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拿著秘籍的手顫抖不已激動萬分,也許沒有人能明白他此刻心中的感受,一個極為好強好勝的絕世豪雄卻被人死死壓著,那是一種怎樣的恨!這人的求勝信念有多強恨就有多深。
韓殤望著激動的發抖的甘寧亦不明白他的感受,他太執著了,已經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甚至可以用變態來形容。
許久後甘寧終於冷靜下來,對著韓殤說道:「有什麼條件開出來吧」。
韓殤微微一笑道:「韓營少個水軍都督,如果甘寧將軍願意的話當然等將軍把自己的私事處理好了不遲,五年十年都沒關係」。
甘寧聞言哈哈大笑道:「代價還挺大,不過亂世本就是我輩建功立業之時,水軍都督.哈哈哈,還算看得起我。好!等我解決了跟王越的恩怨就助你打天下」。
韓殤大喜伸出右手,他漸漸已經放不下打下來的基業,高手越多,以後離開回地球就越放心,高聲呼道:「一言為定」。
甘寧亦生出右手,「啪」兩手握在一起。
韓殤卻不知道以甘寧的雄心豈會甘心做一輩子的錦帆賊,本想出仕江東輔佐最近勢頭強勁的孫策哪知天涯海閣已在暗中扶持,他與天涯海閣豈能共存,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一時難尋明主就繼續留戀長江水域,如今韓殤如此看重亦讓他欣喜不已。
韓殤心知此時甘寧已把心思全放在了軒轅劍訣上,想與之詳談亦不太可能,親熱的拉著甘寧道:「鬧騰了一夜,不知興霸是要立即返回江東,還是在此留宿休息好了再起程呢?」
甘寧將秘籍納入懷中說道:「打算立刻返回江東,主公不在冀州為何會來到河東?」。
韓殤聽聞甘寧稱呼自己為主公大喜,這種感覺就跟當初在鄴城郊外的林間遇到趙雲後第一開口叫自己主公時一摸一樣,那種激動難以語言。
韓殤哈哈一笑道:「此事說來話長,本想與興霸把酒言歡,可興霸的心思已全被軒轅劍訣佔據了,等你正式接手冀州水軍時再與你痛飲三百杯「。
甘寧大笑道:「好,那興霸就此趕回江東了」對著韓殤拱手作別,隨之騰身而起,再空中滑過一道優美的弧線,拋出蔡府。
韓殤望著甘寧遠去的背影讚道:「真帥!都快趕上我了」。
在甘寧走後,韓殤扭身望著後方已成廢墟的蔡府,還有不遠處聚集的蔡府家將還有丫鬟,他們無助無辜的眼神都落在了他的身上,韓殤很想告訴他們自己只不過跺了一腳真正的元兇都已經跑了。
漢末大儒蔡邕走了上來,鞠躬道:「不知是州牧大人,怠慢之處多多見諒」。
韓殤此時心情大好那會與他一般見識,而且兩人說來亦算有些淵源,蔡邕是儒家學子,而儒教是第一個選擇支持韓殤的勢力。當時韓殤在洛陽遇到南華老仙時只不過是一個無為青年,可能南華也想不到韓殤有現在如此的成就,他的本意可能是把韓殤當成一個人才來培養,而後代表儒教輔佐哪一位諸侯。
韓殤微微一笑道:「蔡先生客氣了」
蔡琰此時也走到了蔡邕的身邊,對著韓殤微笑著行禮道:「琰今日得蒙州牧大人相助逃過一劫,感恩不盡,記得大人說要保琰周全不知是否還算數」。
韓殤哈哈一笑道:「當然,明日張楊若找你麻煩,殤自會為你做主。如若你與蔡先生來冀州居住更不會有人敢對你不敬更別想傷害到你了」。
韓殤望著眼前風姿優的才女,忍不住想起她悲慘的人生信誓旦旦打了保票,心中升起一種快感,是主宰別人命運的快感。
蔡琰父女兩人大喜對著韓殤深深鞠了一躬,韓殤轉身望著遠端躺在木樁上喘著大氣的大地聖貓問道:「這只神獸是蔡先生養的嗎?它為何拼了命的要把青龍膽餵給自己?」
蔡邕說道:「此熊貓是儒教護寶風火電土四聖貓之一的大地聖貓,可能認出大人了吧」。
韓殤恍然點了點頭,肯定是自己額頭的聖痕,紅色人影一閃,落在大地聖貓的邊上,伸手觸在他的胸口,瑩瑩綠光透過掌心傳了過去,說道:「外傷無大礙,內腑受損嚴重,但無性命之憂」。
大地聖貓居然點了點,安靜的吸收傳來的勃勃生機,滋養內腑。
許久後才停止,大地聖貓翻身爬了起來對著韓殤行了三跪九叩之禮。
韓殤微笑著摸了摸大地聖貓的綜毛,蔡琰父女也走了過來,蔡邕說道:「蔡府已基本被毀,邕在河東還有一座別院,我們今晚就去那裡過夜吧」。
韓殤開口說道:「如此甚好」。
……
蔡府發生這麼大的動靜,肯定已驚動官府,河東太守張楊理應調兵前來,卻沒有絲毫動靜。或許今日他與王匡內戰後很多事務需要及時處理抽不出身吧,但韓殤絕對相信今夜在蔡府發生的一切都已落入他的耳內。
包括他這位冀州牧的到來。
到了蔡府別院韓殤沒有休息,而是連夜修書一封,韓營得知韓殤被馬良掠走一定會想方設法與馬騰取得聯繫,自己要乘早報個平安,以免擺了烏龍。
韓殤在信中特別囑咐了南皮之事,順便還提到了在河東巧收錦凡賊甘興霸,最後囑咐沮授從別處移植一片大竹林進州牧府,韓殤打算把大地聖貓收藏在自己身邊一是覺的大地聖貓實力不凡,二是熊貓一直象徵吉祥希望能為自己帶來好運。
第二天一早就差人趕到官府驛站,那裡有通往各地的信鴿,當然價格比較高。
本來比武招親之事卻沒有了一絲的苗頭,午時過後無論是白波賊韓暹,還是張楊都沒派人前來,好像根本沒這一回事。韓殤心中微微有些得意,想來是他們怕了自己,或許還有其它原因,總之沒人來,蔡家父女亦長鬆了一口氣。
蔡家父女見危機過去就與韓殤商議起程前往冀州,韓殤自然高興,他現在也急著返回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