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奮鬥在民國

龍騰世紀 第八十章 歸途 文 / 奮鬥在民國

    海浪聲吹打著輪船,天空中幾隻翱翔的海鳥掠過,從上海登船的旅人們換上了單薄的衣服,如今快到了廣州,不少人已經脫掉了厚重的北方冬衣,開始享受陽光帶來的溫暖

    甲板上有不少孩子在嬉戲玩耍,大人們也是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依靠著船攔,看著海景閒聊。

    高振等數人在北方處理完了事物之後,便先從北京趕往天津,轉坐火車來到上海,再改換輪船回到廣州。這批人中不包括汪精衛和宋慶齡幾人,他們依舊留在北京,處理和張作霖、馮玉祥的談判事宜。

    對於此次北上,歸來的人臉上多少寫著失望,高振亦是如此,即便是已經有了不少心裡準備,卻依舊不能掩蓋住那顆因孫中山去世而頹廢下來的心。更讓他失望的就是,北大的李教授拒絕了高振的提議,只是遞給了高振一個文件夾,裡面裝滿了以前他對江西地質的勘探結果。

    除了表示感謝,高振還能做什麼呢?總不能讓跟隨的胡宗南架著他陪同自己回去。

    「忠革,在想什麼?」孔祥熙看著高振皺著眉頭,倚在欄杆上眺望遠處的盡頭,知道他在想心事,擔憂道。

    「啊,沒想什麼。」高振從腦海中退了出來,對孔祥熙笑了笑。

    「庸之,你可別為忠革的話給騙了,根據調查,一般人在想事情的時候被打斷,說的都是這句話。」身著西裝的宋子文問道笑道。

    高振有些無奈,只好說道:「你們說,國民政府會在什麼時候成立?還會按照計劃去進行麼?」

    倆人聽後搖搖頭,孔祥熙隨問道:「忠革回去後有什麼打算?是回贛南麼?也不知道獨立師整編的情況怎麼樣了。」

    高振點頭說道:「擇生給我的電報上說挺好的。一期培訓已經接近尾聲,大部分士官被提成了連排長,補充道軍隊裡面,軍官的培訓也開始了。不過這方面不重要,我更關心的是廣州問題,東征已經結束了。但是陳炯明依舊沒有被抓獲。同時各軍經歷了戰火之後,都有不少損失和俘虜,整編上面我怕會出現混亂。」

    宋子文聞言道:「忠革果然是軍人出身,對於其他事物的關心遠不如這塊,不過我聽說熊克武也帶著川軍回到廣州了。文革有沒有拿他們動手的意願?」

    這話問的過於直白,卻沒有引起其他倆人的敏感的迴避。孔祥熙反而表示道:「這是忠革出手倒沒什麼不可,畢竟獨立師的整編計劃有條有序,只不過有心的人不會輕易放棄。」

    高振點點頭道:「熊克武的川軍是個問題,不過我倒是認為國民政府正式成立之後,這支軍隊的問題是繞不開的。同時各部隊的番號也需要從新制定,不過這應該是軍委會的事情,現在兄弟我只不過是個師長,想要能夠觸及到這些事情,還過早。」

    「只怕小人作祟啊。」

    正當高振一行人在輪船上為革命的未來談論著自己看法的時候,廣州革命政府的東征部隊,正在為如何肅清陳炯明的部隊做著最後的努力。

    3月3o日,在舉行完盛大的追掉孫大元帥及陣亡將士大會結束後,蔣介石應許崇智之召,由興寧七成赴汕頭,同時把追擊陳炯明的殘部任務正式交由粵軍第二師師長張民達。張民達在接到任務後,親率部6ooo人由梅縣乘船至三河壩往攻大埔。駐守大埔的閩軍聞風而逃,退入閩境,張民達不費一槍一彈的佔領了大埔。

    而同時退入到閩境的陳炯明部隊共計將近2萬人,又槍者三分之一,其中和平4ooo人,招安4ooo人,雲霄6oo餘人,永定千餘人等等,分散在各地。而除此之外,陳軍還在招募新兵準備反攻,這跟閩境內的軍閥支持是離不開的。

    在此同時,正在汕頭等待蔣介石的許崇智收到了一封電報「永福艦被海籌艦在港口外俘虜,現被迫押解到廈門」。看完電報後,許崇智臉色陰沉的召集眾人商議對策,同時把電報轉給了胡漢民,由胡漢民再轉給北京的汪精衛。

    在汕頭的臨時司令部內,氣氛因此變得十分緊張,蔣介石已經來到此地,看到軍官們沒有了往日的輕鬆就知道出了什麼事情。

    走進指揮部,許崇智二話不說的就把電報遞在了蔣介石面前,蔣介石皺著眉頭看完,沒有言語也沒有表態,只是揮手讓跟來的副官和秘書退出去。

    許崇智欣賞的看著蔣介石的一舉一動,等他人都走出去後,邊說:「介石,坐下來說吧。」他知道這個事情雖然自己和他說了都不算,但也不妨聽聽蔣介石有沒有好的建議,能夠從此事中博取最大的利益。

