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1926之崛起

正文 第四百四十七章 佈局 煽動(一) 文 / 深藍2000

    第四百四十七章佈局煽動(一)

    在王興剛從宋哲武那裡回來的當天中午,曾經最先報道「東北易幟」和獨家發表中原大戰末期張學良擁蔣通電,在華北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天津《大公報》主編張季鸞,在他的主編辦公室裡,收到了和《大公報》有新聞互換關係的《北方晨報》的電報。

    電報的內容是關於被國民政府通緝的閻錫山的,說『閻錫山乘坐日機,偷偷飛回了大同。』

    張季鸞留學日本,同於右任、李儀祉兩人一道,被並稱為「陝西三傑」,曾擔任過孫中山先生的秘書,負責起草了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並且發出了中國近代報業史上第一份新聞專電,堪稱報業先驅。他在1926年與吳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記公司,接辦天津《大公報》,任總編輯兼副總經理。

    張季鸞不僅文筆犀利酣暢,在辦報理念上也很獨到和堅韌。張季鸞始終堅持對時局進行盡可能公正、客觀的報道和評論。提出了著名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四不主義辦報方針。

    有幾個事例可以證明《大公報》嚴謹的辦報作風。如中央軍連續三次圍剿紅軍,《大公報》在追蹤報道中,就不乏肯定紅軍的文章。***中央黨部要求各個報刊一律稱***為「***」,只有《大公報》從未服從過這個命令。

    《大公報》在張季鸞26年接手時,發行量不足2000份,每月廣告費收入只有區區200大洋,月虧4000多。可是五年後的現在,《大公報》發行量突破了50000份,已經成為華北地區最大、在全國也是非常著名的大報,這一切,都是靠著張季鸞犀利的文風和他對新聞敏銳的洞察力換來的。

    對於閻錫山回到大同這個消息,尤其是閻錫山是乘坐日本飛機飛回來的,這讓這條消息會更加具有爆炸力。

    雖然《大公報》和《北方晨報》有新聞互換業務,可是這樣的消息是一定會最吸引讀者,也是最能創造出巨大轟動效應的,《北方晨報》自己不發,卻在第一時間把這條消息交給自己,張季鸞當然是明白其中的含義的。

    不過,不管《北方晨報》出於什麼目的,這條消息對於張季鸞也有股份的《大公報》來說,都是太重要了,有了這條首發新聞,《大公報》的銷量再上一個台階雖不敢說,可是再增加一兩萬的發行量是絕對跑不了的。

    想到這些,張季鸞不敢怠慢,立刻喊來了幾個編輯,在幾個編輯震驚和萬分驚喜的目光下,迅速地作出部署。

    一、馬上安排增印號外;二、為了搶時間,號外要隨印隨發;三、時事部要馬上準備配發的文章,主要評論由他自己親自捉刀。同時,張季鸞還指示時事部,立刻派出得力記者趕赴太原和大同、臨汾,詳細採訪查實關於閻錫山的一切消息,包括太原、臨汾、大同的民意和宋哲武、徐永昌以及晉綏軍的態度。

    雖然宋哲武入主太原只有短短的一年多,即便是從興華遷入太原算起,也還不到兩年的時間,可是由於宋哲武大力扶持工商業者的政策,以及大量投資和招攬人才等一系列積極措施的實施,加上華北地區工業基礎比之南方沿海地區要薄弱的多,太原現在已經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工業品生產基地和最繁華的商貿中心。

    因為工商業發達,又由於商人、資本家對政治、經濟信息極為敏感,太原報業十分發達,為了爭奪訂戶相互間的競爭也十分激烈,各家報館對國內,甚至國外的政治經濟信息,都要搶著在第一時間獨家發表。

    為了早一些得到獨家消息,大大小小的報社都擴充了記者隊伍,一些大報還在天津、北平、南京、上海、武漢、廣州、瀋陽等地派駐記者或者在當地聘請了特約記者,那裡的任何消息或者傳聞,只要是對太原有政治經濟影響的,都會在第一時間被迅速傳回太原的報社。

    《大公報》的號外除了在天津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效果外,還被第一時間傳回了太原。

    下午兩點以後,「閻錫山回到大同了」這個消息,就在太原報館和消息靈通人士間開始逐漸傳播起來。

    因為不管是閻錫山還是宋哲武,都對電話系統很重視,山西的語音通話體系十分發達,特別是中天電機廠在太原建廠後,有了科學研究院電子所的技術支持支和興華的資金支持,發展極快,不僅產品質量和技術得到大幅提升,成本也降了下來,現在太行行署和山西其它地方新安裝的大批電話機都是他們的產品。

    完善的電話體系讓這個驚人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從太原迅速地飛向太行行署和山西各地。

    因為得到消息的時間太晚,各個報館想要出號外顯然已經不可能了。不過不能出號外也還有許多事情可做,既然沒有搶到獨家消息,那就要比誰的更詳實了。因此,更加詳細地瞭解事情的真相,以便準備明日的版面就是十分緊迫的問題了。

    太原的各個報館都迅速行動起來,紛紛打電話和大同那裡的關係聯繫,查詢閻錫山是否真的回到了大同?以及如何回來的?是否真的是乘日本人的飛機飛回來的?

