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新闖王

正文 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力推廣 文 / 新闖王

    被呂世一打趣,眾人哈哈大笑,獨獨鄭宏達不知道所以,只能尷尬的陪著笑了兩聲。

    「其實這東西的成本,包括工錢不過是一兩多二兩不到,加上運輸的費用也就不到三兩,你加上一兩不就只是四兩,也就是四石糧食的價格。」稍微有點地的百姓還是能夠承受的,這樣就保證了銷量,而那些中產地主和大地主,一定能對這節約長工短工的東西趨之若鶩的,購買更加踴躍。」

    「兄弟說這東西真的如此便宜,那我們一年下來可不單單是十幾二十萬的利潤了。」鄭宏達大喜道:「不成,我們還是五五開吧,老哥哥我可沒有那麼貪心。」

    呂世微笑,和鄭宏達再講下去,那就又為了降價而爭執不下,那可是耽誤工夫。

    「也好。」呂世笑著點頭:「兄弟們的根據地也的確需要銀錢支撐,我也就不矯情了,那就財黑了。」呂世也不矯情道:「不過,這事情,賺錢和競爭的辦法許多,我請老哥哥指派幾個得力和靠得住的兄弟來我這裡,我將帶著他們學習我們根據地的管理方法,東西可以被外人模仿,但管理是外人怎麼也學不會的,其實利潤往往就在管理之間。」

    鄭宏達一聽更是感激不已,一個商業賺錢與否的確管理最是重要,這的確是個個家族買賣不二的法門,那都是密不示人的絕技,哪裡如呂世這般輕輕鬆鬆就交給自己的,可見呂世真的把自己當做了親兄弟。

    「哥哥卻是不忙激動,第461章起來,教導他們播種土豆的好處,然後動他們,帶著民兵,還有老米脂的百姓展開土豆播種大會戰,我們一定要在根據地不管多難,也要全面鋪開土豆的播種,在夏中解決糧食的問題。」

    想了想,又道:「大統領,這次我們在反圍剿裡重創了官軍,一時間官軍也不可能再來騷擾我們,我們會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全力安排春耕,但人手將出現短缺,您看這樣行不行,我們除了保存騎兵以應對突事情,其餘的槍兵,和政務員等全部放假,幫助百姓耕種。」

    這是一個大膽的,卻也是無可奈何的決定,過天星想想,堅決的支持呂世道:「一切以闖王一言而決。」但這次絕對不是不負責任。

    看看呂世再沒有別的吩咐,趙興站起,邊收拾手邊的紙筆邊道:「不必天亮,我現在就安排兄弟們連夜奔赴各處通知相關人等,關於推廣難處,闖王多心,只要是你闖王說的,百姓絕對會雙手支持。」說完,也不向各位告辭,夾著紙筆匆匆出去。

    鄭宏達很欣慰,很羨慕,這才是一群有朝氣,有前途的群體,雷厲風行,令行禁止,這是那個暮氣沉沉的大明絕對無法比擬的。

    過天星伸長了脖子,猛的嚥了口唾沫,想像著五月夏糧收穫的時候,那堆積如山的土豆,人們每天再不為吃飽一頓飯愁的樣子,就不由喃喃道:「那樣,吃不過來可怎麼辦啊。」

    他說這話,可絕對不是有先見之明,絕對的是對幸福的一種憧憬,呂世也沒有想到,後來為了解決土豆成災,都不得不再召開一個全根據地政務官員的大會,在大會裡又生出許多辦法改革,現在呂世就是有信心能在夏收的時候,讓百姓吃飽。

    看著過天星的樣子,就賭氣的道:「吃不完,餵豬。」

    奢侈,絕對奢侈,當時過天星也放出狠話:「你要是敢拿著珍貴的東西餵豬,看三叔不打斷你的腿,我也是絕不輕饒。」

    但大家看向過天星的眼神,就只有等著看好戲的份了,你決不輕饒,大家倒是想看看,就一個護犢子的三嬸三叔,還有那個母老虎一樣的春蘭在,也不知道你能做出什麼來。

    過天星看看大家的表情,就尷尬的:「嘿嘿,呵呵,哈哈。」便沒了下文。

    與大家和鄭宏達等一直談到深夜,呂世才與他分手,安頓鄭宏達休息去了,大家連戰疲乏,也都各自告辭休息。

    但別人休息,呂世卻能休息,離開根據地核心這些天,趙興已經堆了一大堆的事情等著自己去辦。

    讓王家兩小把木炭加上幾塊塊,然後打了盆冷水洗把臉提提精神,讓他們也各自安歇睡去,自己披了件衣服搓搓手拿過趙興的報告開始仔細瀏覽了起來。

    這份報告是趙興幫著陳車整理出來的,這次陳車隨著吳濤出征洛川,倒也盡心盡責,報告也寫的詳盡,也學了趙興的文筆,每段不加半點文人習氣和半點誇張修飾的情報,都非常合適於呂世對整個事件的判斷,其實,就陳車那半吊子偷學的文字,想讓他如腐儒一樣修飾也是不可能,這倒是更適合寫這樣的報告,而每章的後面,趙興都附上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見解,這很能表現出趙興的嚴謹和才能。

    總的說來,吳濤帶著兄弟們的出征結果,還是非常讓人滿意的,先是洛川一戰,真正做到了當初戰鬥預想中的,徹底把洛川戰力連根拔起,讓洛川的官吏和將軍們都真正的成了光桿司令,政令和腳步不能也不敢跨出洛川半步,讓整個以平原為主的洛川順利的施行了減租減息分田分地的政策,使得整個洛川變成了闖軍最堅定的根據地。

    尤其是對打下曹家大院的過程,和以後的處置都非常周到合理,既得了讓人吃驚的銀錢收穫,解決了根據地擴張急需的資金問題,同時也繳獲了大量的糧食,賑濟了周邊十幾萬的百姓,更加可貴的就是那曹家十幾代兼併的大量土地,徹底的成為了實際上根據地的產業,按照根據地分田政策,都分給了無地百姓,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攏民心的效果,也為來年根據地穩定的糧食收入打下了堅強的基礎,這比什麼都重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