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與羊謀皮
蔣介石回過頭來,走到籐椅前坐下來,看著宋哲武說:「文戈,你不僅練兵、治軍很出色,也很有戰略眼光。你剛才說的這幾條,可以說跟中
央的計劃如出一轍,國民革命軍裡有你這樣的後起之秀,我很欣慰!」
蔣介石停了停接著說:「桂系已經基本解決,西北軍的問題也會很快有眉目,剩下閻百川的晉綏軍一家就很好辦了。只是解決了他們幾家後,
各地還有很多地方實力派,這些人擁兵自重,劃地自治,中央的大政方針在許多地方根本得不到落實。如去年8月在二屆五中全會上通過的《
統一財政,確定預算,整理稅收,並實行經濟建設財政政策,以植財政基礎而利民生建議案》;《劃分國家收入和地方收入標準案》兩案,規定了
中央與省級財政的收支,將鹽稅、關稅(海關稅與常關稅)、統稅、印花稅、礦稅等主要工商稅種列為國家收入。而將田賦、契稅、牙稅、當稅
、營業稅等適合地方徵收的稅種列為地方收入。這樣,通過法律的形式使中央集中了全國的大部分財力,同時也給地方保留了機動財力,地方的
財政困難則通過轉移支付方式予以解決,從而扭轉了自清末以來財權分散於地方的不利局面。這本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可是在雲南、四川等
地就無法推行;有的則是以各種名目理由拖延或者減少上交數額,如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廣東等地。這些地方簡直就是國中之國。如何解決這些新軍閥,文戈你有什麼辦法?」
這個問題讓宋哲武很不好回答,因為他自己也是地方實力派,甚至也可以算是一個小軍閥。蔣介石這是讓他這個小軍閥主動、而且是自願的給
蔣介石提供解決包括他宋哲武在內的眾多小軍閥的辦法。
打個不是很恰當的比喻,這是與虎謀皮,確切地說應該是與羊謀皮。在蔣介石面前他宋哲武絕對稱不上一隻虎,他只能算是一隻羊,被蔣介石惦記上羊皮的十來隻羊中的一隻。蔣介石是要問他,如何動手剝去這些羊的羊皮才不會引起羊群的激烈反抗?而問的恰恰是一隻也在等待剝皮之列的羊。
宋哲武知道這是蔣介石還在試探他,可困難的是,他還不得不把「剝皮」的技巧告訴蔣介石。甚至還要蔣介石認為,他宋哲武就是要把自己的這張「羊皮」,心甘情願的先給他。如果推脫或者是言不由衷,都勢必引起蔣介石對他的猜忌。看來只有仍然實話實說。
好在真實的歷史上,蔣介石就沒有採取激烈的手段。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是在抗戰中逐漸中央化的;四川的眾多軍閥實力派,是在抗戰中被中央逐漸消化,最終只有楊森等少數幾人僥倖保留了下來;貴州的王家烈(王家烈現在還不是貴州省主席,1932年3月王家烈才主黔政)則是在紅軍長征時,蔣介石借追剿之名命薛岳趁勢強奪的;雲南的龍雲則是抗戰結束時,第五集團軍總司令兼昆明防守總司令杜聿明,借龍雲的兩個主力師被派到越南受降的時機,以武力逼迫龍雲離開雲南去中央任職的。
不過這也給宋哲武提供了一個機會,他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向蔣介石表明態度,說明自己要山西的原因,取得蔣介石的諒解和支持。
宋哲武笑著說:「委員長,哲武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不過既然委員長垂詢,哲武就把自己的一點粗淺的想法說一下,不足之處,還請委員長不吝賜教。」
蔣介石看著宋哲武,點點頭說:「文戈,你大膽地說。這裡只有你我兩人,出你之口,入我之耳,即使你有些錯誤的想法,我也會原諒你的!」
宋哲武知道蔣介石誤解了他,以為他要為這些地方實力派著想,當然也包括為他自己著想,忙說:「委員長,解決完馮玉祥的西北軍和閻錫山的晉綏軍後,剩下的各個地方實力派就不足畏懼了。這原因有二:一是所有剩下的地方實力派在資歷上都遠遠不如委員長,在黨內更沒有任何威望,所以也不會有任何非分之想;二是,這些人在地域上多數都局限於一偶,只是盤算著如何穩住自己已有的地盤,不敢也無力染指它省。這裡尤以雲南的龍雲、湖南的何健和四川的劉文輝、劉湘叔侄為首的四川軍閥為典型。江西的朱培德雖也有割地自保的心思,可是江西地處內陸腹地,物產又不豐富,不具備自保的條件。而且,朱培德一向緊跟中央,一旦條件成熟,朱培德自會把江西的軍政大權交給中央。」
蔣介石點點頭,提醒宋哲武說:「文戈,你還沒有說唐生智,他在黨內還是有一定資歷的。」
