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龍起蒼茫

龍騰世紀 第515節 曼德勒 文 / 龍起蒼茫

    二德勒省是緬甸的中部大省,包括禪邦高原西緣和勃剛心繃北部,伊洛瓦底江從西北側流過。大部分河段構成與實皆、馬主兩地的分界,這裡不但是人口密集區,更是華人聚居地區。

    自從緬北建立了獨立的共和國之後,大量的華人就進入了緬北與曼德勒,進行了過去所沒有的大開。

    這裡的平原地區部分是緬甸的乾燥帶,有歷史悠久而設施良好的灌溉系統,盛產稻米、芝麻、棉花、甘蔗等,丘陵地有柚木林。

    也有人感慨,這裡的景像有些像十年前的南華,但是十年後,南華的經濟已經完成了轉型,原先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都轉移到了中國國內。以及緬甸等地。

    緬甸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得一戰的刺激在這裡出現了繁薦,大量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在這裡扎根,生產的產品運向歐洲,成為戰爭消耗品。或是成為了交戰雙方的工業原料。

    曼德勒城,是晏德勒地區的重中之重,是連接南北的交通樞紐,著名的故都也是緬甸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曼德勒的巴利語名稱為「羅陀那崩尼插都」意為「多寶之城」系明東王蚜年命名;又因緬甸歷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緬華僑稱它為「瓦城」

    緬北建立了獨立的共和國之後,許多不甘於英國殖民統治的有識之士開始聚集在了曼德勒,為緬北搖旗吶喊,要求實現緬甸一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曼德勒成為了緬甸的政治中心。

    緬甸共和國政府軍兩個月來勢如破,兵圍曼德勒都,引起了仰光殖民統治著的恐慌。

    過去那群叛軍建立了偽政府;並且與緬甸殖民軍打打停停多年,沒想到卻形成了氣候,擁有了強橫的武力,現在能不能保住曼德勒都是個問題。

    曼德勒處於撣人密集地區,相比公認為古代羌族移居緬甸的克倫人以及同為蒙古人種的緬人,他們與漢人的淵源更加親密。

    唐宋時代梵語稱為「妙香國」當時撣邦跟雲南南部和泰國與老撾的一部分同屬一個不可分離的地區。元明清時撣邦與雲南分家,但無邊界,你來我往,還是親如一家人。

    在緬北建立的緬甸共和國大部分的人口都是掉人,或者說俸族人,他們已經認祖歸宗。成為了英國殖民統治著的心頭之患。

    這幾年殖民者開始在曼德勒等俸族人聚居地進行高壓統治,防範他們通敵,但是實際上,這一舉動卻進一步的將俸族人以及其他緬甸種族推向緬甸共和國。

    顧年第三次緬甸戰爭生」蹦年英國把整個緬甸地區為英屬印度直接統治的一省,並置眾撣邦、北部克欽邦、西北部欽邦等眾邊區,為英帝國的保護邊區,眾撣邦仍然由撣族土司們統治,不隸屬緬甸本部。

    但是殖民者卻挑動緬族、俸族與克倫族等種族的互相仇殺,更是扶持了過去在緬甸地個較低的克倫族等種族。

    現在該是他們自食惡果的時候了,俸族完全對殖民者離心離德。

    熊克武親自督戰。統一指揮對曼德勒都的圍城戰。

    要不是之前李秉衡反覆勸告他。耍重視曼德勒的文化遺跡,避免破壞曼德勒的皇宮與宗教寺廟的古建築,曼德勒早就已經陷落。

    「殺啊,衝啊。」

    喊殺聲此起彼伏,沒有什麼比緬甸重獲自由讓他們更加的振奮,也沒有什麼比俸族重新建立當年的輝煌更讓人心動。

    當年蒙古大軍入緬之後,俸族就成為了緬甸的統治者,開始了俸族皇朝時代。

    他們更想用行動來向其他緬甸種族表示,自由是要靠自己去爭取的。

    目前緬甸共和國政府通用語言是漢語,也就是俗稱的中國話,這些軍隊裡的官兵便成為了第仁批學會並使用中國話的緬甸人。

    除了灌輸大中華理論,便是在文化與思想上進行統一,促使他們的開化。

    其中最為緊要的便是上緬甸的開,由於緬甸的精華部分是在下緬甸,上緬甸略顯貧癮,對這裡的大力開,可以改變當地的傳統經濟結構,以便於從文化與思想上去影響他們。下緬甸也就是緬族所居住的在伊落瓦底江中下游和伊落瓦底江三自洲一帶,即人們所稱的「緬甸本部」緬族居住區物產豐富。水草豐茂,伊落瓦底江三角洲是緬甸有名的「魚米之鄉」盛產稻米,水稻產量占緬甸水稻總產量的三分之二,被譽為「緬甸糧倉」

