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火商人

第一卷 第393章 大勢 文 / 佛徒

    第393章大勢

    民國17年,公歷1928年六月中旬,蔣中正的北伐軍佔領天津、北京,將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勢力驅逐到關外。南京國民政府將北京改為北平,與天津同為特別市。委閻錫山為平津衛戍總司令。華北各省成為閻錫山、馮玉祥兩大軍事集團的勢力範圍。張作霖在民國各地軍閥中的位置開始削弱!

    此役,閻錫山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晉綏軍的實力得以進一步的壯大,馮玉祥也是暗中發力,雖然兩個集團現在還在老蔣的控制之中,但儼然已經有了對抗他的資本和實力,同月,北京正式更名為北平,由於閻錫山和馮玉祥坐擁天津,北平,故而想要將政府遷至北京,卻遭到蔣中正的堅決反對。

    由於蔣中正控制著大批的媒體,又是中央政府所在地,繼而,在遷都問題上,閻錫山和馮玉祥眼看大勢已去,便主動採取了放棄的策略,而實際上,北京,天津,甚至整個華北地區都成了兩人的實際控制範圍,在南方,薛岳孫傳芳的鐵血十八軍,李宗仁,胡宗南的桂軍,楊森的川軍,張宗烈的黔軍,俱是逐漸形成了氣候,整個民國,也就形成了,以蔣中正為首的北伐軍實力最為強悍,閻錫山,馮玉祥其次,其他軍閥各自盤踞在自己的山頭,一時之間,蔣中正也奈何不得他們,更何況,敢明目張膽反對他的也只有鐵血十八軍的薛岳和孫傳芳,而東北的張作霖經此一仗,已經元氣大傷,也不足以挑戰他的權威。

    與此同時,杜海生跟付子豪之間的合作也開始有序的展開,在糧食,煉鐵,地產,以及飲食軍火武器銷售的渠道和資源等領域成立了合資公司,至於兩人的合作關係確定,知道的人並不多,為了保密,杜海生甚至沒有告訴王亞樵,劉天禹等人,一切看似都在按部就班順利的進行著。

    至於兩人合作的內容,更是知者甚少,也只有他,付子豪,張子涵,於闡四人知道,且並沒有做任何書面文檔備案,以免被人察覺出其中的蛛絲馬跡。

    不過,有心人還是察覺出了其中的不同,杜氏企業軍火武器銷售公司不再是單一的湯姆森衝鋒鎗,還有來自德國,蘇聯,加拿大,日本等國的軍火武器,種類更是包括,大炮,衝鋒鎗,重機槍,輕機槍,步槍,手雷,地雷,炸藥,為了滿足日後的戰爭需要,杜海生甚至讓付子豪幫助其一次性購買了五百支狙擊步槍,且全部裝備到了薛岳和孫傳芳的鐵血十八軍,從十一萬名士兵中一層層選拔出了一千名槍法精準,心理素質過硬,能夠耐得住寂寞,心智沉穩的士兵,閒暇之餘,他也是親自對這些士兵進行訓練,五百支狙擊步槍,說起來不多,但在戰爭中若是發揮出威力來,將會左右一場戰爭的勝利。

    狙擊手的殺傷數在戰場中不是最大的,甚至比不上步兵的殺傷人數,但給敵人所造成的心理傷害,卻是任何軍火武器都無法比擬的,衝鋒鎗,重機槍,甚至大炮,在這方面都要甘拜下風,一個軍隊,左右最後勝負的並不是常規部隊,而是手中的狙擊手有多少,這些狙擊手在戰場上能夠發揮多少的能量。

    作為曾經在二十一世紀當過特種兵的杜海生,深諳狙擊手在以後的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這也是現代戰中比不可少的一個兵種,甚至在多個國家都有隸屬於中央政府的狙擊大隊,專門針對某些軍隊和政府無法出面解決的人物和問題進行斬草行動,而他——也曾經參加過針對某國特首的狙擊斬首行動!

