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龍蛇再起

龍騰世紀 第十四章 太極十三式之八法 文 / 龍蛇再起

    第十四章:太極十三式之八法

    星期六早上,秦嶺四點起床,花了十多分鐘,摸黑跑步趕到練功操場。

    大門依然是虛掩的,秦嶺暗暗咋舌:老師究竟什麼時候就過來的?難道他昨晚就在這裡過夜?

    不過秦嶺轉念想到,楊潛明的境界,早已到了「睡覺如練功,練功如睡覺」的程度,來早一點也是很正常的事。

    他依然向楊潛明輕輕問好一聲,但不再出聲打擾,自己在一邊練習太極套路。

    幾分鐘後,楊潛明停下來,還是像上次那樣,圍著秦嶺轉著觀察,這一下,秦嶺幾乎全身都有輕微的感知。

    再經過一星期的苦練,秦嶺的太陽穴已經微微鼓起,普通人用肉眼還很難察覺得到,但能於楊潛明來說,自然能一目瞭然。他內心暗暗驚訝道:「按照這個度,最多兩個月後,他的太陽穴應該就會很明顯隆起,勉強能做到全身毛孔緊閉。這小傢伙的毅力的確強得令人驚訝啊!看來是下了不少苦功,一天應該兩次突破極限。」

    楊潛明兜了一圈,一邊觀看秦嶺的身體狀況,一邊暗暗稱讚,然後就站在一旁看秦嶺打太極。

    只見秦嶺的太極已經沒了開始練習時的笨拙,僵硬,隱隱有了幾分輕盈,靈動和飄逸,這是以意引氣進入一個新階段的體現。楊潛明心裡覺得甚是欣慰。

    楊潛明看了一會,突然現似乎有點不對勁,他再仔細看了一下,終於現了問題的所在。

    過了幾分鐘,秦嶺打完了整套太極,也停了下來。

    突然,楊潛明一個上步,抓住秦嶺的一隻手,一個斜步轉到秦嶺背後,另一隻手抵住秦嶺腰間,順著圓弧之勢,巧力一送。頓時,秦嶺雙腳離地,騰雲駕霧般的飄飛起來。

    秦嶺一個驚駭,感覺身在半空,重心游離不定。但是他很快就鎮定下來,身子在半空中一挺,就將搖擺不定的重心穩住,等到腳一觸地,他的雙腳就快的地麵點踩著。

    楊潛明則雙眼仔細的盯著他的腳步。

    一落地,重心變換了位置,秦嶺就踩著太極步子進行調整,但是一直退了十來米,重心依然左右游離不定,他心一橫,將重心偏向左腳,擰腰,旋右腳,劃了個半圈,然後右腳重重的跺了一下,終於站穩。

    依然是那個無名樁步。

    秦嶺跺腳,下蹲,整個動作有點渾然天成的味道。

    在一邊注意秦嶺步伐的楊潛明,在秦嶺下蹲的那一瞬間,彷彿看到了一隻大象,穩穩的站在那裡。

    很明顯,秦嶺已經站出了象的形意來。

    這個無名樁步,是楊潛明當年被逐出山門時,遊歷泰國,看到群像奔騰時的震憾場面,靈感迸,駐泰兩年,自創的一個樁步。

    如今,秦嶺已經隱隱站出了象的氣勢來。這無疑是一個質變的突破。

    秦嶺站起來,走到楊潛明面前,說道:「老師,我感覺我的步法好像出了問題。」

    楊潛明道:「看來你也現這個問題了。你的那個像型樁步,算是入門了,腳底已經站出了根,站出了象的氣勢,但是,你的太極步法卻受到了影響,剛才你完全可能通過太極步法將那一股推力巧妙御掉,可是你的步法有些僵硬,一開始其靈活度就受到影響,到最後凌亂得失去方寸,對你的身體也產生了羈絆,所以你才不得不借助象樁來穩住身形。」

    楊潛明繼續說道:「太極的步法一旦失去靈動性,那整個太極就失去了它的本質,變成空架子,所以,步法一定要練活,練透。」

    秦嶺認真點點頭道:「我以後會注意這個問題的。」

    楊潛明不再討論這個問題,他對秦嶺說道:「你過來,試一下你的太極粘走,我看看你練得怎樣。」

    秦嶺走過去,站好,老老實實的對楊潛明說道:「粘走的練習時間花得比較少,沒什麼明顯進步。」

    這話不是謙虛,雖然楊潛明當時一邊解說一邊把他做示範,做缺少陪練對象,只能一個人用左手纏右手,右手纏左手,確實很難有大進步。

    楊潛明沒說什麼,把雙手擺好,示意秦嶺開始。

    秦嶺也沒猶豫,直接纏過去,卻不得要領,顧了左手,右手就丟了,顧了右手,左手又溜了,動作很是生板,僵硬。整隻手臂時而松柔,時而緊縮,明顯是的拙力,還做不到全部柔順。

    纏了半晌,秦嶺就好像第一次入洞房的初哥,在門檻外來回徘徊,哆嗦了半天,愣是不著道。

    楊潛明早預料,如果秦嶺一個人就能把這個堪稱是太極精髓的粘走練習好,那不僅僅是天縱奇才,簡直是妖孽一般的存在了。

    他示意秦嶺停下來,道:「現在我教你太極粘走的八法五步,也就是太極十三式。你用心體會感悟。」

    「掤勁,掤勁在練拳或推手中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是內氣由內向外鼓蕩於皮所產生的一種彈性勁,走架時以纏繞為主,無論是順纏、逆纏、上纏、下纏、左纏、右纏、裡纏、外纏、平纏、立纏、正纏、側纏百般纏繞,都是以腰為主宰,所以,有腰才能掤,腰要是受傷了,就使不出掤勁來。掤勁就是向上向前之勁。如同圍牆,意禦敵於門外。用於攻防和走化。是太極拳中的主勁,有人稱太極拳為掤拳,也就間接說明太極拳處處要有掤意,如水負行舟。先實丹田氣,次要頂頭懸。週身彈簧力,開合一定間。任有千斤重,漂浮亦自然。」

