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遼殤

龍騰世紀 一八0 興辦報業撫民情 文 / 秋無碩

    以後的幾天,李爽是忙得暈頭轉向。報紙的事情他雖托付給了便宜老哥,但李奭以前不過沒辦過報紙,連報紙長什麼樣都沒見過,前幾期少不得要自己親自組稿,設計版面。李爽出資在在民安坊租了個小院子,並掛上了「燕京導報」的版子,讓便宜老哥掛著總編的名頭,但李奭負責著將作監,每天是要上朝和辦公的。二姐夫左琦正好沒什麼事情,雖然李爽和左企弓鬧得有些不爽,這姐夫卻是個實在人,就讓他來氣體負責。左琦又找了幾個同年來幫忙,再加上耶律沃燕從翰林院派來的兩位小官,又招了四位雜役,編輯部的人手是馬馬虎虎地夠了。

    象李爽前世的那種四開,八開的大紙張報紙,印刷起來不容易,也不符合這個時代人們的習慣,李爽就把這燕京導報設計成了雜誌的形式,每一刊四十頁左右裝訂在一起。但這文章卻是成了問題,以李爽的能力,獨自一個人撰寫幾期的報刊是沒什麼問題的。如果整整一期都出自他的手筆,這報紙辦起來也沒什麼意思,何況自己以後還有別的事情要作,報紙的事情,他只能把把關,定好調子,具體的事情遲早是要交給這些編輯們來負責的。

    燕京導報創刊後,雖然以報導遼宋金三國局勢,穩定南京道的民心為第一要務,卻是淡能一期幾十頁紙都報導這個。參照自己前世那些雜誌的經驗,李爽打算把燕京導報分為娛樂版,新聞版,商業版,時政版,風俗版,文化版幾大塊。娛樂版沒什麼東西寫,乾脆就把自己講過的西遊記的故事,托會給耶律沃燕讓他憑記憶每期寫上一回,讓大家讀故事讀得上癮,後邊就不愁報紙發行不出去了。商業版,李爽打算給一些商家打些廣告,以後報社的主要收入就要靠這版面了。第一期才開始打名頭,李爽就讓編輯們去聯繫各行業的二流商家,只讓他們意思意思地捐上一點錢來,就替他們免費地打上一回廣告。在遼宋時代,商人們已經有了廣告意識,但對報紙這種新東西沒有太多的認識,所以對所謂的廣告是將信將疑。比如酒樓,李爽選的是僅次於賽樊樓的德勝樓,李爽帶著左琦和另一位編輯前去和掌櫃交涉。李爽這幾年雖沒在燕京呆,四年前他大破薊州反賊,又唱出了一曲《山坡羊》,玉田的石炭的開採,還有新式馬車啊,打火機啊,高度數的白酒啊等小玩意兒,都給他在燕京留下了一定的名聲。德勝樓的鄒掌櫃先是對李爽說的什麼廣告半信半疑,李爽問了德勝樓和賽樊樓的大致收入後,誇下海口說,只要連續做上兩個月廣告,保證德勝樓的生意超過賽樊樓。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終於說去掌櫃捐了五十貫錢,並承諾如果生意真的超過賽樊樓,他情願把增收部分的一半利潤用來繼續打廣告。

    聽了掌櫃的這承諾,李爽偷偷地笑了。拉好了德勝樓的廣告,李爽就讓左琦帶著一幫編輯們分頭去找商家,卻沒想到這些傢伙的嘴太笨,跑了三天,除了拉了一單糧商的廣告外,再無收穫。就那糧商,經李爽考查後也果斷地放棄了。各家糧商的情況都差不多,百姓買糧到哪一家都是一買,但通過考查,發現這家糧商有缺斤短兩,以次棄好的情況,這樣的廣告打出來是會影響報紙的聲譽的,說什麼也不能給打的。

    油墨印刷看起來簡單,卻也是經過了十多次的試驗才弄成的。首先要選好薄而半透明,且能滲墨的紙張,在融化的蠟水裡浸處均勻,再試著刻版,又要調試油墨,設計印刷的印盒,滾軸,都是看起來簡單,卻也是試驗了多次才弄好的。

    等印出樣品來,李爽還是覺得不滿意,但也沒有別的辦法,雖然紙張上的字用手抹上幾下就會變得模糊,手上還會沾上些黑黑的油墨來,但大致上看著字跡也算清晰。先出上幾期,同時才找人研究鉛字印刷的事吧。

    幾個編輯們還沒拉到廣告,這兩天銀銅礦的事情已經傳了出去,天天都有世家大戶來堵李爽的門,李爽乾脆把拉廣告和入股銀礦捆綁在一起。凡是有意入股的,得先同意燕京導報的廣告才行。這些世家能入股銀礦,對區區百貫左右的錢根本就一點也不在乎,自然是滿口應承,李爽卻是在他們名下諸多產業中選擇一處作為第一期的廣告客戶。收他們那一百貫的廣告費,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報紙的廣告版面打廣告。所以李爽選擇的商舖都是一些二流的,有發展勢頭,卻被前邊的商家壓著一頭的店舖,這樣的店舖,只要再用廣告輕輕推上一把,他們的營業額是肯定會直線上漲的。只要這一期的廣告客戶們從廣告中得到好處,到下一期就不會再為拉廣告而發愁了。

    文章當然是報刊的頭等大事,李爽除了化名燕客行撰寫了一篇對時政的分析外,又帶著編輯們去採訪了兩個和金兵打過幾次仗的將領,幾個從中京道逃過來的牧民和商人,以白話的形式撰寫文章,揭露金兵的凶悍殘暴,又適當地表現了遼兵將領作戰的勇敢。雖然自遼金開戰以來,遼金開戰以來,大遼國是屢戰屢敗,卻也不得不寫上些英雄事跡來鼓舞民眾的士氣。

    李爽要求編輯們撰稿選稿,都盡量地用白話文章,以利於普通老百姓都能看懂。時政,新聞版,就交給李奭去向禮部和翰林院要稿了,只要把握住只登主站派的文章,主和派的一字不發就是了。撰寫了這兩版塊的作者還能得到一處優惠,就是可以在文化版發表一些他們的詩詞文章。這個時代的官員文士們大多都能作上幾著詩,寫上幾篇文章。但這些文章卻只能在朋友間唱和,不得流傳於世。作文章的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大作能讓更多的人讀到,有了這一項優惠,朝中官員們為燕京導報撰稿的人就多了起來。

    ————————————————————————————————

    過年了,求點評價票票,求點打賞。沒有的就給點評論,推薦和收藏一下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