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新闖王

正文 第二百九十九章 盡舒胸臆 文 / 新闖王

    眾人說話間飯菜已好,大家就分頭坐了,也不分個賓主,呂世也叫了王張兩小春蘭來坐。

    在當時的社會女人和男人一桌吃飯倒是驚世駭俗了,吳濤也很驚訝,但看見大家都想當然爾的樣子,也就不說什麼。

    春蘭就放下菜碗擦擦手自然的挨著呂世坐下,呂世介紹道;「這位是山寨新來的兄弟吳濤,以後我們兄弟合作,」又一指春蘭道;「這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官,娘子軍的隊長春蘭。她可管著大家的吃食,可萬萬開罪不得的哦。」言罷哈哈大笑。

    吳濤和春蘭馬上起來互相見禮,春蘭本就是莊戶人家女子,再加上性格開朗活潑,山寨裡上上下下都喜歡嬌寵,更是不認生,也落落大方的回禮,還不忘調侃呂世;「闖王有令,今後若是哪個兄弟得罪了我,看我不在他飯裡下沙子,蹦了他臭嘴裡的牙。」大家就又是一陣哄笑。

    菜不過是一大碗野菜湯,和一大盆和著蘿蔔的羊肉,再就是幾個鹹菜,不豐盛但好在實惠,呂世破例的也倒上杯酒,真的是乏了,藉著酒解解。

    大家互相敬了酒,呂世把碗放下道:「既然吳兄弟來我身邊給我幫助,真是求之不得,我這裡也把山寨的一些大概情形說與兄弟聽,也好讓兄弟盡快瞭解,開始工作。」

    「屬下願聞其詳。」吳濤恭恭敬敬的施了下屬之禮。

    呂世就不再客氣,就把山寨上現在的編制,人員職守,運行的規則一一說給他聽,讓吳濤聽了那是大開眼界。這個新穎實用與眾不同的改革真是神來之筆,不由擊節讚歎。有其中不懂的地方便不斷詢問,呂世也耐心的一一給予解釋。

    正談論間,突聽門外一陣鼓響,隨著就是一陣陣大聲的吆喝聲,口號聲,斥罵聲,腳步聲。大喇叭不厭其煩的宣講聲。死戰不退的喊殺聲。吳濤聽見不由神情一震。

    「咱們談咱們的,士兵們練他們的。」呂世笑著道。回頭對在一邊吃的不亦樂乎的王嘯道;「去,把門關上。」

    王家兄弟放下飯碗,恭敬的施禮道;「老師,我們也吃完了,現在就去兒童團那裡和同學一起操演去。」

    呂世點頭答應,兩小拱手施禮後歡快的跑了出去,順手帶上大廳的門。大廳裡一下子清淨起來。

    呂世拿筷子給吳濤夾了塊羊肉,順便道;「我們繼續說,吳兄弟,我等遠來,對這富縣周邊不大清楚,且請吳濤軍師分說一二。也好大家有個行止安排。」

    吳濤聞聽,當時知道這是呂世考校自己的能力學識,當下放下酒碗,坐直了身子,仔細的將自己心中所謀梳理一遍,然後沉聲道:「闖王,大統領,富縣,夏商屬西河之地,秦漢設雕陰直路、襄洛縣。東晉、北朝先後置長城縣、三川縣。隋置上郡、洛交縣、三川縣。唐武德元年,改上郡為鄜州,這時為富縣,

    地理位置,位處延安府南,渭北旱塬北沿,屬黃土高塬溝壑區與丘陵溝壑區交接過渡地帶。縣內土地類型多,川、原、山、溝皆有,地域遼闊、耕地平坦,縣城三川交匯,五路噤喉,自古就有「五交城」之稱,富縣本就是一個延安府中的上縣,再加上縣城周邊多有良田膏腴之地,縣內有多條大河貫穿其間,尤其以葫蘆河水利灌溉便捷,所以在平常年景大家倒也鬧個豐衣足食的日子。

    但隨著豪強地主千方百計的巧取豪奪,土地越來越集中,而官府催逼無度,因而小農下戶紛紛破產,只能依附於豪強地主做佃戶長工,以躲避層出不窮的徭役賦稅,然而地主的地租又搜刮無度一長再長,最高的都達到了八成,而且豪紳大戶又享受他們的不納糧,不負徭役的規矩坐享其成,而官府的稅收徭役卻不能少得一分,更有皇家封建各地的皇親國戚的田莊口俸更是層出不窮,所有這一切就又都轉嫁到平民百姓的身上。平民百姓雖然已經沒了田地出產,但賦稅徭役卻一點都不少,反而卻越來越多,而差役如狼似虎層層加碼,催逼日盛,敲骨吸髓手法無不用其及,縣府又只管完稅自肥,哪管百姓死活,因此上百姓只有拋田他走,佔山為王,所以這周邊大山上就多有流民組成的桿子嘯聚,在這個世道裡抱起團來掙扎求活,要是真的有人組織,招呼個三五萬人還是不在話下的。

