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

第四卷 番外 三 (為65893947賀) 文 / 我吃元寶

    爹爹見我們進來,板著臉不說話。娘親神色淡淡的,見我們回來了,就笑道:「玩的開心不?丫丫,到娘親這裡來。」

    我乖巧的走到娘親身邊,娘親拉著我的手,問我去了哪裡,玩了哪些,有什麼收穫。我一開始緊張,說的結結巴巴的,後面就順了。我將我這一天的見聞都和娘親一一說了。娘親一直笑著聽我說,聽到好玩的地方,也會和我一起會心一笑。我最喜歡和娘親說話了,忍不住在娘親身上撒嬌。等說完了我才醒悟過來,爹爹正在發火了,竟然得意忘形了。

    我怯怯的看著爹爹,娘親對爹爹不悅道:「看,把丫丫都嚇住了。」

    爹爹冷哼一聲,表示不滿。不用娘親提醒,我立馬上前,纏著爹爹,說我最喜歡爹爹,又在爹爹臉上吧唧一下。爹爹果然笑了,不過要維持威嚴,因此那笑容很簡短,就我看見了。我沖爹爹眨眼,爹爹也衝我眨眼。然後爹爹就讓我下去。我知道爹爹要開始教訓哥哥們了,我不想出去。幸好娘親幫我解圍了。

    「讓丫丫留下吧,她也漸漸大了,有些道理也該讓她知道。」

    爹爹表情很不滿,道:「到現在你還認為他們私自出宮是對的?要是我不知道,你是打算一直瞞著我?」這是將矛頭指向了娘親嗎?

    太子哥哥最先跪下來,接著其他哥哥也跪了下來。太子哥哥道:「父皇,是兒子的主意,一切都是兒子的錯,請父皇責罰。」

    「當然要罰你,你身為太子,私自出宮便罷了。竟然還帶著弟弟和妹妹們一起出宮,像什麼話。還有沒有規矩。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你今日又做了什麼?」

    爹爹的火氣好大啊!

    太子哥哥一個勁的請罪,爹爹一個個的數落,四個哥哥一個都沒放過,人人都要罰。所有人都心甘情願的領罰。期間娘親一句話都沒說,不過我看的出來娘親對爹爹的處置是有意見的,不過娘親並沒有反對。爹爹好歹是皇帝,任何時候娘親都會給爹爹足夠的面子。再說了老子教訓兒子,天經地義。

    等爹爹處罰完了,娘親就開始和爹爹嘮叨起來,「說完了吧,說完了就先喝口茶潤潤喉。孩子們都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立場,這很平常。皇上和他們這麼大的時候,都扛起了一個家。」

    爹爹冷哼一聲,端起茶杯喝茶。

    娘親示意四位哥哥先站起來。退到邊上,聽她和爹爹說話。

    娘親見爹爹臉色好看了一點,又道:「皇上經常說做官的不懂經濟民生,那就是害民的官,比貪官更可怕。這話今日我也想和皇上聊聊。若是將孩子們整日關在皇宮內,皇上覺著他們能夠學到什麼?學會怎麼和人鬥,怎麼耍心機,怎麼用手段?還是學會怎麼說好聽的話,學會拍馬屁?」

    「你說的什麼廢話?」爹爹明顯不高興了。

    娘親心平氣和的說道:「孩子們小的時候就算了,如今大了,若是還將他們困在宮裡面,豈不是成了五穀不分的紈褲子弟。大寶將來是要做皇帝的,從小瞭解民生經濟很有必要。這些知識飽學的大儒們教不了他,武將們也教不了他。戶部的官員們可沒膽子教。至於皇上你嘛,你是沒時間教。而我,能教的有限。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讓他們出去看看,親自感受一下比什麼都來的好。至於你說的安全,有侍衛們跟著,又是在天子腳下,莫非皇上還擔心誰敢圖謀不軌。若真有那樣的事情發生,首先該問罪的就是皇上你。連一個京城皇上你都治理不好,讓兒子們被歹人盯上,皇上就該反省應天府的官員選對了嗎?五城兵馬司的人手皇上挑選對了嗎?而且孩子們都有武藝在身,即便不能自保,那總能逃跑吧。要是連逃跑都不會,那我和皇上就該哭了,生的兒子太笨,連逃跑都不會,我就該朝祖宗請罪。」

    我心裡頭憋著笑,四位哥哥都悶著頭在笑。娘親總是有本事將事情翻盤。

    爹爹很不滿,「照你這麼說,他們私自出宮還對了。」

    娘親白了眼爹爹,「敢情我之前和皇上說的話都白說了。一開始我就說了,他們出宮是我許可的,怎麼算私自出宮。好啦,事先沒有稟告你是他們錯了。你已經罰了他們,此事就算了。再說他們出宮的時候,你正在和大臣們商議國家大事。總不能拿這麼點小事來打擾你。再說後宮歸我管,我同意了,其實就可以了。當然我絕對尊重皇上你的意思。」

