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太白陰經

龍騰世紀 三 發義憤寧兒逞威 入山寨李荃講義(下) 文 / 太白陰經

    長史朱子越.司馬董強和參軍曹可率二十多名班頭.捕快.公差聞訊火趕到齊向李荃施禮。李荃立即下令道:」董司馬帶十人從北,曹參軍帶十人在南將路封死,沒有命令不得放走一人!其餘的在這裡看好人犯」。

    李荃面孔朝天卓然而立字句鏗鏘緩緩說道:」潘管家,現在讓開路本官尚可不追究妨礙公務之罪。不然我即強行通過,膽敢阻擋者格殺勿論」!剎那間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

    前任刺史面對強惡軟弱無力畏畏尾,屬下都覺得抬不起頭來。這位新來的大人面對強敵毫無懼色,氣勢懾人手段強硬令眾公人激動不已。寧兒更是興奮,不由自主地向前移動,只待一聲令下便衝到前面保護夫君。

    潘府雖聚集了許多江湖中人勢力雖然強大,青天白日也不敢公然向官府刀槍相向。潘福己知李荃就是新來的刺史大人,只是多年以來狂傲慣了,抓走幾名家丁事小失了潘府銳氣事大。可是這位大人強硬無比凜然難犯豐步也不退讓,這使他進退維谷左右為難起來。

    李荃看在眼裡心說再加把火那位張大俠定會出面相求,然後把這個面子送給他,也許會給他們造成矛盾。」潘管家,這個路你讓是不讓」?李荃聲調低沉自有一番懾人之威。同時手握劍柄緩緩將劍向外拉出,內力之下劍身出的聲音很是剌耳,潘福頓時有些慌亂眼晴向張大俠看去。」哈我說什麼人會有如非凡的氣度過人的膽識?原來是江陵的新任刺史李大人到了。果然是年輕有為,草民張遠見過張大人」。說著重又見禮

    李荃道:」張大俠不必客氣,本官今天的話說得夠多了。沒想到大槐樹的潘府聚集了如此之多的江湖人物,意欲何為?本官定要查個清楚。張大俠有何見教?請講」。」草民還是剛才那句話,今日之事本是小事一樁。鄉鄰紛爭誤打至傷事屬尋常,還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雙方消消火氣私下了結豈不勝過對薄公堂?以後還要在一個村裡居住化干戈為玉帛還是好鄉鄰」。張遠言詞懇切道。」主意再好沒人聽從也是惘然,你應先向潘管家講」。李荃說道。張遠一想也對便同潘福商量,不等他說完潘福把眼一翻道:」張大俠,玩得夠油的,你管吧,好人由你去當和我這種惡人商量什麼」!說罷甩手就走。

    李荃臉色一沉道:」拿下」。司馬董強正守在北面見他要走突然出手,三下兩下便將他五花大綁捆了個結結實實又推了回來。柳連登等就要動手董強更不話將劍架在潘福的脖子上稍稍一按割破皮膚血流了出來。」別動手,別動手」!潘福嚇得連連大叫轉臉又向張遠道,」張大俠你,你就和他們商量吧」。張遠為難道:」我還怎麼管?管不了啦」。」私了,私下了結。哎呀你快救救我吧血都流這麼多了」。潘福再三哀求道。

    李荃見大局己定還劍入鞘,向長史低聲說了幾句便帶張遠同去察看李母的傷情。李母左腿腫得很粗,張遠用手輕按便知腿骨己斷。他自告奮勇要給李母療傷李荃道:」以張大俠的武學修為跌打損傷醫治起來定是易如反掌,只因事出非常此舉多有不便。本官這裡謝過」。

    長史帶著李有財和張遠商定,由潘府賠償白銀百兩做為李母療傷補養之資,

    另派人將李有財家被打壞的門窗修復並保證以後不再去李有才家滋事騷擾。張遠提出釋放管家潘福和全部家丁。長史代李荃同意釋放管家潘福和四名家丁,那個行兇打傷李母的帶回衙中,待明日潘府送銀領人。

    一場風波總算平息,他何回到江陵己是午時。李荃一刻不停命長史帶李母去就醫;命張百王千午後押那名家丁遊街示眾;命董強派出精細之人暗中打探潘府的一功情況並嚴密監視;派曹可對境內所有村鎮進行查訪及時掌握類似事件,現後嚴加懲處。李荃行事簡單.快捷.周詳,顯得極為幹練老到。」諸位,今日之事本官很是慚愧,賤內行事魯莽異想天開,讓大家跟著受累只好聊備薄酒略表歉意,諸位不反對吧」?李荃說道。李荃剛正不阿的風骨和此時的風趣使大家又敬佩又親近,董強曹可等幾位年輕的先贊同唯有張百搖頭晃腦表示遺憾,董強暗道:這也不是他的慣習啊,便問原由。張百歎了口氣道:」早知有酒