    試想,在戰場上,你的腦袋剛露出來,就被對方的狙擊手一槍正中眉心,而你到死還不明白怎麼回事,而你的隊友也是找不到狙擊手所藏匿的地方,這種如神鬼一般的存在,會在你心中生根發芽,極大的打擊部隊的士氣,尤其是狙擊手殺敵,一般會選擇軍官,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蘇聯女兵和德國狙擊手之間的戰鬥,便成為了一段佳話,一旦部隊沒有了指揮官,這支部隊,也就基本上失去了戰鬥力,根本擋不住對方的攻擊,便會土崩瓦解下來。

    按照杜海生的想法,薛岳和孫傳芳的十一萬之眾,最後能當上狙擊手的最多不過二百名,但條件特殊,他也明白,二百名狙擊手,在戰場上想要起到決定性作用還是存在很大的困難,故而經過一番仔細的篩選,才出來了這一千名狙擊手,而這一千名狙擊手,最後留下來的也只有不到八百人。

    與此同時,在和薛岳,孫傳芳商量後,鐵血十八軍的特種作戰大隊也正式宣告成立,而特種作戰大隊的隊員選拔相對於讓人感到很是苛刻的狙擊手來說,更加的嚴格,冷酷,雖然數量上比狙擊大隊要多,但質量上卻要好過狙擊大隊一大截!

    畢竟,特種兵的戰鬥技能並不只是一個槍法好,其中還包括,單兵作戰能力,團隊作戰能力,格鬥,偵查,反偵察,全世界各國主要軍火武器的認識,掌握,拆卸,炸藥的使用,戰術的運用,甚至包括對各種車輛的熟練駕駛,化妝,偽裝,叢林作戰,山地作戰等等!

    一系列系統而又複雜的過程必須要熟練掌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對特種大隊隊員選拔的嚴格和殘酷,並不是說想要進入特種大隊就能進入,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想要進入特種部隊,還要進行嚴格的身體檢查,若是發現有傷疤和疾病的,都將被拒之門外,這也招來了很多士兵私底下的埋怨!

    杜海生並不在乎他們怎麼看,他要對這些特種兵負責,要對將來的戰局負責,要對鐵血十八軍的未來負責,一個狙擊大隊,一個特種作戰大隊,一個暗殺大隊,一個重騎兵聯隊,一個輕騎兵聯隊,一個工程兵聯隊,一個爆破大隊,這是杜海生對鐵血十八軍現在的整體規劃!

    至於所謂的特種作戰大隊,狙擊大隊,暗殺大隊……都可以理解,而所謂的爆破大隊和工程兵聯隊,倒是讓其他人有些如墜雲裡一般摸不著頭腦。

    按照杜海生的解釋,這個所謂的工程兵聯隊,將會在以後的戰爭中扮演炸橋,大規模摧毀敵人工事,破壞公路,鐵路,甚至敵人的軍用機場等角色,當然,他們還要跟工兵完成修復受損的橋樑,鐵路公路等責任,只是很多士兵還沒有完全意識到未來戰爭中會出現怎樣的變化而已。

    杜海生並沒有違背自己的諾言,按照和蔣中正之前的約定,從紐約運抵過來的湯姆森衝鋒鎗如數的給了他手中的北伐軍,第一批五千,第二批五千,第三批一萬,不到兩個月,兩萬支湯姆森衝鋒鎗便交到了對方的手中,只是價格上杜海生也是漲了數倍,只是比那些軍火走私商便宜了一點而已。

    這讓蔣中正很是鬱悶,同時也無可奈何,怨不得他人,畢竟湯姆森衝鋒鎗的渠道現在掌握在他一個人的手中,其他人根本插不上任何手,只是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都聽到一個傳聞,付子豪也在開始銷售湯姆森衝鋒鎗,而知道杜海生和付紅兩人關係的,也是深諳其中的門道,並沒有點破。

    六月,注定要跟這天氣一樣不平凡!

