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殘影斷魂劫

龍騰世紀 第二十六章 (15) 文 / 殘影斷魂劫

    江冽塵冷哼道:「你若肯許諾稍後將喪心魄拱手獻上,莫說是一個故事,十個我也耐心聽你講。」通禪不置可否,道:「聽完之後,是否還要它,就憑你們自己的考量了。有些東西固是寶物,實則亦是禍胎。早在明朝未亡前,京城有一個出身貧賤的小學徒,幼年喪母,父親又是個賭徒,將家中財產輸得精光,每不如意,就常常鞭打他。後來父親也被找上門來的債主毆打致死,他就成天在街上流浪,饑一頓,飽一頓,靠著僅有的一點納鞋底手藝,勉強度日。他工作時勤懇賣力,但上門來的客人仗著財大氣粗,瞧不起這乞丐一般的小孩,時常言笑戲弄,少不了幾頓毒打,這些也罷了,每次補好的鞋子,客人還要吹毛求疵,雞蛋裡挑出骨頭,嚷嚷著要賴掉那幾文錢,卻還理直氣壯。當時已近亂世,有不少草莽英雄起義謀反,可他連半點武功也不會,便是想去投靠,也不會有人收留。渾渾噩噩的過了幾年,那天還是個冬日的大雪夜,雪從沒下過那麼大。他買不起一個饅頭,又餓又冷,昏倒在路邊。只道這次是要死了,不過也好,什麼俗世煩惱都與自己再無關聯了。可昏迷中,似乎還有雙溫柔的手輕拍著他,呼喚著他。睜開眼睛,就看到一個明媚清麗的少女蹲在面前,他從來也沒見過這麼美貌的姑娘,一時看的呆了,恍若已不在人世。還當自己死了,魂歸天國,眼前所見的是仙女呢。那少女看他清醒,面有喜色。原來是她用一碗熱粥救了他性命。隨後又帶他去裁縫鋪裡做了幾件新衣裳換上。他這幾年,打也挨過,罵也挨過,可就是沒體會過一點溫情。那位姑娘與他非親非故,卻能這樣待他,那時他心裡就深深刻下了這姑娘,注定再也不會忘記。

    那位姑娘似乎在京城中有些事要辦,久久逗留不去,也是在她的幫助下,那小學徒才支起了一個攤販,可以做起小本經營來了。一來二去,兩人漸漸熟稔了,並互通姓名,成了好朋友。有時那位姑娘托他幫些忙,即使是雞毛蒜皮之事,他也無不當成天大的事來看待。那時他就喜歡上這姑娘了,可他不但不敢說,連想想也是不敢。她在自己心裡一直是如天仙一般的人兒,這些念頭就是在腦子裡出現,也是對姑娘的玷污、褻瀆。只要能在旁看著她歡笑,已是上天對他的恩賜。他理當珍惜這份福澤,不該另有非分之想,否則天地不容。

    快樂的日子過了不久,有一天那姑娘忽然不再來了。他心裡頓時猶如被挖去了一大塊,好像有什麼重要的東西被搬空了。那日以後,看不到她的身影,聽不到她的聲音,每日裡便總是無精打采。過了幾個月後,相思逐漸減淡,心想這姑娘或許就是上天派來相助自己的仙女,如今期限已滿,她就回到天上去了。凡人又怎能強求仙女為伴?不是每一對都是牛郎,織女。於是他決定將那姑娘珍藏在心底,畢竟曾有過一段歡樂的時光,足夠他回憶一生。如果那姑娘哪天想起,能向下界看上一眼,也不會願意看到他一蹶不振的模樣。他一定要過得更好,不負了那姑娘一番心意。

    他的生意果然越做越大,已成了那片兒上小有些影響力的商人,連皇宮中有些貨色,也是從他那兒提訂走的。在他逐步獲得些權勢之後,又拜了一位拳師學習武功。他仍存有年少時的那份刻苦,有志者,事竟成,很快他就比那拳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師父曾跟他說,他是塊練武的大好材料,只可惜自己學藝也是有限得很。將來如有望再拜名師,千萬別錯過了大好機緣。

    本來一切就這麼展下去,也就萬事大吉。可無巧不巧,他偏偏再次遇上了那位姑娘。那是他幼年時的一個夢啊,是支撐著他一路攀登的信念。一眼看到,他就認出來了。那姑娘更苗條,更美了。他想讓她知道自己如今成就,也一定喜歡,剛想上前招呼,才注意到了她身邊有個青年男子隨行,相貌俊得很,模樣也算威武。和她有說有笑,兩人走在一起,耀然眩目,竟還極是登對。後來他碾轉打聽得知,那人是建州女真部落的貝勒爺,來京城是向天子朝貢。世人心中皆有貪慾、惡念,一念之差便會走上歧途,那學徒也不例外,他本性憨厚質樸,多年的悲慘經歷沒擊垮他。可經了這一件事,卻徹底轉變了他的性子。明知自己配不起那位姑娘,可還是固執的想獨自佔有她,不願她與旁人要好。於是他刻意製造機會,再去與他倆相認,那姑娘同他久別重逢,自是驚喜,又忙著給他引見那貝勒爺。三人談笑甚歡。他也覺得,那貝勒爺言語見識勝過自己百倍,他才是最合適那姑娘。自己愛她,卻也希望她得到幸福,和她愛的人在一起。本已決定不再爭搶,然而變故又生。