    悔用早餐也」。」滾」!氣得董強大喝一聲做勢要打,張百嘻笑著一溜煙跑掉了。

    寧兒見夫君將別駕.司馬.參軍.主薄等人帶到家中,急忙躲到內室插上門再也不肯出來。李荃搖頭苦笑只好親自動手待客。

    李荃剛到任時,衙中的大小官員見他如此年輕,都怕他擔不起地方長官這個重任。沒幾天就現這位新來的大人可不一般,不但辦事有方學識淵搏而且智計百出武藝高強。又待人謙和風趣詼諧覺得江大有希望。

    通過今天的事情,大家又看到他不畏強勢仗義執言的錚錚鐵骨,更是佩股得五體投地。李荃見他們還有些拘束便道:」到了家裡可不要和在衙裡邯樣,如此客氣倒顯得疏遠」。他裡裡外外地忙碌著卻是東抓西翻的什麼也找不到。

    張百走來道:」大人你家裡的東西放到哪裡還不如我知道」。他便忙活起來。寧兒見夫君抓瞎便將墜兒放了出來頃刻間一切就緒。這時長史趕來,他說李母的腿己上了夾板服了藥暫在一家小客店住下。大家聞聽便放下心來。

    別駕譚人最為年長,對李荃也最是喜愛。見他再三客氣心有不忍道:」大人如此盛情己使我等不安,請不要再說尊夫人莽撞也不要責備於她。今日之事若非夫人古道熱腸疾惡如仇,怎會得知潘府與黑道來往?李有財家之冤如何得申?依下官看來,尊夫人不但無過反而有功。

    他這一開頭大家的話可就多了。曹可最是年輕也最佩服李荃的武功和氣度,他繪聲繪色地向別駕講起了李荃威懾群敵之事。張百插嘴著:」諸位大人,今天之事小人最佩服的還是夫人」。他這一說引起了大家的興趣紛紛催他快講。

    寧兒率他們趕到李有財家時那些家丁還在逼迫張母賣房,地上扔著一塊約有二兩的小銀。張母腿己斷身上多處有傷,斜靠在牆上咬定牙關死不肯賣。寧兒見狀命張百王千上前拿人,這些家丁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裡,幾個回合張.王二人敗下陣來。

    寧兒大怒,拔出寶劍親但出手以一敵五全然不懼。墜兒見敵人不弱便命張百王千守住大門,她撲上前去助小姐一臂之力。這五個家丁武功不弱但墜兒和小姐雙劍配合純熟,最近又經李荃的點撥,功力雖仍是一般招術卻是更加神奇,這些家丁很快就落了下風。

    墜兒突然改變招術**敵群中以一敵四拚力攻殺,寧兒心領神會突出奇招,連出快劍刺傷敵手飛起一腳將其踢翻,回過身來再助墜兒。如是往復五個家丁全部被擒。張百王千乃是打落水狗的好手,將五個家丁逐個拳腳相加後把那個傷了李母的家丁頭目捆綁起來。」不但夫人神勇,墜兒姑娘也不含乎。擒敵五名大獲全勝墜兒也立了大功」。墜兒聽了心中得意臉上笑開了花。張百繼續講道,」我們出村走不遠便現潘府的人追了上來,夫人命我們多加繩子將五個家丁全部捆綁結實,又給李有財一條木棍命他看押有膽敢不老實的只管狠打」

    潘府的大管家潘福帶了三名黑道高手和十名家丁,氣勢凶凶地趕來攔住他們的去路。那位鬼手無影玉書生見寧兒貌美便想來討便宜,張百.王千上前接住沒幾回合雙雙倒地。鄧得亮揮動雙鉤朝寧兒攻來,寧兒.墜兒並肩迎敵每人只使出一半功力,鄧得亮面露輕蔑之色。寧兒突然聲喊二人全力拚殺,賽天王應對不及連連後退方知上當,此時先機盡失只好全力招架。

    寧兒得理不讓人右劍左掌連連攻殺,墜兒在一旁嚴防死守,寧兒又出暗號兩人同走正反九宮步左右換位,墜兒乘機一枚銅珠射出,寧兒劈空掌連拍。

    鄧得亮正在自怨太過輕敵不料對方招數大變,一個不留神前胸中了一掌稍一遲緩右臂中了暗器左肩又挨了一劍。這幾下雖然傷得很輕卻是疼痛難忍動轉遲滯。

    寧兒.墜兒心中大喜均覺自己不含乎手上一緊雙劍如飛攻上,只想數招內便可將敵拿下。她們完全沒有臨敵經驗以為勝算在握大局已定。這位鄧得亮江湖人稱賽天王豈是易與之輩,一時輕敵吃了點小虧但對方的底細已經把握。他立即鎮懾心神沉著應戰十幾招過後漸漸攻多守少,而二女則是先機盡失最後只有招架之功全無還手之力,正危急間李荃趕到了。

    張百道:」依小人看,夫人看似文弱面對強敵極是英勇,特別是與賽天王的一戰她和墜兒的雙劍合用」卻聽有人糾正道:」那不叫雙劍合用叫雙劍合璧」。大家一看不知何時寧兒出來了。

    只見她己換了一身白色衣裙正依門而立,真是千嬌百媚我見猶憐,和張百所講的拚殺情節怎麼也聯想不到一起。剛才差於見人藏在屋裡,聽得入神便忘情地走了出來,如此純真天性使然。大家不由得出一陣笑聲,寧兒猛然醒悟臉兒飛紅躲了進去再不出來。

