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應物說服了王小娘子和王魁,便與他們一起向王家而去,要去見那王德。在路上時,王魁主動與方應物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談,話裡話外的想打聽那張票據的事情,顯然是很有興趣。
其實相當於一千鹽引的票據還不至於令王魁大驚小怪,王魁也不是沒見過錢的人。但是王朝奉真正感興趣的這張票據背後的運作,可不是什麼人都能隨隨便便從邊鎮平白取到票據帶回腹裡省份的。
方應物感到好笑,他這姜太公還沒下鉤,這魚兒就自己要上來了,便先顧左右而言他,吊起王魁的胃口,隨後才隱約提了幾句,什麼楊巡撫和三原王家之類的都點了點。
聽到巡撫、三原王家、邊市等詞,然後又聽到將銀子變成鹽引票據的過程,王魁暗暗咋舌,心裡頗為神往,這才叫做生意啊。
自己和族兄到杭州兩年時間,把家產翻了倍,應該說成績也是極其出色了。但與方應物說的那些比起來,格局上就先差了一個等次,仍局限於小本經營而已!能官商結合的商人,才是真正的生意!
不多時,到了武林門外的王家宅院,有王小娘子和王魁帶路便不需稟報,自然暢通無阻的進入了堂上。
等王德出來時,王小娘子先迎上去,很不滿的埋怨道:「父親!你又冤枉了秋哥兒,這次事情的確與秋哥兒無關!」
王德冷哼一聲,呵斥女兒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還嫩得很。懂得什麼。」
這下連王魁也不滿了,皺眉勸道:「哥哥你未免固執的過頭了。此話與污蔑有何不同?小弟我實在不能苟同。」
王德見女兒和族弟這兩個最親近的人出門一趟,回來全站到了方應物這外人那邊與自己頂牛。簡直要吹鬍子瞪眼。
方應物不想耽誤時間,單刀直入的說:「看在同鄉親鄰的份上,今次之事我可以幫你解決掉。但事情了結後,我要有借用你們王家的地方,你們也要相助一二。」
王魁聽到這句,又聯想起那張需要兌現的一千鹽引票據,不由得心中一動,猜到了幾分方應物的意思。
莫非這方應物自恃身份,不想親自打理這些俗務。所以要找人來合作?那麼他頻頻對王德忍耐,也是為了這個目的?
王德還是信不過方應物,心裡疑神疑鬼,嘴上不鹹不淡,「方公子言重了,我們王家幫不上你什麼。」
方應物已經極度不耐煩了,在他眼裡王大戶就是不知好歹。他聲音抬高了幾度,彷彿是訓斥的說:「同鄉之間,誰不是互相幫襯?偏生也只有你像防賊一樣防著!
看在父親與你曾為幼年社學同窗的面子上。我再叫你一聲世叔!但從今以後,你退居後院頤養天年去罷,或者回老家去也可,別再不知所謂了!」
方應物怒氣沖沖的說完。又覺得自己的話怪怪的,又十分霸道,還真像是強行霸佔別人家產似的。
他又連忙補充了幾句。「你的產業自然是在瑜姐兒名下,至於事務操持也自然有王魁經手。東家和掌櫃都是你們姓王的。你也無須擔心什麼!」
見父親還把方應物向外推,王小娘子也快急了眼。又對王德道:「父親,你也忒糊塗了,怎能如此說話,好心全當驢肝肺麼?」
感覺遭到了女兒連同外人的圍攻,自己堂堂一個家主成了孤家寡人,王德有點惱羞成怒,不由得看向族弟王魁,但王魁卻轉頭看向外面,彷彿什麼也沒聽到,什麼也沒有看到。
沒人出來幫腔,王德氣咻咻的沒奈何。過了半晌,只得對方應物道:「若今次之事真與你無關,我王家當然不會不明事理。」
「但願你真能明白!」方應物嘲諷一句才道:「我明日便去拜訪鎮守太監,事情平定後,你要出面消除流言,別讓無知之輩還以為我欺男霸女,把你們王家怎麼樣了似的。」
聽到「欺男霸女」幾個字,王小娘子沒來由的臉色一紅,心口很是跳了跳。忍不住想像了一下,若是秋哥兒真上門搶人,她將會順從呢還是反抗呢?
隨後方應物便離開王家,王魁一直將方應物送到了大門外。想起方應物所暗示的合作,王魁一時技癢,忍不住提出自己的見解:「其實你不必為鹽引變現而發愁,也不必在食鹽售賣上投入太多精力,那不划算。而且賺的都是辛苦錢,從各府縣回收鹽款是個瑣碎活計。」
方應物對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向來是從善如流,當下問道:「那你說如何?」
「只需找本省有實力的商家,一口價將全部鹽引轉手給他就行了,無論是用賣的形式還是租的形式,讓他去鹽場支鹽並分銷散鹽。
然後可以把現銀拿去購買絲織物,再運到西北,委託那個三原王家出手,如此才能得到最大獲利。」
「這很能賺錢?」方應物又問道。
王魁分析道:「東南盛產絲織物,在江浙售價一兩的絲綢,運到西北起碼能賣十兩,除去成本這至少是幾倍的利潤,如何不能賺錢?