宋哲武點著頭說:「委員長,我剛才沒有提到唐生智,是因為唐生智同其他的人有所不同,確如委員長所說,唐生智在黨內有一定資歷,也有一些威望,更關鍵一點是唐生智很有野心。一個有野心的人是很容易被黨內反對委員長的派別所利用的,這也是我把唐生智同其他人分開來說的原因。對於唐生智,哲武以為,解決完西北軍和晉綏軍,下一個首先就是解決唐生智的第五路軍。第五路軍要編入中央軍所屬部隊,唐生智本人必須要放棄軍權,到中央任職。」
蔣介石不動聲色地聽著,手指緩慢而有節奏地輕輕地敲打著籐椅的扶手,顯示著蔣介石在思索著宋哲武的話。
宋哲武繼續說道:「對於其他地方實力派,哲武以為不能一味使用武力解決,而應該採用***、經濟、軍事多重手段並用來解決。這是因為這些地方多數都地處邊陲或者相對封閉地區,如雲南和四川。如果對這些地方用兵,兵力過少不敷使用。如四川一地大小各路軍閥就擁兵三十幾萬,又有蜀道地勢之險,絕非短時間可以全功;兵力過多,軍費耗費必然巨大,中央財政勢必背上沉重的包袱。即使使用武力成功地將那裡收歸中央,為維持地方穩定,還要派出大批部隊維持治安,這又會分散中央的力量。所以,哲武以為,對付這些人應該易緩不易急。只要他們認可中央領導,就可以不採用軍事手段加以解決。首先是***手段,可以在那裡設立各級黨部和中央日報分部,既可以監督其執行中央的政策方針,又可以宣揚大政國策,增加當地民眾對國家的認同感。經濟手段就已《統一財政,確定預算,整理稅收,並實行經濟建設財政政策,以植財政基礎而利民生建議案》、《劃分國家收入和地方收入標準案》兩案為手段,通過控制地方財稅,***其收入,制約其軍隊擴張,規定他們的部隊不經中央批准不得出境。並強迫他們的部隊進行縮編,中央按縮編的番號同意供給軍餉,不接受縮編的,不給餉械。」
見蔣介石還在認真地聽,宋哲武又說:「哲武上面所說的這些,都是基於中央財政負擔較重的假設,如果中央財政允許,中央以軍事手段強行收回個地方實力派的行政,財稅、軍權也並無不可。然後,中央應大力發展經濟,扶助農商,進行工業建設,特別要注重國防工業體系建設,為抵禦外敵入侵早作準備。」
見蔣介石停止了敲擊動作,陷入沉思。宋哲武適時停下話頭。靜靜地坐在一邊。
中央的財政早已入不敷出,還是多虧了宋子文這個財政部長有能力、有人脈,從國內外各大財團,特別是江浙財團那裡已發行公債的方式搞來了大筆資金。否則,這仗早就打不下去了。
可是,既然是債就是要還的,否則政府信用破產那可是不得了的。發展經濟,是很急需的,不過那是要在解決了馮玉祥的西北軍和閻錫山的晉綏軍之後的事。馮玉祥和閻錫山是必須要解決的,必須要讓他們離開軍隊到中央任職,就是再難,他蔣中正也要闖過這一關。
蔣介石非常認同宋哲武的觀點,不僅是唐生智,還有宋哲武沒有提到的廣東的陳銘樞、陳濟棠,第四軍軍長張發奎,也要盡快解除他們的兵權。宋哲武剛才只是說他們有被黨內反對他蔣中正的派系利用的可能,雖然沒有明說,可是能利用他們的只有支持汪精衛的改組派。蔣介石知道,唐生智和廣東的二陳以及張發奎都和遠在法國的汪精衛以及黨內的改組派來往密切,多有書信往來。
1928年***二屆四中全會後,汪精衛集團在爭奪南京國民政府最高統治權的鬥爭中遭到失敗。汪精衛的死黨陳公博、顧孟余聲稱要「集合革命同志」,重新制訂綱領,改組***。隨後即在上海成立中國***改組同志會總部,奉汪精衛為領袖,以陳公博為總負責人,標榜「恢復民國十三年改組***的精神」,實際上是企圖通過改組***,與他蔣中正爭奪黨權和政權。其地方支部現在遍佈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十七八個省市及法國、***、越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會員達一萬餘人。這是僅次於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的有一股力量,而且他們在黨內更有影響力。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是他蔣中正在中央外部最大的威脅,而這個改組派則是中央內部對他的最大威脅。一旦他們和唐生智、廣東的二陳、張發奎等人聯合到一起,對他的威脅絕對不比馮玉祥等人小,甚至有甚於他們。
蔣介石對宋哲武這個年輕人,現在已經基本可以放下心來。在他看來,這個宋哲武並不想做一個軍閥,至少不是做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軍閥,否則他就不會給自己出這些及其可行的手段,來對付這些地方實力派,宋哲武至少並沒有把自己放在軍閥之列。
可是,蔣介石還是存有一絲疑慮,這個宋哲武既然不想做軍閥,他要山西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