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太白陰經

龍騰世紀 二十五回大封賞張燕訴怨效王莽奸佞斂形3 文 / 太白陰經

    一會兒春英醒轉,才知自己中箭.此時她氣力不暢,呼喚宮女的聲音很小誰能聽得見,正惶急間見一位青俊少年從樹叢中鑽了出來,手中還拿著一張弓正東張西望地在找什麼。春英斷定是他誤傷了自己忙揮手呼叫,其實她根本沒能叫出聲來,心裡一急又昏了過去。

    這位少年就是廣平王,當今的太子李豫,今日閒暇使來到御苑習練騎射功夫。見樹上有一隻大鳥忙搭箭射去,鳥兒驚飛箭矢落空,於是下馬尋箭。聽得附近有動靜,走來一看現有一姑娘倒在地上,肩頭上正插著自己的那枝箭。

    李豫大驚忙將春英攬起將箭拔下,春英又被痛醒,見自己在他懷中又羞又急只是掙扎不起。李豫撕下袍袖為她包紮好傷口,扶她坐好正要賠禮。」是你?」春英和他曾在洞房見過一面,此時驚魂稍定認了出來。李豫也認出了她說道:」原來是李夫人,多有」」不要叫我李夫人。」春英脫口而出接著臉一紅,」我叫元春英。」聲音低得像蚊子。李豫早聽說了她的事常為她不平,此時更是關心。聽著他那誠懇的致歉和自責,望著他那英俊的臉龐,春英似乎忘了疼痛。

    阿珍枝子和幾位小太監聽到他的呼喚紛紛趕來,按他的吩咐將春英抬回去並立即去喚太醫。望著春英遠去的背影,李豫撫摸著撕斷的袍袖癡癡地站了很久。

    從此李豫常藉故接近春英,芳心常為癡情動,乾柴最忌遇烈火,不待傷癒二人好事早成。時間一久,便有些風言風語傳進李輔國的耳朵裡。

    他雖是太監,這種有礙臉面的事亦不能忍,可又無真憑實據,若鬧將起來只有自取其辱。再說對方是太子,既使把握在手尚須三思,為此他有苦說不出,心裡很是難過。

    這天晚上李輔國獨坐府中,潘府.6經天.李飛之事在腦子裡翻來覆去,亂哄哄的使他心煩意亂。喝了幾杯酒,好不容易心緒稍平,春英之事又上心頭。心中鬱鬱正沒奈何處,身邊的一位太監低聲道:」大人,奴婢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六斤,你在老夫身邊的年頭也不短了,老夫從未把你當外人,有什麼話不能講,說吧。」李輔國冷眼看著他覺得有些怪,這麼多年在自己身邊無功無過,是個只知做事從不多說一句話的本份人,凡自己不高興時他更是垂手恭立不聲不響,今天怎麼一反常態起來?

    六斤姓賈,可能是生下來只有六斤而名。他年過而立生得唇紅齒白,只是眼睛稍小些倒也不失精神。幾年來伺候李輔國盡心盡力,生的一切他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覺得他們之所以能獨霸朝綱為所欲為,是因為沒遇到真正的敵手。現在李荃張燕出現了,立刻難以招架。

    他看得準確,以李輔國6經天等人的智計來看,遠抵不上一個李荃。現在6經天死了潘府被剿滅,一系列的失利使李輔國成了被去掉爪牙的猛獸,雖有其表難以威。

    賈六斤飽讀詩書,到李輔國身邊後又極關注歷代分合興衰之事。是時候了,該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了,正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由此可見他的心機和城府。」大人,在客廳正中的几案上為何供著一張瑟?」賈六斤畢恭畢敬地問道。原來是為了這件事,李輔國漫不經心地答道:」那是太子殿下為賀老夫喬遷之喜而送,故而擺放在要之位以示榮寵。」」太子贈瑟為賀喬遷,以奴婢來看恐怕未必。」賈六斤躬身俯,樣極恭謹。你懂什麼?李輔國仍是心煩,瞟了他一眼冷冷地說道:」你以為是何用意?」」大人你想啊,太子不擅音律,大人亦是如此,他為何要送這種樂器?宮中古瑟古箏不少,唯獨瑟較少見。要找這上品之瑟並非易事,若無所指為何刻意尋來?所以奴婢以為此事有待商榷。」」商什麼榷?你究竟怎麼想的就直說!」李輔國不耐煩起來。」奴婢以為,太子借喬遷之事,明是送禮相賀,暗中實是示警。」李輔國一時想不明白說道:」你就放心大膽地說,對錯無妨。」

