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侗送走獨孤鳳,接到獨孤武都、崔孝仁等四人傳回的消息,言士卒挑選工作已經完成,正在整編,不日即可派上戰場,楊侗下令讓這四人加緊整訓,補齊武器鎧甲,準備十天之內出征。然後,禁不住有一絲興奮的成份在內,遣小黃門去問正在訓練的譚毅新軍十日內可以出征否,得到答覆,可以一戰。
然後,水軍方面,自杜淹率領河東水軍深入渭水和廣通渠,潼關至長安一帶的城池,華陰、鄭縣、胃南,都在隋軍戰船的危懾之下,唐軍不得不收縮防線,緊閉城門,自西北方向調來兵馬加強關中的防禦。
李淵除了在長安加緊督造戰船外,還打算先放棄與薛舉之間的戰爭,任憑其搶佔西北地盤,派世子李建成率兵十萬去取洛陽,同時也是有著火中取粟,漁翁得利之意。此時此刻,東都城外是虎視眈眈的李密軍,若是李密能與東都鬥個兩敗俱傷,他唐軍就可順勢而為輕易取了洛陽。
恰好李世民的情報傳到長安,李淵於是下定決心,傳令集結十萬大軍,以世子李建成為左路元帥,次子李世民為右路元帥,率兵東進,直指洛陽。
李淵這番出兵,其中也甚是煞費了苦心,他取關中,大都是李世民的功勞,本來他曾經對李世民說:若得關中,立他為世子。但後來終究是立了李建成為世子,這就直接造成了兩兄弟的對立,而李淵為了扶植李建成的威望,是無論如何也要讓他打一場勝仗,去取洛陽,坐收漁翁之利,這對李建成來說是天大的機會。李世民名義上是右路元帥,實則一點兵權也沒有,更何況他人還在東都城內。
而李世民也清楚知曉自家老爹的心意,即立李建成為世子,他便不想留在長安,直接造成兩兄弟的對立,以免危及唐軍內部,從而請命來了東都。
楊侗再次出現在上春門城樓,以觀察李密軍的動靜,奉三郎率眾迎著。楊侗對他道:「今日可有李密軍前來挑恤。」奉三郎回道:「自殿下溢斃那些個挑事的農民軍,李密已是收斂了囂張氣焰,今日再沒農民軍敢到城頭來挑恤。」
楊侗點點頭,打開單筒望遠鏡,觀察東方。這個望遠鏡的外表是以竹筒致成,在眾人眼內,誰也不知道這是何物,每見楊侗使用,都是露出好奇的目光,楊侗也不解釋,一副神神秘秘地模樣。
往東約四十餘里的地方,便是金墉城,此時此刻,李密就駐守在城中。這座小城乃是在廣通渠上方,原是作為洛陽的衛城而建。楊侗手中的單筒望遠鏡,其精度當然比不得現代的望遠鏡,只能隱約模糊的看到金墉城的輪廓。
就在楊侗眺望金墉城的時候,李密亦正站在城頭望向洛陽。他身材高大,有一頭濃密的頭,極為簡便的披散在腦後,他有一對極為有神的眸子,以及凸現男人標誌的濃密腮須。當你初次與李密相見的時候,你一定會被他的外在魅力所折服。
李密身邊站著親信部將王伯當、徐世績、單雄信,以及新近投降的秦叔寶、程知節等人。李密列陣於東都城外,卻遲遲不動進攻,而是縱容屬下四處打家劫舍,這令秦叔寶、程知節略有些不滿。他們認為,應當趁著現在兵勢大漲之際,一鼓作氣攻下東都,以鼎定天下,否則一旦待到關中的李淵坐穩腳根,再來爭東都就不太容易了。
李密望著東都城,神情凝重。他何嘗不想早一點打入東都,但他仍有自己深深的顧慮。先一個,便是部眾的厭戰情緒,自從得到洛口倉,糧食充足之下,原瓦崗舊部,特別是原翟讓部,已經不那麼想打仗了,而新附之人,又是雜七雜八,來自各個山頭,山大王的氣息充斥著他整個軍中,要整合這些人又豈是一日兩日之功。這一個,此刻面臨冬季,他屬下缺乏棉衣,站在凜咧寒風中,只差被凍死,又還有哪個願意去打仗送命。他默許小部眾挑恤東都城,乃是想看東都的反應,這仗終究要不要打。
李密的餘光以漫不經意的姿態掃了右側的徐世績一眼,這人原是翟讓的舊部,亦是厭戰派,他對李密曾諫言:此刻即得洛口倉,當整兵休歇,安撫百姓,以加強領地的統治,然後坐領洛口,以虎據之態,傲視群雄,然後,再見機以取天下。他認為洛陽城堅,不是一群烏合之眾可以攻得下來,更何況越王先懦後敏,已非往日可比,這時候攻打東都,無疑極為不利,討不得半點好處。
李密知道此人極為聰明,其戰略眼光,在一眾部下中為最,但他不會採用徐世績之言,因他不想再讓崔讓舊部坐大,也絕然不會給這些人任何翻身的機會。他知他殺翟讓,在瓦崗引起極大的震動,甚至差點殺了徐世績,他的心腹除了王伯當,以及新降的秦瓊、程知節外,徐世績、單雄信等人對他的忠心就有得商琢了。
李密並非無能之輩,他即有爭天下之姿,便不會作無準備之戰,他決定從東都內部下手,楊侗雖說掌握了政權,但底下因著元文都、皇甫無逸,以及抄家事件,不服他的人多了,只因楊侗兵權在手,又有獨孤閥的輔助,才不敢妄動。
李密嘴角不經意間朝著東都城溢出一絲冷笑。
楊侗放下單筒望遠鏡,忽然想到若是依黃桃樹的武功能不能直接幹掉李密呢?他顯然還對李密本人瞭解不夠,僥有興趣般對一旁的奉三郎道:「奉將軍,若單論武功,你覺得李密如何?」
奉三郎露出一副慎重的表情,道:「十個奉三郎,比不得一個李密。」
楊侗微微一愣,竟沒想到奉三郎如此推崇李密,不禁道:「此人當真這麼厲害?」
奉三郎道:「當日卑職曾在軍中與李密軍交戰,曾親眼見著此人在戰陣當中所向披糜,其無論是馬上亦或馬下功夫,都是極為出眾,其一柄長矛,乾淨利落地挑落我軍二十餘員戰將,又親率親兵衝擊中營,我軍抵擋不住,大潰而敗。」
楊侗歎了口氣,暗道:難怪王世充與李密交戰,每每敗北,並不是王世充無能,而是李密太過厲害。自己此次這般謀劃,又不知這李密會不會上當,若一個沒有缺點的李密,當真可怕。
但幸而李密對自己亦不夠瞭解,便是給他十個腦袋,他也絕對想不到自己並非真正楊侗。所以楊侗仍有很大的勝算,而楊侗亦不是要此階段就此敗李密,那不現實,只要能夠擊敗他一次就夠了。只要李密仍然對王世充心存輕視,有托大之意,楊侗的勝算就在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