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女皇保鏢

卷十三 破斧 第四章 廟堂(1) 文 / 天地蜉蝣

    第四章廟堂(1)

    時間很快進入三月中旬。在這段時間內,東海局勢波譎雲詭,變幻莫測。

    首先,市委書記汪強忽然一改低調的形象,連續做了幾件大事。首先是高調召開老幹部座談會,並且在會中承諾翻修老幹部活動中心和成立老幹部公益基金,同時又創建了市委老幹部信箱,讓老幹部參政議政有了新渠道。

    這些離休或退休的老幹部在這次座談會中既得到了裡子又得到了面子,自然是對汪強看法大幅飆紅。畢竟此前無論是白路強主政,還是肖正平臨時主政,對老幹部都採取徹底忽視的態度,能受此禮遇,可謂是受寵若驚。

    這些老幹部,一個筋連著筋,骨肉連著骨肉,在整個華東官場都有著相當的關係,他們的好評,代表著汪強在一個龐大的網絡樹立起好名聲。

    他們甚至直接給中組部、國務院、黨中央辦公廳寫信打電話,表揚新任的汪書記,體恤民心,關心干群,勵精圖治,平易近人。

    體恤民心,關心干群,平易近人這三點可謂名副其實。汪強對這些老幹部噓寒問暖,和他們一一親切握手,甚至擁抱,沒有半點架子。

    而勵精圖治,則是得益於汪強的直抒胸臆。汪強天生是一個演講家,他豪氣干雲,慷慨激昂,說到激動處,敞開衣襟的胸脯起伏不已,眼中射出堅定而執著的光芒,感染力極強,搞得這些老幹部熱淚盈眶,其中幾個心臟不好的,差點暈厥過去,連忙大吃強心丹。

    「高瞻遠矚,壯志凌雲,運籌帷幄,勵精圖治,大丈夫也!」

    一位前市委組織部長握著汪強的手如是感慨說。汪強滿臉帶笑,連連謙虛:「哪裡,哪裡!我一個人的能力有限,眾人拾柴火焰高,更何況各位都是革命的老幹部。家有一老,勝過一寶。只要我們市委、市府願意聽取老幹部們的意見,集思廣益,一定能取到好經,將東海的建設發展上去!」

    這些老幹部一向體味著人走茶涼的淒涼,今天終於揚眉吐氣。回家後,一個個心情暢快,激情澎湃,有的在家裡大肆宣揚新任市委書記的英明,有的更是直接給中央部門匯報情況,將汪強誇得簡直是天上少有,地上無雙。

    在第一個衝擊波放出去後,汪強又在市委宣傳部長趙達華、常務副市長莫北雄、教委主任沈平章的陪同下,走訪了黃浦區、盧灣區幾所小學,察看了學校軟硬件情況和教學情況,並提出了兩點要求:

    要確保學生的安全。安全是重中之重,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有的一個家庭六個大人僅僅這麼一根幼苗,交給學校手中,學校就應該負起這個責任來。

    要確保孩子的營養和衛生條件,杜絕發生群發性疾病。學生之間接觸很親密,流行病容易在其中傳播,所以學校必須在這方面加大監控力度,加大投入力度。

    關於安全,汪強道:「我看美國都有校車制度,校車比警車、救護車都更受尊重,前後甚至安裝尖銳的長刺,直接狙擊威脅物體,確保校車安全。我們東海能不能借這次世博的機會,也開設校車?那些地方有條件,那些地方需要協調,那些地方需要政府投資,那些地方需要社會力量投入?這些希望政府和教委拿出一個可行性報告,如果確實能實施,迅速報市委研究。」

    這個提議一出,在場的人眼睛一亮。誰家沒孩子?誰家沒子孫。孩子的安全是所有人心頭最大的牽掛。有錢人能請保鏢,護送著上下學,但其他人呢?甚至當官的用公車送孩子都要顧忌,畢竟現在媒體異常發達,一旦被捅到網絡上,絕對會成為眾網民鞭撻的犧牲品。

    如果有了校車,可謂官民皆歡,有錢人從此也沒有在校門口囂張的機會了。

    「這筆費用……」沈平章卻有些遲疑。

    校車的費用是極高的,東海有中小學生135萬人,這還是公辦學校的人數,如果加上民辦的自然更多。這些學生如果大部分坐校車上下學的話,那麼需要多少車輛和司機?這些車輛後續的運行、管理、維護費用得多大一筆錢?

