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權色仕途

《》章 節目錄 第129章 就是這樣 文 / 天馬飛行空

    權色仕途-第1)章就是這樣

    看著高承東走出的身影,楊冠江歎了口氣,心情十分複雜,為官真的就應該這樣嗎?說實話,以前楊冠江對於國華、侯玉林、王朝明、田開升幾個是有些不滿,認為他們為了爭權奪利,跟高承東唱反調,或許是自己判斷失誤。一個領導,應該靠人格魅力來獲得下屬的尊重和跟隨,如果說自己之前對高承東的尊重是這樣,那麼,從現在起,高承東的人格魅力,已經在心目中大打折扣。

    從某種角度講,高承東為了能跟一個女人幽會,竟然就信口開河,於違反紀律良心不顧;為了保全自己,又竟然可以爭著眼睛說瞎話,於別人的前程仕途不顧。這樣的人,人格固然是卑劣的。

    所以,因為這件事,楊冠江對高承東有了看法,但這種看法,只能留在心底,他不能像其他人一樣明著言論和反對。高承東對他封官許願,不管結局如何,他也得維護一直以來,自己跟高承東一條線的形象,在別人眼中,自己是高承東的心腹,這種形象,不能破壞。

    為楊冠江的事情,縣上組織召開了專題會議,成立了一個專項工作組,由一個紀委副書記帶隊,主要就是查楊冠江在全縣抗旱保苗期間,外出旅遊的事情,特別是對資金使用的調查。

    工作組進駐沙古鄉,一起來的有審計局、財政局的專業人員,對楊冠江在盤龍市使用的各種發票,油單進行了審計,一共是一萬多元。之後,對全鄉的賬戶進行了核查,發現整個政府賬務上已經沒有工作經費,而在抗旱經費裡,少了一筆,也是一萬多元。這幾天,高承東已經動了腳手,他指示會計,已經把這筆錢以撥付抗旱保苗經費的名義,下撥到長沖溝村民委的賬戶上,楊冠江在盤龍市所有的支出,又用這筆資金沖銷。這樣一來,這筆錢在高承東的手上是用於抗旱,在楊冠江的手上是用於吃喝玩樂。

    專業人員把這筆資金款項的撥款、支出、用途查得清清楚楚,然後匯報給帶隊領導紀委副書記林夕。林夕在掌握了所有證據之後,才開始找相關人員談話。

    最先談話的是高承東,實際上,高承東的談話已經不是第一次,他的態度始終一樣。之前談的都是一些科室主任,這次林夕親自談。

    林夕就在楊冠江的辦公室,其他人迴避,高承東一臉微笑的進來,他跟林夕也算是熟人,在市委黨校進修時,林夕算是他的小師妹。

    「這事都怪我監管不嚴,給領導造成了麻煩。」高承東一進來就說道。

    「高書記,按說情況呢,我們已經查清楚,在作出處理決定之前,我想找你再瞭解一下當時的具體經過,楊冠江畢竟還年輕,我們也是本著愛護幹部的原則,想從教育的角度給予處理,農村出來一個幹部不容易,只要他還能知錯就改,應該給他機會。」

    「謝謝林書記,楊冠江著實是個好幹部,在工作中任勞任怨,以身作則,深受大家的喜愛。就這次使用抗旱經費遊玩的事情,我痛心疾首,深表遺憾,深感震驚。沙古鄉是貧困鄉,財政收入全靠煙葉稅,經費很緊張。我作為當家人,總是要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吃頓飯都得再三衡量。楊冠江這樣做,是我沒想到的,我想他也是一時糊塗,還請縣上的領導開一面。」

    「高書記,我想你是沒聽清楚我的意思,我想瞭解的是這筆錢的劃撥經過,楊冠江手頭怎麼會有這筆經費?」

    高承東愣了一下,臉色出現少許變化,很快又恢復。他裝作回憶的樣子,說道:「這筆錢應該是長沖溝村民委向鄉上申請的抗旱經費,班子會研究後,決定劃撥給村民委,主要用於抗旱保苗。」

    「應該是?這怎麼講?」

    「每個村民委都向鄉政府要經費,有扶貧的,有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抗旱保苗的,我記不清這麼多。」

    「我想聽聽你對楊冠江的處理意見。」

    「我尊重工作組的意見。」

    林夕歎了口氣,讓高承東走了,她本想採取另一種處理方式,簡單從輕處理。只要高承東敢說這筆錢就是他撥給村民委用作抗旱期間工作隊的生活補貼,這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老狐狸,真是太狡猾了,遇上麻煩事,一點都不敢沾邊,推得一乾二淨。

    緊接著就是找楊冠江談,楊冠江已經做好了處分準備,顯得很輕鬆。進了自己的辦公室,他很自然的就坐下來。他第一次見林夕,這個長得豐滿白淨的女人,看上去很和善,讓人有種親近感。

    「小楊,就這次事情,我想跟你具體瞭解一下經過,也想聽聽你的意見。」

    「事情很簡單,我是掛鉤村民委的領導,是工作組的組長,烤煙移栽結束,我想大家都很辛苦,又正值五一勞動節,於是就帶著大家出去玩了一天半。」

    「你知道這錢是抗旱經費不?」

    「我知道,這筆抗旱經費是鄉上撥給村民委的。」

    「誰授意你用的?或者說誰同意你用的?」

    「沒有誰,都是我自作主張。」

    「小楊,你不要意氣用事,挪用抗旱經費,不在數額多少,性質都是很惡劣的,你要是把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這個是要嚴肅處理的。當然,我不是要你推卸責任,我只是希望你實事求是,還原事情真相。」

    「我說的都是實情。」

    林夕從多年的辦案經驗判斷,楊冠江和高承東都在撒謊,之前,兩人一定商量過。從楊冠江的本意講,他當然不願意受到處分,但他是副鄉長,不得不屈從高承東的安排。辦案講究的是證據,不能想當然的推斷,直覺上是這樣,也未必就真是這樣。

    林夕注意到一個細節,高承東說班子會研究過,就應該有會議記錄,既然是村民委申請,就應該有痕跡資料。於是叫工作組人員查會議記錄、查痕跡資料,果然齊備。林夕恍然大悟,高承東在之前已經做足了功課,靠這樣查,是查不出來的。

    於是,林夕親自找了幾個班子成員,可大家對紀委查這個案子,都很支持,巴不得處理楊冠江,因為楊冠江出盡了風頭,大家辛苦,他泡溫泉享受,不處理,難平民憤。當問大家是否討論過劃撥這筆錢時,大家都幸災樂禍,說沒印象。調查沒有任何進展,只能根據查閱的資料以及談話記錄來處理楊冠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