    卻正因為此,豪強地主也就憑借自家財力或廣招護院家丁組織鄉勇結寨自保,或搬到縣城內避亂。

    縣城裡原本就有一個千戶的常備軍,雖然年深日久,官軍再也不復當年智勇,並且久不操練,且吃空額成風,名義上是一個千戶,但軍戶大有逃亡,被吃空額,已經不堪,前些時候更被固原嘩變邊軍一舉攻破,那些衛所軍戶也就一哄而散,在沒了半點防禦之力,現在,富縣不過是一個不設防的城垣。」

    呂世點頭,還是地方熟識之人才有這般瞭解。

    當下細細問道:「那依吳兄弟之見,我軍可如何展佈發展?」

    吳濤再次沉思,然後道:「闖王,大統領,富縣,背靠高原,面對渭南漢中,成帝王之地,我們現在實力弱小,我們便在這裡休養生息,集聚實力,這時候官軍勢大邊退入深山,官軍退去邊經營根本,不出三年,我們便可一瀉而下,佔據平原,取得錢糧之地,尤其是現在,正是老天看顧,讓富縣被邊軍變兵糜爛,沒有了半點軍事實力,正是我等休養生息的大好時機,卻是千載難逢。」

    說到這裡,吳濤不由興奮站起,背起手來,在地中間往來踱步,將以往集聚在心的抱負理想一併說出。

    「現在,天災**,民不聊生,卻正是我們收攏丁口壯大實力的時候,我原先葫蘆峪,外小內闊,易於防守,更有葫蘆河浩浩湯湯穿行其間,正是屯田開墾之所,更是將養百姓之地,也是收攏民心之資,富縣兵裡空虛,正是我等休整恢復元氣之時,對官府,我們不去招惹,對大戶豪強,我們採取安撫懷柔,如此兩三年下來,葫蘆峪裡積存了實力,那時天下一變,我們強軍兵鋒一出,那天下,至少是漢中渭南,哪個還與我等爭鋒?大局定矣。」

    說道此處已經是意氣風發,一掃當初頹唐消沉。

    大廳裡當時鴉雀無聲,突然一聲叫好,打破了這陳靜,叫好的正是呂世。

    呂世站起,伸出雙手,緊緊拉住吳濤,激動道:「你與我心慼慼焉,正所謂得先生如得百萬大軍,山寨幸甚,黑虎軍幸甚,這一方面百姓幸甚。」

    此評語一出,當時讓亢奮中的吳濤心中汗顏,這雖然也是自己心中抱負,但也是在陳三說了呂世幾字方針之後有感而發,難免有了剽竊之嫌,當時老臉一紅,趕緊謙遜道:「一點淺見,卻是得闖王當時幾字真言啟發,難入闖王法眼,慚愧慚愧。」

    呂世哪裡還管的這些,只是激動的連連搖著吳濤之手,大聲道:「先生過謙,正說了我不及之處,先生初入山寨便有如此建議,便在將來,我們將來能走多遠,邊都是先生大功。」

    原本吳濤所言,讓在座的各位兄弟聽的雲裡霧裡,但一經呂世贊同,只要是呂世贊同的便都是好的東西,哪裡還管他聽懂聽不懂?這被呂世贊同的主意,那當然便是好的主意,當時大廳裡所有人都一起歡聲雷動,鼓掌叫好。

    這番下來,吳濤自然而然的便在黑虎寨裡的老人中站穩了腳跟。(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等大家歡呼過後,吳濤倒先發問了。「不知道闖王對大戶有什麼想法?」

    這一下正問道了事情的命脈,這時候,豪強大戶兼併土地,欺壓良善,不納賦稅,成了大明末世的食利階層,更依靠盤根錯節的關係,成了朝廷欺壓催逼的幫兇,更是所有桿子的打擊目標,但是,畢竟不是每個地主豪強都是依靠強取豪奪發家,也有不少是幾十上百年勤勞積累所得家產,卻不改讓這些明智的人一概而論,更何況,在當時文人士子眼裡,要成大事,必不可少的便是得到這些中下層地主士子支持,卻不可一概而論,吳濤生怕這桿子出身的闖王,對一切地主豪強都採取打打殺殺的態度,那樣就真的是自絕死路了,吳濤如是說卻也有考校呂世的想法,畢竟在古代,有點文化的人都愛這個調調。

    呂世哈哈一笑,拉著吳濤歸坐,當時道:「我對各地地主豪強,採取的是拉攏,鎮壓,包容。」

    這讓吳濤一愣。

    呂世笑著解釋道:「拉攏不滿朝廷者,與我們和成一股,鎮壓罪大惡極,以收攏其家資,做我們的起事資本,並收買百姓之心,包容自力更生者,適當收取賦稅,啊,不,我們還不能名正言順的收取其賦稅,那就叫保護費吧,然後勸他們減租減息給百姓佃戶以休養生息,也在變相的收攏了百姓之心,先生看如何?」

    吳濤愣在當場,腦袋裡反反覆覆的都是這許多言語。大家就一直盯著吳濤看,等待他說出對呂世政策的看法。

    吳濤沉思良久,豁然起身,整理衣冠,鄭重其事給呂世深施一禮,誠惶誠恐道:」闖王心胸長遠,我不及萬分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