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讓那些軍器監的技師趕緊生產大炮,爭取必須要把大炮的使用率都讓全軍普及,然後這樣可以憑空增加幾倍的戰鬥力。而那些技師都馬上感覺叫苦不迭,因為他們的技術人員人手非常少。因為他們軍器監的技師有限,而能夠生產大炮的技師都比較少,畢竟光是製作大炮模型還有打磨炮膛的人都很少,這個是兩個關鍵步驟,沒有高級的技工是做不到的。而目前軍器監能夠做到這個的,加起來不過是十幾個人。所以,軍器監的官員開始跟景文抱怨了,短時間內無法增加這些技師的人數。
「想要增加技師的人數,這個確實有些困難。不過,從長遠來看,我們還是要增加技師的人數的。那我們何不開班一個技師學校呢?」景文問道。
「技師學校?這個幹什麼的?」一個技師問道。
景文馬上解釋:「技師學校,其實也就是專門培訓技師的,而這裡面的人進入了技師學校,專門學習那些什麼木匠鐵匠還有各種匠師的工作,這樣以後我們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技師。而且,這樣我們也可以讓很多人都學會一技之長,這樣也就可以讓很多人加入工人這個隊伍。以後,我們也可以通過越來越多的工人匠師,然後可以通過工匠人口的兵力,之後產生更多的技師啊!」
景文這個想法其實早就有了,景文一直想要培訓一些理工方面的人才。可是景文一直都沒有頭緒,可是現在這些技師的出現,讓景文馬上找到了打開理工研究大門的鑰匙。如果景文現在說什麼讓大家研究什麼物理化學,恐怕大家都不會理解。而且,景文也沒有那麼多的理論可供研究,景文就算把他後世中學裡面的那些東西拿出來,這些古代人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後世雖然很多中小學生都明白的東西。可是到了古代就是無數人都不明白,甚至後世一個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都比起古代的專家要高很多。這個也就是時代的積累,不是那麼容易能夠繞過去的。而就算景文開辦一個物理化學的課程,可是古代人也都不明白啊!所以,一切都要從頭開始,這樣才能夠慢慢研究。就算是希望的理化課程,不也是通過長時間的實驗,才能夠初步的研究出一些頭緒嗎?所以,景文也只能夠走西方人的老路,然後通過長時間的實驗來摸索一些規律。至於以後。就可以慢慢的發展。
而首先也就是要從技師學校開始,因為技師學校有很多實用性的東西。古代的很多道士,很多各種木匠鐵匠之類的,他們其實也都是在用物理化學知識進行工作,可是他們卻都是靠著經驗來做的,並不是為了研究而實驗。而他們很少互相交流,所以他們的成果也都不被外界所知。而景文也就是想要通過這個技師學校來培養技師,然後讓他們進一步的加以研究。
至於接下來,這個技師學校也會為廣大百姓培訓各種的工匠的課程。以後各種人都可以來這裡學習一些謀生之道。什麼木匠鐵匠石匠之類的,都可以來學習。這樣可以大量的擴充那些工人隊伍。而以後那些失去土地的農民,也都可以通過這個技師學校學會一技之長,不至於會被餓死。這樣也是一個分流就業壓力的方法。而且還能夠提升工人的比例。
其實對於景文這個真正的在古代生活的人來說,景文深刻知道古代其實對於理科方面並不是絕對的歧視的。而是古代的情況造成了理科無法太過發展,那是因為古代需求不大。在古代,百姓的識字率極其低下。而在這種情況下首先需要的是普及文化。而普及文化這方面,理科根本無法和文科相比。所以,在普及文化作為第一要務的時候。文科當然是受到了絕對重視。歧視理科這個並不一定是古代文人的惡意的歧視,而是古代用到理科方面的東西太少了,甚至說是百姓對於理科方面的產出並不是太高。比如說理科方面能夠生產出很多工業的產品,可是古代人根本用不上,那你自然也就白費的。所以這一切都是根據社會需求來判定的,中國古代對於理科的需求很少,甚至是幾乎沒有,所以很多人才會歧視理科。
除非等工業生產需要大量理科知識,而且工人比例佔人口比例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會有人開始重視理科知識。比如說明朝末期,中國的工業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所以也就有人開始研究西方的理化知識,因為這個也是社會需要的原因。而比較著名的也就是宋應星,孫元化,還有一些儒家學者也都開始研究相關知識,這個完全是因為整個社會都需要,所以他們開始打破了思維的堅冰。
至於這個技師學校,那也就是景文打算可以用來培訓工人。這樣可以給未來的失去土地的農民一條活路,而那個時候工人佔人口比例提升了很多,這樣工人的地位也就佔了很大比例。甚至以後通過工業,進行和理科方面的知識互相促進,這樣也就可以順利的發展理科研究。這個其實是一個互相促進的,通過社會需要來促進理科發展,而理科知識的理論研究也進一步刺激工業發展,這樣也就互相的促進。
「大人,那這個技師學校讓誰去當先生呢?」馬上有一個技師問道。
景文馬上說:「你們這些技師都可以去當先生,然後傳授自己的技術給那些百姓,這樣不行嗎?你們的技術都不錯,完全可以勝任教師的職責。」
而那些技師對視了一眼,然後搖了搖頭,顯然不太願意去教授這些技工的能力。景文感覺莫名其妙,這些技師怎麼都不願意去教導呢?難道,這些傢伙是認為自己不擅長教導學生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