    和許崇智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蔣介石一聽這話,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這種事情本應該和眾將商量的,而單單和自己談,意思不用再說了。

    蔣介石一坐下,許崇智就說到:「介石,我聽說校軍要擴編,不錯不錯。你來說說,你覺得此事怎麼處理比較好。」

    「大哥,我認為我們應該加強戒備,防止在閩境內的陳軍在獲得了支援後對我們展開反攻。切莫再向前一步。同時嚴查此事,永福艦被對別人能夠輕易的探測出航道這是不可能的,我們這裡有人出賣了它的航線,不然不會這麼湊巧。」蔣介石皺眉道。

    「介石的意思是說,有人想要挑起我們和孫傳芳之間的不合,以此為導火線?」許崇智疑惑道,如果按照蔣介石話裡的意思來看,有人希望能夠讓革命軍和孫傳芳之間大戰。如果按照事態的展來看,極有可能。只要東征軍攻進了內部有些空虛的福建,孫傳芳若想保住這個地方,就不得不派兵前來交戰。而這一交戰的話,整個廣州的部隊無論大小都會被牽扯進去,也就是說,從福建的空虛轉變成了廣東的空虛。

    「難道是胡漢民搞的鬼?」想完這些,許崇智急忙問道,從現在來看,胡漢民在爭位的局勢上處於劣勢,難道他想藉著此招拖延時間麼。

    「不會是他,如果真如我所想,我們如果借此朝福建打過去的話,能不能打敗孫傳芳還不一定。胡展堂生性使他不敢冒這種險,不然總理也不會在離開的時候,委任他為代元帥。我倒覺得,此事更多的應該是和軍隊有著莫大的關係。」蔣介石的話語中並沒有全盤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只不過把疑點都提了提。

    不過許崇智卻米有放過他的打算,緊跟著說道:「介石認為是楊希閔?」

    「這個…」蔣介石驚訝的看著許崇智,沒想到他會指明點姓的說出來,不過這跟自己分析的差不多,不管從哪點來看他的懷疑是最大的,尤其是滇軍的趙成梁已經從韶關被調回了廣州,如果這個時候廣州內部空虛,他再一反,後果不堪設想。

    明白了蔣介石不說話的意思,許崇智一邊暗歎一邊說道:「既然如此,這事情就交給展堂兄來處理吧,畢竟人家現在還是代元帥。」

    蔣介石卻提出了不同意見:「大哥不必如此,我們只需要大張旗鼓的讓各軍開始向東江集結,同時派出小部分部隊進入閩境和那裡的陳軍交戰,逼迫孫傳芳調兵南下。切莫忘了贛南的獨立師,據聞,他們的整編進度已經到了後期,到時候孫傳芳即便再次南下,也會從這邊先入手。就算他們不走這條路,而直接奔向福建,他孫傳芳也要好好考慮是浙江的價值高,還是永福艦的價值高。然後我們讓胡展堂出面索要,放回被俘人員。這樣大哥的聲威既能夠提高,又能讓他欠你一個關鍵人情。」

    果然,許崇智太聽完他的這個建議之後,滿意的笑了。蔣介石這個方法,不僅會讓胡漢民的威望有些提高,就是連同自己也不落下。與此同時,讓胡漢民在爭位路上多一個籌碼,如果最後他坐上了那個位置,自然需要還這個人情,一舉兩得。

    既然提到了爭位之事,許崇智也就不打算含糊,問道「介石,你認為他們三人誰最後能夠走到那個位置?」

    蔣介石若有所思的想了一會,一字一念道:「胡…漢…民。」

    「他?」許崇智有些難以置信,轉而不動聲色道:「他的處境可不是很好啊,廖仲愷和汪精衛比他更有可能性。」

    蔣介石雖然覺得許崇智說的有道理,卻更加相信自己的分析:「大哥,切莫忽視了右派的支持。雖然我黨現在的主流是左派,但是右派還是有不少人手握實權的。」

    許崇智微微搖頭:「要說右派上有點權倒是沒錯,但是蘇俄這方面也需要考慮。難道那幫整天就會叫的政治家們不考慮考慮蘇俄的援助?還有,他們那裡面有點實權的人,日子不也是過的不舒服麼。」

    聽到許崇智的話,蔣介石陷入了沉默。這種沉默不是因為對許崇智的贊同,而是知道他根本不能說服眼前這個人。雖然左派的實力看的更加強大一些,卻不應該忽視右派還是有一定實力的,而且他們手上都有兵。就像遊走在黨內黨外的楊希閔,如果他真的是因為反對gcd的事情反戈一擊的話,即便能夠鎮壓下去,卻也會讓許多左派就此產生顧忌。

    許崇智一邊看著蔣介石的沉默,一邊滿意的點頭:「好了,介石,把你剛才的思路在整理下,等會咱們還要為這件事情開個會,你到時候一下言,讓大家的思路在統一一下,然後整理成方案給胡展堂送去。」

    蔣介石心裡面知道許崇智誤會了自己莫不言的意思,也沒有再辯解,對他的話也表示贊同。同時蔣介石也清楚就自己現在這位置來看,爭位這種事情還不是他玩的起的,或者說,不如說還是少參加微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