    上緬甸也有它自身的特點,那就是中國進行西南大開之後逐漸繁榮的西冉市場對於上緬甸的促進作用,加上大量華人進入上緬甸進行開,緬甸共和國也鼓勵當地俸族人進行創業,上緬甸開始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展態勢,也使得這裡進一步與下緬甸的殖民統治開始決裂。

    粗擴的自然環境,從某種程度上說。往往對人的性格產生著深剪的

    響。

    中國的西南部地區,幾個世紀以來。都處於土司領主統治狀態。這種政治制度,起源於它的地理條件和歷史因素。

    在中口,立此地區都嘉少數民族地如樣族、保保、縹漂熙將他們當作夷人或不開化的人。在中央政府難於行使直接統治權的時候。讓他們自己統治自己更合適,條件是要他們承認中原王朝的宗主地位。

    這個政策推行的基本歷史原委是漢族官員不懂當地民族語言,不熟悉當地民族文化,難於溝通,往往產生誤解,乃至關係緊張。同時,這些部族又被特殊的地理因素分割在不同的閉塞地帶,使他們很難統一在一個統一的中央系統之下。李秉衡曾經這樣提過:「由於深的峽谷、崎嶇小道、不能航行的河流等地理條件,形成地域性自然封閉,進而逐漸形成部落社會和部落組織,並產生了自己的部落經濟和部落文化

    實際上,民國初年雲南邊境沿線的土司,也處於一種「各自為政。的狀態」。

    之所以進行西南大開。除了展經濟,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穩固疆域。

    現在來看無疑是成功的,緬甸共和國政府軍大部分都是由俸族等緬甸少數民族組成的,甚至許多緬族人也加入了這一隊伍。

    殖民統治的大部分力量都在下緬甸。曼德勒的防衛並不堅固,但是。考慮到戰火對這裡的破壞,將會帶來更加惡劣的影響,所以,如何拿下這裡,又不進行破壞,就成為了熊克武的重要考題。

    緬北,是李秉衡暗中佈置的毒品製造基地,目前南華已經徹底禁絕了毒品,也關停了毒品生產。

    所有的生產設施都已經搬到了緬北。在後世,這裡就是毒品製造的大本營之一。

    舊世紀末到2世紀初,英、美、法等國先後到該區傳授種植、提煉、銷售技術,並對鴉片採取收購。

    既年7,清王朝在英夷的武力脅迫下,與之簽定屈辱的《中英會議緬甸條約》,將雲南南部的果敢、班洪四縣割讓給英夷。這樣。英夷全面控制了金三角地區,開始在這塊土地上大肆播種罪惡的種子。