    「哼,慈母多敗兒。」

    娘親再次白了眼爹爹,「皇上這話我可不同意。要是這幾個孩子都是紈褲,那京城那些真正的紈褲又算什麼?十三王叔家裡的孩子,那才是真正的紈褲吧。整天惹是生非,仗勢欺人。咱們兒子雖然有時候也有點手腳多,但是絕對沒有仗勢欺人,這也沒人整日裡給皇上你惹是生非吧。我知道皇上作為皇帝,又是做老子的,見了兒子的必修功課是罵兒子。但是皇帝罵之前,捫心自問,這幾個孩子如何?到底好不好?若是覺著好,皇上下次罵兒子的時候就罵輕一點,適當的誇獎一下。畢竟孩子們都這麼大了,也是要自尊的。」接著娘親又衝爹爹促狹一笑,「想當年咱們還在王府的時候,皇上對父王的態度……」

    「皇后!」每次爹爹叫娘親皇后的時候,就代表爹爹惱羞成怒了。

    我和四位哥哥都很好奇當年王府的事情,爹爹對待祖父是什麼態度了?太好奇了。為什麼每次說起這個,爹爹就惱羞成怒了?可是爹爹和娘親從來不說,常嬤嬤也讓我不要問。哎,什麼嘛,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

    娘親卻笑了起來,「好啦,好啦。皇上也不要苛責太多,他們和京城的世家公子們比起來已經好很多了。就是夫子們也說大寶和二寶的才學很好,去考科舉肯定能中兩榜進士。真正是文武並舉。要是世家中有這樣一個兒孫,我看那些世家的老祖宗睡覺都能笑醒。咱們家不僅有一個,而且還兩個,多少人家求都求不來的福氣,皇上還整天嫌東嫌西的,真是操心的命。」

    爹爹瞪眼,不過娘親這話說的不錯。京城世家中的兒孫成器的少,紈褲的多,敗家的也不少。像太子哥哥和二哥哥拉到任何人家去,那都是一等一的好。爹爹似乎也意識到自己苛責太多,不過放不下面子。

    娘親就轉頭開始教訓四位哥哥,「大寶,你是大哥,你要給弟弟們做表率。雖然你出宮的事情我事先知道,但是你也該和你爹爹說一聲。他這麼罵你們,也是愛之深責之切,希望你們平安順遂,不希望你們出事情。畢竟京城人多事情就多,難免會遇到那種提著腦袋幹活的江湖敗類。你們以後出門也該多長個心眼。不可離開侍衛私自行動。尤其是你四弟弟和丫丫都這麼小。你帶他們去長見識是對的,雖然咱們是皇家。但是皇家的人總不能比世家紈褲們還沒見識,那豈不是丟份子。但是你們的行為一定要有所節制,不可魯莽行事。更不可以去那種煙花之地。若是讓我知道你們不知道自愛,自甘墮落,不用你們父皇責罰,我就先打斷你們腿,免得你們成為禍害。」

    「娘親(皇后)教訓的是,兒子知道了。」四位哥哥一起跪了下來。

    娘親點點頭,看著差不多了,就讓三哥哥先去平淑妃那裡請安。出去這麼久,平淑妃肯定擔心了。三哥哥出去後,娘親就對爹爹道:「好啦,別憋著了,小心憋出病來。有這麼好的兒子,皇上想怎麼笑就怎麼笑吧。」

    爹爹哼了聲,接著果然笑了起來。

    三位哥哥悶頭忍著笑,四哥哥忍功不好,露了痕跡,被爹爹記上了。

    娘親看著三位哥哥,眼裡全是滿意。「二寶,你性子穩重,看事情更透徹。你們以後出去,你要多提醒一下大寶。好好管著三寶。三寶這孩子性子最為調皮,你們做哥哥的要多教教他。」

    「娘親放心,兒子曉得。」

    「嗯,大寶二寶我一直都很放心。不過大寶,你是太子,出宮還是不要太過頻繁,免得露了痕跡,被言官御史們彈劾。另外你們出宮的日子也不要固定,免得被有心人盯上利用。」

    「知道了。多謝娘親提點。」

    娘親笑著和爹爹說話,「皇上可有什麼要提點他們的?」

    爹爹板著臉,道:「最近朝堂準備對西北政策調整,此事想來你們都得了風聲。大寶二寶,你們兩人就此事寫一篇策論上來。至於三寶,我看你是越發沒規矩了,這才站了多久,那腿就跟沒力氣似地。罰你抄《論語》一百遍。要是夫子那裡說你的學問還是沒長進,下次就是兩百遍。」

    爹爹好狠啊!四哥哥好慘啊!

