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遺憾的1884

龍騰世紀 第四十四章 調兵遣將1 文 / 遺憾的1884

    第四十四章調兵遣將1

    兩棲特混艦隊所搭載的海鷹,已經是第二代,代號hy-2,因為研製成功與製造時間的關係,加上訓練時間的限制,現在也就只有這十二架裝備了海軍航空兵,以四架為一個中隊,三個中隊組成一個海鷹大隊,基本上算是飛機時代的編制。(!贏q幣)

    以後六千噸級的雙體兩棲艦服役後,目前的這種海鷹2,將可以搭載十六架至十八架,還是兩艘組成一個大編隊,其攻擊力就可觀了。

    既然是與一代海鷹,在結構、材料、性能和功能上,基本上算是完全不同的機型,因此,也制定了相應的戰術,以及訓練內容、條例、條令、規範。

    這種可以根據作戰需要,選擇掛載各種火箭彈或航空魚雷,有較強機動性和防護能力的海鷹攻擊機,已經可以算是一種實用化的初級多功能海上攻擊機了,在這個時代,就是一種逆天的存在。

    試想一種海戰場面:

    在敵我雙方尚未照面時,或者是雙方的戰列線還未就位時,敵方艦船,尤其是敵方旗艦、主力艦,突然遭到一陣航空火箭彈和航空魚雷的空襲,其指揮艦橋、炮台、甲板人員都死傷慘重,或艦船受傷,備用人員或損管人員剛剛到位,又再次遭到一陣火箭彈的猛烈空襲,在對方忙於損管和救死護傷時,己方的戰列線已經在敵方主炮射程外就位,大口徑艦炮也開始肆虐,對方現在怎麼辦?

    在去年底海鷹2定型時,王致鳴就把這種海戰場面講給海軍高層,以及恩格爾等幾位總參謀長聽,這些軍方大佬們立即就陷入了一陣沉思之中。幾天後,總參謀部和海軍司令部聯合提交了組建海鷹2部隊的報告書,王致鳴也只批准了海軍航空兵一個聯隊的建制,一共三十六架海鷹2,十二架海鷹1的編制,另外將陸續抽調四艘雙體兩棲艦、一批驅逐領艦、護航驅逐艦和炮艇、魚雷艇、潛艇,組成兩支小型的兩棲特混艦隊,試驗、驗證、積累經驗,為後續的海軍建設做準備。

    既然基本上算是全金屬的海鷹2,都研製成功,那飛機的研製也就得益不少,航空研究所的年輕人們,也加快了進度,第一航空研究室也把部分新技術,應用到駱駝機上,但是,王致鳴嚴格限制了駱駝機上金屬材料的使用,尤其是結構材料上,禁止使用鋁合金和鋯鋁合金材料,把第一航空研究室的那幫子小子逼得發瘋,不過最終他們還是借助集團強大的技術實力,基本上復原了駱駝機最後一款機型,性能還有所提高,主要得益於發動機技術和膠合板技術、玻璃鋼技術,這都是後話了。

    打擊編隊的航線,與秘魯遠征艦隊航線的夾角,有四十多度,兩條航線分別向東南、向南航行,兩條航線的相距五百多公里,航線交匯點在秘魯海岸附近欽查群島北偏西海面,那裡即將成為殲滅秘魯海軍遠征艦隊的最後戰場。

    在「鯊魚行動」作戰計劃中,預計發動第一波海上攻擊的,是潛伏在皮斯科外海至欽查群島海域的潛艇支隊,這是塔阿海軍臨時潛艇支隊的潛艇,它們在這裡以潛望鏡深度、通氣管狀態低速巡航、充電、游弋了兩天,以隨時保持蓄電池的電力充足。

    這時,他們也接到了空中通訊中轉平台,轉發來的大本營長波電報的命令,開始準備執行對秘魯主力艦隊和護航艦隊的分段監視與襲擾、疲憊敵人的行動。

    六月七日,下午三點後,從秘魯南部空域巡邏位置趕來的兩艘鷹眼,編號為110號、111號,匯合112號,在距離遠征艦隊航線十八公里處的三千米中空,組成底邊十公里、兩邊三十八公里左右的等腰三角形陣型,三角形的底邊與秘魯遠征艦隊航線平行,伴隨秘魯艦隊向南航行,對其實施實時監視。這兩艘鷹眼的偵查巡邏任務,將由塔克納空軍基地升空的另外兩艘,編號為152、153號的鷹眼接替。

    三艘鷹眼目前與秘魯遠征艦隊的這種距離和高度,是不用擔心被秘魯人發現的,所有的偵查指揮艇和通訊中轉艇,都做了目視隱形迷彩塗裝,在三千米高的中空中,下面的人僅憑借肉眼是不易看見的,而現在是在一萬八千米遠、三千米高度的中空,秘魯人是更不會靠目視發現了。

