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火商人

第一卷 第395章 大饑荒爆發(二) 文 / 佛徒

    第395章大饑荒爆發(二)

    「有你這個廉政總署的署長親自坐鎮上海城,那些民政部門的傢伙若是還敢有任何懈怠,豈不是自尋死路麼?」

    周文山狡黠一笑,調侃道,若是按照官職,他現在可比杜海生差了不止一個級別,上海是特別市,上海市市長相當於一個省的省長,而警察局局長也相當於其他警察廳的廳長,再怎麼說也只是一個省而已,兩人的地位此時可不是一般的懸殊,雖然相比於宋子文,王亞樵,劉天禹,趙天明等人,他跟杜海生認識的時間並不算太長,但兩人的性格卻也是頗為相近,杜海生對朋友隨和,為人爽快,彼此之間開玩笑也已經習慣。

    即便現在的杜海生已經一步登天,坐上民國廉政總署的位置,他也覺得沒有什麼,他還是以前的杜海生,還是讓他愛戴,解救民國於水火之中的民族英雄,還是那個心氣和善,待人隨和的杜小子,雖然身份變了,但性格和彼此之間的關係卻是沒有任何變化!

    倘若杜海生現在一步登天,開始眼高手低,不再理會他,周文山自認,自己也絕不會去買他的帳,換句話說,杜海生也絕不是那樣的人,若是變成那樣的人,他還是杜海生麼,自然,周文山也不會因為對方的身份發生變化,面對他時開始變的畏首畏尾,說起話來唯唯諾諾,客客氣氣,只會找一些供奉之詞來巴結對方,討對方開心,他不是那樣的人,但也深知,杜海生平生最討厭的也正是那一種見風使舵,一臉奴才相的傢伙!

    「嘿嘿,文山兄說笑了,實不相瞞,我這也是以權謀私了一回,畢竟這上海城有我偌大的杜氏企業存在,還有你們這一幫好兄弟,我自然不捨,去了南市,那可是他蔣某人的天下,處於全國的政治風暴漩渦,我自然不想捲進去,思來想去,還是將這廉政總署放在上海比較妥當!」

    杜海生撓撓頭,一副天真無邪的樣子,跟他平日裡在人前所展示的霸氣,狠辣,手段卻是天壤之別,此時的他,在眾人的眼中,仿若一個從未被世俗污染過的小孩子,他的雙眼帶著一股透明的清澈,打量片刻,眾人一陣感歎,對待朋友如同自己的親兄弟一般,這或許是他最大的優點,亦或者是他最大的缺點!

    「你不想捲入當局的**,周某感覺你似乎至始至終一直是風暴的中心啊!哈哈!」

    周文山說著大笑一聲,不等杜海生回答,隨即收回笑容,又換成了剛才平靜中帶著幾分凝重的面龐,道:「民政局局長老高早在半個月前便來找到我,想要警察部門配合他們做好難民的安置以及治安工作,這老高,一輩子也沒見如此勤快過,若不是你們這廉政總署的名頭,只怕還是凡事慢半拍,當然,維護上海城的治安,本來就是我們警察局應該去做的事情,即便是他們不來,我也會安排,再說了,我可不想有一天你這被你這廉政總署的署長請到你的辦公室喝茶,即便是你那裡的茶水好喝,我可也享用不起啊,頭上一把劍,時時刻刻懸著,即便你我是朋友,也得小心謹慎啊!」

    他這句話,說來有些開玩笑的成分,但更多的也是一種自我鞭策,也算是時刻提醒自己,杜海生的脾性,現在不但是他們,只怕上海城的老百姓,以及民國其他地方的一些人也都清楚了,有困難,他可以幫助你,有問題,他可以幫助你,說笑也沒有任何問題,但凡一些重要的事情,你若是犯錯,即便是天王老子,他也會跟你翻臉,這一點,周文山甚是清楚,他拿你當親兄弟對待,你若是拿他當笨蛋看,那這個朋友,他寧可不要。

    「全國上下,幾千萬老百姓背井離鄉,顛簸流離,放眼全國,遍地屍野,多是因乞討路人沒有食物可吃,生生餓死,據聞,有些地方的老百姓為了能夠堅持著多活一天,甚至將樹皮扒下來,就連那漫山遍野的草也被他們挖出來吃進了肚子,各位想想,這些東西是什麼,是草,是樹皮,那是給牲畜吃的,他們是人,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耕耘那一畝三分地,而一年到頭呢,吃不飽,穿不暖,一遇到欠收的季節,就連自己的溫飽都無法保證,種地的到最後卻被糧食生生餓死,這不是一個笑話,卻是真真實實的發生在咱們的國家,可眼下的情況,上海,南市,廣州,武漢等地都湧入了大量的難民,當地政府應該怎麼去解決,是應該採取一些更為實際的行動出來,我想,不但是咱們,政府,還有那些手中存有大量糧食卻想蓄意抬高價格的奸商們,也應該做出表率,拿出他們的誠意來,他們沒有善心,好,我就讓他們有善心,他們不想積功德,那他蔣某人就要用一些手段讓其積功德!」

    杜海生和周文山的一番幽默風趣的對話,頓時讓會議室中的氣氛有了些許的好轉,每個人俱是淡然一笑,劉天禹想了片刻,便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前兩天,他去安徽辦事,卻是親眼見到了民國各地的淒慘景象,各地都是被迫背井離鄉的老百姓,攜家帶口,上至八十歲老人,下至兩三歲孩童,穿著破爛不堪的衣服,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迷茫,這種日子,何時是個頭,他們不知道,民國政府能夠給他們多少幫助,他們也不清楚。

    一切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未知的,都是迷茫的!

