。范貞也沒有什麼好顧忌的,吐出胸中鬱悶來。

    劉易笑道:「等著日後含章你來執掌天下權柄的時候,自然能夠為天下百姓造福了!」

    聽著這話,范貞露出一絲苦笑:「起碼還要二十年啊,二十年間,又會發生多少事情?又哪裡說得上我一定會掌握天下權柄?不過,要是真有這麼一天,那麼我范含章,還當真當仁不讓!」

    劉易大笑。這方世界,沒有儒教束縛。民氣剛直外露,如同漢唐。不似劉易原本世界那宋明之後。民氣轉為含蓄。

    此方世界,重氣節。恩怨。人喜大志,功名。便是升斗小民,也好自稱大丈夫如何。這范貞,當仁不讓,依舊是這方世界的風氣。

    來到這個世界久了,便是劉易也都很喜歡這種古樸剛直的風氣。

    「那這次含章來?」劉易笑著問道,

    范貞哈哈一笑:「我是跟著御使陳方來的,既是來幫著神君。也是來撈取政治資本來的。」

    這話就說的很直白,劉易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對於此不僅不以為忤,反而更是欣賞。便笑道:「我能為含章你做些什麼呢?」

    范貞笑道:「只要你不被那司徒這三公的名號唬住。強硬到底,這祥瑞順利出世,便是對我最大的幫助了!」

    劉易頓時會心一笑,這司徒許奉親自出馬,就是攪黃了自家這千畝良田。而這范貞,若是能夠幫著劉易頂住壓力,甚至最後弄到許奉灰頭土臉的而回。如此一來。那大將軍竇冀,定然會欣賞重視,就更容易獲得顯赫美職。就離著他的抱負更近了。

    對於此。劉易並沒有什麼覺著不對的。就好像他自己,也還不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到這城隍位置?

    這大虞天下。自從鎮壓了那怨氣之後。歷代天子多短命,多是幼年登基。由著外戚輔政,早就是政治傳統。也說不上什麼正邪。

    便如同含章語氣之中所透露的,這大將軍竇冀不是什麼好東西。而這一心政爭,卻全然不顧這畝產千斤所可能擁有的,對於百姓的好處的司徒許奉,又能算得什麼?

    更何況,他劉易要行的是神道。這人道之事又於他何干?便抄襲幾句儒家名言,便是儒道聖賢了麼?

    劉易卻不會忘記自家的屁股坐在什麼地方!這世界。最可悲的劉易一向認為,便是那種不清楚自己屁股坐在哪裡的傢伙。

    外國的月亮再圓。也照不到我頭上。這什麼大漢人不大漢人,我便是漢人!

    這就是屁股,坐的是穩穩當當!

    便是悠悠歎息著:「當務之急,是要讓這大雨停下來啊!」

    原本以為這濟水君既然答應了自己,就不應該反悔。這便下雨,也該是暫時的。如今看來,事情有變,這下雨時刻就是從這許奉來的時候。

    看起來,定然是這許奉命令著那濟水君降雨的。料想這朝廷三公的命令,也要比自己這區區城隍的臉面值錢多了。

    「陳御使還沒有到。頂多明日或者後日便會趕到。他是我家門生故吏,我會請其幫忙移去一趟濟水君水府。看看他給不給面子!」

    雖然這麼說著,但是這范貞也知道希望渺茫。畢竟朝廷三公的權柄,要比區區一個御使大的太多。

    頂多拖延個七八日,這稻子就要徹底成熟了,卻不能爛在了水中。

    劉易徐徐吐出氣,想起了六道天經之中的記載的呼風喚雨的法門。緩緩說著:「實在不行,我也只能親自動手試試了?」

    「哦?」范貞心中一楞:「神君也懂得這般**之法麼?」

    劉易搖搖頭,這般法術記載在人道篇章之中。是法師所習,溝通江河海瀆之中的龍神,行著**之事。同樣也有著大神通的修士,以自家練氣修為感應天地,呼風喚雨。

    現在的劉易只是神靈,一個地祇。召喚龍神之事,就不要想了。單單只是濟水君便比他位階要高。

    以本身修為感應天地,這般修為,劉易還差著不少,殊無把握。現在,也就只能趕鴨子上架,勉強試著一試了。

    嘴上卻笑著說道:「吾等神靈秉承眾生願力,眾生願吾等有著呼風喚雨之力,吾等便自有了!」

    這城隍寺,劉易是不打算留了。和那

    司徒許奉共住一城之中,太過危險。這次嚇跑了這隊禁軍,誰知道還有沒有下次?

    不到最迫不得已的時候,劉易也並不願意馬上就和這許奉翻臉。造反動手,躲上肅山,那動手迫不得已的最後選擇。

    當下就只留了鄭武帶著五百鬼兵守護靈境,其他三營兵馬盡數帶走。向著城外出發。

    打定了主意,先躲回鳳來山去。這許奉再想把自己給封鎖起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再不濟,退入肅山之中,也是方便。

    大軍出城不遠,便見著兩百鬼兵護衛幾輛馬車匆匆迎了上來。卻是陸幽,叫著:「啟稟主公,屬下不辱使命,已經盡數將那沿途村裡靈境給收攏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