    再說,現在的秘魯人,也沒有整體的防空意識,即便是中高級軍官有這樣的意識,而低級軍官和普通士兵們,在沒有見識過飛艇的恐怖攻擊之前,習慣性的常識,使得他們怎麼也不會太重視什麼防空和對空監視、對空偵查之類的命令的,即便是有人利用現在秘魯軍隊普遍裝備的單筒望遠鏡,在這種望遠鏡倍率和光學鏡片的成像質量都較差的情況下,即使是看到了遠處的飛艇輪廓,也會誤認為那只是一片雲彩而已。

    再有一個極為不利的條件,秘魯的海域,那可是基本上都在赤道和南迴歸線之間,也就是在赤道附近,白天的溫度和陽光的強度,還是比較高的,熱障現象也是比較明顯、比較容易出現的,要靠目視來觀察空中以目視隱形迷彩塗裝的飛艇,那是比較難的一件活兒,現在也沒有聽說秘魯人他們都長著一雙「鷹眼」。

    偵查艇排出一個等腰三角陣型,底邊在秘魯艦隊的航線左側平行,110、111號飛艇在底邊的兩端,底邊中點距離遠征艦隊外圍警戒線十八公里遠,一艘112號在外海方向的三角形頂點,與遠征艦隊保持同樣的距離,它同時也擔任打擊編隊的無線電導航艇。

    三艘鷹眼採用大直徑、高倍數,以天文望遠鏡原理設計製造的航空觀測望遠鏡(hk89型航空觀測望遠鏡),其觀察距離在兩千至三千米的中空高度,可以到達三十多公里遠,分辨率在兩公分之內,可以清晰地判斷出人體的眉眼、面部輪廓,這對主要是觀察艦艇一類的大型目標的hk89望遠鏡來說,就算是極其精確的性能了。鷹眼編隊的偵查、監視範圍,以三個面積各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圓形偵查面,覆蓋了近八百平方公里的海面,將秘魯遠征艦隊的主力艦隊和護航艦隊、運輸船隊全部籠罩在這個大圓圈內。

    如此一來,秘魯艦隊在戰場目視信息方面,將一直處於「單方面不透明」的不對稱狀態,嚴格地說,秘魯遠征艦隊將一直處於一種隨時被空中攻擊的處境,它們已經是擺上王致鳴餐桌上的「盤中餐」,只要他願意,那是隨時都可以吃下去的。

    空中監視到位後,鷹眼編隊中校指揮官,立即向大本營報告:報告,鷹眼編隊,已經就位!方位坐標xxx、xxx……

    段、馮二人在大本營指揮部裡面,第一次聽到總參謀長恩格爾所說的「信息不對稱」、「單方面透明」等等這些軍事學上的新詞彙時,臉上都露出了一絲興奮和狂熱,手上也迅速地做著記錄。

    他們的這些細微表現,讓一旁冷眼旁觀的王致鳴也很滿意,他想即使兩人最後都回去了,但是那也是給中華民族服務的將領,王致鳴也沒有什麼遺憾,即使有,也只是「無緣」兩字而已。

    集結在科隆群島的登陸、護航編隊,在接到大本營發出的作戰命令後,立即發出啟航命令,兩支艦隊排出護航陣型,以十二節航速,開始向預定的海上集結點出發。

    劉楊天按照作戰預案,也命令集結在科隆群島的第二個偵查飛艇編隊(四艘),立即起飛兩艘鷹眼,向預定戰場附近飛去待命、並負責引導登陸編隊,隨時準備對登陸編隊進行戰場信息的支持。

    與此同時,塔克納空軍基地接到命令後,立即升空一艘b型飛艇改裝的鷹眼2型,前往欽查群島,為海戰和即將發動的登陸戰,做空中通訊中轉和預警、指揮,上面有一個海陸軍高級參謀組成的參謀小組,負責向戰區指揮部提供分析、參考意見。

    在巴拿馬灣雷伊島上的空軍基地,也同時升空一艘鷹眼2型,它將定位在秘魯的塔拉拉與科隆群島之間的航線中點上空,做半徑二十公里的8字型低速盤旋,為後續船隊、航空編隊提供導航和預警、通訊中轉,上面同樣搭載了一個參謀小組。

    巴拿馬雷伊島空軍基地、尤卡坦半島上的空軍基地上,所集結的第一波攻擊的轟炸艇、炮艦和炮艇、運輸艇編隊,搭載上自己的兩個備用機組,以及分配到塔阿的新兵種和新兵器,也立即升空,向塔克納空軍基地飛去。

    一艘鷹眼1型,升空後在雷伊島上空定位,作為南北美洲之間的通訊中轉、導航定位平台,主要任務是為編練司令部所屬艦隊、總後勤部運輸船隊導航,它也有一艘替換備用艇,它在空中工作三天後將返航,由備用艇接替工作。

    所有的鷹眼,都是雙機組編製,每個機組工作四小時就輪換休息,以保證飛行安全。

    編練司令部也接到命令,第一支運輸、護航艦隊,馬上從索科羅島啟航,向阿里卡駛來,第二支向科隆群島駛去。第三支運輸、護航艦隊,也在托科皮亞開始登船,它們也將到達阿里卡,所運送的一個山地步兵旅,將加入第一戰區的b集群作戰。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