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葉泉再次收到江銘打來的電話後,於是啟程前往武陽市,準備參加在那裡舉辦的一次馬匹拍賣會。{書友上傳更新}
江銘好玩,不論是鬥狗、斗蛐蛐、鬥雞還是賽馬,都是行家級的愛好者,加入了兩家馬會俱樂部,在天京和武陽市分別寄養了兩匹純血馬、兩匹阿拉伯馬和一匹塞拉*法蘭西馬。
此前,曾多次邀請葉泉去觀看賽馬比賽。
葉泉自然是愛馬之人,聽說這次還有馬匹拍賣會,拍賣的都是國內和國外極優秀的賽馬,便動了心思。
因為是週末,陳浩與廖再華也一起同行,三人是乘飛機前往武陽市。
江銘前來接機,他丟開保鏢,親自駕著一部賓利,跟葉泉等人同車,一路上不停地給三人介紹賽馬的歷史、前景和樂趣等,言語間很是慫恿三人也成為一名馬主。
賽馬是歷史最悠久的運動之一,全球近百個國家有賽馬業,國內從九十年代開始,在天京、南都和武陽等幾個大城市也慢慢興起了這項運動,對一些人來說,擁有一匹好馬,就跟擁有一部豪華名車一樣,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武陽市的賽馬歷史超過了一百年,解放後才被取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富人階層的追棒,賽馬活動再次回到了這座城市,其賽馬業的發展也走在全國的前列,甚至還有「賽馬之都」的稱號。當然這要排除東港特區在外。
賽馬之所以在國內吸引了眾多的目光。甚至引起許多省市的明爭暗鬥,最核心的就是馬彩,馬彩是全世界第一大彩票,全球有八十多個國家發行。
馬彩一旦在國內開禁,其產業價值將難以估量。以東港為例,每年賽馬業帶來的收入超過800億港幣,納稅上百億。
賽馬產業的背後還涉及相關專業服務、馬匹繁育、馬具製造、旅遊、傳媒等多個領域。可以說,賽馬是一個極具經濟價值的產業,對推動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將產生巨大作用。
關於國內開放馬彩,有專家學者還給出了一個很誘人的數據——「143」。就是說,經營馬彩,每年將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上繳稅收400億元。創造300萬個就業機會。
1000億元只是利堅國馬業的九分之一,東港馬業的稅收佔到了總稅收的8%,這個數據倒沒有過於誇張。(_——)
國內每年有近6000億元的資金流到境外和地下私彩。
2005年新華國公彩(體育彩票加上福利彩票)總共有716億元,僅相當於私彩和出境賭博金額的八分之一,從某一方面說,馬彩還有利於打擊私彩和出境賭博。
於是有人甚至發言:「馬彩搞起來了,中部就崛起了!」
不管怎麼樣,國內賽馬業越來越受到國家、地方、企業和個人的關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了進來。
雄風馬城位於武陽市北郊,是以國際賽馬場為核心的大型綜合性場所。也是華中地區唯一可承辦各類國際賽馬的專業賽馬場。
雄風馬城涵蓋體育賽馬、旅遊、商業和地產等四大產業,包括國際賽馬場、馬會俱樂部、馬術學校、五星級大酒店、豪宅、高尚住宅小區、智能化寫字樓、商業廣場和汽車博覽中心等十多個項目。
葉泉等人自然住進了馬城內的大酒店裡,經江銘介紹,還認識了不少賽馬愛好者,多是一些前來兌拍的私企老闆。
現在國內的富豪們也喜歡上了買馬,而且買的多是進口的純種馬,似乎這代表著一種貴族氣質,代表著一種身份地位,更代表著一種時尚風範。
吃過午餐後,葉泉手裡拿著一本關於明天拍賣會的介紹圖冊。上面有參拍馬匹的詳細資料,包括圖片、年齡、性別、血統、身高、體重和曾經獲得的成績等。
參加此次馬匹拍賣會的42匹馬,分別來自英國、利堅國、西班牙、德國、荷蘭和澳大利亞等八個國家,其中不少馬匹都曾參加過國際上的馬術比賽,不少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42匹馬有37匹為國外馬種。只有5匹馬來自國內,分別是三匹三河馬和兩匹伊犁馬。聽江銘介紹,這還是因為此次拍賣會擴大了規模,才讓5匹國內馬種參拍,像以往其它城市舉辦的馬匹拍賣會清一色都是國外馬種,國內的馬種根本上不了檯面。
我國自古產名馬,賽馬在我國已有兩千年歷史,最有名的莫過於「田忌賽馬」故事。
唐朝各種馬術競技發展到了高峰,如舞馬、馬技、打馬球等體育與娛樂相結合的項目,已具備近世高等馬術的雛型,《大唐雙龍傳》裡就有打馬球的描述。
賽馬業必須有合格的馬種,中國雖然有37個馬匹品種,但絕大多數是用於運輸、耕作的役馬品種,沒有專門培育的騎乘型品種。
