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火商人

第二卷 第413章 正反 文 / 佛徒

    第413章正反

    面對王家烈的熱情,杜海生也是淡然一笑:「哪裡,都是大家看得起我,抬舉罷了!」

    王家烈此人,杜海生有所瞭解,在歷史上也算是一號人物,遊走在各方勢力之間,而他的女人萬淑芬更是頗有野心,被史學家稱為當時的「外交夫人」,跟老蔣的夫人宋美齡不相上下,且她的手段更加陰險,挑撥離間,過河拆橋,阿諛奉承無不用其極!

    而王家烈當上第二十五軍軍長兼貴州省主席以後,開始**,貪享榮華富貴,整日沉浸在酒色之中,為了保住省主席之位一味的對老蔣做出讓步,並且在其授意下對『共產』國際領導下的軍隊展開了瘋狂的圍剿,此人——在杜海生眼中,雖然是一號人物,但並不是什麼雄才偉略之人!

    不過,杜海生也明白,為何王家烈,這個平素裡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人會來參加自己的訂婚儀式,而且他根本沒有出現在自己的邀請名單中,且還先聲奪人,將薛岳,孫傳芳,吳佩孚,唐生智這樣跟杜海生關係極為密切的人都拋在了身後,卻是獨自一人上前跟杜海生熱切的打起了招呼。

    很顯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這一舉動,很多人都將目光看向了這邊,很顯然,王家烈太過熱情的舉動還是引起了在場眾人的注意。

    這也跟他本人的身份有很大的關係,剛才那迎客的報了這王家烈的名字,在場眾人皆是上流人士,消息靈通,自然知道他的身份,作為黔軍的一個師長,他本來沒有資格前來,畢竟若是作為代表參加杜海生的婚禮,在他上邊還有很多人,黔軍的軍長以及省主席。

    而幾個月前,黔軍內亂,動盪不已,四分五裂,他卻趁著這個機會跟各方坐地起價,最後一步步上位,手中攬的不小的權利。

    明白的人都清楚,南京老蔣政府在其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暗中扶持王家烈上位,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整個貴州的軍政大權,讓一個心腹之人去擔任,只是現在還不是時機,不過,所有人都清楚,王家烈上位也只是早晚的功夫,而現在,他只是還要當這個師長而已。

    不過,讓所有人不明白的是,就他一個小小的地方軍閥師長,竟然敢在薛岳,孫傳芳,吳佩孚,唐生智這樣的大將面前擺威風,搶風頭,而且嗓門又粗大,響亮如洪鐘,倒是讓人有些看不懂,自然,看杜海生的表情,兩人似乎並沒有王家烈所表現出來的那麼親切!

    很顯然——王家烈如此這般的高調,為的就是杜海生手中所掌握的軍火武器渠道,雖然在民國這一畝三分地上,不單單杜海生,付子豪,還有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軍火武器商人,包括上海,金陵,山西太遠,東北瀋陽等兵工廠,但能夠跟杜海生相提並論的只怕還沒有出來,尤其是杜海生和付子豪宣佈兩家的軍火武器合併在一起的時候,同時更是意味著,一個更為強大的軍火武器銷售帝國的形成,這根本不是其他軍火商人,甚至民國的那些兵工廠所能比擬的。

    這一點,杜海生心知肚明,其他人也是心知肚明,但這王家烈的一系列舉動倒是讓所有人感到噁心。

    「嘿嘿,杜賢弟可不要謙虛,你在這上海灘甚至民國所作出的成績,大家可都是有目共睹,眾位,我說的可是?」

    見到眾人都在看向這裡,王家烈覺得是個好機會,繼而瞇著眼睛一笑,衝著四周仿若吃了喜糖一樣,問道。

    他心中知道,想要跟杜海生這樣的人打上交道,就要阿諛奉承,多說些好話,即便是違心的,也要說,現在的民**閥,手中所掌握的軍隊都不算少,但由於軍火武器的供應極度匱乏,而民國內的那些兵工廠所製造出來的軍火武器跟從外國走私過來的根本沒得比,無論是性能還是穩定性以及殺傷力上,都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根本無法讓他得到滿足,而杜海生手中卻恰恰有這樣的資源,他前來,自然也是為了這件事。

    正因如此,杜海生訂婚的消息他剛得到,便尋找到了其中的機會,王家烈跟杜海生平素並沒有什麼交集,甚至連照過面都沒有,杜海生當廉政公署署長的時候,王家烈還只是一個營長,而現在即便是一個師長,他也明白,在對方眼中,自己也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要知道,這種場合,薛岳,孫傳芳,吳佩孚,唐生智,甚至老蔣的代表,馮玉祥這些叱吒風雲的人物都要親自前來,自己一個小小的師長又算得了什麼,既然如此,倒不如自己先上前一步,說說話,套個近乎,混個眼熟,他心中所打的算盤自然是好的,若是一旦拉近了交情,那軍火武器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了。

    要知道,杜海生手中不單單是軍火武器,還有整個杜氏企業做背景,財力雄厚,他也得到消息,對方不單單是一個杜氏企業,還有上海商業銀行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而宋子文,劉天禹跟他也是私交過甚的朋友,而付子豪更是他未來的老丈人,這些關係放在一起,所釋放的能量,並不能簡單的用肉眼和腦子去衡量,根本無法去衡量,即便是老蔣,汪精衛,甚至『共產』國際那幫人,也都會不遺餘力的來拉攏他。