    時間過得飛快李母的腿傷基本痊癒,李有財到李荃家作工。寧兒閒得慌便教他和墜兒讀書習武,李母感念李荃夫婦也常邦著縫縫洗洗做些另活。後來有個機會李荃將李有財安插到衙內做了一名雜役,同時改名李有。他逐漸地熟悉了各方面的事務成了李荃的長隨。

    李荃主僕二人離別長安騎馬向南直到金州,改走水路乘船經襄陽兩日後到了」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荊門野渡。二人棄舟登岸走不遠又到了那家小酒館。」聽得馬蹄近,知是貴客來」。胖店家口中吟著臉上笑著迎了上來說道:」一別月餘客官上次走的南路好生叫人記掛,看來倒還平安。難道你們沒迂到強人嗎」?」強人倒是迂到了」。李荃把韁繩交給他道,」只是他們言而無信,那個使叉的三寨主常勝叫我把銀子放到地上自去上路。我按他說的做了他卻說我要笑於他而不放行,真真豈有此理」。說到這裡李荃仍是憤憤不平。」按說不至如此,這倒奇了」。店家將馬牽到後面自言自語地回來道,」你給了他們多少銀子」?李荃伸出兩個手指。」二百兩」?店家驚異道。李荃道:」沒那麼多」。」二十兩」。店家想這倒不算多。李荃搖搖頭。」怎麼也不會是二兩吧」?店家遲疑道。李荃微微一笑仍是搖頭。店家愣住了」二,二錢?你拿二錢銀子打山大王」?店家啞然失笑道,」要是我也不讓你過去,這還不算耍算什麼」?」可是他並未提前言明數目,只能其責自負卻能怪我何」?李荃振振有詞道。店家道:」後來呢」?」後來他用叉來刺我,慌亂之中我摔了一跤恰巧碰到了他的膻中**,於是眾嘍兵將他抬上山去我們也只好自去趕路了」。店家大是唏虛忽而又覺有異暗道:怎會那麼巧碰了三寨主的**道?看來是真人不露相,這位客官非尋常之人。」聽得馬蹄近,知是貴客來」。李荃吟誦了一遍覺得有些意思,一個店家能吟出此詩句已是難得遂戲道,」蹄聲引得店家出,爭奈囊中空如洗」。李有答道:」大人囊中空如洗,小人尚有二兩一」。不想李有識字不多也能像模像樣地吟出兩句來,雖似打油卻也相得益彰。」如此買路錢儘夠了」。李荃道。

    店家對李荃印象極好,雖猜不透他是什麼人但能肯定他是好人,而且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有做為之人。見他點的菜太過簡單想必是真的不便,他什麼也沒說自去廚房中忙去了。時間不大菜一盤盤地上來了,卻是有魚有肉很是豐盛。」吃吧,這是小人贈送的」。

    李荃站了起來面帶愧色道:」這怎麼敢當,恭敬不如從命在下謝過。此時客人少何不一同飲上幾杯」?店家道:」不客氣,誰都興許有個不方便的,切不可餓壞了身子。客官請用小人還有許多的活要干」。他喝了一杯酒自去廚下了。

    主僕二人心有感慨便開始用餐。這時從渡口方向奔來一隊人馬到了這裡勒馬停下,帶起的灰塵撲面而來。這隊人馬共有七人,一律長下垂白布帶勒頭,身穿肥大布袍,除一人黃色外其餘全是白色。腰繫麻繩足蹬麻鞋,就像是出殯的孝子。這些人全都面目猙獰傲慢囂張。」那位用飯的書生,我們去江陵如何走」?有一人在馬上叫道。李荃本就注意上他們,一聽江陵二字立刻聯想到潘府於是更加關注了。他來到棚外拱手道:」原來是列位英雄,學生李有財這廂有禮了」。聽他這話可把李有逗樂了。」書生書生,令人瘋。本護法只問你去江陵的路,你知道便說不知便罷,出來羅索什麼?快說」!」哦,是是是」。李荃裝做膽怯道,」列位英雄要去江陵,這江陵地方可大了,還望尊駕明示詳址學生方好指得准些,倘若」護法急道:」我們去大槐樹村」!」哎呀,去大槐村想起來了想起來了,出了江陵向北七.八里轉幾個彎便可遙見一片高大的古槐,正是『江南三月杏花雨,五月蜜蜂尋槐花」」尋槐花,你這傢伙莫不是尋花問柳的高手吧」?護法見他酸態可掬又好氣又好笑便滿口胡言打趣起他來,引得馬上眾人哄聲大笑。李荃大搖其頭道:」出言粗俗有辱斯文,惹惱了聖人管教天下的筆硯賣不出去」。他們又是一陣笑都覺得和這個書獃子逗趣很是開心。護法性子急李荃一再打岔氣得他瞪大眼睛叫道:」我只問你去江陵怎麼走」!」原來如此呀,尊駕何不早些言明。若去江陵麼左右兩路皆可行也,北路稍遠有一百五十里之遙南路則近些不足一百二十里。北路雖遠皆為坦途也」」行了行了,早如此說豈不爽快乎?氣死我了我也快成了書獃子了」。護法向黃袍老者道,」邦主,咱們走這邊吧,路要近三十里」。」慢來慢來,學生尚有話要言明,此路雖近卻是大有凶險。尊駕若是不問學生便罷,既己向學生動問學生必須講得清楚,否則」護法氣得火冒三丈怒道:」否則怎樣,你想氣死我不成」?