    若是按照劉天禹以前的性格,像遇到這種事情,他基本上也屬於不管不問之人,雖然他不會和那些奸商一起抬高糧食的價格,趁機發國難財,但跟自己也沒有任何關係,而現在,卻是有了不同的心境,卻是將老百姓的位置看的很重,他也弄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要知道,他以前可是一個殺伐果斷,手段毒辣的梟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其他人的生死跟自己沒有絲毫的關係,而現在,卻是變的杞人憂天起來,或許,都是這小子一點點在影響著自己吧。

    劉天禹想著看了一眼杜海生,暗暗感歎道。

    杜海生的出現,確實改變了許多人的原來的思想和意識,讓他們懂得,在這個世界上,不但有自己,還有更多的人需要他們去關心,去理解。

    「是啊,發生如此重大的自然災害,雖然民國政府和他蔣某人這次並沒有作壁上觀,而且採取的措施也很好,但做的還不夠完美,或者,應該有更好的辦法來避免這一切的發生,日本攻佔濟南,殺害六千餘人,他蔣某人害怕,三番五次下令禁止抗日遊行,而眼下這種狀況,他蔣某人難道還會害怕麼,打仗不行,對日本人不行,那還要民國政府和軍隊,還要他蔣某人做什麼,這偌大的中國,豈不是跟沒有政府的存在無任何的區別麼?」

    王亞樵點點頭,很是贊同劉天禹的說法,如今的情況,民國政府是應該拿出更加切實有效的方案來保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了。

    在場的人卻是不知道,他蔣某人能夠開倉放糧,能夠讓各地的政府機關認認真真的對待一件事情,這其中還是杜海生的功勞,沒有他之前曾經要求老蔣所答應自己的條件,沒有他成立的廉政公署,只怕現在的狀況還是那麼的糟糕,老百姓的死亡人數還要上升不知多少倍。

    「嗯,這一點,我也想過!」

    杜海生點點頭,也是贊同眾人的觀點,雖然有廉政公署存在,但廉政公署並不是什麼事情都能去辦,政府官員可以治理,對於那些在大饑荒中不作為的民政部門官員可以予以嚴重的打擊,但那些奸商們呢,據他所知,現在,整個民國,只有杜氏企業,宋子文的家族,劉天禹,付子豪,還有上海城的那些糧食商人們將價格維持在一個很低的基準線,而其他地方的糧食商人不但沒有維持原來的價格,卻是將物價抬高數倍,當地老百姓苦不堪言,這些不法奸商,又有誰來打擊,畢竟,廉政公署沒有這個權利,他杜海生再怎麼厲害,也不能越過自己的權限,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

    話畢,又道:「至於這些為富不仁的奸商,我自然要去找他蔣某人好好談一談!」

    「我昨天也是剛從南市回來,面見了蔣某人,現在的問題是,民國政府已經開倉放糧,他也希望這次大饑荒能夠順利抵抗過去,但——很難!」

    杜海生說著,搖搖頭,蔣中正在上個月發生的「濟南慘案」時,不但沒有發表任何的言論,還電令東北的張學良,讓其保持克制,不准私自去挑釁日本人,懼怕日本人的心理展露無遺,就連前去交涉的代表蔡公,也被日本人割去了耳朵,挖了眼睛,最後被處死,這等囂張的行為,老蔣無動於衷,視而不見,杜海生也是對其大失所望,他雖然知道要發生「濟南慘案」,但自己不是萬能的,並不是說重生而來,知道歷史,就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力挽狂瀾,顛倒乾坤,他杜海生自知做不到,「濟南慘案」的無疾而終,也讓他更加認清了這個政府的軟弱無能的真正面目!

    但在大饑荒到來之時,杜海生還是希望蔣某人所控制的民國政府能夠採取足夠的行動來避免更多的老百姓因為飢餓死亡!

    可他也清楚,老百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中國人口四萬萬,這麼多人,即便是民國政府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部照顧過來,甚至有些人在路上便已經被活活餓死,每一次自然災害到來之時,即便是政府再強大,也避免不了死亡的存在,這一點,他認識的比任何人都明白。

    「砰砰砰!」

    正在這個時候,外邊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眾人俱是一怔,杜海生道:「進來!」

    門並沒有鎖,剛打開,陳東一臉的焦慮的朝房間中看了一眼,隨後衝著杜海生道:「老闆有事情!」

    杜海生見他的神情,知道肯定有事情發生,可還是一擺手,道:「說,這裡沒有外人,有什麼儘管講來便是!」

    「上海城出事了!」

    「呃……」

    「怎麼回事,慢慢講來!」

    聞聽,眾人也是心中驚駭,杜海生臉色一沉,意識到了什麼,禁不住面色閃過一絲寒意,命令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