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嫡女重生記

正文 第四十章 旁聽生(2) 文 / 六月浩雪

    時間:2014-08-2010:10:39字數:2312

    丁婆子送走了玉熙,回轉身,忍不住問道:「先生為什麼會答應四姑娘呢?」就算旁聽,以先生認真負責的態度也不會真不管四姑娘的,而多教一個孩子得多花許多的精力。

    宋先生走到窗前,透過窗戶看著玉熙的背影,緩緩地說道:「就算我不收下她,她也會求了國公夫人給她另請先生的。四姑娘,不是一個輕易會妥協的人。」

    丁婆子越發不明白了:「四姑娘想另請先生,那就另請好了。」這之前又沒碰到過這樣的事。

    宋先生搖頭說道:「丁媽媽,天賦好的人很多,但能屈能伸、懂得取捨又有毅力跟恆心人卻很稀少,而四姑娘恰巧就是這類人。這類人,只要給她機會,必定不會居於人下。」

    丁婆子聽了這話算是明白了:「先生的意思是就算沒有三姑娘的求情,先生也會讓四姑娘旁聽了。」

    宋先生搖頭道:「不會。」她之前是有些動心,但為了玉辰考慮,她還是放棄了。可是等她見玉熙竟然請了玉辰來求情,而不是請韓老夫人跟國公夫人,她才改變主意的。從這事可以看出來,四姑娘其實很聰明,她知道怎麼做才最有益處。這樣的人,誰也不知道她將來會有什麼造化。

    丁婆子有些迷糊了。

    宋先生也沒有多做解釋,只道:「以後你會明白的。」五歲的孩子沒人教導就有這樣的謀算,她答應,不過是想結一份善緣。

    薔薇院的丫鬟知道玉熙成為旁聽生,神色都很奇怪,最後還是墨菊鼓起勇氣問道:「姑娘,旁聽生是什麼意思?」

    玉熙笑道:「就是陪讀的意思。」

    墨菊的臉色不大好看了。三姑娘跟她家姑娘都是二房的嫡出姑娘,現在她家姑娘要去給三姑娘當陪讀,太掉份了:「姑娘,要不咱還是憋去了。」以後出門都得矮人一頭。

    玉熙知道墨菊所想,沒有多說什麼。學到真本事才是最重要的,被人笑話兩句又不會少塊肉。

    相對墨菊的擔憂,申媽媽知道這事卻很高興。就算沒被生收為入室弟子,但是得了這個名頭也是好聽的。

    韓老夫人的態度非常直接,讓人賞了玉熙不少的好東西。

    秋氏則是摟著玉熙樂呵呵地說道:「得了這個機會,以後可要好好學習。」哪怕只是陪讀,得了這個名頭,以後挑選的範圍就能更廣一些了。

    玉熙卻是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只是一個陪讀的,也不是正式入門的學生,當不得伯母這麼說。而且,要不是三姐姐幫著說情,先生也不會答應。」玉熙心裡不覺得陪讀丟份,但面上卻不好表現出來。

    秋氏笑著道:「這京城誰不知道宋先生眼界極高,若是你不符合她的意,就是有玉辰幫著求情,宋先生也不會答應的。玉熙,不要妄自菲薄。不說學習的事,就單說你的針線活,我可以保證,你的針線活在同齡人中絕對沒人比得上的。」說完,摸著玉熙的頭說道:「玉熙,不要跟你三姐姐比。玉辰的天賦,別說京城就是全天下也沒多少人比得上的了。」

    秋氏覺得,玉辰天賦好是好,但她這個小叔怕心裡嘔出血來了。女兒這般優秀,可幾個兒子卻沒一個聰慧伶俐的。

    玉熙笑道:「我聽伯母您的。」跟玉辰比,那純粹是找虐。要比,將來就跟外面的同齡人比。

    秋氏很欣慰地點頭,笑著又說起了另外一件事:「三姑娘昨日就開始搬東西了,今天下午應該能搬完。這次老夫人已經說了,要在汀雲閣砌個小廚房。我想你的薔薇院離大廚房也遠,冬天取用飯菜也不方便,正好趁著這個機會也在院子裡砌個小廚房。」一般姑娘都不會有自己的小廚房,也是因為老夫人特別寵愛玉辰才破例的。正好玉熙可以借玉辰的東風。玉熙與玉辰身份沒差多少,給玉熙弄個小廚房老夫人也不好說什麼。若是錯過這次的機會,下次再想弄小廚房就就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玉熙眼睛一亮,能有小廚房自己好了。不過她的眼神很快黯淡下去,低聲說道:「伯母,祖母會答應嗎?」有小廚房自然好呀,平日想吃什麼都可以做,非常方便。大廚房那邊想吃什麼還得額外給那些廚娘什麼的好處費。

    秋氏笑著道:「玉辰的小廚房不走公帳,走的是私帳。只要你的小廚房也走私帳,老夫人沒理由不答應的。」

    玉熙高興地說道:「謝謝伯母。」有了自己的小廚房,以後她要學做菜也方便。

    秋氏摸了一下玉熙的頭,柔聲說道:「謝什麼謝,不過是件小事。」

    玉熙卻不覺得只該坦然受了,說道:「伯母,在國公府也只有伯母才會樣樣事為我著想了。」

    秋氏輕輕地拍著了一下玉熙的後背,說道:「以後呀,不要再說謝不謝的話了,顯得多生份呀!」秋氏已經將玉熙當成自己的女兒一般看待了,自然樣樣為她想著。

    玉熙抱著秋氏,偎依在她懷裡,低聲說道:「好。」

    因為小廚房的花銷得自己掏,玉熙覺得現在的收入雖然足以支撐小廚房的開支,但手底沒錢,她不安心。

    所以,擱置已久,製作藥膏的事就提上了日程了。珍珠粉在之前她已經從秋氏手裡弄到了兩包,如今只需要熬製就成了。

    熬製藥膏,雖然量少,但想要瞞住眾人也是不可能的。玉熙乾脆將這件事告訴了申媽媽跟墨菊幾個信得過的丫鬟,當然,她說的是熬製面膏,而不是去疤的藥膏。

    面膏,聽其名就知道是塗臉的東西。

    申媽媽忙說道:「姑娘,這面膏可不能隨便用。而且你年紀還小,皮膚嬌嫩,不需要用到這些東西。」這面膏是塗在臉上的,姑娘家這臉是何其重要,哪裡能隨隨便便塗一種不知道什麼萬一的面膏。萬一有個什麼差池,一輩子也毀了。

    玉熙笑著說道:「我是從書上看到有這麼一個方子,覺得有趣,所以想要試一試。媽媽放心,就算熬製出來,我也不會自己用。」

    申媽媽很是懷疑地問道:「姑娘從哪裡看到的方子?」

    玉熙說道:「書上,去書院買的書。」頓了一下,看著申媽媽說道:「這只是一件小事,希望申媽媽不要告訴別人。」

    申媽媽知道玉熙主意正,既然說了表示她就是勸說也無用。雖然這事她覺得玉熙有些胡鬧,但也沒有覺得這是多大的事,主要是大戶人家的姑娘自己做面膏胭脂或者調香料不是什麼稀罕事。不過她也有要求:「姑娘可得跟老奴保證,藥膏就算熬製出來也不能塗在臉上。」

    玉熙笑道:「媽媽放心,我不會用的。」

    玉熙熬製藥膏的時候,沒有假手於人,而是自己做的。然後將熬製好的藥膏導入器皿裡,放到暗房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