    賈六斤提起筆來邊寫邊講解,果然是示警!李輔國心頭一震奇怪地望著他問道:」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奴婢好讀書,遇事愛三思,看事情不但要看它的本身,還要看它相關的一切,只有這樣才能有所獲。」

    李輔國眼睛睜得大大的,上下打量著這位幾年相伴的太監歎道:那麼多的門生和屬下,賀喜時都看到了這張瑟,聽說是太子相贈全都是逢迎之詞,竟無一人看出個中玄機,難道老夫日思夜想的高人就在身邊嗎?還是他偶有所獲?」沒想到你有如此見識,近幾個月來老夫連連失利,依你之見是輸在哪裡?」李輔國試探地問道。」謀略。」賈六斤不加思索地答道。李輔國想了想覺得有些道理,於是又問道:」燕屏李荃勝在哪裡?」」謀略。」賈六斤回答更是乾脆。

    李輔國聽他兩次回答皆相同,想了想確實如此。」下步老夫最重要的事是什麼?」他又問道。賈六斤仍是那樣回答。」你三句話總共用了兩個字,看來謀略是第一重要的。那麼面對強敵老夫該如何謀略呢?」」和為上,散敵手,慎用權。」賈六斤答道。李輔國正是求賢若渴之際,聽他說得不一般便虛心討教。

    賈六斤道:」大人可知王莽篡漢立新朝之事嗎?」李輔國道:」略有耳聞,卻不甚詳盡。」賈六斤便從王莽被封為新都侯,做了光祿大夫侍中,官拜大司馬開始講起,如何用慢性毒藥害死漢平帝,立年僅兩歲的劉嬰為帝自己攝政。接著講到改立劉嬰為太子,從太皇太后手中強索玉璽,至使損毀一角成為著名的銀金玉璽。最後講到廢太子嬰為安定公,自己正式稱帝。整個故事詳詳細細地講了近半個時辰。

    李輔國聽罷大有感觸,對王莽極是佩服,覺得自己差著很多。見沉吟他不語賈六斤問道:」大人可知與王莽相比大人差在何處?」」謙恭。」李輔國如實答道。賈六斤高興地說道:」恭喜大人,從此大人霸業有望矣!」」可是老夫還知道王莽在位十九年,他的新朝便被劉秀滅了,王莽的下場也很慘呀。」李輔國尚有疑慮。賈六斤說道:」王莽當上皇帝後犯了一個至命的錯誤,將他成功的法寶『謙恭『丟掉了,於是天怒人怨,樹敵過多。綠林和赤眉興起,耗去了他大半國力才被劉秀取而代之。其實綠林和赤眉都是些走投無路的百姓,他們造反是為了吃飯為了活命。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切不可惹惱了百姓,要知道載舟之水可以覆舟,要善於讓所有的人都為大人所用。」」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李輔國只覺茅塞頓開,提筆寫了」和為上」三個字說道,」茶!」賈六斤應了一聲正欲去取,李輔國笑道:」六斤,以後這種差事就不是你幹的了,請坐。」賈六斤受寵若驚道:」伺候大人乃是奴婢的本份,豈可如」

    李輔國擺手打斷他的話說道:」你不要想太多,你也知道老夫求賢若渴,這些粗活兒以後都是他們的。」一位小太監見狀忙把茶端來。」這個『和為上『老夫是清楚了,果是高明。『散敵手『又有何說?」李輔國和賈六斤相對而坐虛心求教。」大人失利不是謀略太差,而是低估了對手或者說是忽視了對手。李荃太強了,奴婢注意了很久,他的心機智計朝中無人能及。此人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識兵機辨陰陽且自身武功卓絕。這還不算,更難對付的是他為人謙和,實是大人第一勁故。至於燕屏公主嘛,雖得上皇和皇上的寵愛,終是女孩兒家,天性貪玩心軟,成不了大事。但若是他二人聯手,便可迅形成一漘勢力,到那時大人的處境堪憂,多年的心血付之東流。所以必須將李荃和燕屏分開,並逐步化解仇怨。」」好好好!不要講了,先不要講!」李輔國興奮地說道,」如此絕妙之計使老夫妊飲佳釀,此時豈可無酒。」遂命廚下備酒菜。

    酒菜擺上後,李輔國恭恭敬敬地請賈六斤上座,賈六斤謙遜幾句勉強坐了。」這酒乃是宮中少有的陳年窖藏,估計是前朝遺下的。府中僅此一小壇,原準備6管家回來時接風用的,現在不用再留,請六斤弟盡興。」

    賈六斤謝過道:」大人,『這慎用權『三字十分重要。大人手握兵權,安祿山亦手握兵權。現在皇上所懼者誰?為何皇上對大人一再退讓,而對安祿山則是調各路節度使勤王進行征剿?」