    聽外邊爭吵店家趕忙跑來詳細講清近路的凶險。護法道:」原來孤雁嶺在這裡,邦主咱們就走近路,孤雁嶺的人膽敢阻攔咱們就把他們平了」。另一人道:」不可,那孤雁嶺上有潘員外安插的耳目」。邦主皺起眉頭道:」劉付邦主,話多了」。說話的那位連連稱是,他朝店家和李荃看了一眼,壓低聲音向邦主說了幾句當先向北面那條路奔去。最後護法向李荃瞪了一眼道:」果真百無一用是書生」。李荃不甘示弱道:」如此輕慢讀書之人並辱及斯文,真是豈有此理也」!遠遠傳來他們的笑聲。

    店家望著他們的背影狠狠地啐了一口對李荃道:」客官,何必跟這種人一般見識,這都是去江陵潘府的。自你上次走後,這種人巳有三十多個從這裡過」。」都是去江陵潘府的嗎」?李荃問道。」差不多吧,有的一點口風也不露,不過**不離十」。店家說罷自去忙了。

    人在近前看得仔細,李荃現這些人的勒帶的正中腦門處,都有一個黑色骷髏標識。邦主的大些以絲絨線繡成,眼晴是兩粒寶石動轉之下熠熠生輝。付邦主的也是絲線繡成,大小和邦主的一樣只是眼晴不是寶石的。其他人的都要小些像是用黑漆畫的有些粗糙不太好看。在骷髏的兩邊印著不過手指蓋大小的紅手印,以邦主的居多有十二個,付邦主有六個其他人多少不等最多的有七個,問話的那位最少只有兩個。

    對這邦神秘之人李荃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決定,還是先將孤雁嶺的情況弄清再做定奪。用完飯謝過店家,也沒和李有商量打馬朝南路奔去。李有想阻止己是不及,只好急忙上馬緊緊跟上。

    到了孤雁嶺,李有見這裡凶險很是緊張,不住地四處張望只想盡快通過。偏偏此時李荃將馬放慢悠然自得地看越書來,李有心中大急卻不敢催促。

    天過午時,正是一天中最熱之時,這裡卻涼風陣陣。李荃只覺得神清氣爽,李有卻有陰風入骨之感,他心裡毛看哪裡都像有人在潛藏。」大人」他終於忍不住叫道。」不是和你說好了嗎?叫公子」。李荃自顧看書頭也不抬地說道。」公子,咱們是不是再走快些」?李有說道。李荃充耳不聞口中吟誦起來:」關關雎鳩」李有大是驚悚,如此慢行又大聲誦詩豈不將賊人招來。

    剛想到這裡前面一陣鑼響路上出現二十來名嘍兵,一個小頭目叫道:」此路是我開」李荃馬上接道:」此樹是我栽」!小頭目一愣接道:」要想從此過」。李荃道:」請給賣路財」。

    這個小頭目是個壯漢看上去倒也威武,只是心眼有點直。聽李荃說得不對便加以糾正:」你說錯了,應該是留下買路財」。李荃笑道:」也好,拿來吧」。」什麼」?

    李荃道:」錢哪,我賣路的錢」。小頭目還沒明白過來有個嘍兵道:」這個人從這裡走過,而且點了常寨主的**道」。小頭目上下打量一陣道:」原來是你,膽子不小又來了,報上萬兒來」!

    李荃不理睬他自顧說道:」如何不見那個使叉的笨傢伙,難道**道還沒解開嗎?將賣路與本公子拿來」!那位小頭目己派人上山報信,其他嘍兵全神戒備唯恐李荃逃走。李有悄聲向李荃道:」公子,趁他們的寨主沒到咱們趕快走吧」。李荃道:」不能走,這位仁兄己派人去取銀子了,等一會兒拿到銀子就走」。小頭目以為李荃被他騙過大是得意。

    很快山上下來一隊人馬走在前面的正是三寨主常勝,後面還有一個和尚和一個手提護手雙鉞的大漢。看來他們是傾巢而出三個寨主全到了,但不是誰是潘府安插的人。

    常勝遠遠就看到了李荃,正是仇人相見份外眼紅,飛快地衝了過來大吼一聲掄起托天叉狠命砸下來。李荃不慌不忙輕輕閃過笑道:」常兄,你的**道何時解開的」?常勝聞言怒氣更盛揮動鋼叉橫七豎八就是一頓亂砸,李荃身法靈活閃展騰挪

