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裡出來,劉阿水已經拉著黃包車坐在小區門口的警衛室外的廣場等候了。這是輕工業部車輛廠的研發試驗品--人力黃包車。目前只試生產了幾輛。因為沒有橡膠,所以做的輪子比較大,接近於原先的母型「東洋車」。
原車輛廠很想按照洪元老的設想推廣東風雙輪馬車的--濟州島攻略之後馬匹供應已經不太緊張。臨高運來了大量馬匹供役使。
不過蓄養一匹馬專門拉車,既要佔地方,又要佔人員,吃得還多。私人使用實在開銷太大,即使對元老來說也有些奢侈,所以客用馬車除了少數臨高的「暴發戶」之外,就只有各部門公務使用了。
但是短途廉價的代步工具依然有很大的需求,不論是公共馬車還是臨高城鐵,都有一個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車輛廠於是退而求其次,改為設計製造了一款人力車。人力車結構簡單,修理容易。用不著吃飼料,佔地小。車伕不但吃得比馬少,除了拉車之外還可能幹其他活。
這種車取名為「零式」。零式運用了機械廠開發或者不如叫「復原」出來的新技術,特別是採用了新式的避震懸掛系統,最大限度的減少了硬質車輪造成的顛簸感。由於是人力牽引,零式在一開始就面臨輸出功率不足的問題,加上新式的避震系統單體重量較大,如何減重就成為江牧之和李赤騎的主要課題。
為了讓車體盡量輕便,二人在設計的時候絞盡腦汁,在每一個可以減重的地方都盡量減少重量。首先是把輪子改成了鋼製--比木結構更輕便堅固;因為是人力牽引,主要又是在道路上使用,所以車身強度不必太高,取消了原的鐵框木結構車廂的設計。改為用空心鐵管製造車體框架,使用籐編織車體,但是這一車體容易進水,改進設計採用竹片……
零式的車內標配為可收放油布雨篷和車鈴,豪華版另有煤油車燈和腳鈴。因為豪華版的車尾有一顆金燦燦的五角星作為標誌,又被稱呼為「金星零式」。
吳南海覺得這種車不錯--他一直要往返於田間地頭,對短途交通需求很大。原先騎得自行車是農委會的公車,現在農技員多了,日常工作繁忙。他也不便長期佔據來就很少的公車為自己專用了,便乾脆訂了一輛豪華版,做為私人用車。
宿舍區距離農委會辦公室相當遠,相當於一頭走到另一頭。農委會所在的南海實驗農莊現在面積已經擴展的很大。特別是利用上一次颱風襲擊的機會,農委會吞併了大量零散土地。一直將田地拓展到縣城周邊的學田位置,將這些土地連城了一片。
手裡有了土地,實驗農莊便大興土木,增加了許多新得基礎設施。現在整個農委會直轄南海農莊裡擁有的實體多達十幾個:水稻農場、旱作農場、蔬菜基地、經濟林種植園、果園、熱作園、藥圃、苗圃、淡水水產養殖場、畜牧養殖場、家禽養殖場、種畜和種禽養殖場、菌種場、農作物育種農場、生化實驗室、污水處理廠、農藥和化肥實驗廠、茶廠、獸醫站等等,這裡還設有專門為元老院服務的特供辦公廳的奶牛場和菜園。
林林總總的單位和大量的農場工人聚集在此,實際上在瀾江畔形成了一個相當繁榮的衛星鎮。
黃包車拉著來到農委會大街上,這是整個南海農莊的主街。以它為中心輻射出四條支路,連接著整座農莊所有單位和機構。經過幾年的發展,農莊人口激增,隨之而來的就是這條大街上的商業活動也變得十分熱鬧。兩邊新建不久的商業用房大多已經租了出去。給農委會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
大街上的各家商店已經摘板營業,吳南海有些遺憾的歎了口氣,原他很想在農委會下面搞個農村商業合作社,但是執委會為了遏制嚴禁各部門自辦商業。搞「小而全」,杜絕企業辦社會的苗子。只允許商業部門的國有商業企業和民間企業進行商業經營。
看來。也只有天地會系統這個「政府指導下的民間合作組織」能夠「曲線救國」了。吳南海盤算著,葉雨茗和他談過幾次擴大天地會經營範圍的方案了,看來得抓緊時間落實一下。