而且,若你還能繼續從西北換回鹽引票據帶回浙江,那又是一次賺錢的循環。如此就是一條源源不斷的生財之路」
方應物腦中想像了一下,這確實是一條很宏大的商路,用鹽引票據作為媒介,通東南與西北兩地,囊括糧食、絲綢、食鹽等大項,其中利潤之豐厚不言而喻。
按照最理想的算法,當今在西北七斗糧食可以換一引鹽票,假設到東南可以按二兩價格賣出,然後購買兩匹絲綢,再運到西北就可以賣二十兩。然後再換成糧食大概就是十石左右。
一個循環,七斗變成了十石!扣掉各種耗費,那也是暴利了!
但這也很依賴於西北東南兩處的綜合實力,一般商人是做不成的。即使有這個財力,如果沒有過硬關係也打不通這些環節,尤其是西北邊鎮那裡。
不過如今的他好像可以試試看,即便不能長久,但只要能做幾年也是可以賺到很多銀子了。
想來想去,想得多了,於是方大秀才今夜失眠了。到了次日,方應物日上三竿時才起床。
按著計劃,今天要去拜訪鎮守太監。方應物很是發了會子呆,感覺清醒了幾分,這才用過飯,然後洗漱出門。
鎮守浙江太監李公公的府邸也在西城,位於布政使司衙門北邊不到兩里的地方。五開間的大門極其壯觀,比布政使司衙門的門臉還要豪闊。但門前很是幽靜,幾個門子百無聊賴的坐在條凳上閒扯。
若非為了王家的事情,方應物也不會踏足這裡,那有損自己清白,但這次為了鄉親也就情有可原了。
方應物邁上台階,抽出自己昨天臨時寫的帖子,遞給最靠前的年輕門子,「李太監在府上否?淳安方應物前來拜訪!」
那年輕門子接過帖子,但沒有動彈,也沒有說什麼,只也斜著眼打量。其中意味不言而喻沒有門包,誰會為你跑腿送信?
一省之鎮守太監,在太監體系裡相當於文官裡的巡撫,而且也確實是與巡撫分庭抗禮的。在地方的地位如此崇高,所以鎮守太監府這座大門的門包絕對不便宜。
不過方應物哪有這個閒錢去餵飽門子,擺出讀書人脾氣,呵斥道:「你識字不識字?自己看看帖子,再問問你家主人收不收門包!」
年輕門子裝模作樣的拿起帖子在眼底下看了看,又抬頭嗤聲道:「在浙江地面上,還有能大得過我們李公的?」
方應物無語,這門子看帖子是倒著拿的,這說明他分明就是個睜眼瞎,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偏生還裝出細讀的樣子。
與這等憊賴人物真是生不起氣來,方應物指著帖子上三個字道:「這個字是西,西廠的西;這個字是廠,西廠的廠;這個字是汪。三個字連起來讀,懂否?」
「西廠汪?沒聽說過浙江有這麼一號人!」這門子扭過頭去,對其餘兩個同伴叫道:「笑死人了,你們聽說過麼?「
忽然看到兩個同伴都從條凳上立了起來,這門子又驚異道:「咦,你們為何臉色都如此難看?」
天下能與西廠聯繫起來的汪,只有一個人另外兩個人連忙對先前那個接帖子的年輕門子耳語幾句,年輕門子立刻從條凳上跳了起來,頭也不回的進了院內。
方應物撇撇嘴,堂堂鎮守太監的門子中不可能一個懂事的都沒有,這個靠前的年輕門子八成是走後門進來的罷。
不知過了多久,又有另外一個中年文人從裡面出來迎接,對方應物見禮道:「今日卻不料方朋友到此,請進請進!李公在內等候。」
方應物也鬆了口氣,雖然之前他判斷鎮守太監李義大概畏懼汪直,但沒有親眼所見之前總是有所擔心的。如今看了這狀況,便有幾分放心了。
不然以鎮守太監之尊,豈是能說見就見的?肯當場派人出來迎接,並帶進去會面,那就已經是貴賓待遇了。
在那中年文人的引導下,方應物進入一處高大敞闊的廳堂中,李太監正在主位上等候。(未完待續……)
ps:昨天週一加月初,單位裡瑣事一堆堆的,在加上卡文,所以真是有心爆發,無力碼字,枯坐一晚,嗚呼哀哉。今天情況好點,上午上班偷懶先碼了一章,下章估計要等到下午下班後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