    輕巧躲過。常勝久攻無果連對方的寶劍都沒逼出,氣得哇哇怪叫揮叉著地掃來。

    這一招有個名堂叫」橫掃千軍」,只見勢猛力足叉帶風聲直擊李荃的膝部。看看已到近前李荃縱身躍起左腳在叉上一點右腳直朝他頭上踢去。

    此招是李荃獨創的腿法之一,叫做」靈貓蹬枝單探爪」。使用起來快捷無比,講究的是輕.靈.准,乃是險中求勝的招術專攻敵之頭部和左右肩井**。李荃的武功高出常勝許多,他變招奇快常勝猝不及防只道這下完了。

    事突然二寨主了凡和大寨主呼延世龍見勢不妙齊聲驚呼,拚命衝上前來解救。哪裡還來得及,眼睜睜常勝就要命喪人手。李荃卻將腿抬得高些只嚇」撲」的一聲常勝頭巾飛出頭散落下來。接著他又在鋼叉上一點人己返回,常勝卻覺雙手虎口劇痛托天鋼叉落在地上。

    二寨主了凡來到近前口念佛號道:」施主果然好功夫,洒家了凡想領教施主高招,請賜教」李荃見他臉色陰沉目光游移,斷定是個狡詐無信之徒,倒要看看他有幾斤幾兩。」原來是二寨主了凡大師,失敬得很。請吧」!李荃說完己將真氣提起全神應戰。

    了凡將方便鏟一抖耍了個花見李荃劍未出鞘,暗道:你如此托大可是找死。忽地一下鏟帶風聲當胸推來。李荃見他出招突然全無徵兆果是奸滑,不敢大意待其招術己老不能再變時他猛地向右閃過。了凡早有準備勁力猛收橫向一帶,鏟角直李荃腰間勾去。這招極是凶狠,也可看出了凡的功力高出常勝不少

    李荃早有準備腳下用力直朝他懷中撲去。方便鏟走空了凡想撤再攻卻是撤不回來,李荃左手抓住鏟柄右手成爪直向他咽喉抓去。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了凡

    大吃一驚,急忙用手來架卻架了個空,又覺一股巨大的力道從鏟柄上傳來一隻手承受不住兵器被奪走了。

    僅僅一個照面便敗下陣來了凡惱羞成怒拾起自己自兵器向常勝叫道:」來,併肩子上」!二人一左一右同時攻上,李荃寶劍出鞘沉著應戰。常勝在左攻中盤,了凡在右攻下盤,兩人齊聲吼叫聲勢倒也駭人。

    李荃這次不躲了出劍撥開方便鏟左手硬抓托天叉,他二人雖是聯手終究心中虛,齊撤兵器對望一眼復又攻來。十幾合過去了,李荃見他們招術平平懶得看下去遂將劍招一變頓時威力大增,同時劍中夾掌迫得二人連連後退。了凡急了叫道:」弟兄們上啊,先奪馬匹再把看馬的做了」!

    這廝太過歹毒,想以此擾我心神。李荃邊想邊掃視四周見有幾個嘍兵正欲從旁衝過,他退後幾步便欲攔截。了凡見計得售心中大喜縱身躍在空中鏟帶風聲直向李荃頭頂劈下。這一招他使出了十成功力要立斃李荃於鏟下。

    眼看方便鏟離李荃頭頂不過二尺,他忽覺眼前一花人己不見。了凡招術己經用老收手不住方便鏟正砸在一塊山石上。隨著一聲巨響,鏟頭破裂鏟柄折斷,擊起的碎石四射而去。

    李荃本打算雙方較量分出勝負即可,誰知他卻是心地歹毒依仗人多定要取李荃的性命,且心浮氣躁犯了習武之人的大忌。李荃見他來勢太凶幾次使出殺招便有心懲戒於他。恰在此時要使自己分神,於是故意露出背後的破綻誘他來攻。

    就在千鈞一之際,李荃使出道家的絕頂輕功,腳下只一點人己如閃電般到了他身後。借他前撲之勢用劍在他後心平按勁力微吐,了凡和尚偌大身軀凌空飛出兩三丈遠,正和那兩個欲偷襲李有的嘍兵撞在一起倒在地上亂做一團。

    常勝見了凡落敗大吃一驚轉身將叉橫掃過來。李荃見他這些回合下來力道己衰,出左手硬將叉的中刺抓住不待他反應過來右手劍己順叉柄削下。來的太快撤手己是不及常勝暗道:完了。過了一會兒卻覺得手上毫無異樣,睜眼一看那支寶劍正停在自己手前寸許處,而李荃正對他微微而笑。他出一聲驚叫,象扔燒紅的烙鐵一樣丟棄兵器向後退去。

    這時呼延世龍走來李荃一看心中喝采,只見他身材魁梧身著軟甲,生就一張黑紅的方臉,濃眉斜**鬢虎目顧盼生威,鼻直口闊頦下虯髯顯得極是威猛。

    呼延世龍細細打量李荃心中道:難怪兩位兄弟聯手還敗下陣來,原來真正的高人了。李荃本就是人才一表,久練太乙內功常食山果黃精己是身泛清氣目蘊瑩光。再加上他荷劍而立氣定神閒更是英氣懾人。呼延世龍久居江湖閱人無數,如此希世之才還是次見到遂抱拳施禮道:」在下呼延世龍乃是孤雁嶺的寨主,請問

