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怒斥太學生們胡鬧生事,其實在內心是有回護他們的意思。那些太學生是國家的人材貯備,自己是國家的儲君,說來說去這些太學生是給自己準備的人才,尤其是那些親近清流的太學生們。
作為太子,趙桓是深知自己那好面子的皇帝老子的本性的,萬一這些太深生們上書弄得宋徽宗抹不下面子,他只需向下邊人稍一示意,捏死幾個沒有太大背景的太學生簡直比踩死只螞蟻還要容易。
作為老師,耿南仲聽了趙桓的話,就明白他是在為太學生們擔心,微微一笑說道:「殿下過慮了,我朝太祖皇帝皇帝遺命,不可擅殺言官及上書言事之太學生,違之者不詳。就算太學生們上書駁了陛下的面子,最多不過是奪了功名,貶竄出京罷了。他們都還年輕,能被貶竄上一次,正可成就他們的名聲。殿下不見李伯紀,屢被貶竄又屢次上書議政,現今早已名動朝野了。」
趙桓對自己這位老師是非常尊重的,見他以李綱為例子說即使太學生們觸怒了聖言,正可成就他們的名聲,也就不好再反對了,歎口氣說:「如此,還請先生讓他們上書的時候,注意一下言語,不要太不給陛下面子。」
耿南仲雖然答應了,但那些太學生們的情緒一被挑逗起來就不怎麼好控制了,後來幾天裡太學生向朝廷上萬言書的事情又成了東京街頭巷尾議論的熱門話題。所謂萬言書,卻不是太學生統一寫上一篇萬言的上書就了事了,而是那些活躍的太學生們分別上書,直指近年朝政上的失誤。有的學生們一氣寫下三萬言,五萬言的長篇大論,從趙佶登基以來任用奸臣,橫徵暴斂,任用朱勉等奸邪,興起花石綱致東南民不聊生,激起方臘造反等舊事都翻出來了。並把近年來把持朝政的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勉、李邦彥痛斥為六賊。更有大膽的太學生連坊間傳說的趙佶眠花宿柳,包養二奶李師師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吳敏和洪皓是半夜時分從東華門偷偷溜出太子宮的,作為朝廷大臣,如果被人發現他們私自和太子結交,不但會被彈劾。還會影響太子的地位。吳敏見洪皓一直板著臉。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出宮後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光弼,看你滿腹心事,不知有何計較?」
「我等自稱清流大臣。按說應為朝廷分憂,為大宋江山和黎民百姓著想,卻沒想到清流大臣也會操控言論,借朝廷大敗而謀一已之利。如此看來,我們和那奸黨又有什麼差別!」
吳敏聽了洪皓的話。連忙掩住他的口說道:「光弼,你這番話只可和我說說,千萬不要在太子和希道面前透露半句。現今聖上任用奸邪,也只有太子上位,我們才有用武之地。希道他如此謀劃,還不是為了太子能早登大位。」
「我看他是在太子身上押自己的前程,全不為江山社稷著想。可惜,只怕他一番計劃,卻被別人所用。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洪皓冷笑著說。
吳敏一時沒聽明白他的意思,問道:「此話怎講?」
「借太學生上書言事,難道陛下能不明白是誰在背後主使嗎?當今聖上雖然在政事上不太上心,卻是最懂御下制衡的,他耿南仲如此挑撥太學生們。陛下又豈能讓我清流一黨獨攬朝政?說不得把陛下逼急了,讓那更為可怕的老公相出山。」
藉著天上的月光,吳敏看著洪皓的面容,半信半疑地說道:「這怎麼可能。老公相已經八十多歲了。」
在清流一系忙著佈置的同時,致仕在家的蔡京的身體也突然好了起來。聽聞了王黼一夥摭摭掩掩地對邊境戰事的言論後,人老成精的蔡京立即參悟到了大敗的本質,提筆給在路上的兒子蔡攸寫了一首詩來:百年信誓當深念,五月王師好少休。
和清流一系不同,蔡京雖然致仕在家,但其耳目卻能打探到禁中的情況來:官家已有整整三天沒有接見王黼了,在他親筆寫給童貫的詔旨中也有「朕從此不覆信汝矣!」
嗅覺靈敏的蔡京立即意識到王黼和童貫已經是徹底地失了官家的聖眷,自己復出的機會來了,就開始讓自己一系的官員們大談伐燕一事定策的草率,和遼宋百年盟約的重要性。老公相雖然知道王黼失了聖眷,官家並沒有別的人可信任來收拾目前的殘局,但官家雖然好幾天不見王將明,卻也沒有召自己進宮議事,也只能是空自著急了。
沒想到太學生們鬧事卻給蔡京了一個機會,那些太學生們雖然出言不遜,貶斥朝政,什麼萬言進了朝堂,官家統統來了個留中不回。看你們怎麼折騰,寫出來的東西我只當沒看見就是了。
聰明的趙佶雖然能對太學生們的指責不理不睬,但他也知道這次伐燕的失敗,是要給朝野一個交待了。如何收拾這戰敗的首尾,誰來背這戰敗的黑鍋,卻是要找人來商量的。王黼輩已不可用,李邦彥一個浪子宰相,吟吟詩還多少有些才情,遇上這樣的大事,更是沒個主意。沒辦法,趙佶只好把善於收拾這種殘局的蔡京宣進了宮內。
一干大臣商量來商量去,終於給本次戰敗定下了調調,並找到了背黑鍋的責任人來:童貫雖然失了聖眷,但這個時候處罰童貫就是打趙佶的臉,這戰敗的黑鍋就只有讓種師道來背了。於是朝廷擬定以種師道天資好殺,違抗朝旨,擅起邊釁,助賊為謀的罪名,撤去其陝西五路都統制的職位,責授右衛將軍之職致仕。
沒想到朝命剛剛擬定,還沒有公開,就又接到了種師道從雄州傳來的八百里加急。幾個正在朝堂擬旨的執政們聽說雄州八百里加急到了,一個個的心都又沉了下來,難道邊關又出了什麼大事?
手裡有月票的,請幫忙支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