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中原大戰絕對超前的意識(二)
能成為柯蒂斯、波音、通用這些現在和後世美國最著名的大飛機製造公司工程師和設計師,甚至是總工程師的人,學識高,眼光自然也不會差。不僅王助、王孝豐和曾貽經等人有和巴玉藻一樣的感覺,其它專家們也有同樣認識,就是聞訊剛剛趕過來的郭文淵也是深有感觸。都覺得宋哲武總結的「高、快、遠、重、靈、准」堪稱六字真言。
任何飛機只要具有這六字真言的任何一個優勢,都會是一架非常不錯的飛機,如果具有了全部六項,那這種飛機就是當今世界最好的。
「司令,我聽說你是從保定軍校畢業後,直接去德國《德累斯頓軍校》學習軍事,難道是這些不盡屬實,你還在德國學習過航空?」巴玉藻很是疑惑地問道。
的確,能對航空發展有如此精闢見解的人,說他沒有學習過航空很難讓人相信。不僅是巴玉藻,其他人也認為宋哲武一定進行過相關的學習。
對於巴玉藻的疑惑,宋哲武心裡不由苦笑不已,不過嘴上卻說:「蘊華兄,我在保定軍校不是畢業,而是肄業,確切地說我幾乎就沒上過課。我是20年被家父托關係送進第九期的,。當時正值放暑假時,我還沒有上過一天課,直皖戰爭就爆發了。曾任保定軍校校長的皖軍前敵總指揮曲同豐在松林店被俘,皖軍十五師向直軍投降,軍校被直系部隊作為臨時收容營房。因十五師已欠軍餉數月,引起下級軍官的不滿,發生兵變,將軍校洗劫一空,並放火燒房,軍校只好停辦。」
「家父怕我惹出事來,立刻就把我送到了德國學習軍事。我在德累斯頓雖然學習軍事,可是我對各個學科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研究都很感興趣,因此我在學習之餘對許多學科都有涉獵,還經常利用假日跑到柏林請教那些學者教授,時日一久,也算小有所得。剛才所說的航空方面的看法只是我的一些心得,今天我可是班門弄斧,有不到之處,還請各位專家指正。」
王助感慨地說:「司令方纔這番話深得現代航空的精髓,前瞻性極強,就是把它作為未來世界航空發展的指導思想亦不為過,如果司令不是對航空極其瞭解,是絕對不會有這麼精深見地的。」
巴玉藻也真誠地說:「我聽文淵說司令博聞強記,對多種學科都有精闢獨到見解,在化工方面更是學究天人,連留英的碩士都甘拜司令為師。對這些我原本還有些懷疑,可今天聽了司令一席話,我是真心相信了,司令如果從事學術研究,必將會有了不起的成就,司令作為軍人有些屈才了。」
宋哲武最怕別人在他如何學得這些知識上多做糾纏,除非有絕對必要和他做好充分的掩飾準備,那些能說,那些不能說都要事先想好,否則他是極力避免和別人討論學術問題。一旦不慎,別人就會追問他學識的來歷。
宋哲武見巴玉藻和王助等人現在就有這個傾向,忙吧話題拉回來。
「要做到這些,僅靠你們航空院的這些航空專家們還不夠,飛機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眾多技術的最佳集成,它不僅需要有空氣動力學等航空知識,它還需要材料力學、機械、電子、光學、液壓、遙感等等許多學科的支持。比如剛才說到的飛機結構問題,現在據我所知,國外的先進飛機不僅很多都使用了金屬蒙皮,在結構骨架上也大量使用金屬管材,使得飛機結構強度大幅提高,使不斷提高航速有了必要的保障。」
「可是,僅僅使用管材還不夠,有一些部位是需要特殊的型材,對飛機的結構受力會有更好的幫助。就是普通的金屬管材也有不足,隨著航速的不斷提高,對飛機的結構強度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這就需要研製強度更高的一些特殊合金材料;還有金屬蒙皮,它很單薄,在空戰中一旦被擊中,很容易出現大塊的金屬蒙皮脫落的現象,導致飛機失速墜毀。因此,需要一種更加堅固的材料來做飛機的整形材料。」
「我認為鋁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鋁制外殼,不僅比普通蒙皮堅固,重量又輕,可以因為重量增加的並不是很多,對航速損失很小。但是使用鋁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純鋁也還不夠堅硬。不過我認為這可以解決,鋼可以加入其它金屬形成強度更高的合金,鋁也應該可以,其實理論上任何金屬都可以因為形成合金而導致其強度、韌性、導電性、耐腐蝕性出現物理和化學特性的改變。如果我們能研製出強度更高的合金鋁,就具備使用功率更強大的發動機的條件。」