    杜海生倒是對這個王家烈沒有什麼好印象,見他如此熱情,只是再次一笑,道:「呵呵,王師長嚴重,我還有其他客人招呼,子涵,永貞,你們且陪王師長隨便聊聊!」話畢,看了一眼王家烈,道:「不好意思了,王師長,你也見到這裡實在太忙,杜某多有怠慢,還望見諒!」

    杜海生說著,朝馬永貞和張子涵兩人掃視一眼,兩人也是精明,上前微微一笑,帶著王家烈走了下去。

    王家烈本來還想說什麼,見張子涵和馬永貞兩人前來,只好將到嘴的話生生吞了回去,熱臉貼了個冷屁股,心中自然不爽,但在杜海生,薛岳,孫傳芳,馮玉祥,吳佩孚,唐生智等人面前,他還不敢有絲毫動怒的表情,看到眾人眼中鄙夷的神情,更是覺得此行,甚是失敗。

    而他卻是又不甘心如此失敗,他要等,等一個機會,等所有人都走了,定要找杜海生單獨談談,老蔣那邊給他撥付軍餉,即便是出高價錢也要從杜海生手中淘到軍火武器,看看鐵血十八軍現如今的戰鬥力便知道杜海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了。

    尤其是他在軍營裡轉的時候,那些士兵手中拿著嶄新的衝鋒鎗,步槍,各種新式武器甚至就連他見都不曾見過,這種震撼卻是深深的刺痛了他的心,也讓他更加明白,自己想要在黔軍中站穩腳步,想要擁有絕對的實力,那擁有先進的軍火武器便成了重中之重。

    他的想法,杜海生自然不去管,而面前這個人,他卻不得不理,這個人,正是和吳佩孚有過過節,出賣過他的人——馮玉祥!

    「馮將軍,可好?」

    杜海生見吳佩孚在後邊,並沒有和馮玉祥並排,知道兩人的過節太深,也不去勸,上前一步微微問候道。

    「拖杜先生的福,還成,只是這天下大勢,太亂,民國,太亂,老百姓,太苦,我馮某人寢食難安,每天自省,如何能讓這天下局勢大定,老百姓安居樂業,民國成為一方強龍,不再受踏過欺辱,此等大事不結,卻讓馮某人無法心安。」

    馮玉祥卻是跟王家烈截然不同的兩種語氣,兩種說話方式,他的話,更像是一個文人所說,雖然聲音渾厚,但句句在理,真切,悲天憫人,杜海生等人聽了,卻是感覺發自肺腑,沒有絲毫的私心,仿若這天下,這百姓,這民國,是他的子民,而他,是一介父母,為自己的孩子要操心到底一樣。

    相對於王家烈的巴結,杜海生更為欣賞馮玉祥這樣從容淡定的性格,不卑不亢,不遠不近,一切都是自然!

    當年出賣吳佩孚,杜海生自然也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吳佩孚在後期算是高風亮節,民族氣節強烈,但中期卻是驕傲自大,馮玉祥背板他,不單單是出於自己要單干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吳佩孚的軍隊當時已經**,而馮玉祥將這些全部看到了眼裡,當時說了,卻沒有人聽。

    馮玉祥有些新派思想及平民作風,治軍嚴謹,嚴禁煙賭娼妓,他既治軍嚴格,又十分愛護士兵。他不准官長侵犯士兵利益,要求官長與士卒同甘苦。他特地規定,只准上級請下級吃飯,不准下級請上級吃飯,只准上級給下級送禮,不准下級給上級送禮。

    馮玉祥對下級軍官都很熟,不但能叫出他們的大名,而且記得很多人的小名。他常常與士兵打成一片,毫無大官的架子。就在擔任陸軍檢閱使時,他曾親自給一個得敗血病的士兵獻過血,這在近、現代軍閥中恐怕是絕無僅有的。馮玉祥要求部隊要愛護老百姓,他讓士兵左臂都佩戴著「不擾民,真愛民,誓死救國」的白布藍字袖章,要求官兵把老百姓看成自己的父母兄弟鄉鄰親戚。

    他還親自編了《愛百姓歌》,要部隊廣泛傳唱。對於害民、擾民的官兵,他的處罰相當嚴厲。馮軍中曾發生過一個連長強迫老百姓換馬,和一個士兵吃老百姓西瓜不給錢的事,結果那連長和士兵均被槍決。有一次,馮軍行軍途經懷柔和密雲,道兩旁都是綴滿鮮紅大棗的棗樹,整整三個旅開了過去,也沒有人去採摘棗子,樹上仍然果實纍纍。馮玉祥把軍隊訓練看得極為重要,他始終如一日地抓教育訓練,並且不斷改進訓練方法和提高訓練水平。

    1917年7月他率第十六混成旅進駐常德,有了兩年能正規地系統地訓練部隊的時間。他組織了教導隊培養幹部,成立官佐體操團提高技術水平,經常組織閱兵和行軍;組織官兵學習文化、政治等知識。1922年10月他出任陸軍檢閱使後,又有了兩年訓練部隊的時間。他在辦教導隊的基礎上又辦了高級教導團,對以前教導隊畢業的人員再作培訓。此外,還辦了學生團和電學傳習所等。馮玉祥還是基督教徒,故又有「基督將軍」之稱。

    對於馮玉祥,杜海生自認,還是比較欣賞的,故而,也並不像剛才對王家烈那樣的態度,不冷不熱,不親不近,反而顯的更加親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