    娘親皺了下眉頭,顯然是對爹爹的處罰不太滿意。不過娘親並沒有反對。

    「既然皇上訓完了話,那你們就都先下去吧。早點將皇上佈置的課業完成。明白嗎?」

    「是,兒子明白。」

    玩了一天,好睏。靠在娘親的身上我就睡著了。後來被人抱到床上,娘親和爹爹就在外間說話。聽到娘親和爹爹在商議太子哥哥的婚事,我的精神一下子就來了。

    就聽娘親說,「這些都是這些日子挑選的上來的,皇上看看。」

    悉悉索索的,爹爹應該是在翻看資料。過了會又聽爹爹說:「你可有主意了。」

    就聽娘親說起了一通道理來。娘親說以往宮裡選妃的規矩,多半都是文官一半,勳貴一半,求平衡。可是這次禮部挑選上來的文官家的姑娘,娘親都不太滿意。娘親的原話就是這些姑娘的長輩多半都是官場老油子。這些姑娘要是進了宮,將來做了後宮嬪妃,怕是這些官場老油子就要搞出事情來。而且這些姑娘的出身雖然都很好,但是祖籍均不在京城。這些人家在老家都是頭等豪門,如果家中再出個太子妃啥的,怕是地方官員都管不了這些豪門。那麼也就意味著這些豪門所在的地方土地兼併也就更加厲害,當地的情況更加複雜。

    聽爹爹說的話,顯然娘親說的理由打動了爹爹。爹爹就問娘親的意思。

    娘親就和爹爹分析,太子哥哥馬上滿二十行冠禮,行冠禮後再大婚。按照規矩,太子大婚,需有太子妃一名,側妃兩名。這是最少的。當然情況特殊的話,或者太子真的不喜歡的話,也可以只一正妃一側妃。娶兩個是最起碼的。

    娘親就又和爹爹分析了一通,勳貴世家雖然很多祖籍也在外地,但是多年發展下來,其實多半都在京城紮了根。勳貴世家的姑娘規矩不缺,見識也有。而且勳貴世家做文官的少,做武將的多。武將先不論,太子妃的娘家要是沒人做文官,那麼就不用擔心朝堂上因為太子妃引發的一些列亂七八糟的事情。而且相比較文官老油子,武將更好對付。而且勳貴世家幾代扎根京城,不用擔心勳貴世家在京城周邊兼併土地,成為京城豪強。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總歸也知道收斂兩個字怎麼寫。不像文官,在京城做官,族中子弟就在老家依仗做官的親人,兼併土地,成為當地豪強。官府的人都不敢得罪當地豪強。

    娘親又說了,禮部舉薦的這些文官家的姑娘,她都派人打聽了,沒一個是省油的燈。這些人家早早的就將這些姑娘以進宮為目的來培養,可以想像被培養成了什麼樣子。說來說去,娘親的意思就是不要文官家的姑娘做兒媳婦。

    爹爹很贊同娘親的分析,說娘親考慮事情就是周到。只是本朝規矩,一半文一半武,也就是為了彼此制衡。至於最終是文官做了國舅還是勳貴做了國舅,那就各憑本事了。

    娘親就說太子妃在勳貴家中選,太子良娣則從文官家中選。這樣就可以選一些小門小戶的文官家的女兒做太子良娣,至於太子側妃可選可不選。要是選的話還是從勳貴家選。娘親和爹爹商議好了這些事情後,就開始一一挑選。禮部舉薦的那幾位大臣家中的姑娘全被排除在外了,反倒是一些家世一般,四五品小官的女兒入選了。選定了大致範圍後,爹爹就讓娘親挑選日子,在宮裡舉辦宴會,讓這些人家的太太夫人們帶著自家的姑娘進宮。相看合適了,才仔細挑選一番,最終決定人選。

    聽到這裡,我心裡頭撲通撲通的跳。第二天我就找到太子哥哥,將我偷聽到的全說了。太子哥哥笑著摸摸我的臉,說謝謝我。我就問太子哥哥難道沒有喜歡的人嗎?要是有喜歡的,可以和娘親商量娶進來。太子哥哥就說我說傻話,這種事情不是一個小姑娘該議論的。二哥哥知道後,也說我廢話多。四哥哥說我是笨蛋。三哥哥倒是沒說話,不過他的眼神我看明白了,他也在說我是笨蛋。

    是啊,我真是笨蛋。太子哥哥將來是要做皇帝的,怎麼可能隨便喜歡人。就是真的喜歡上某個人,也不該表現出來,免得害了人的性命。像爹爹和娘親這樣的夫妻,在皇家幾乎就看不到,可以說將來一百年都未必會出現。娘親和爹爹當年成親的時候,爹爹還只是一個王府公子,生下大哥後,才被封為世子。後來又經歷過很多事情,這才有了今天。可以說娘親和爹爹是共患難同富貴。而那些要嫁給太子哥哥的女人們,她們一嫁進來就有榮華富貴,就有地位有身份。幾乎不存在共患難的可能。