說到這裡,宋哲武忽然感到有個問題處理的不妥,那就是他發現他把各個學科區分的過於明顯,各個學科很難有交叉協作的可能。雖說現在不可能做到各個學科互相融合,甚至由此出現全新的學科,可是至少是不利於各學科的協調集成。
宋哲武稍一思索,轉頭對簫國棟說:「參謀長,我覺得我們把電子和光學兩個研究所單獨劃分出來有些不妥,我建議把這兩個研究所劃到工程學院,這樣更便於各學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這些技術更更好地結合到一起。」
簫國棟對於這些技術上的問題不是很懂,不過他可是很瞭解宋哲武,他相信王明揚所說的『宋哲武如果搞科研一定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科學家』這句話,這些年來,發生的很多事,以及眾多的專家學者都很佩服宋哲武絕不是沒有道理的,宋哲武能一次又一次的讓這些精英們折服就是最好的明證,他相信宋哲武在這方面的所有決定都是正確的。
簫國棟點頭同意說:「好,就這麼辦。只是文淵要受累了。」說完歉意地對郭文淵笑了笑。
宋哲武又對郭文淵說:「在你們工程學院裡還要增設金屬材料研究室和液壓傳動研究室。金屬材料研究室的任務我方纔已經說了,就是為我們的飛機研製高強度的新材。當然,不能只局限於飛機,還有其它軍用材料也要包括進去;液壓傳動就是利用液體的靜壓能來實現功率傳遞。100多年前英國就誕生了水壓機,本世紀初又出現了以油為介質的油壓機。液壓技術在1920年以後,發展更為迅速。1925年維克斯發明了壓力平衡式葉片泵後,為近代液壓元件工業或液壓傳動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礎。康斯坦丁.尼斯克對能量波動傳遞所進行的理論及實際研究-液力聯軸節、液力變矩器等方面的貢獻,使液壓傳動得到了長足發展。可是這一先進技術,在我們國家還是空白。」
「我希望你們能努力填補上這個空白。液壓傳動沒有機械傳動那樣的轉換節點,所以運行更平穩,更快速,體積也可以更小。如果我們的飛機能大量使用液壓傳動來取代機械傳動,我們的飛機就會更加靈活。」
宋哲武接著說:「工程院的綜合管理處和後勤處的只能可以適當擴大,在給文淵配兩個助理,處理一般事務,這樣應該不會過多牽扯文淵的精力。」
宋哲武接著解釋說:「之所以把光學研所和電子研究所都放到工程院,就是想要這幾個學科不僅要獨自在本學科發展,還要適當的滲透融合,更有效地發揮他們的能力,創造出更大的成效。比如有些機械傳動是否可以由電傳動代替,激……」
宋哲武及時收住話題,才沒有把激光測距儀這個能引起麻煩的名詞說出口。宋哲武暗怪自己今天有些過於興奮,有些口無遮攔。
這個時代不要說搞激光測距儀,就是電傳動也僅僅是能想一想,電氣傳動必須要借助易於控制的特種、伺服電機,比如步進電動機、自整角機、直線電動機、超聲波電動機等等。而這些特種電機現在在國際上也基本是空白,有的即使已經出現,技術也遠還沒有成熟,這些東西如果都靠自己發展研製,絕對不現實。在現有的條件下,這是不折不扣的異想天開。
「說得好!」巴玉藻激動的站了起來,大聲叫起好來。
話一出口,巴玉藻猛然意識到自己有些失禮,宋哲武不僅是國民政府的上將,還是他的老闆。
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巴玉藻忙說:「司令一席話令玉藻猶如醒顱灌頂,茅塞頓開,要研製出優秀的飛機,僅有出色的飛機設計師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多種學科強有力的支持,只有把這些先進的技術有機地結合到一起,才能開發出最優秀的飛機。」
接著又自然自語地低聲說:「系統工程……集成……把已有學科中的知識有效地組合在一起,集成組合綜合研製飛機……」
巴玉藻的話讓宋哲武十分驚訝,不是因為巴玉藻的癡迷神態,而是因為巴玉藻的自語。巴玉藻的自語跟20多年後出現的對於系統工程的定義很接近。雖然系統工程有十幾種定義,並且各自都有些差別,但也僅僅是側重點和角度不同,宗旨還是一樣的。宋哲武記得其中有一個定義就是「系統工程是一門把已有學科分支中的知識有效地組合起來用以解決綜合化的工程技術」。僅憑自己很不系統的一番話,就能大致理解概括起來,這個巴玉藻還真不簡單。
見興奮的巴玉藻有些走神,王助在桌子下暗暗地拉了拉巴玉藻的衣袖,。
