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規模空前 文 / 風中的失落

    實話實說,劉允章、馬皓軒、高馳邦以及錢世渠等人,對李儒沛如此的重視商貿,還是有些不理解的,這不能夠強求他們,在這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商貿所發揮出來的最大作用,就是讓一些官府認為不務正業的人,通過做生意和投機取巧富裕起來了,這種局面必然導致不少種田的人,希望通過做生意富裕起來。

    官府重視農業的最好做法,就是恨不得所有人都去種地,都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不要去做其他的事情,儘管說大唐朝廷沒有劃分出來所謂的士農工商等級,但是官吏骨子裡是看不起做生意的商賈的,就連絕大部分的農民,不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也不會選擇做生意。

    譬如說黃巢,就被視為生意人,就是盛行大唐的私鹽販子。

    所以不管李儒沛怎麼說,怎麼重視,諸多的官吏心中,還是存在疑惑的。

    李儒沛也清楚這一點,他沒有強求,他所選擇的是讓事實來說話,一旦商貿的巨大作用發揮出來了,諸多的官吏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這種局面很快到來,快的李儒沛都沒有預料到。

    大量的商賈開始朝著梁州而來,梁州城內的土地開始升值,房屋商舖的價格更是步步高陞,偏偏這些情況,諸多的商賈能夠接受,因為這是他們相互之間競爭的必然結局,就連剛剛成立起來的商會,也沒有干涉商舖和土地升值的事宜。

    接著就是大興土木的開始。

    農忙季節剛剛過去,絕大部分的耕地都播種了,農民沒有多少的事情了。這個時候梁州城開始大興土木,諸多的商賈開始在購買的土地上面起房子和商舖,也有一些商賈對購買的房屋進行大規模的改造,這就讓很多的農民能夠進入到梁州城,找到事情做。順便也賺一些銅板養家餬口。

    生意人的嗅覺是非常敏銳的,他們看中的地方不僅僅是梁州,特別是鄒仕鳴與何玉貴這樣的大商賈,他們經過了仔細的考證,決定在巴州、利州以及全州等地,也修建商舖。這些地方都是鐵血軍駐紮的地方,商賈一般的想法都是,跟著官府重視的地方走,肯定不會出現錯誤,只要好好經營。肯定能夠賺取銀子。

    大興土木的事宜,很快在不少地方鋪開。

    按照官府的要求,每一次的交易都是要繳納賦稅的,如此之情況下,源源不斷的賦稅開始進入到府庫。

    應該說商舖還在建設的過程之中,商家尚未賺取到銀兩,這個時候繳納賦稅,只能是拿出來老本。換做其他的地方,商賈早就是苦著臉了,可在山南西道。不存在這樣的情況,因為諸多的商賈發現,他們在這裡做生意很安穩,只要按照官府的要求做,沒有任何人敢敲詐他們,也沒有市井無賴敢打擾他們。這樣的好環境,讓他們感覺到是做夢。其他地方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情況,不能夠拿出大量的銀兩賄賂官吏。根本不要想著在本地做生意。

    兩相比較,按照官府要求繳納賦稅,成本小了太多。

    可這裡面有一個典型的區別,那就是商賈上繳的賦稅全部進入到府庫裡面,成為了官府的收入,個人是不要想著在商賈身上揩油的。

    種田納稅,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些商賈接受了官府的保護,繳納賦稅是自然的。

    劉允章負責山南西道的民生事宜,商貿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故而在農忙季節之後,他開始高度關注商賈事宜了,與馬皓軒一道,仔細研究其中的奧妙,就在這個時候,好些地方開始大興土木,稅銀開始進入府庫,看著府州縣報來的數字,兩人喜上眉梢,他們終於有些明白其中的奧妙了。

    不得不說李儒沛太厲害了,將商貿的所有奧妙都看透了,人家抓住了牛鼻子,在每個流通環節都徵收賦稅,如此官府的收入是不少的,加之商賈開始經營之後,更多的賦稅將要進入到府庫之中,到了那個時候,官府肯定能夠首先富裕起來。

    兩人也不笨,很快發現這之中的問題,那就是經商有風險,總是有虧有賺的,如此的政策對於那些小的商賈來說,頗有些吃不消,只要生意不好,很有可能就虧進去了。

    不過兩人無所謂,他們認為,王爺總是有辦法解決這之中的問題的。

    最先得到實惠的梁州、巴州、利州和全州等地,官府的日子過得輕鬆一些了,按照節度使衙門的要求,官府可以從賦稅之中拿出一成用於日常的開銷,收入越多的官府,小日子肯定過得越好,官吏的收入自然也高一些,這讓其他地方有些羨慕了,蓬州刺史於承惠就直接找到了李儒沛,要求商賈也到蓬州去發展。