    汪強在提出這個意見之前早就有了準備,當下眉頭微微一皺,道:「再窮不能窮教育,這個口號是白提的嗎?我看這個資金可以這樣籌集:第一,政府撥款。政府應該擠出一筆專用款項,每年用於撥付校車的運行、管理、維護費用;第二,社會集資。主要向一些企業、基金、團體募捐,設立一個校車基金會。這個基金會應該是常態的,不斷接受社會各界的捐款,而且必須專款專用。」

    他看了看左右補充道:「當然,這個只是我一家之言。我絕不搞拍腦袋就上馬的工程,一切必須進行嚴格論證。括校車的安全、管理、停放、運行、維護等各個方面都必須經過調查和研究。」

    莫北雄點頭道:「汪書記的提議很有建設性。我回去後一定馬上組織一個校車研究小組,專門負責這個案子,一定提出一個完善的方案供市委參考。」

    汪強點頭道:「很好。校車牽連著東海數百萬家庭的心,這個民心工程一定要辦好,要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將老百姓的事情擺到最高的地方!」

    趙達華興奮地說:「如果東海在華夏率先施行全免費校車制度,一定會轟動全國,引起世界範圍的關注!」

    汪強擺擺手道:「我們幹工作,不能單單講究轟動效應,而是要干有利於百姓的實事、好事。很多底層的老百姓現在的生活過得很艱難,括房價、醫療價格、撫育孩子的價格,都很昂貴。這就要求我們做行政的,不但要著眼於GDP,更應該著眼於民生和民心!」

    汪強的一席話聽到在場人士紛紛點頭,而這次走訪經過媒體傳播後,更是引起社會巨大的的反響。「新任市委書記關注民生」成了所有媒體的首頁新聞,這些言論甚至迅速在網絡上流行。

    「校車制度即將在東海施行」、「書記抨擊唯GDP論,著眼民生建設」、「東海學生幸福時代即將來臨,免費餐飲校車將為施惠百萬家庭」等博文也迅速引起全國的網民熱烈反響。

    「我們這裡怎麼沒有這樣的好書記啊!」網絡跟帖最多的是這樣的感慨。

    老干會和學校走訪後,汪強親自寫了一篇題為「率先走出GDP怪圈,建設百年大東海」的文章,發表在《新民報》上。很快,這篇文章引起了更激烈的轟動,一時東海有個好書記,在華夏大地成為最熱門的話題。

    為此,ZG中央辦公廳親自打電話來瞭解情況,而汪強也接到了幾位核心領導人物的電話,他們在電話中對汪強在東海的工作提出了表揚,並且明確表示支持他的計劃和對東海工作的前瞻。

    藉著大漲的威望和氣勢,汪強在市委常委會提出開展廉政專項行動的建議。佟繫在會上大肆反對。他們反對的理由是:世博會馬上來臨,此刻東海舉世矚目。開展這個專題活動,如果效果不好被世人奚落;如果效果好,不但有違和諧原則,還會引起世人的譏嘲:原來東海是如此的藏污納垢!

    這些反對的言論看似有些道理,但理由其實不堪一駁,幼稚可笑。

    姜劍鋒當即悍然問:「郝鎮同志,依照你的說法,在這段時間我們東海就必須藏污納垢,任由**分子繼續猖狂?」

    郝鎮道:「劍鋒同志,我可沒這樣說過。我是說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我們更重要的是保持和諧、穩定的局面,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世博的建設上。」

    莫北雄冷笑道:「對郝鎮和昭平同志的意見,我反對!世博是全面提升我市城市水平的一個契機。城市水平有哪些內涵,施政者的廉潔算不算?當然算,而且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

    趙達華點頭道:「我同意北雄同志的意見。依我看,揪出那些蛀蟲,不但不會影響團結、和諧、穩定,反而使整個城市的肌體更加康健,更能抵禦風波。難道我們藏著掖著,在裡面腐爛,甚至將世博的專項資金都貪污,都挪用,直到摀不住了才揭開蓋子,那樣才和諧穩定?」

    高峻也道:「汪書記的提議很及時,很必要,啊,同志們!在世博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必須完善自身,必須加強黨政建設,這樣才能在制度上,在思想上保證世博高效完善地舉辦!我不認為揭露出一些蛀蟲會破壞和諧,相反社會上會因此而更加和諧穩定!」

    姜劍鋒微笑道:「高部長所言甚是啊!我們確實講究和諧,但絕對不是講究那些貪官污吏的和諧,而是講究人民的和諧。對那些貪官污吏,我不可能給他們任何和諧的機會!」

    這次會議以一邊倒的局勢結束。汪強的提議,除了郝鎮、趙達華二人提出反對意見外,佟系其餘幾人甚至連反對的話都不敢說出口。因為一旦反駁,姜劍鋒絕對盯著你無聲怒吼起來:難道你是貪官污吏的代表?你們希望與貪官污吏和諧不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