巴玉藻回過神來,並沒有絲毫的不好意思,而是繼續順著他的思路說:「司令,說到集成我到產生了一個想法,能不能由我們和其它學科的人共同組成一個《航空發展委員會》,飛機研究方面需要其它學科幫助解決的問題,都由委員會協調安排。」
「好!非常好!」宋哲武不禁大為佩服巴玉藻聰明。自己只是指出了一個方向,他立刻就能想到具體實施的計劃。成立這個委員會的辦法極好,研製新型飛機中出現的所有他夢自己解決不了的,或者是世界上也沒有先例的改變的設計和材料,都會有這個委員會安排其它學科有計劃的加以研究解決。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把飛機研製放到各學科綜合研究,並圍繞新飛機的需要聯合攻關的科研方式。有了這個相對科學合理的方式,宋哲武相信,雖然他的科研力量還很弱小,但因為體制有效,十年內他一定會創造出奇跡。
宋哲武思索著說:「我看這樣,成立第四路軍航空航天發展委員會,就由蘊華兄擔任主任,成員有王助、王孝豐、曾貽經、高志航、郭文淵、李明華、崔顥和光學研究所的負責人,以及文淵那裡新成立的新材料研究所、液壓研究所的首席技術負責人。委員會要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討論航空問題,安排部署需要各學科解決的各種問題。委員會研究討論的所有問題,都是我們第四路軍的最高機密。要做好保密制度。」
宋哲武的決定讓在場的眾人都十分高興,宋哲武如此痛快地做出這個決定,說明宋哲武對航空發展萬分重視,這讓這些航空專家們興奮異常。
「可是這樣一來,會不會因為我們航空院的事情影響了其它學科的科研?」巴玉藻不好意思地問。
「不會,絕對不會。不僅不會影響他們的研究,相反還會大大促進他們的科研,正是由於你們的需求,才會促使他們有目的的開展科學研究,有目的的研究效率才會更高。它不僅可以正和我們第四路軍還很弱小的科研力量,還會使各學科加快發展。在開發航空技術的同時,必然還會催生出許多新技術,這些技術甚至還會有許多是革命性的,他們不僅是軍用的,還會有民用的,不僅我們的軍事工業需要,我們的興華公司也會需要,因為新技術的不斷出現,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們國家科技發展弱勢的現狀。」
宋哲武知道這個委員會的重要意義,他可是記得,前世的美國,正是靠著汽車、飛機、原子彈、航天,還有裡根政府時期的「星球大戰計劃」、克林頓和布什時期的「反導計劃」等一系列目標明確的重大科研項目計劃,催生出眾多領先於時代的新技術、新概念,引領著美國科技一直跑在世界的前列。
如果他能在這一時期,利用飛機這個系統工程平台,帶動他的有限的科技力量,也許能使第四路軍的科技實力出現一個大的飛躍。
「好!就按司令說的辦。」巴玉藻鄭重地回答。「只是我還有一個請求。」
「蘊華兄是想說資金的問題吧?我知道搞飛機需要大量的資金,不過請蘊華兄放心,只要你需要,我絕不會讓蘊華兄為錢的事情操心。」宋哲武笑著說。
「這一點我相信司令,不過我要說的不是這件事。」巴玉藻搖頭說。
看著一夥的宋哲武,巴玉藻接著說:「是這樣,我認為現今我們國家並沒有大規模的外敵入侵,打內戰也不需要有多麼強大的機群,就憑我們現在這些dh-10已經足夠了。我的意思是我們先不要急於生產大量的飛機,現階段我們主要扎扎實實的搞好研製新飛機的基礎工作,吸收國外先進飛機設計的經驗,做好技術儲備。這需要適當購買少量的國外先進飛機,用於分解學習,在學習國外先進飛機設計優點的基礎上,設計我們自己的飛機。」
「我們設計出的飛機現在都不要急於大量生產,每款都要有一個高標準,都要以司令的那六個字為指導方向,沒有一項或幾項達到標準絕不推出,暫時每型飛機只生產一個中隊的保有量即可。因為現在世界上飛機技術發展的非常快,現在先進的飛機幾年後就會過時,如果每一型號都大量生產,幾年後我們會有一大堆二三流的飛機,這會浪費很多資源。我的意思是直到我們拿出的飛機很成熟,技術很先進,在一定時期內領先的非常出色的飛機,我們才可以大量生產。」
巴玉藻的話宋哲武很贊同,雖然31年很可能就發生「9.18」事變,可是不到兩年的時間,讓巴玉藻他們拿出新飛機來,有些不現實,全面抗戰開始時能拿出相對先進的飛機就很不錯了。而到37年還有七八年的時間,如果這個時候生產大量的飛機,到那個時候,這些飛機一定都過時了。
宋哲武其實早就有這個意思,只是怕打消這些航空專家們的積極性,他沒敢說,巴玉藻主動提出來,讓宋哲武很高興,立刻滿口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