伊犁馬和三河馬已經是國內最優秀的輕型賽馬,但與世界上以短距離速度最快著稱的英國純血馬相比速力差距較大。
英國純血馬1000米速度跑最好的成績為秒,三河馬1000米速度跑最好成績是1分零7秒,伊犁馬則是1分11秒,與世界紀錄相差了10多秒。
不僅比不上純血馬,與阿拉伯馬、阿哈爾捷金馬也就是汗血寶馬等國外名馬也有差距,與新華國世界產馬第二大國的地位也不相稱。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國內在馬種培育上沒有重視和傳承,歷史上,我國曾出現過不過優良的戰馬,以汗血寶馬為例,經常出現在歷史文獻和各種小說裡的汗血寶馬,雖然對其的描述帶有誇張,但確實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戰馬之一,當今世界上有三種純種馬分別是汗血馬、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純血馬都有汗血馬的血統和基因。
公元前112年,有個敦煌囚徒在當地捕得一匹汗血寶馬獻給漢武帝。
漢武帝得到此馬後,欣喜若狂,稱其為「天馬」。但僅有一匹千里馬不能改變國內馬的品質,為奪取大量「汗血馬」,漢武帝派出了百餘人的使團,帶著一具用純金製作的馬前去大宛國,希望以重禮換回大宛馬的種馬。
使者來到大宛國後,大宛國王卻拒絕了這個請求。漢使歸國途中,金馬也在大宛國境內被劫,漢使被殺害。漢武帝為此大怒,作出武力奪取汗血寶馬的決定。
漢武帝命李廣先後兩次遠征,經過血腥戰爭,大漢軍隊打敗大宛國,帶回了良馬數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馬3000匹。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玉門關時僅餘汗血馬1000多匹。
汗血馬從漢朝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曾興盛了上千年,但是為什麼後來消失無蹤?
從史料看,當時引進的汗血馬數量相當大,雌雄比例也比較適中,進行繁殖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由於中國的地方馬種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任何引入馬種,都走了以下的模式:引種——雜交——改良——回交——消失。
汗血馬雖然速度較快,但是它體形纖細,古代將士騎馬作戰時,更願意選擇粗壯的馬匹,這也是汗血馬在中國消失的原因之一。
另外,國人往往喜歡對馬匹進行閹割,這也使一些優秀的戰馬失去了繁殖後代的能力。
最後,幾乎所有從中亞、西亞引入的種馬都歸於消亡。
其次,是對馬種的需求,使得新華國的馬多用於使役,很少用於體育運動,造成了馬種嚴重退化,影響了運動成績的提高。
抗戰後期,利堅國向國內出售了摩爾根馬、誇特馬等馬種,分別安排在岷縣和崇明種馬場。但由於戰爭的原因,用利堅國馬種改良中國馬的計劃失敗了。
解放後,我國政府開始有計劃地大批從前蘇聯進口馬種。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的馬種改良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許多培育品種相繼出現,但是,由於和平時期的到來,經濟建設的需要,我國培育馬種的目標,還是以挽馬或兼用馬種為主。
所以我國目前所面臨的是中國的馬種不完全適合競技體育用馬。
而現代改良馬種的方向是往體育競賽方向發展,以往大量用於運輸和耕作和役馬將慢慢退出歷史舞台。
先是退出了戰場,接下來將逐步退出了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的場所。
其三是起步時間晚,西方國家從十七世紀就開始有目的地培育優良賽馬,國內從上個世紀才開始系統地培育馬種,而且培育出來的多是役馬。
此外在飼養管理、訓練水平方面差距也不小,從現在開始,國人只能奮起直追。
葉泉看完圖冊後,又想到國內馬種的現狀,便起了不一樣的心思,他原本的打算只是購買幾匹好馬養在桃源村的沙洲上,平時用來騎一騎,如果通過空間優化後,還可以去參加賽馬,給他帶來一些利潤。
但現在看來,不如乾脆把沙洲改造成一個牧場,自己培育出一種全世界最優秀的馬種來,讓新華國的馬揚威世界,而不是去仰視別人,這對其他人來說是極難的事,也是短時間內絕對完成不了的目標,但對葉泉來說,卻十分簡單,完全能在幾年內做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