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率領的大軍還在後退不停,最終,張任終於如願以償的登上了落鳥關。剛剛停住兵馬,準備稍事休息,卻聽見四周鼓聲隆隆響起,無數的火把點亮,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各自率領一隊大軍,分別出現在前後左右四個方向。
「張任,此時不降,更待何時!」諸葛亮在落鳥關下,高聲喊道。
「忠臣豈能事二主?」張任怒目圓睜的叫罵道,隨即,他指揮著大軍,繼續向著落鳥關下衝去。
諸葛亮輕歎了一口氣,向後揮了揮手,鋪天蓋地的箭雨立刻衝向了張任的大軍,其中更有射程極遠的強弩之箭。
衝在前方的一排士兵立刻死於非命,隨後衝過去的士兵,在弓箭的壓力下,更是難以寸進半步。
四周殺喊聲震天,張任的大軍產生的心裡壓力極大,勝負基本已成定數,不少士兵甚至出現了畏懼不前的姿態。
張任氣得臉都變成豬肝色,在後面又踢又打又罵,效果不佳,恨不得都想斬殺幾名洩憤。當然不能那麼做,否則只能加速失敗的進程,為今之計,只有身先士卒,所以張任舉著大刀就從關上衝了下來。
「張任將軍,莫要再執迷不悟!」老將嚴顏高聲喊道。
「老匹夫,西川失守,皆因你這般賣主求榮之徒!」張任一邊掃飛射來的飛箭,一邊罵道。
「將軍,可否能聽我細說一二?」嚴顏不甘的又高喊一句。
「住口,看我不親手殺了你!」張任雙眼冒火。
嚴顏長歎了一口氣,隨即退到了後面,他已經料定,今日張任必死無疑。
就在張任一路衝殺,即將靠近諸葛亮的時候,一匹白馬突然斜著衝了過來,一名銀盔銀甲的將軍,手持銀槍,威風凜凜,攔住了他的去路,正是馬超。
「馬超,爾等先投張魯,再投劉備,與那呂布何異?」張任不屑的罵道。
「無名小輩,安敢如此辱罵於我!」馬超勃然大怒,催馬上前,銀槍一抖,直奔張任的前胸。
張任全然不懼,揮刀迎上了馬超的銀槍,響聲震耳,火花四射。馬超收回銀槍,縱身而起,銀槍化作漫天光點,再次向著張任包裹而去。
張任怎麼可能是馬超的對手,也根本分不清虛實,但是,他非但沒有躲閃,卻拿出了拚死的姿態,大刀高高舉起,直劈馬超。
馬超暗自心驚,剛想收回銀槍,卻聽見背後弓聲響起,老將嚴顏奪過一名士兵的強弩,衝著張任射了一箭。
張任猝不及防,被一箭射穿了前胸,口中一口鮮血噴出,大刀噹啷一聲落在地上,瞬間死在了當場。
令眾人都無比駭然的是,死去的張任並沒有落馬,依然坐在馬上,雙腿緊緊夾住馬肚子,那支持刀的手,還在指向前方,帶著無窮的不甘。
馬超不滿的看了眼嚴顏,像張任這種水平和自己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生擒或者殺死掌控自如,用得著你多此一舉嗎?
「嚴顏,誰讓你放箭的?」諸葛亮也是臉色一冷,厲聲問道。
「軍師,嚴顏此舉只為念在昔日之情,成全張任的忠義。」嚴顏單膝跪倒,眼中已經出現了淚光。
諸葛亮本想讓馬超生擒張任,勸這忠義之士追隨劉備,卻未料到嚴顏竟然將張任給殺了,心裡便有些惱。最後,他還是沒有處罰嚴顏,吩咐厚葬張任,為其樹碑。
主將被殺,四面被圍,張任率領的大軍立刻倒戈投降。諸葛亮吩咐大軍連夜襲擊雒城,聞聽張任被殺,劉璋的兒子劉循立刻出城逃回成都。守城的卓膺、張翼二將並沒做抵抗,大開城門,投降了劉備大軍。
諸葛亮留下張飛守城,繼續率領眾人去打綿竹,此時,劉備的大軍總數已經超過二十萬,氣勢洶洶,勢不可擋。綿竹的費觀和李嚴,見前方雒城已經失守,又聞聽張任已死,繼續對抗根本不能取勝,二人很識趣的開城投降。
勸降成功跟主動輕易投降,完全是兩個概念,諸葛亮向來對於後者並不看好。而劉備卻十分高興,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之上策也!尤其是欣賞文武雙全的李嚴,隨即將李嚴封為綿竹太守,以彰顯對其信任。
諸葛亮沒來及阻擋,事後還是找到劉備說道:「主公,李嚴乃新降之將,不可重用。」
「李嚴歸降,免去多少生靈塗炭,功莫大焉。軍師可是擔心李嚴並非是誠心來降?」劉備道。
「非也。我聞聽其人擔任縣令期間,造大屋私用,孤傲自重,下方多有怨言。」諸葛亮擔憂道。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軍師多多教導便可。」劉備打定了主意,沒聽諸葛亮的話。
「主公……」
「我已當眾承諾,若矢口否認,豈不是失信於眾?我知軍師謹慎,也請軍師為我考慮。」劉備說話倒也實在,諸葛亮只得閉上嘴巴。
後來,李嚴常常給劉備送來一些精心準備的小禮物,深得劉備的好感,漸漸成為了不遜諸葛亮的重要人物。
雒城、綿竹都已經拿下,大軍一路奔向成都。馬超主動請命作為先鋒,劉備欣然答應,半個月後,馬超兵臨成都城下。
整個西川已然全境失守,劉璋心中淒涼,彷彿感覺末日到來一般,悔之晚矣,惶惶不可終日。
先鋒將軍,正是威名遠揚的馬超。不少人聽到了這個名字,便發了怵,都起了投降的心思。
劉璋頭上纏著一根布條,面色慘白,好像重病般有氣無力的說道:「不想劉備大軍有如神助,接連攻破我之城池。哎,我誤信劉備,引狼入室,連年征戰,生靈塗炭,皆是我一人之罪,身後可用烏絹蓋面,無顏見列祖列宗。」
劉璋說完眼淚便掉了下來,下面更是哭聲一片,勸慰劉璋想開些。勝敗乃兵家常事,戰事瞬息萬變,逆轉乾坤也不是沒有可能。
劉璋點點頭,淚眼汪汪的問道:「諸位,成都危矣,可如何是好啊?」
「主公,城中糧草三載無憂,當下之計,莫不如令軍民一同守城。劉備在惜其名,必不能攻城。」從事鄭度再次進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