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炎黃威風之南明帝國

龍騰世紀 五十四章 宗教與經濟 文 / 炎黃威風之南明帝國

    宗教問題,這是一個相當麻煩的問題,民間有著非常多的信徒,手段過於激烈帶來的後果會很麻煩.現在這個時代,信徒們的盲從心理是不可想像的,一旦和尚與道士們的問題得不到合適的解決,蠱惑起來民變那才是最麻煩的。

    延續千年的宗教其力量也是相當的龐大的,歷朝歷代的皇帝對待這個問題上都是相當的謹慎,對於這個問題朱慈煃也是非常謹慎。現在他就找來馬士英具體商談這個問題。

    「皇上,此事的確需要慎重。以史為鑒,華夏大地經歷了四次滅佛運動,次次都是動盪不安,除開第一次北魏太武帝意外,後三次,卻都對經濟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而本朝一直抑制宗教,現在的佛寺道觀卻依然如雨後春筍,陛下此時整頓正是時候,只是手段上還需謹慎。至於這佛寺和經濟的關係,還請陳大人為皇上解說。」

    朱慈煃看了看在一邊的陳子壯,示意陳子壯說話:「皇上,我們就說這第二次滅佛運動吧。南北朝代之時,北周的開國皇帝孝閔帝宇文覺和明帝宇文毓很虔誠地信佛,佛教在其境內長盛不衰,勢力龐大異常。直到北周武帝時,其認為寺廟的免稅已經影響到國家稅收,於是勒令毀像破塔燒經,令僧尼還俗。共還俗僧人3oo萬人,退寺院4萬座。3oo萬僧尼,佔據北周人口的七分之一還多,一個國家七分之一的人以及更多的田地沒有賦稅,對一個王朝來說是致命的。」

    朱慈煃心中暗吸一口冷氣,太誇張了吧…………七分之一的人口是和尚尼姑,這造反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只聽陳子壯繼續說到:「僧尼還俗給社會增加了勞動力和軍隊士兵來源。廢除寺院,使大量土地回到國家手中,同時從精神上也打破了人們對於佛寺萬能的幻覺。這次滅佛在大一統、君權集中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

    馬士英又補充了起來:「皇上明鑒,宗教是很難滅絕的。南北朝兩次滅佛之後,卻依然未能消亡他們,到了唐朝,佛教大興,再一次影響了國家經濟。唐武宗時,大中型寺院將近5ooo座,小型廟宇更是多達4oooo余座,僧尼近3o萬人,寺院奴隸達15萬人。全國寺院佔有良田數十萬畝,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相對封閉的莊園,寺院內部的經濟大權掌握在住持手中。僧尼們極少耕種,而是靠農民耕種寺院土地以收取地租和放高利貸作為經濟來源,這種做法使寺院財富得以迅膨脹起來,以至達到了『十分天下財,而佛寺有七八』的程度。在朝廷內部,有3o多名僧人被封官重用,其中不乏有司徒、司空、國公等一類的顯官貴爵,有的甚至被封為將軍而參與軍機事務,涉及國家軍事機密:至於那些雖無官爵但與權貴交往密切因而氣焰囂張的僧人,更是屢見不鮮。」

    朱慈煃點頭,這樣的時候,若還不動手,那這皇帝也就沒辦法當。陳子壯再次補充:「佛教大興之時,萬千良田免稅,無數人便將自己的田地掛靠在寺廟之下,享受免稅的待遇。這就是『居士』的出現,這些居士給予寺廟大量的錢財,而這些錢財本是應該上繳國庫的,這也是國家稅賦流失的一條道理。而佛教大興之時,各個寺廟的佛像解圍銅鑄,無數信徒將銅錢給予寺廟,寺廟將之融化鑄造佛像,對於國家的經濟流通也有著相當的阻礙。」

    朱慈煃點了點頭,也表態了:「以此來看,滅佛是很有必要了。依愛卿所言,每次滅佛之後,必然是經濟告訴展、國家統一強盛的前兆。」

    馬士英與陳子壯倆人點頭,事實的確如此。只是朱慈煃疑惑:「本朝對於寺廟道觀,一直管理甚嚴,滅佛滅道是用不著。只是要讓他們與百姓一般繳稅,卻不好辦了。」

    聽這兩個老傢伙說了半天,朱慈煃心中也明白,他們還是有所保留的。封建王朝之中,很多皇帝是要借助宗教來統治的,否則宗教怎麼可能保存的下來?

    「皇上不必擔心,現下人們關注的更多為滿清的『剃易服令』,至於寺院僧道,他們卻是做不出什麼事情。崇禎十年。全國寺院道觀一共兩千多座,在籍度碟四萬三千份,雖然不多可也不少。雖不至於滅佛滅道,只是要他們繳稅便可。如同慣例,重新丈量土地,讓他們繳稅即可,只是辦此事的人選上還是要謹慎。」

    朱慈煃也明白,馬士英主張抑制即可,而陳子壯是堅定的消滅宗教主義者,這兩個人都不合適。在說,內閣離不開馬士英,要是沒有了內閣,他自己就要累死嘍:「愛卿可有合適的人選?」

    「翰林院庶吉士張家玉正合適。」

    張家玉,此人的資料朱慈煃也看過,19歲中秀才,22歲中舉人,29歲中進士,可謂文采斐然。更難得是,此人有膽略,有氣節。『好擊劍,任俠,多與草澤豪士游』是他年青時候人們對他的評價。在弘光朝之時任翰林院編修,清軍入南京之時,張家玉攜帶家人南逃,九死一生跑到福州投效了自己,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參知政事。

    北伐開始之時,數請上陣,不過都沒有成行,只有最後同朱大典一起參與了後期的北伐之戰。在軍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要不然朱慈煃也不會對他的資料瞭解的如此清晰。

    「好,便由他來主持此事。朕記得他現在還是翰林院庶吉士兼十三師參謀吧。擬旨,升任張家玉為大理寺少卿,卸去其十三師參謀一職,主持全國寺廟土地丈量。各地督撫,著力配合。」

    等人都走了,朱慈煃又了一道旨意給十三師師長魏翔興,要他調派五百精兵配合張家玉行事。這意思也就很明顯了,一旦有必要,可以武力解決問題。

    張家玉並不是什麼信徒,文武雙全,也是不可多得的人物,正是最好的人選。若此事辦的好,以後自己有的是地方用到他。

    朱慈煃明白,這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但是宗教這東西,是無法完全禁絕的。就是到了現代社會,宗教依然存在,自己沒必要吃力不討好的去消滅他們。佛道兩教在明代已經衰微,只要他們乖乖納稅就是了,反正度碟的放是掌握在朝廷手中,也是控制著他們的命脈,按圖索驥,他們想跑也跑不了。

    目下官紳一體納糧已經開始,商品經濟也開始了展,雖然要走的路還很漫長,不過只要能抵抗住滿清人的入侵,就算沒有自己的出現,明末的社會體系都已經是現代社會的萌芽了,甚至不用自己去刻意誘導,神州大地一樣會屹立於世界之巔。

    小遊戲,等你來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