    哎,可是我還是希望太子哥哥娶一個自己喜歡的人。也希望二哥哥和四哥哥都能娶到自己喜歡的人。可是四哥哥說喜歡有什麼用,要是喜歡的人什麼都不懂,連管家都不會,那娶回來豈不是找麻煩。還不如娶一個看的順眼的,能幹的回來。這樣就算是納妾也不會有負擔。我就罵四哥哥混蛋,四哥哥就罵我是笨蛋。氣死我了。這個死胖子,下次我再也不同情他了。

    我又問二哥哥要不要娶一個喜歡的回來。二哥哥就摸著我的頭說,讓我嫁一個喜歡人。我執意問二哥哥,二哥哥就說喜歡有用嗎?喜歡能長久嗎?喜歡能當飯吃嗎?不能。還不如娶一個各方面都很不錯的回來,時間久了,說不定就相知相惜,白頭到老一輩子。與其將時間精力花在情情愛愛中,不如多用點心走點有用的事情。這果然是二哥哥的風格啊!

    我又跑去問三哥哥,三哥哥的回答不出意外,一切全聽皇后和皇上的安排。我不甘心,再次去問太子哥哥,問他真的就不想娶一個喜歡的人嗎?

    太子哥哥看著我笑,說我可愛。被我問煩了,就說他是太子,他的責任不是去喜歡某個女人,為那個女人遮風擋雨。他的責任是治理國家,繁衍子嗣。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和他並肩戰鬥的太子妃,未來的皇后。而不是喜歡,不是情愛。即便真的有一天喜歡上某個女人,若是可能接到宮中就行,若是不行,喜歡也僅僅是喜歡而已。沒有其他任何的意義。

    哥哥們都好現實,我好傷心。為什麼哥哥們的婚事就不能像娘親和爹爹那樣呢?哎,難道是我要求太多了嗎?

    可是我已經沒有時間去感歎哥哥們的現實,因為大姐姐進宮了。是娘親讓大姐姐進宮的。大姐姐進宮之前,娘親還將沈嬪狠狠的罵了一頓,禁足三月,罰供奉三月。原因是她沒教養好大姐姐。大姐姐小名露姐兒,是爹爹的庶出女兒,親娘不在了,她就在養在沈嬪名下。

    大姐姐前些年就出嫁了,這也是事情的源頭。第一次,郡馬,哦忘了說了大姐姐沒有公主爵位,只封了郡主。大姐姐出嫁後,幾年來只生了個女兒,大姐姐的婆婆就想讓郡馬納妾,大姐姐不答應。郡馬就私下看中了一個丫頭,結果大姐姐就將那丫頭的臉打爛了,腿打斷了,又將人賣到窯子裡去。這事傳到宮裡來,娘親就狠狠的責罵了大姐姐,說她為人不慈,仗著皇家的勢為非作歹。生不出兒子來就努力生兒子,看不慣男人納妾,那就將人打發出去。至於將人打殘還賣到窯子去嗎?丟人!大姐姐那次哭的好傷心,求娘親原諒她。

    娘親念她初犯,就放過了她。結果這一次大姐姐來了個更狠的。郡馬和某個小丫頭勾搭,還說那小丫頭手好看,大姐姐不由分說,直接將那小丫頭的雙手砍了下來,又將人的鼻子割了,耳朵割了,而且是當著郡馬的面。當場郡馬就嚇得大叫起來,說他就是死,也不要和這樣的毒婦在一起。

    這次事情很嚴重,本朝沒有肉刑,更是明文規定不能對奴僕實施私刑,這種殘忍的手段更是不許。如今這事都傳遍了京城,大家都在議論。大姐姐此舉,將整個皇家姑娘的名聲都敗壞了,那以後誰還敢娶公主娶郡主。一不合適,就給你動刀子,這日子還怎麼過。

    宮女們都在議論以前看著那麼和善的郡主,怎麼可能做出這種事情來。我撇嘴冷笑,這種事情她又不是第一次干了,只是以前隱藏的好。我還記得我很小的時候,那時候我已經記事了,但是別人都當我是小孩什麼都不懂。有一次在御花園裡,我親眼看到大姐姐將一個宮女推下池塘,那宮女會水,可是大姐姐卻不讓她上岸。最後等到那宮女到了岸邊,大姐姐就按著她的頭,死死的按在水裡,等那宮女快不醒了,這才放手。如此反覆,那宮女沒差點折騰死。大姐姐當我是小孩子不懂不記事,一點都不避諱我。直到四哥哥找來了,這才罷手。後來我聽說是大姐姐嫌棄那人長得比她好看,所以才這樣折騰人家。好在娘親管理後宮十分嚴厲,絕對不允許無故打嘛宮女,更不允許不經審問,私自取人性命的事情。要不是如此,那宮女早就死在大姐姐手上了。