    李輔國有些不懂,賈六斤說道:」這是因為大人握有兵權而沒使用。」李輔國更如身墜五里霧中連連搖頭。賈六斤一字一句地說道:」兵權的真正威力在於懾而不在於戰,以大人計,兵權在於握而不在於用。」」嗯有道理,有道理。」李輔國終於懂了,他喜不自禁地滿上一杯酒,雙手高高捧給賈六斤道,」十步之內必有芳草,真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賢弟如此大才,卻幾被掩沒,真令老夫汗顏。」他們連乾數杯密謀通霄。

    近日肅宗龍欠安,每日太醫忙碌湯藥卻總是不好不壞的。也是皇家之人尊責頗重養護,若是尋常百早在地裡擔糞鋤禾忙出一身大汗立刻百病全消。

    肅宗半倚龍床和衣而臥,之分病倒有七分病容,不時地長吁短歎並伴有呻吟之聲。每一呻吟,內侍們的心裡就是一悚,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自高力士被放逐後,見父皇整日悶悶不樂心中很是不忍。捫心自問高力士確實委曲,全因李輔國矯旨而起,但其中也有皇后的參予,細想起來自己也有過失,如何追究?李輔國指使李公公謀害父皇,都仍不敢深究,眼下國庫空虛,前方告急,燕屏請求將李荃留在朝中,任御使中丞,這一切都使他為難。

    江陵出了這麼大的事,李荃應為頭功,留在朝中在情理之中。可是他太強了,真若是和燕屏聯手,誰能掌控得住?皇后一再施壓不許李荃留在朝中,他生性軟弱,這許多煩心事壓在心裡焉能不倒?越想越心煩乾脆不想,可難纏的思緒又驅之不盡,正沒奈何處內侍來報李輔國前來探望。

    定是又來搬弄是非,肅宗立刻皺起了眉頭,不見不合適他猶豫了一下只好傳旨賜見。誰知李輔國全無往日那盛氣凌人的形態,而是畢恭畢敬極其謙和簡直是換了個人。他詳細問了皇上的病情並何齊太醫深深一揖,慌得齊太醫還禮不迭。

    李輔國正色道:」皇上乃一國之主,你們護得皇上龍體康健便是護得大唐安寧,其功不亞於征戰沙場的將士,受本官一拜當得的。」

    齊太醫乃是忠厚之人,只感動得熱淚盈眶。若是王太醫在此,定要冷眼觀瞧,心裡一萬個老狐狸也罵了出來。

    肅宗見他一反常態心裡頓感輕鬆立即賜坐,李輔國謝過後便從肅宗的病情談到養生之法,閒話過去後,又扯到對燕屏公主.李荃等人的賞賜之事上。他不但沒有出難題,提出的賞賜之法甚至比肅宗想到的還要高些,這使肅宗暗暗稱奇。正談得高興內侍又報,燕屏公主到了。

    今天怎麼都到了?莫非也是來詢問賞賜之事嗎?遂傳旨有請。張燕快步走來參見畢說道:」臣去過太醫院,知陛下的病情並無大礙,臣這裡有一偏方很有效的。」

    李輔國上前行禮道:」公主殿下,皇上龍體尊貴無比,宮中太醫皆有過人之能,豈可以草頭偏方試之。」有隙便入早習以為常,說完後想起賈六斤的話立刻禁聲。

    張燕笑道:」這個方子可不是你想像的那種烤根大蔥圍在脖子上治咳嗽,陛下請看。」她將幾頁寫滿字的紙呈交肅宗。

    李輔國側目一看暗道,這六七頁紙怎麼也有一兩千字,哪有這麼長的方子?他心中起了疑,定是見老夫在此不便直言而謊稱葯方,只是這個謊言有些拙劣被老夫一眼看穿。

    肅宗面露喜色道:」好偏方,是你寫的?」」臣寫了半天零半宿,哎呀,比使劍費力多了。」肅宗道:」字有長進,就衝你這份心意朕也得用你這偏方,你這個鬼靈精,將枚乘的&1t;&1t;七>>送給朕,也真虧你想得出來。」齊太醫是聽懂了,李輔國則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1t;&1t;七>>乃漢淮陰枚乘所做之古文,內容是他假托楚太子患病,吳客前去探望,並向他論及七件事例藉以啟太子。希望他放棄舒適安逸,改變自己的心情,心情好了身體自然會好起來。在吳客的開導下,楚太子翻然醒悟,所患之病也就隨之而愈。李輔國哪裡懂得這些,心中尚在不住地猜疑。

    小遊戲,等你來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