    閣下尊姓大名」?李荃不願以姓名示人便道:」在下姓李喜讀詩書,乃登豐人氏」。」適才在下的兩位兄弟有眼不識泰山多有冒犯,承蒙閣下手下留情在下這裡謝過」。呼延世龍抱拳又是一禮。他早看出若非人家手下留情常勝和了凡早就沒命了,只是這個結局大損山威所以必須再戰以挽回面子。

    李荃道:」呼延寨主不必客氣,彼此並無深仇大恨,比武較技事屬尋常本應點到為止,可尊屬下何故以死相拼」?他朝了凡看了一眼,見他在兩名嘍兵攙扶之下慢慢走來便不屑地將頭轉回。呼延世龍知其咎由自取,吃些苦頭若能改過也不枉了。」寨主一表人才,大有傲視群雄之氣魄。卻因何做這打家劫舍嘯聚山林的勾當」?李荃責問道。呼延世龍道:」我弟兄嘯聚山林不為打家劫舍,幹的是扶危濟困打的是天下不平,對待百姓可要比官府強上百倍」。

    李荃道:」打盡天下不平,呼延寨主好大的氣魄。你可知天下有多大嗎?和大唐天下比起來,孤雁嶺不過滄海一粟爾。如此坐井觀天以在下看來不過癡人說而己,天下百姓盼太平豈是你們能給得了的」?」閣下好一張利口,天下不平官逼民反,我等弟兄雖管不了天下事,自有天下豪傑來管。今天我不和你鬥口,閣下舉手間敗我山寨兩位寨主,在下不才願領教閣下高招」。呼延世龍說著將手中的兵器亮出。

    他這對兵器很是奇特,長有三尺半,狀似斧頭前端有一根半尺長的鋼錐,握把處有月牙護手末端仍有一鋼錐,名曰龍虎護手鉞。這對鉞每隻重三十六斤,乃是采山中精鐵混以銅錫等物打造而成。江湖上極為罕見真可稱之為獨門兵器。它不但有斧的劈.剁.摟.抹.雲.片,還有刺.點.拿.帶.勾等斧法中不含的技法。它既有斧的剛猛,又有勾的靈巧還有判官筆的詭奇。所以此兵器的招術極難掌握,加上份量又重,若達上乘必須內外兼修痛下十年功夫。

    李荃看罷心中雖有些底,但對方功力深淺尚不敢確定。他不敢托大一按簧鈕將寶劍緩緩抽出,默運玄功片刻間己是週身真氣鼓蕩內力充盈。他緩步移往正東

    方位,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兩腿微叉,左手劍訣當胸而立右手寶劍向下斜指。

    這個架式一站,己是意與心合人與劍合,盡呈高手名家之風采。呼延世龍左鉞前指右鉞斜舉,腳下左虛右實,身體微斜似長松倚石安之若素。這乃是他獨門鉞法的起式」夜叉巡海」。李荃一見亦是佩服,這招看似簡單巳是氣順意暢內息綿綿,不用動手便知其武功己達上乘,非常勝了凡可比。

    李荃劍訣一領寶劍輕揮使出太乙劍法中五行招式的第一式青木訣,將身縱起身劍合一朝對方攻去。這招飛燕串林,輕靈飄逸後招無窮很是難防。呼延世龍見來勢兇猛刁鑽不慌不忙迎頭衝上,左鉞反撥寶劍右鉞直刺對方前胸要**。

    只聽」當」的一聲,呼延世龍的左鉞與寶劍相觸正待力將劍**,右手卻覺一震右鉞被帶向外側,同時左手的觸物之感己經消失雙鉞均告走空。原來就在雙方兵器相觸的剎那,李荃突然變招,他將劍崩起脫開左鉞點向右鉞。雙方一觸即退均無建樹,不過還是李荃略佔了點便宜。

    這場較量極為激烈,雙方武功相差無多正是棋逢對手將迂良才。轉眼間二十招過去了雙方還是旗鼓相當秋色平分。

    呼延世龍見李荃出手之快變招之內力之強實為多年來罕見之敵手,若非全力應對定要吃虧。如此年輕變有如此深厚的功力他究竟是什麼人?是敵是友?看招術含有道家的味道,其身法卻迥然有異看來此人實為練武的奇才,假以時日前途不可限量。李荃運劍如游龍戲水隨心所欲威猛靈動,幻出數點寒星又向對方攻去。呼延世龍出招謹慎雙鉞如飛,封得嚴嚴實實全無半點破綻。

    李荃行步側移引其轉向以挫其鋒,同時揮劍點向鉞頂。呼延世龍見他欲以巧勝拙,便出了四兩撥千斤之法,便告誡自己謹慎應對不可貪功。兵器被點中定有遲滯對方的後招便會源源不斷地湧入,那樣自己就要先機盡失落於下風。想到此呼延世龍右鉞急撤左鉞迎上手腕一翻想寶劍鎖住。