    趁著這個機會,劉允章和馬皓軒開始宣傳商賈之重要,要求山南西道所屬的府州縣,都要高度重視商賈,按照王爺的說法,各地的官府都要到外面去實施招商引資,也就是將外面的商賈引導本地來,只是這種招商引資,嚴禁在山南西道本地進行,必須到其他的地方去,特別是多到較為富裕的河南府等地,以及商賈較為集中的廣州府等地去。

    現實的利益誰都要重視,畢竟和關乎到官吏的收入,諸多的刺史、縣令一反常態,開始認真研究節度使衙門下發的有關商貿的書,開始大量的接觸商賈,爭取能夠讓盡量多的商賈到自己所管轄的地方來做生意。

    沒有太多的宣傳,也沒有強行的命令,各地官府很快開始高度重視商貿,

    從三月份開始,一直到五月份,各地官府將招商引資作為最為主要的任務之一。

    出現這樣的情況,按照市場學來說,不是很好的事情,畢竟山南西道的位置稍微有些偏僻,這裡很多地方都是山大人稀,需求也不是太大,商賈全部往這個地方集中,不一定能夠很好的做生意,可李儒沛一點都不著急,因為他很清楚,他面向的是整個

    的大唐,花卉、水果、蔬菜、茶葉、絲綢、桑麻、木材等主要的生意,都朝著山南西道湧過來,這裡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成為整個大堂的商貿中心,輻射的是整個的大唐,故而短時間之內問題是不大的,無非是其他地方吃虧一些。

    至於說今後,調整政策就可以了。

    李儒沛也很清楚,這樣的狀況可以維持很長的時間,其他地方的官府,包括朝廷,是絕不會特別重視商賈的,也不會給商貿那麼多的優惠條件,因為他們無法認識到商貿之重要,就從大唐商貿分佈之地來說,就明顯不正常,北方的河南以及洛陽等地,是商貿最為發達的地方,氣候溫和的南方,商貿反而不能夠很好的發展起來,廣州府本來是不錯的,可惜黃巢佔領廣州府之後,對商賈大開殺戒,導致廣州府的商賈死傷殆盡,商貿迅速萎縮,對外的商貿幾乎完全停滯下來了。

    山南西道的優勢也是存在一些的,那就是可以直接面對吐蕃、回紇和突厥人做生意。

    這種生意是暴利,吐蕃、回紇和突厥最為缺乏的是糧食等生活物資,內地的糧食、蔬菜以及茶葉、絲綢等物資運送到那邊,價格可以是內地的幾十倍甚至百倍,不過這樣的生意,做起來難度也是很大的,各地的藩鎮雁過拔毛,絕不會看著大型商隊從自己境內過道不眼紅的。

    可李儒沛有辦法,他也是看中了山南西道的位置。

    吐蕃、突厥和回紇,可以通過隴右道進入到山南西道,隴右道如今是少數民族盤踞的地方,只要鐵血軍震懾住了這裡的少數民族,就可以打開一條通道,讓商賈沿著這個通道做生意,如此大量的交易就可以產生,官府從中獲取的賦稅將大幅度的增加。

    李儒沛的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實現,劉允章、馬皓軒、高馳邦和黃彪等人商議之後,認為鐵血軍可以趁著這個時候得到鍛煉,甚至可以在商貿通道打開的時候,專門護送商隊。

    五月份的時候,第一批的商隊出發,護送的是鄒仕鳴等人的絲綢製品和茶葉,運送到吐蕃境內,兩千鐵血軍將士護送。

    在隴右道經歷了大大小小十餘次的廝殺,鐵血軍的威名很快在隴右道傳開。

    商隊順利抵達吐蕃境內,與吐蕃商人的交易順利完成。

    這一次的交易,看起來很簡單,交易的物資不是很多,錢財也不多,但意義絕非一般,諸多的商賈都看著這次的交易,不敢相信交易能夠成功,擔心人死貨丟,可交易居然完成了,而且隴右道的交易之路也打開了。

    這讓諸多的商賈信心大增,也讓山南西道是做生意最好地方的傳聞,不脛而走。

    幾個月的時間,山南西道就迎來了商貿的黃金發展期。

    劉允章和馬皓軒等人高興,李儒沛更加的高興,他終於找到了一條可行的道路,可以大量的聚集錢財,可以投入到鐵血軍的建設之中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