    隨著那貝勒爺一次次進京,見識到周邊繁華勝景,一顆心越來越不安定。沒過幾年,他的兄長也正式謀反,他表面是在相助兄長,可實則卻也在暗中給自己培植勢力,計劃著黨羽豐盈時,也要起兵自立。有意以明朝為靠山,同時拚命拉攏與李氏朝鮮的關係,不惜卑躬屈膝:和親送禮,無所不用其極,可說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那姑娘見他如此做法,雖然從未明言,但那學徒知道,她必然也是十分不滿的。可她對那貝勒爺卻是真心,明知如此,還是願意幫他。聽聞他不知從何處得知,上古時期流傳有七件寶物,名為『七煞』,七者齊集即可掌控天下,便也起意尋找。那姑娘全力相助,最後尋得了斷情殤與喪心魄,他也得了殘影劍、斷魂淚、索命斬。那學徒也在暗中留心,他此時身份不比往常,要查一人來歷那是易如反掌。但結果卻令他大吃一驚,那姑娘另有個失散多年的姊姊,還是當時的大明公主,這還不算什麼,那公主卻和她愛上了同一個人,並為他找到了絕音琴和七煞訣。如此算來,七煞等於已然集齊。那學徒氣不過,貝勒爺不能全心對這姑娘,家裡還有三妻四妾,又要同那公主相戀,甚至還跟她有了一個兒子!他為自己心愛的姑娘抱不平,以一番精妙佈署,使那兩姊妹各懷擔憂,不知讓他集齊寶物是好是歹,都各自瞞了下來,沒向他說及。那學徒很是高興,這只是計劃的第一步,他要得到意中人,還得徹底除掉對手才成。阿彌陀佛,一念之差,以至於斯也!

    在此以後,他表面一如往常,仍是和這兩人熟絡,以便探聽些頂機密的情報,又將那貝勒爺戰時策略,兵力,通過多種手段,通報給他的兄長得知。本來此人雄才大略,能力未必就低過他的兄長,可人家預先有了提防,情況自是大不相同。後來他走投無路,只好仍然歸順兄長,卻遭囚禁,不久即被暗中處死。那學徒知道後,實是歡喜無限。可是他這一死,那位姑娘的心似乎也隨著他去了。她曾勞神費時,用盡心血,在後金故都的地底為他建造了一座陵墓,在他死後,將他葬入其中。那位大明公主將七煞訣封存在一本古籍中,與斷魂淚一起傳給了他的兒子。這本來是個秘密,那孩子剛一出生,為保全他性命,兩人就將他與兄長之子調換。隨後只身前往陵墓,就帶了一把絕音琴,與他合穴而葬。那學徒心愛的姑娘,也是痛不欲生,將這些仇恨留書玉璧,設法叫那兩人的兒子長大後為父報仇,敘述中難免過譽了那位貝勒爺。她以最為隱秘的方式留下了線索,又將可供解謎的紙張與喪心魄一起交給那學徒,囑托他等那孩子成年後,將這兩樣東西設法交給他,隨後孤身遠走。那學徒費盡心機,卻仍是無法與她廝守,積怒之下,就想帶著證物去尋那貝勒爺的兄長,將王陵的秘密告訴他,再利用他遣人挖開陵墓,拖出屍……即使死了,也不讓他安穩……罪過,罪過。

    他帶著兩件證物,本來已經走到半途,忽有線人來報,那位姑娘到了雲南苗疆,以斷情殤……那,本是劇毒……她的雙眼盲了,她說道,長久以來,自己便是太過聰明,對世間看得太明晰,才會產生今日的悲哀。如若當初便不助長他的野心,而是及時勸阻,未必會累他喪命。七煞至寶,幾乎大半是靠她幫忙才收集來的。如果她能夠遲鈍些,做不成這些大事,或許反得喜樂,那她寧可再也不要看見……那雙眼睛,那雙世間最美麗的眼睛,有如幽水寒潭一般的瞳眸,看人時總流露出溫柔的笑靨,卻是永遠失去了它們的神采……她和五毒教的教主交情甚好,失明後也寄居在此。雖也得到了這些苗族女子的細心照料,可她們自身尚有大業未竟,也不能整日陪她,再及常年與毒物為伍……再過不了多久,那位仙女般聰明美好的姑娘,她還那麼年輕,就……就離開了這世間……

    那學徒得知後,大為震驚,同時深深自責,如不是他一時私慾,成敗如何尚未可知,說不定就給他做了皇帝,那姑娘做了皇后,都能享得幸福……現在卻又如何?借刀殺人,機關算盡,太聰明,卻可惜了春夢一場。如願害死自己的敵人,也同時害死了最愛的姑娘。那七煞至寶,不過是誘人心無盡惡念,再促起爭鬥根源之物。他一怒之下,雖想挖個深坑,將喪心魄埋了,讓它永遠不得再見天日,但這連同圖紙畢竟是那姑娘留給他的唯一遺物,倒也割捨不下。最後那學徒出家為僧,常伴青燈古佛之畔,只願能了斷塵緣,洗刷他這一身的罪孽。可為時已晚,佳期已誤,昔人已逝,更有何用?為了一時的年少輕狂,他就得背上一生的包袱,給這杯親手釀成的苦酒折磨一輩子!只有那喪心魄陪著他,時刻提醒他做事前細想清楚,莫再犯錯……」講到最後,竟是老淚縱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