    哪知李荃更是謹慎,此招雖猛卻是虛招,見對方鉞退將劍一抖內力之下幻出七點寒星直落向呼延世龍的手腕。若被點中這隻手便廢了,屆時勝負立分山寨的威風蕩然無存。就在這電光石火的瞬間,呼延世龍右手一沉同時將絨上挑鋼錐直刺李荃右肘。

    李荃應變奇快,將劍硬生生拉回乘機在鋼錐上一點。呼延世龍只覺一股巨大的力道傳來心中大驚,向後躍出一丈有餘。見他後退李荃沒有跟進而是等他將力道化解再戰。

    隔物傳力乃是上乘的武學,這種以輕巧兵器傳出巨大內力,再通過另一兵器用以攻敵的功法極難練成。呼延世龍心感身受對李荃大是佩服。內力襲來若不立即化解,手臂既使不傷也要氣血遲滯動轉不靈,武功算是去了一半。他見李荃沒有乘勝而進心中大是感激,他本是至誠君子勝負己分無心再戰。」閣下武功出神入化,在下的微未之技不敢再來獻醜。在下欲請閣下上山一敘」呼延世龍有意結納常勝在一旁叫道:」大哥,你這是怎麼啦?這傢伙是咱們的仇人,我恨不得將他大卸八塊」!」休得胡說」!呼延世龍斥道,」若不是人家手下留情咱們弟兄焉有命在」?常勝氣哼哼地退到一旁。」在下還要趕路就不麻煩了,閣下盛情在下心領」。李荃本想結識呼延世龍以逐步搞清江陵潘府及黑道上的情況,見常勝不歡迎了凡面帶不悅只好先行告辭。

    誰知常勝又叫道:」你不上山,就是不給我大哥面子。其實咱們也沒有仇而且你又饒了在下一命,怎麼也得吃杯水酒再走」。

    李荃沒想到他變得這樣快,看來他已經明白過來了,倒是個直率的漢子大有可愛之處。了凡雖還是一言不臉色倒是稍有緩和,李荃想了想便隨同他們上了孤雁嶺。

    山寨大廳內眾人分賓主落座,呼延世龍道:」李兄,孤雁嶺雖小在江湖上卻大大有名」。李荃道:」想必是眾位好漢雄據一方闖下的名頭」。」憑我們幾位弟兄在江湖上是闖不出什麼名堂的」。呼延世龍道,」只因這後山之上有高人居住」。

    李荃高興道:」既有高人隱士在,待再下前去拜謁」。」李兄莫急,在下己派人前去相請即刻就到」。呼延世龍的話剛落門外有人呼直:」張大俠到」!大家起身相迎,李荃一看不由一愣,原來這位隱士高人就是潘府中的張遠。這可大是意外也更引起了他的興趣。

    眾人紛紛上前見禮,不等引見李荃上前抱拳道:」前輩別來無恙」?張遠定晴一看喜出望外急忙施禮道:」草民張遠參見李大人」。此語一出大家全都愣住了,這是怎麼回事?大家的眼光齊投在他二人的身上。

    張遠道:」這位就是老夫常向各位所說江陵府新來的刺史李大人」。話音剛落立即響起一片訝異之聲。常勝分開人群來到李荃面前上下打量道:」都說江陵的百姓命好,盼來了一位好大人。我曾想這位大人定是位生鬍鬚的老者原來如此的年輕,武功又如此地好,如此地」他激動得臉色通紅脖子上的青筋也暴凸起來,」聽說尊夫人俠肝義膽,為百姓申張正義奮勇涉險。上次從這裡經過時與大人同行,在下見過的果是一對神仙眷屬我這裡重重地賠禮了」。

    他們佔山落草實是官逼民反,只為殺貪懲惡。所以對附近州縣的官府極為關注,孰貪孰清心裡都有一本賬。李荃以為自己在江陵勤於政事愛惜百姓,為人稱道乃在情理之中,寧兒的冒失也被傳為俠肝義膽之壯舉大感意外。心中感慨道:看來只要心中有百姓,哪怕做的事再小人們也會記住。

    眾人入席後張遠道:」各位弟兄小女鳳兒昨天從京師回來,捎來了故人的一封信,這封信幾乎令老夫高興得一夜未睡。信裡面講述的就是李大人在京師所做的十二件大事,老夫連看三遍真既高興又慚愧。高興的是大唐又現棟樑之材,慚愧的是老夫兩鬢斑白一事無成」。

    張遠望著大家急切的樣子道:」既然大家都想聽,咱們先敬李大人一杯」。大家一致贊同紛紛舉起酒杯。李荃道:」這叫在下如何敢當?不如這樣,咱們共同為天下的百姓能有好日子過滿飲此杯」。大家贊同各自將酒飲下。