    只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是,他們在大同的各種關係都說根本不知道閻錫山回來了,而且還是回到了大同。

    不過,有許多人倒是證實,三天前的上午,的確有一架飛機降落在大同城外的機場。至於這架飛機是否是日本人的,以及閻錫山是否在飛機上他們就不知道了。

    也有人直接把電話打到大同的晉綏軍熟人、將領那裡,這些人要麼是推說不知道,要麼就是三緘其口。

    雖然沒有人得到準確消息,可是既然真的有飛機在大同降落,那就證明這個消息至少有一半是真的,絕不是什麼空穴來風。而且,晉綏軍將領們支支吾吾的態度也間接證明了,閻錫山很可能是真的回來了。

    很快,有人傳回消息,說是《北方晨報》副主編的轎車出了太原北門,從搖開的車窗看,裡面坐著的並不是他們的副主編,而是擠著好幾個《北方晨報》的記者。

    這些報館的主編、經理們這時紛紛反應過來,只要閻錫山真的回到了大同,在大同就一定有人知道,派人到大同實地查探才是正途。立刻組織人手馬上連夜趕去大同。

    要去大同,一個是騎馬,一個是坐汽車和馬車。這些記者們都是文人,沒人騎得了馬,只能是坐車。要坐車,馬車肯定是不行,那可是幾百里的路。要想盡快趕到大同,只能是坐汽車。

    可這個年頭並不是哪個報館都買得起轎車的,現在太原城裡有轎車的報館,只有《北方晨報》的副主編有一輛專車,還有兩輛五成新的雪福來,作為採訪用車。再有就是《并州日報》和《晉陽晚報》各有一輛雪鐵龍b型車,其它報館實力差,都沒有車。

    半個小時後,《并州日報》和《晉陽晚報》的兩輛車緊跟著出了太原北門,風馳電掣般地衝向大同。

    其它沒有車的報館的主編經理們,有關係的都打電話去找有車的熟人借車。

    太原城裡的轎車現在已經有一百多輛,只不過這些車絕大多數都是宋哲武配給賈景德、趙丕廉、何其鞏、賈繼英等高級官員,以及研究院那些專家學者們的專車,這些都是公車,自然不會借。

    再有就是興華公司有十幾輛轎車,除了李如娟、孫佳惠幾個高級管理人員乘坐外,其他的都是用作接待外地來的客商用的,這也是不能借的。餘下的十幾輛轎車就是像徐一清這樣的富豪和在太原開工廠的大老闆的車了。很快,徐一清的坐車被人借走開出了太原。

    而借不到車的報館的主編經理們,也不甘落後,直接就是甩出幾百大洋給他們派去大同的記者,作為採訪費用和僱車費,要記者們自己去想辦法解決車的問題,他們對這些記者唯一的要求,就是明天必須趕到大同。

    沒有轎車,也難不倒這些記者們,他們蜂擁著衝向首義門外的汽車行,出大價錢坐卡車連夜趕往大同。於是,幾十輛卡車組成的車隊,在市民驚愕的目光注視之下,揚起一陣塵土,浩浩蕩蕩地開出了太原。

    擁有時間優勢的《晉陽晚報》,在下午得知閻錫山回到大同的消息後,就緊急撤換版面,終於趕在旁晚時分準時發行了。

    在《晉陽晚報》的頭版上,刊登了閻錫山回到大同的消息,並特意提到閻錫山是乘坐日本人的飛機秘密飛回大同的。當然,《晉陽晚報》也沒忘了在這個消息的後面註明,「本消息得自天津《大公報》的號外,準確與否尚未得到證實。」

    雖然閻錫山回來的消息從下午就傳回了太原,並且流傳開來,可是普通的市民們多數還是不知道的。

    《晉陽晚報》一經發售,就像一顆重磅炸彈在太原炸響,人們懷著各種複雜的心情爭相觀看,報紙立刻就被搶購一空,沒有搶到報紙的人們湧向《晉陽晚報》報館,急著要購買。

    驚喜得滿頭大汗的主編鄭維翰,馬上下令在正常數量外,再增加一倍加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