    如今大姐姐做出這種殘忍的事情來,很多人都不相信,可是我一點都不意外。

    我聽常嬤嬤說,以前在王府的時候,大姐姐是個很文靜的人,也很心善。不知道為什麼長大後就長歪了。竟然成了這個樣子。哎,看來娘親又有事情要煩了。

    我沒去看,就聽宮女們說,娘親不僅罵了大姐姐,還動手打了大姐姐,說她惡毒,不慈,敗壞皇家名聲。多年的教育都學到狗肚子裡去了。就是皇帝處置一個人,也從來不會下令砍手割鼻子割耳朵,要是不給她一個教訓,她不知道好歹。若是不給個交代,那後面的公主們豈不是有樣學樣。那皇家的姑娘們誰還敢娶,這麼彪悍,人人是避之唯恐不及。

    娘親打了大姐姐板子,又讓大姐姐去佛堂反省。沒有娘親發話,不准出來。又派太子哥哥去看望受驚嚇的郡馬。郡馬是真的被大姐姐給嚇住了,說他的郡馬生活不是人過的。他就是和一隻母蚊子說句話,大姐姐都要教訓一頓。伺候的人要麼小廝,要麼就是四五十歲的嬤嬤。大姐姐身邊倒是有不少年輕姑娘伺候,不過個個呆頭呆腦的,看到郡馬就跟見鬼似地。生怕郡馬和她們說話,走進三步,那些丫頭就趕緊後退。

    至於郡馬的漂亮小丫頭哪裡來的,自然是大姐姐的婆婆送的。大姐姐的婆婆見郡馬的日子過得膽戰心驚的,心疼兒子,這才送了兩個可心的姑娘來伺候。誰會想到人剛送來,就被大姐姐打劫了。畢竟是婆婆送來的,大姐姐不好一來就打罵。結果郡馬不過是和其中一個丫頭說了幾句話,說她手好看,還沒怎麼了,大姐姐就發瘋了。

    我聽了後,深深的同情郡馬,這哪裡是人過的日子啊!男人的日子過成這樣,真是悲催。難怪四哥哥同情郡馬,大罵大姐姐不是女人。就連二哥哥也是不滿大姐姐的作為。爹爹知道後,直接去見沈嬪。說了什麼不知道,只知道沈嬪哭的就跟死了親兒子似地。

    至於大姐姐,爹爹沒見她。爹爹讓人傳話,他沒這樣的女兒。他的每一個兒女都有皇家風範,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都清楚。像這種腦子不清楚,手段下作的女兒,他生不出來。朝堂上,言官御史們也紛紛上奏本彈劾大姐姐。不是彈劾大姐姐不讓郡馬接觸母蚊子,而是彈劾大姐姐擅用私刑,而且還是殘忍無道的肉刑。按照律法,大姐姐犯罪了。而且大姐姐開了一個很壞很壞的頭,要是不加遏制,真的不知道將來的公主郡主們會不會仗著權勢胡作非為。雖然奴僕賣身,命都是主子的。但是主子也沒有權利對奴僕實施肉刑。你可以打,直接打死都可以。但是絕對不能用肉刑。這是原則。就好比可以砍頭,可以絞刑,可以毒藥,可以白綾,但是就是不能凌遲,不能五馬分屍。這是底線,誰也不能打破這個底線。就是皇帝也不允許。當年仁宗(皇曾祖父)還在的時候,想要對謀反的某人實施凌遲,結果都不能通過。一個皇帝都不能做的事情,你一個郡主竟然敢做,你眼裡還有沒有法紀,還有沒有朝堂,還沒有皇帝。簡直就是找死。

    我一點都不同情大姐姐,她活該。她早就被好好的教訓一頓了。這種事情我想都不敢想,她不僅敢想,還做了出來。

    在朝堂上吵鬧一番後,數天後對大姐姐的處分也下來了。爹爹親自下的旨意,將大姐姐從郡主降爵到縣主,原本的郡主府邸收回。另外娘親又做出決定,將大姐姐禁足皇宮一年,一年後才准回婆家。

    做出這個決定後,朝堂上的聲音也就沒了。娘親又將大姐姐的婆婆叫到宮裡頭說話。我躲在一旁偷聽,娘親對那位夫人說了好多話。大部分我都聽懂了。娘親的意思就是,我們皇家已經對自己的女兒做出了處罰,你們做婆家的,也別不依不饒,不給臉面。大家就此藉著台階下去就可以了。如今皇家是臉面大失,你們婆家倒是被人同情。這點皇家也不追究了。但是要是大姐姐的相公還是不依不饒的在外人面前說什麼毒婦,說什麼和離的話,那到時候就別怪皇家不客氣了。