    張遠便將李荃之事講了起來。從他糾舉十一案開始講到引蛇出洞巧斷科舉弊案,眾人無不洗耳恭聽大呼痛快。最後講到金殿之上舌戰群佞剖柝案情,結果並無證人時,大廳之中竟和金殿上的情景相同,許久無聲,最終突然暴出哄堂大笑。呼延世龍激動得不知如何才好,他拉住李荃的手道:」諸葛妙計安天下,今日復見活孔明」。常勝興奮得只顧一碗碗地將酒灌下。」當時金殿上的情形就和這裡一樣」張遠說道,」那些正直的大臣們又是高興又是欽佩笑聲剛剛小了一些就聽有人大叫聲」大廳裡立時靜了下來,常勝催促道:」誰他娘的大叫?張大俠你倒是快說呀!真是急驚風偏迂到慢郎中,莫非是那李輔國氣得在叫娘吧」?」果真叫你猜對了」。張遠笑道,」不過不是在叫娘,而是大叫一聲『氣死我也『!口吐鮮血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眾人興奮之極喧鬧之聲再起。在他們眼裡李荃簡直就是天神下凡,人人敬重個個喜愛,一時間杯觥交錯豪飲起來。

    李荃眼光一掃恰見了凡的眼中出怨毒的光,他心中一動便剖柝起來。張遠名望何其高,雖曾在潘府定有原因。他和呼延世龍皆能左右山寨,決不會是潘府安插的奸細。這個奸細也不可能是小頭目和嘍兵,如些看來只有常勝和了凡二人了。常勝生性爽直迂事全無機心不是做這種事的材料,他不由得向了凡望去。

    呼延世龍見李荃的酒喝得不快便想勸他幾杯道:」李大人,」李荃不等說完道:」呼延兄,山上眾弟兄如此看得起在下就不要稱什麼大人了,咱們一律兄弟相稱何」?」那怎麼能行,大人掌管江陵造福百姓,真正是民之父母。我們雖落草占山亦是百姓,豈能不以大人相稱」。呼延世龍倒也振振有詞。張遠問道:大人可是從京師而來」?

    這一問勾起了李荃的心事他歎了口氣道:」正是,不過事情辦得不順利。向朝廷急報災情又上文求賑均如石沉大海,無奈只好親去戶部催辦,跑了這麼多天亦是空手而歸,愧對江陵父老啊」。

    常勝怒道:」朝廷怎知百姓的苦,聽說那皇帝老兒每日和楊玉環鬼混弄得幾乎亡國,結果是百姓跟著遭罪。你要賑災?嘿嘿愁死也沒有人管」。呼延世龍喝道:」老三,吃了幾碗酒便滿口胡言,你給我閉上嘴」!常勝嘟囔道:」本來嗎,人家說得沒錯」。

    見李荃為災民如此憂心大家頗受感動,張遠道:」李大人,老夫現己退出江湖,隱居在此寂寞難耐,每年都要下山學習經商之道,雖比不得陶朱公一年下來倒也賺得些銀兩。每逢災年便購進些糧米,一來是為了平抑市價防止奸商暴利害民,二來也散一些救濟那些貧困百姓。今年江陵附近數縣旱災嚴重,老夫己備得糧米千擔,雖然數目不大尚可濟燃眉。估計再有十幾天還將有兩千擔運來,請大人放心,何時調用儘管下令,老夫決定全部捐給江陵的災民」。

    李荃只覺心中一震感動得幾乎說不出話來,他離席整衣向張遠一輯到地:」李荃代江陵父老謝過前輩」。慌得張遠急忙還禮。李荃喜得合不攏嘴,酒到杯乾數杯下肚似有醉意。大家情投意合均感相見恨晚。酒喝得多了話也多了從江湖豪舉拉到各類武學,又從災民拉到潘府。

    呼延世龍道:」如此說來,潘府乃是江陵的心腹大患,大人可要小心了」。李荃道:」兩軍相對須知己知彼,現在我明敵暗,江陵府中無一個武功強的。那些捕快揖凶辦案有時還得我親自下手,若和潘府相比可差得遠了。潘府聚集那麼多黑道高手意欲何為?府中實力如何?雖然眼下暫時不知,以後可就不同了,今天天黑前將有七名黑道高手到潘府。我是如何得知的?天機不可洩露」。

    了凡臉色微微一變李荃立即察覺於是心中更有了底遂向張遠道:」前輩武學精深書法更是令人佩服,今日歡聚何不揮毫以增雅趣」?原來大廳的正中懸掛一扁上書忠義蓋世四字,一看便是習得諸良之體,遒勁.雄渾,氣韻不凡。落款是張遠二字。

    張遠道:」胡亂塗鴉,在大人面前可是班門弄斧了,李大人何不趁此佳時吟詩一」。李荃本意正是如此,有人己將筆硯取到另擇一桌拭得乾淨,磨得墨濃他不加思索提起筆來一揮而就,真個是龍飛鳳舞氣貫長虹。張遠看罷心中一震,十分珍惜地用紙將字跡吸乾讀了起來:」謹行孤雁情未了,防害全身亦非凡。奸佞未伏恨長有,細品佳釀釋前嫌」。

    山寨之中盡皆粗豪哪裡懂得什麼詩賦,只聽得詩中有孤雁嶺又有奸佞伏等字眼,再說此詩出自人人敬佩的李大人之手定然錯不了,於是紛紛喝采叫好。李荃當即告辭,呼延世龍見挽留不住便命嘍兵列隊相送。李荃主僕二人下山辭別眾人朝江陵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