    同月裡,南京和武漢政府合併,武漢政府遷至南京,正式結束一個國家兩個政府同時運行的局面,而老將也完成了他的一個夙願,開始了對中央集權的加強道路,且對整個民國政府內部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剷除異己,重用親信之人,民國大勢,似有穩定之意!

    六月末,杜海生出任首屆民國廉政公署署長,並宣佈了政府官員自律十八條!

    若是說他成了民國政府的一個官員,讓普通大眾看不懂,甚至覺得他這麼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一旦進入民國政府,那名聲將會一落千丈,更是自毀前程!他的上任,更是引來一些人的不滿,並引發了一個暗中反他的小高潮,畢竟,他無功無德,年紀輕輕,怎能坐上如此重要的位置!

    那些心思敏捷的傢伙當聽說要成立廉政公署的時候,便知道這個部門的署長意味著什麼,財源廣進不說,更是在民國政府中的地位得到極大的提升。

    不上供,那好——查!不巴結,不給面子,那好——嚴查!敢要反抗自己,更好——直接安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槍斃了事!

    可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始料未及的是,第一任民國政府廉政公署的署長竟然是這個小子,者不得不讓人大失所望的同時生出一股恨意。

    尤其是隨後出台的十八條,更是讓那些貪官污吏們恨的牙根直癢癢,恨不得將其生吞活剝了最好!

    甚至有些人已經暗中準備找殺手開始針對杜海生的暗殺行動!

    可,當一個月過後,杜海生的廉政公署已經查出五十多名涉嫌貪污**的官員,甚至有些還是老將眼中的紅人,民國政府的要員。

    而這五十多人中,又有四十多名被處以槍斃的極刑,這個概率可是相當恐怖的,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場席捲全國的反貪污**的風暴,至始至終都是杜海生和他的廉政公署的人員在辦案,即便是老蔣,雖然求情之人不少,但至始至終,他都沒有站出來對杜海生的做法提出過任何的異議。

    直到這個時候,眾人才明白老蔣的意圖,他所啟用杜海生,就是看中了對方沒有任何的背景,不依靠任何一方的勢力,更關鍵的是,杜海生在上海的時候,本身就是一個殺伐果斷,雷厲風行,沒有絲毫婦人之仁的梟雄人物,手段更是變化多端,讓人防不勝防,很顯然,他蔣某人這次是鐵了心要治理一番民國政府中存在的貪污**,甚至據傳聞,就是那戴笠,李宗仁,胡宗南,閻錫山都在杜海生的徹查之內。

    戴笠是老蔣身邊的紅人,乃是軍統的一號人物,蔣中正自然不會讓他出任何事情,便將他之前所犯之事大包大攬到了自己的頭上,一切都是他指示的,是為了黨國的利益,自然杜海生也是無話可說,而李宗仁,胡宗南,閻錫山,甚至張宗烈,這些傢伙可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

    杜海生徹查之下,發現不少問題,便和軍統一起行動,要將李宗仁,胡宗南等人查辦,這些傢伙最後無奈,每個人出了幾十萬大洋才算是躲過這一場風暴,只是,這個時候,卻是已經將杜海生恨之入骨,雖然反貪污**的行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同時,也得罪了不少厲害的人物!

    老百姓卻是對杜海生所展開的一系列行動拍手稱讚,直到這個時候,也打消了之前對他的質疑,很顯然,杜海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老百姓的利益考慮。

    而那些心中痛恨杜海生的人,卻也不敢有任何的行動,開玩笑,五十多個人,槍斃了四十多個,據說,單是被他親手送去黃泉路上的就不下二十人!

    跟他作對,這不是嫌自己的命太長麼?

    整個民國政府,在短時間內出現了一團祥和的兆頭,而大勢,卻並未定,未來,還有更多的變數。

    六月一過——七月,這個本該是豐收的季節,卻又是一場所有人都不得不面臨的大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