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1926之崛起

正文 第三百八十章 佈局 工業規劃(一) 文 / 深藍2000

    第三百八十章佈局工業規劃(一)

    雖然宋哲武的北方建設發展委員會這個小「中央政府」的架構已經搭好,可是在宋哲武的計劃裡,這還遠遠不夠,如果要想真正有所作為,他還要大力整頓山西現有的,在國內相比較也是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

    而只有很好的利用這些閻錫山千辛萬苦,花費了無數大洋才建立起來的現有工業,才能更好地,也是更快地在北方建設發展委員會控制區,建立起他所急需的軍工體系和現代化民用工業體系。

    閻錫山時期建立的山西工業體系,基本上是以太原為中心佈局的,可以說,誰得到了太原,誰就基本上佔有了山西的現代化工業,這也是宋哲武義無反顧,不顧一切地要得到太原的真正原因。

    不過,在閻錫山建立起來的大量工業實業中,宋哲武並不想把所有的實業都納入到他的直接控制之下,他認為這樣不利於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到他現代工業建設中來。

    宋哲武十分讚賞閻錫山推行的厚生計劃。「厚生計劃」是閻錫山在山西推行的興辦實業計劃,「厚生」二字,來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正德、利用、厚生」之道,取「厚民生」之意。「正德」者,以德顯能;「利用」者,以物養人;「厚生」者,美善人生也。

    由於閻錫山的這段話很有哲理,堪稱山西發展實業、繁榮民生的指導性方針。

    宋哲武認為,僅憑閻錫山的厚生計劃,就可以認為閻錫山是民國時期,最有思想,最關心民生,同時也是最懂經濟之道的軍閥。

    兩世為人的宋哲武,至今還記得閻錫山在闡述他為什麼要實行厚生計劃時,說過的一段話:

    「***之責,在厚民生,厚生之要,於今為急;在昔閉關時代,生計單簡,雖有富源,無須開發。今則萬國交通,開涯比鄰,世界列強無不以民生事業之興衰,占國力之厚薄。甚且以經濟政策施諸友邦,思攫他人之蓄積,以增己國之富力。」

    「山西乃地大物博,民風古樸,寶藏甚富,久為外人所艷羨,倘不速定厚生計劃以謀中正和平之發展,則世運演進,由簡而繁,百業頹廢,生計艱難,其何以圖自存於今之世界耶。」

    「老成謀國者,以物質文明進步有下列諸弊:(一)寶藏不宜盡發。(二)物質發達,則由奢侈而至於爭奪。(三)機器之發達,生人少而殺人多。(四)工商業發達,養成資本專橫之弊。(五)中國國情重農,提倡工商未免捨本逐末。(六)即欲發展實業,亦應采***競爭主義,國家加以保護獎勵而已,何必由***上直接為力。」

    「……但寶藏在地,猶欲之在人心,縱之不可,禁而絕之亦屬未能。山西襲此天產,為國家自存及人民幸福計,固不應安於拙惰,坐待他人伺其利而據其地以假寇兵而齏盜糧;尤不任資本家***經營,以造財閥而為亂階。於此不能不發達,且不可因發達而釀成資本***及種種流弊之二條件下,惟有一法焉。其法維何?曰審時度勢,使富強散在民間,文明普惠全省,盡山西所有以發達山西,以山西全省之力厚山西民生而已。」

    閻錫山的厚生計劃,可以說和宋哲武的計劃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宋哲武有著兩世為人的經歷,更有著遠遠超出這個時代的「遠見卓識」,對於如何發展山西經濟,建立起完善的軍工和民用工業體系,自然有他自己的一套辦法。

    可是,所有這一切,僅靠他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即使建立起來,那也是不堅實的,甚至也不會是不可靠的,只有民間資本大量自行投入到即將開展的現代工業建設中來,建立起來的工業體系才是最有效率,也是最富活力和最富引導性和示範性的。只有用公辦和私營這「兩條腿」走路,宋哲武才能真正改變山西和綏遠、內外蒙地區的經濟,也才能在北方站穩腳跟,並快速成長壯大起來。