雖然還是早上7點半,街面上已經陸續有小攤檔擺出,也有小販擔著貨架開始沿街叫賣。
所有的小販貨架上都掛著一面統一製作的標準木牌。這個木牌是稅務總局新近推出的流動商販營業執照,在臨高全縣境之內的城鎮接到上流動的小販都必須持有。
按木牌顏色區分活動區域。紅色表示所有區域都可販賣,黃色表示只在縣城遊走販賣,藍色表示可在東門市販賣,以此類推。按小販從事的行業和區域不同,收取7分到20分流通卷不等每天的固定營業稅。
營業執照後面還有貼著一張月份牌,每繳納一天稅款,負責徵繳的警察就會在日曆上相應的日期蓋章,稅金可以按天繳納,也可以按周、月、季度和年來繳納,各有不同的折扣率。但如果查到逾期3天不交,一旦查獲就會被送到治安法庭處置,按照《暫行稅務法通則》,按照偷漏稅天數乘以3判處若干天的勞動營懲罰性勞動。所以小販們都非常的踴躍提前繳納稅金。
人力車在道路上滾動著,除了農莊的生活區之後,農委會大街兩旁重新變得空曠起來。道路上奔走的都是正前往勞作地點的農場工人和農用馬車、機具。兩側目力所及是精心維護的大片的田地、溝渠和樹林。吳南海每次坐車路過都要注意路邊的土地有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防風林、溝渠、道路這些農田基設施的狀況是否良好。
劉阿水健步如飛,很快農委會大院就出現在眼前了。農場辦公用地最近進行了擴充,增加修建了幾棟新的二層三層大樓。使得整個建築成田字型佈局,靠街一面為農委會、實驗農莊和天地會的辦公用樓,後樓則是農委會直屬的生化實驗室和農業方面的一二級管制物品倉庫--照例由企劃院派出的人員負責管理。
吳南海十分喜歡這個地方,因而這些年來不斷對周圍進行綠化改造,種植了大量的具有經濟價值的喬木和果樹林、竹林。又開闢了花圃--除了種植觀賞植物外,還種植各種植物香料:牛至、羅勒、百里香、紫蘇……
這些年的經營使得農委會和農莊辦公區周圍綠樹成蔭,果樹飄香,一旁的蓮藕亭碧葉連天,浮鴨戲水,自然環境十分優美。南海咖啡館就設在這一片農家風光之中,當然他自己也有點小小的私心,他個人建造的小教堂也隱藏這裡的竹林中,除了搞搞小規模的宗教活動,等於也是他的小別墅,他時而帶著初晴在這裡休憩,享受難得的放鬆時光。
進入農委會大院,吳南海下了車,向劉阿水道了謝,又和院子裡掃地的工友打了個招呼,邁著沉穩的步子向自己的辦公室走去。
吳南海身上有多個職務,但是最重要的「職」是農業人民委員,農業口的事情統歸他負責,是可以參加的國務會議部級領導,在臨高政權裡,一個元老位高權重就意味著有無數的工作要做。因而吳南海需要一大批行政人員來幫他處理具體事務,組成了一個龐大行政班子,簡稱:「吳辦」。
此刻,「吳辦」主任張興教和南海實驗農莊副主任王田已經如往常拿著件夾等候在「吳辦」的門口了。
張興教和王田都是最早的歸化民之一,張興教自從在苟家莊歸附之後,為元老院出了不少力。不過一直沒有固定的職位,長期充當翻譯和顧問之類的角色。最終吳南海把他要了去:張興教是個讀書人,能寫會算,他又是農家出身,自己親身參加過勞動對農業生產不陌生,做個農委會的筆桿子、總辦事員勉強夠用。至於王田,農莊草創的時候他就是農工的頭目,生產隊的隊長。論能力是個能幹稱職的「打頭」。這些年吳南海、萬里輝等農業口的元老手把手的教了他不少農業科技知識,又送他去讀了化課程的培訓班,王田也算爭氣,考出了一個乙等憑。吳南海任命他當農莊的副主任。專門負責農莊的日常生產。
但是這兩個人吳南海都不太滿意--他們畢竟是成年人「再教育」出來的。理念和思想很難得到徹底的轉化。雖然絕對服從命令,但是執行起來多少有走樣的地方,有時候則完全理解不能。相比之下他還是更看重目前一批20歲以下的,行政訓練班出來的年輕人。不過他們還嫩了點,需要一段時間來鍛煉。
ps:註:45節中的金五順和六順的名字顛倒了,已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