    大姐姐的婆婆嚇得半死,連連說不敢,說回去後一定會將兒子教訓好。

    娘親又安慰那位夫人,讓她不用緊張。既然禁足了大姐姐一年,這一年你們家就趕緊抓緊時間,給你兒子多找幾個女人,總是能生出兒子來的。

    聽到這裡,我這才明白過來,為什麼娘親特意禁足大姐姐一年了。原來是擔心大姐姐鬧的婆家不安寧,想讓大姐姐的相公趕緊趁著大姐姐不在的這一年,和別的女人生下兒子來。哎,大姐姐也是可憐,成親這麼多年了,連個兒子也沒生出來,只得了兩個女兒。而且聽說大姐姐在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傷了身子,不太容易懷孕。可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姐姐不讓自己的丈夫接觸女人,連母蚊子都防著,難怪外面對大姐姐的議論都說大姐姐是毒婦,並且善妒。要不是大姐姐出身皇家,換了一般人家的女人敢這麼幹,早就被休掉了。

    大姐姐的婆婆顯然很感激娘親為他們家考慮的這麼周到。娘親打發了那位太太,接著就歎氣。我走到娘親身邊安慰娘親,娘親笑著誇我。又小聲的說道露姐兒糊塗。

    我想了想,大姐姐果然糊塗。大姐姐這麼多年沒生出兒子來,娘親一直沒有插手過問,也沒容許郡馬家人胡來,顯然娘親當初是站在大姐姐這邊的。只要大姐姐不亂來,娘親至少也會再支持她三五年。即便三五年後依舊沒兒子,到時候找個女人給郡馬生兒子,留子去母,大姐姐什麼事情都沒有。偏偏大姐姐性子惡毒,鬧出這麼大的風波來,受了懲罰也是活該。

    等一年後大姐姐回到婆家,人家兒子都生出來了。大姐姐可以對通房姨娘打罵甚至發賣出去,但是總不能對孩子也打罵也發賣吧。我都可以想像,大姐姐以後的日子不好過。

    我就問娘親,為什麼不讓大姐姐和離呢?反正大姐姐和郡馬也沒什麼感情。

    娘親就摸著我的頭,歎氣道,說依著大姐姐的性子,要是和離的話只怕大姐姐這輩子就完了。我點頭贊同,大姐姐的性子最愛鑽牛角尖,本來就自卑,要是和離的話,只怕就會以為全世界的人都在看她笑話,都看不起她。那樣一來,別說二嫁了,只怕人都要發瘋。

    哎,娘親真是辛苦。為大姐姐操那麼多的心,可是大姐姐從來不知道感激。好多時候我都想大罵大姐姐白眼狼,我一點都不想我她說話。

    大姐姐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來就要忙著太子哥哥的婚事。娘親下了帖子,接到帖子的人家,只要沒病死,都要帶著閨女進宮參加宴會。大家心知肚明這是要為太子選妃了。

    這樣的場合自然少不了我,宮女姐姐說人都到齊了,趁著娘親還沒來,我趕緊混到人群中去。咦,那人不是什麼齊國公府的貌美姑娘嗎?她竟然也在待選之中。我仔細看了又看,著齊國公府的貌美姑娘果真貌美,這麼多名門閨秀爭奇鬥艷,竟然一點都不輸人的,果真是天生麗質。可是我才不想讓她做我的嫂子,太子哥哥肯定也不想。但是娘親不知道這齊國公府的貌美姑娘是個腦殘啊,萬一娘親看中了她,那該怎麼辦?

    那貌美姑娘自然也看到了我,聽旁邊的人叫我公主,那腦殘姑娘嚇死了。我給了她一個冷眼,明白無誤的告訴她,我很討厭她。我想讓伺候這群姑娘的宮女姐姐給那腦殘姑娘一點小麻煩,讓她當中出醜,可是我還沒吩咐下去,娘親就來了。

    娘親來了,周圍都是人,我沒機會親自和娘親說那腦殘姑娘的事情。不過也不著急,事情不可能一下子決定下來。倒是後來我發覺我想錯了,娘親心裡頭似乎已經有了選擇,對英國公夫人和齊國公夫人特別的和藹,和這兩位夫人說的話也是最多了。再看場中情形,大家都不是傻子,似乎都看出了娘親的心意。