    「要切記,沾住對方而不是對抗對方。掤勁之手臂與自己身體應保持一定的距離。掤勁在使用中應貫徹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原則並要粘著對方。你看好了。」

    楊潛明右手胳膊抵住秦嶺的左手,手掌同時繞向秦嶺的右手,秦嶺瞬間反應的往外一退,楊潛明一個側步滑到秦嶺的左側,順著秦嶺後退的方向,一撥一撩,秦嶺頓時感覺如同自己陷入繩索的纏繞之中,一下就被楊潛明撥了一個轉身,失去重心。

    秦嶺似乎有所想法,沒有說話。

    「捊勁,就是化掉對方的來勁,順對方的勁力而動,略微改變其勁力方向。要轉腰、坐胯、圓襠、含胸拔背,不能僵滯。要記住,手一定要沾粘著對方腕肘,防止對方受捋而採取攻勢。捋時也一定要輕,起牽引作用,這樣改變對手方向時,對手就不容易覺你的意圖。來,你用直拳來攻擊我。」

    秦嶺二話不說,掄起拳頭,用盡最大力氣,轟向楊潛明的臉部,似乎與楊潛明有什麼血海深仇似的。他並不擔心自己會誤傷到楊潛明,畢竟兩人的實力就擺在那裡,簡直是雲泥之別,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用楊潛明的話來說,十個你小子都未必能扳得動我。

    秦嶺聚集精神盯著楊潛明的手,只見自己的手差不多就碰到楊潛明的臉部時,突然,楊潛明的左手彷彿神出鬼沒般伸出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捏住自己的手腕,而自己雖然能看到他的左手正抵住自己的手腕,卻沒什麼感覺。

    只要楊潛明不用力捏緊手腕,秦嶺就認為自己就能輕易擺脫楊潛明的鎖腕,於是他靈機一動,將手一縮,但楊潛明的手卻是如影隨形的跟著,一寸不離,如同粘皮藥膏一般。

    秦嶺還來不及再做突圍,就感到楊潛明的另一隻手就已經貼到他的肘部,然後左手往上輕輕一提,同時右手橫向外推,秦嶺就如同戰俘一樣,只能雙腳掂起,弓著身子,眼睛盯著地面。楊潛明一隻手提著秦嶺的手腕,而秦嶺卻動彈不得。

    楊潛明並沒有放下秦嶺,繼續道:

    「擠,進攻勁。捊掉對方的勁力之後,可以順勢進攻,將對手擊倒,這就是所謂的『捊擠二法趁機使』。擠的時候,一定要將對方的勁力鎖死,不讓對手有反擊的機會,然後逼到死角,將對手擠倒。還要注意,向前擠進時,頂勁要領起,精神要貫注,含胸塌腰,襠須開中寓合,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一次擠不倒,再次擠,再擠不倒,自己也有退路,可謂進可攻,退可守。記住沒有?」

    一說完,楊潛明髖骨一震,秦嶺只感覺到屁股被一股柔力一彈,這一次沒有任何意外的撲到地面上,這次什麼象樁太極步法都不頂用了。

    「采勁,差不多就跟擠勁一樣,都是在捊的基礎是,進行的點采,就好像剛才一樣,只要我掌根往你腰椎一短采勁,也就是寸勁,你就會直直趴下。」楊潛明一邊說著,掌根一邊往下一送,秦嶺甚至可以想像,如果楊潛明真正用勁擊打在自己的腰椎上,自己一輩子將只能坐在輪椅上了。接下來,楊潛明又說了按,捺,肘,靠這四種勁,同時也一一讓秦嶺自己做著示範,讓秦嶺吃了點小苦頭。不過秦嶺內心卻是很興奮,自己之前一直埋頭苦練太極套路和樁步,注重以意引氣,是用來修身養性的,自己根本不懂得如何將之轉為實用的東西,現在學會了掤、捋、擠、按、采、捺、肘、靠,知道了怎麼用來攻擊,如何防禦,等自己回去消化熟悉後,就能將太極套路變成實用的拳法。他心裡很是期待自己掌握了這些技巧後,太極館裡那個叫李遠的公子少還能不能隨便一拳,就讓自己全神戒備?就在秦嶺興奮意淫之時,楊潛明想了想,又作補充道:「這八種勁,無論是使用哪一種,都必須做到,全身放鬆,含胸塌腰,氣沉丹田,精氣神都要高度集中,腰無時無刻都一定要保持松柔,圓轉靈活,保證富有彈力,才能防止拙力,僵力對整個狀態的影響。」此時,已經是凌晨五點,秦嶺和楊潛明兩人就趁熱打鐵的練習起來,果然,有了理論的指導,秦嶺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要點和技巧。只是秦嶺剛開始學習,動作從方方面面來看,都是漏洞百出,不堪一擊,但在楊潛明這位高人慢慢的引導和啟,秦嶺自己不斷的磨合糾正下,逐漸的步入了正軌。

    求推薦!!!求收藏啊!!!同時歡迎大家多指點!!!歌喉需要大家的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