    宋哲武的這個思想,在整理晉鈔時就已經有了,這也才有了他當時要發賣山西省政府財產,所得資金作為太原商業銀行發行晉鈔準備金的承諾。

    因此,山西省政府所屬企業是一定要發賣的,當然,跟軍工有關的企業他是一個也不會賣的。

    在宋哲武的指導下,以賈景德和簫國棟為首,有仇曾詒、溫壽泉、巴玉藻、郭文淵、李明華、李淑蒙、張愷之等人參加的山西省資產清理小組正式運作起來。

    很快,山西省政府所有的獨資和參股企業被劃分為三大類。

    一類是軍工企業:主要有太原兵工廠、山西火藥廠,以及一些配套附屬企業。

    這些軍工企業是宋哲武抗戰和以後發展的強有力的支持,勢必需要絕對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的。宋哲武將這些軍工企業合併組成一個軍工公司,為了掩人耳目,宋哲武把這個公司命名為《北方機器裝備公司》,直屬簫國棟的國防建設委員會領導。

    第二類是重要的軍民兩用企業:主要有育才煉油廠、育才煉鋼廠、育才機器廠、太原發電廠、太原自來水廠。

    這些企業雖然沒有直接的軍事用途,但其間接和潛在的軍事用途則是不言而喻的。

    宋哲武夢想中的機群需要油料,他的卡車需要油料,他迫切需要的,而且郭文淵已經開始組織人員進行初步設計的坦克和裝甲車輛,也同樣需要汽柴油。因此,育才煉油廠他也是不會發賣的。

    育才煉油廠創建於1924年,廠址設於雁北左雲縣的吳家窯。採取德國「低溫干餾石炭法」提煉汽油柴油,聘請德國技術人員設計、購買德國機器、以德國人為工程師。總投資40餘萬元。但因技術還不成熟,這時「低溫干餾石炭法」在德國也是尚屬試驗階段,特別是因為雁北氣候寒冷,不適合露天生產,在廠址選擇上出現失誤等原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不得已,於1926年以後停辦,機器設備搬到太原兵工廠的倉庫裡保存。

    應該說,閻錫山的初衷和設想都是正確的。山西沒有石油,可是卻有著幾乎取之不竭的煤炭,如果用煤炭提煉汽柴油成功,那麼也可以說,山西人不是站在煤海上,而是站在了油海上。

    對於用煤提煉汽柴油,宋哲武早有準備。他還在天津時,就讓王明揚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煤化工上,不僅現在王明揚已經在宋哲武的指導下研製出很多化工產品,在用煤提煉汽柴油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德國人用「低溫干餾石炭法」提煉汽油柴油的技術,已經日漸成熟,以至於,雖然德國境內並沒有油田,在一戰後又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可是他現在並不缺少汽柴油,它的煤化工煉油廠已經完全可以滿足現在和平時期的使用。

    當然,用煤化工提取的汽柴油成本很高,尤其是柴油的成本更高,足足是使用石油提取成本的兩倍還多,現在德國國內的私營企業還在從國外購買汽柴油,可是德國人仍然很有遠見地積極給煤化工煉油廠提供補貼,並不斷完善其技術。德國人的努力和金錢並沒有白花,二戰初期,在沒有奪取羅馬尼亞的油田前,德軍的汽柴油供應都是採用煤化工提取的油料來進行作戰的。

    可是,宋哲武現在的提煉技術可要比這個時候的德國人要先進得多,這是因為,在宋哲武的前世,因為講求可持續發展,需要大量對環境沒有污染,或者是污染盡可能小的能源技術,煤炭資源的液化和循環利用就是國內開展的一項重大攻關項目,宋哲武有幸參也其中。

    要想要宋哲武想在就考慮環保,那是不現實的,雖然宋哲武掌握有絕對先進的重要的核心關鍵技術,可是不僅是現在的生產設備達不到要求,而且即使生產設備能達到標準,需要的資金也是現在宋哲武所承受不起的。現在,宋哲武只能是在污染和抗戰勝利兩者之間,兩害相權取其輕了。

    宋哲武打算利用閻錫山封存起來的煉油設備,加以適當改造後,先在晉中建立一家小型煉油廠,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完善技術,同時培訓煤化工工程技術人員和大批熟練技術工人,為以後大規模煉油創造條件。

    同時,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產生立竿見影的功效。山西現在每年要購進18000噸的各種油品,花費2000多萬大洋,如果價格合適,就是僅僅供給山西民用,都會供不應求。

    在宋哲武的計劃中,他應該有兩到三座足以滿足他的部隊需要的大型煉油廠。

    宋哲武前世研究的煤炭液化和循環利用,就是要把煤炭液化提煉過程中產生的全部副產品加以利用,這些副產品正好可以賣給興華的化工廠。比如宋哲武現在很需要的農膜、尼龍、氟利昂和其它朔料製品,這些產品都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裂解和聚合來完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