    這可不行,這絕對不行。齊國公府的腦殘姑娘怎麼配得上太子哥哥,那麼好的太子哥哥,應該配一個知書懂禮的大家閨秀,而不是那腦殘姑娘,見到男人就走不動路。

    等宴會結束後,我急急忙忙的找到娘親,我將齊國公府貌美姑娘的事情全都告訴了娘親,我對娘親說那姑娘是個腦殘,千萬別指給太子哥哥。

    娘親聽了卻哈哈大笑,說腦殘最好。本來就打算立齊國公府的姑娘做太子側妃。側妃美貌是一定要的,但是聰慧就沒必要了,要是腦殘更好。免得生出是非來。

    我大囧,這是什麼邏輯。娘親就和我說,太子妃一定要端莊大方穩重聰慧,雖然不屑於用陰謀詭計,但是一定要懂陰謀詭計。至於側妃,腦殘才好,只要容貌出眾就行。又說齊國公對朝廷勞苦功高,齊國公府也早就做了準備,若是此次給太子選妃,沒有齊國公府的姑娘,怕是不好交代。不利於朝堂的穩定。

    這些大道理我不懂,我就知道太子哥哥太可憐了,竟然要去一個腦殘的女人。我急急忙忙的去找太子哥哥,將娘親的決定告訴了太子哥哥。太子哥哥聽了後皺眉,卻沒吭聲。一旁的二哥哥卻難得說起話來,說娘親的這個考慮倒是靠譜,那個位置的確不需要太聰明的女人。又說齊國公勞苦功高,的確有必要如何如何。

    怎麼大家都這麼說,太子哥哥不能娶自己喜歡的人就很可憐了,如今竟然還要娶一個討厭的女人。我拉著太子哥哥的手,問太子哥哥要是不願意的話,就去和爹爹說,和娘親說。爹爹不好說話,但是娘親一定很好說話的。

    太子哥哥卻笑著摸我的頭,說丫丫,這事哥哥謝謝你。那姑娘雖然腦殘,但是勝在容貌出眾,其實也不錯。

    我氣死了,太子哥哥怎麼這樣。太子哥哥又不是好色之徒,說這些話分明就是氣人的。可是我的不願意根本不能改變事情。果然娘家強悍,姑娘們就不會被人忽視。就連皇家也一樣,要不是齊國公府很強大,娘親幹嘛理會她們。這一刻我深深的理解了以前娘親給我說的一句話,娘家就是出嫁女人的脊樑骨。娘親越強,姑娘們出嫁後腰桿就挺的越直。娘親要是落魄了,就是再有本事的女人,在婆家也要夾著尾巴做人。要是沒生兒子,下場不用說很慘。很,這齊國公府的腦殘姑娘,仗的不就是齊國公府的勢,連皇家也要給幾分臉面。當然皇家是天下第一強勢家族,對於像我這樣的女孩來說,也是最強的娘家。難怪大姐姐在婆家那麼囂張,因為娘親夠強,誰都不敢惹啊!

    哎,我歎氣。現實果然不是那麼美好的。背後總是**裸的利益勾連,連精明厲害道理一籮筐的娘親也不能免俗。

    太子哥哥妃子們最終定了下來,英國公的嫡長孫女被立為太子妃,齊國公的嫡次孫女(就是那個腦殘姑娘)被立為太子側妃。另外某位侍郎大人的家的閨女也被立為太子側妃。這樣一來,太子哥哥就有了一正妃兩側妃。等大婚後,再將東宮那幾個小貓三兩隻抬位,如此一來,太子哥哥的後院也算熱鬧了。比爹爹的後宮還要熱鬧。爹爹的後宮除了娘親外,也就只有小貓三兩隻,比太子哥哥都不如。不過期間爹爹曾經偷腥過一次,背著娘親,偷偷的享用了兩個美人。結果第二天娘親就知道了,先讓常嬤嬤給兩個美人灌了藥。接著娘親就去見爹爹。

    說爹爹這麼大的年紀了還要胡來,太子哥哥都要娶親了,要是兩個美人一不小心就有身孕,這豈不是給太子哥哥添堵,給太子哥哥增加麻煩。還說爹爹是皇帝,更應該控制自己的**和野心,為後來者立一個榜樣。權利越大,責任越大,要爹爹從現在開始,給皇家子弟一個全新的行為標準。別讓皇家子弟都長成國家蛀蟲。按理說爹爹是皇帝,尊榮不容人挑戰。不過對於娘親的指責,爹爹捏著鼻子認了,讓娘親將那兩個美人打發出宮。還保證以後再也不會亂來了。

    娘親搖頭,說是怎麼著也要等兩個月後,確認這兩個美人沒事了,才能打發出宮。

    兩個美人的下場自然是被娘親安排了婚嫁。後來得知這兩個美人算計了爹爹,先是收買了爹爹身邊伺候的太監,然後趁著爹爹喝醉了酒,加上太監故意配合,如此一來就成了事。這些人也不想想,後宮就是娘親的地盤,娘親將後宮管的就跟鐵柵欄似地,又怎麼可能逃得過娘親的眼睛。這些人未免太自以為是了。

