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權色仕途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兵王到來 文 / 天馬飛行空

    從京城飛往嶺南的飛機開始降落,李逸風在頭等艙望著窗外嶺南首府城區的夜色闌珊,這架飛機上的空姐堪稱十分漂亮,黃子軒這個時候已經要到兩個空姐的傳呼號碼,李逸風笑罵著讓他不准像豬一樣到處亂拱白菜,黃子軒卻狡辯說自己這是在為華夏的性解放事業貢獻一份力,他們後面的一個平頭男子只是深沉的閉目養神,偶爾睜開的眼睛掃過機艙,卻露出一種讓人心寒的冷意。

    「哥,真讓他跟著咱們?」

    偷偷的看了一眼那個平頭男人,黃子軒小聲對李逸風嘀咕道。

    李逸風呵呵一笑,卻沒有說話。這個名叫姜遲的男人是自己跟父親提出要和黃子軒來嶺南的第二天早上,來到自己家裡面的。按照李振清的說法,這是老爺子安排的。

    對於李遠山為什麼有這樣的安排,李逸風不得而知,不過在他想來,爺爺也許希望用這樣的方式給外界一個信號吧。

    畢竟不管怎麼說,雖然如今京城的局勢看似平靜,可關於改革開放到底應該怎麼走下去的爭論還在繼續著,而自己這個引起如今這麼大風波的始作俑者自然也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老爺子把自己身邊的保鏢派過來,恐怕十有**也是給外界一個信號。老李家的人,就算犯了錯誤,也不允許旁人輕易動。

    說起這個事情來,主要還是因為八十年代中期的那次事件。

    在一九八五年前後,當時的中央領導人們的子女大都已經開始利用自己父輩或家族的政治影響力迅速響應並身體力行所謂「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口號,其中的某位大佬的兒子仗著自己老爸在新聞出版界的生殺大權,打著辦雜誌的晃子瘋狂斂財。

    李逸風記得自己曾經聽人提起過,當時的最高領導人接到一份報告,報告寫到,因辦案人員不能進入首長駐地,無法調查取證,以致案件被長期擱置。報告請求下令搜查涉嫌人居住地,以便找到嫌疑人和與案件有關的線索,完成對整個案件的偵查工作。

    當時的其他中`g領導人,包括從嶺南省委一把手調任中央辦公廳主任的薛老及李老等人沒有一個敢在這份報告上落筆批示,那位最高領導人獨自批道:各級領導機關理應協助公安人員依法辦案。

    得到他的批示之後,有關部門開始行動。考慮到那位政`z局委員的身體狀況和承受能力,為了避免因突然情況而引發意外,中央辦公廳安排辦案人員趁其到書記處開會時,前往其家進行搜查取證。

    當天,辦案人員從當事人房間的床底下搜出大量人民幣現金。數量之大,要用麻袋來裝。公安人員還帶走了當事人。

    這個事情一下子震動了整個紫禁城,這名政治局委員事隔一天在政治局開會的時候提前來到會場,大發脾氣,厲聲質問:「為什麼抄我的家?為什麼逮捕我的兒子?」

    而面對他的詢問,最高領導人解釋:「三個部門要求立案審查,我們不能干涉司法程序,等案子結論出來了再說吧。」

    最終,那個衙內被判了刑!

    這件事究竟是因為兩位黨內元老之間的矛盾還是因為別的原因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事情的性質,讓整個高層的領導們開始人人自危,畢竟下令查抄一個領導人的家,確實有些欠考慮。正確的作法應該是通過黨內正常渠道先找本人談話,讓他在黨內就教子無方作檢查之後,再進行司法審判。

    而李遠山派出這個保鏢給李逸風,自然也是希望向外界透露一個消息:不管你們怎麼爭,沒有我的點頭,不能碰我家的人。

    李逸風能夠在這個時候出京,未嘗也沒有李家希望他能出來避避風頭的緣故。

    這個叫姜遲的男人,李逸風並不熟悉,只是上輩子偶爾聽父親說起過,老爺子身邊曾經有過一個在全軍大比武上拿過冠軍的兵王,後來老爺子不在了之後,就退伍去了國外,聽說是做了僱傭兵,現在看來,應該就是這個姜遲了。

    謝青煙那邊已經被李逸風安撫了下去,李逸風並沒有對她說太多的東西,只是讓她放心,用不了多久,時間會證明自己的正確。而且,李逸風也對謝青煙許下了承諾,等這一次風波過去,他會正式進入官場,不會再讓她擔心。

    有句膾炙人口的話是沒有去過京城,就不要說自己官大。也許京城小巷口那個蹲在地上下象棋跟人酣戰不休的大伯就是什麼廳局級,也許公園裡面中那個拎著鳥籠的老頭就是剛剛退下來的省部級領尋,總之在京城會有太多的也許。

    但是,在李逸風的眼中,京城如果不是京城,恐怕也不會有那麼多也許。

    京城人自稱長在皇城根,有著發自骨子裡的優越性,後世沸沸揚揚的外地人不准在京城高考事件,正是折射出這種心態。京城是京城人的京城還是全國人民的京城,這一直就是一個話題。

    或許,需要全國人民為京城捐款做貢獻的時候或者需要外地人在京城創造經濟效益的時候,京城是全國人民的京城。而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京城,還是京城人自己的京城。

    相比之下,李逸風更喜歡嶺南的那種開放風氣,那種兼容並包的寬闊。

    改革開放初期,那位如今已經在中顧委工作的薛老用了三年時間,把嶺南省內十年浩劫期間遺留的冤假錯案全部平反。並且率先向黨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國內外的有利形勢,發揮嶺南的特點和人文地緣優勢,讓嶺南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的請求,得到了南巡首長的贊同。

    1979年7月,中央正式批准嶺南在改革開放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和創辦經濟特區,為嶺南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基礎,使嶺南成為華夏改革開放的窗口、綜合改革的試驗區和排頭兵,為國家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提供了寶貴經驗。

    而今天,李逸風將要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開始他的淘金之旅。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同步更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