    這事掀起了一點小小的波瀾,無非又是說娘親善妒之類的話。我聽娘親說,這話從她生下太子哥哥就沒少聽,根本沒所謂。再說了娘親生下了三個兒子,個個成才,太子哥哥和二哥哥就不用說了,京城中權貴世家的公子就沒人比得過。至於四哥哥,雖然很討厭,很調皮,但是拉出去也是很成才的。本朝開國上百年,那麼多皇后,沒有一個能和娘親比。即便有皇后生的兒子比娘親多,但是卻沒有像三個哥哥一樣全都成才。

    因此對於娘親的指責,過了幾天就沒聲音了。不過聽說太子哥哥很生氣,後來那幾個指責娘親的御史都紛紛出事,我估計就是太子哥哥干的。太子哥哥威武。

    半年後太子哥哥大婚,三個嫂子前後進宮。我以為那位腦殘嫂子會失寵的,可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太子哥哥對她很客氣。除了去太子妃屋裡,就是去兩個側妃屋裡,很平衡,很正常,沒有獨寵,也沒人失寵。

    一年半後,太子妃生下了太子哥哥的嫡長子,舉國大慶。過了一年,太子妃又懷孕了,這一回生的還是兒子。這位英國公出身的姑娘果然是旺子像,屁股大好生養。但是直到如今兩位側妃都沒有動靜,可是太子哥哥去她們房裡的時間也不少哦。

    我十分好奇,可是沒人給我解惑。後來四哥哥神神秘秘的和我說,他知道原因。四哥哥告訴我,說太子哥哥故意的。為什麼故意,自然是不想混亂長子和嫡子,這在皇家絕對是惹禍的根源。既然太子妃能夠生養,那嫡長子自然要出自太子妃。至於太子哥哥如何操作控制的,四哥哥偷偷告訴我,說是太子哥哥問過御醫,知道女子受孕有個最佳時期,別的時候一般都不會懷上。因此太子哥哥去側妃的屋裡,都是避開了那最容易受孕的日子,而且為防萬一,還時不時的給兩位側妃一點湯藥喝。不過如今太子妃有了兩個嫡子,另外兩個側妃倒是可以懷孕了。但是太子哥哥決定先讓侍郎府出身的嫂子懷孕,再讓齊國公府的腦殘姑娘懷孕。

    聽了這話,我覺著好悲催。太子哥哥的婚姻充滿了防備和算計還有欺騙。幸好太子哥哥和太子妃的感情還算不錯。

    我很不高興,我去問娘親,我和娘親說了心裡話。娘親臉色也有點沉重,後來娘親對我說,這是太子哥哥的責任。他坐在這個位置上,他的任務就是治理國家,他的成就感也來自於此。情愛對於太子哥哥來說是奢侈的。如果太子哥哥不是太子哥哥,那麼自然不用承擔這麼多。娘親又說,這也是士大夫,或者說一個負責任的男人該做的。保證嫡妻的權利和地位,這是必須的,也是家族興旺的必要措施。還說當年在王府的時候,爹爹也是這麼做的。要是爹爹不保證娘親的權利和地位,先讓姨娘生了長子,那就是取禍之源。看,如今太子哥哥既是長子又是嫡子,誰敢和他叫板。別人連造反的理由和資格都沒有。

    我點頭,果然這才是正確的。哎,或許以後我也要面對這些吧。

    不過二哥哥就比太子哥哥幸福多了。二哥哥娶了一個他看著順眼的姑娘做正妃,出宮分府去了。三哥哥也成親了,也分府去了。宮裡面就剩下我和四哥哥。不過四哥哥也快了,等四哥哥的婚事定下來後,就該輪到我了。

    等我及笄後,娘親有一天突然問我喜歡什麼樣的男人。我難得的害羞了一次,娘親笑話我,說我終於長大了,知道害羞了。我很不好意思,腦子裡有一個身影越發的清晰起來,這個人好多年前就見過了,可是對他的記憶,沒有模糊,反倒是在這一刻越發的清晰。我悄聲在娘親耳邊說了句話,娘親先是驚愕,接著又高興的說,說我有眼光。娘親答應我,只要那人還沒定親,就一定會幫我達成心願。後來我出大殿的時候聽到娘親小聲的嘀咕著,說什麼三個兒子的婚事都沒能順著兒子們的心願,女兒的婚事一定要按照女兒的想法來。

    我聽過後,心裡很感動。或許我真的是咱們幾兄妹中最有福氣的人。

    ------題外話------

    恭喜65893947成為本書的舉人粉絲。努力,明天最後一章番外,敬請期待!

    ,請勿轉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