    目前緬甸共和國已經開始染指金三角,秘密進行滲透。

    緬北正在從鴉片時代過渡到海洛因時代」目前的主打產品便是海洛因,這也成為了緬甸共和國的主要收入。

    對金三角滲透,不僅是為了方便毒品控制,更是為了讓英國人背黑鍋。

    過去十年內橫行世界的海洛因等毒品就像是一個謎一樣,完全摸不清楚產地源頭。

    不過隨著海洛因產量的不斷加大。一切的證據都似乎指向了金三角。這讓英國殖民者百口莫辯。

    緬甸共和國也多次抨擊英國殖民者的鴉片種植與提煉,各種新毒品的氾濫,使得緬甸遺禍無窮,耍求英國殖民者盡快結束在金三角的鴉片種植。

    緬甸人民也表現出了極為尖銳的針對鴉片種植與毒品製造的傾向,表現出了對毒品的痛恨。

    目前在中國上映的一部電影《藍旗軍》就描寫了當年中緬兩國人民對英國殖民者鴉片種植的反抗。

    當年,原果敢縣知府林洪烈與當的掉幫民族領羅之曼激烈反對英夷役使族人種植鴉片,揭桿而起反抗英賊。

    林洪烈起兵後,羅之曼便率部投奔,與林合兵組成了「抗英藍旗軍。」

    藍旗軍組成後,林洪烈為大元帥,羅之曼被封為大將軍,廣納忠勇義士,擁兵兩萬餘人,與英軍長期作戰。

    藍旗軍與英軍對峙長達五、六年之久。期間大量破壞鴉片田,消滅英軍有生力量,給其以有力的打擊。

    英夷對這支軍隊毫無辦法,於是採取外交手段向清廷施壓,要求出兵配合鎮壓藍旗軍。而**無比的清政府竟然被迫接受了要求。

    在英國殖民者與滿清政府的雙重打擊之下,藍旗軍最終失敗。

    藍旗軍失敗後,英夷即暢通無阻的役使當地人民大力種植鴉片,最終使金三角地區成為鴉片基地。

    而現在,金三角的不斷興旺,使得英國殖民者多了不少收入的同時。卻背負了罵名。

    海洛因等高純毒品的橫行。給世界帶來了難以磨滅的災難,也使得國際社會開始重視這一問題,並且向英國表示了反對。

    至於英國佬怎麼反應,李秉稗可並不在乎,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將金三角搞亂搞臭,最好範圍再廣些。

    在泰國境內的「金三角」地區,居住著祖祖輩輩接長種植罌粟的苗族、瑤族和像保族。種植罌粟是他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和財致富的一條捷徑。

    罌粟的大面積種植,以及利潤使然,使得金三角的鴉片生產根本就沒有辦法禁絕。

    緬北的海洛因製造網好可以躲在金三角的鴉片後面,悶聲大財。

    「金三角」是指位於泰國、緬甸和老撾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範圍包括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北部及老撾的琅南塔省、豐沙裡、烏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總面積將近力萬平方公里。

    將金三角成為毒品基地的進程無限加,不僅可以使得英國殖民者的名氣敗壞,而且,這裡牛小刊緬甸、泰國與老撾二國將來要找借。講軍泰國與老破,伽二角就是借口。

    當然,這都是將來的佈局,眼下,盡快拿下曼德勒,以泰山壓頂之勢壓住富庶的下緬甸,給英國找點麻煩,才是最關鍵的。

    英國不斷抽調澳新軍與加拿大軍增援香港,擺出了死守香港的架勢。

    但是,香港的經濟卻在一天天的崩壞,股市低迷,房地產更是淒慘無比。

    大量的外國人逃離香港,使得許多人都對香港的前景不抱希望,一旦中國人收回香港,那麼他們將一無所有。

    即便能夠守住香港,恐怕也要被戰火所損毀,一個破爛的香港,不是他們願意見到的。

    大概在拿下旅順、台灣與朝鮮之後。英目的態度依然沒有改變。南京政府就會下令進攻香港吧。

    曼德勒山位於曼德勒市區北部,舊稱羅剎女山,是緬甸著名的佛教勝地。曼德勒山不高,只有二百三十六米,但卻是整個曼德勒市最高的地方。

    從山上眺望,曼德勒全城和伊洛瓦底江景色盡收眼底。

    曼德勒山雖然不高,但座擁在市區之畔。著名的緬甸母親河伊洛瓦底江從天邊宛然而來,彎彎曲曲繞過曼德勒山,向肥沃的平原流去。從山腳下沿著山坡逐級而上,有一千七百個台階,沿途有八大寺廟。

    梨克武站在山上,微瞇著眼睛,似乎在想著什麼。

    當年釋迦牟尼宣揚佛法時路過此山。指著山下廣袤的土地,預言放口年後,這裡會出現一座繁華的大城。

    曼德勒果然不負所望,在敏東國王的統治下,刃年的榮景在歷史中點綴成不朽的一頁。

    可是,現在戰火要毀了這一切嗎?

    他微笑著,彷彿胸有成竹。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他都盡握手中,這曼德勒當然是隨意而下。關鍵在於,南京對於接下來的目標。

    似乎還沒有形成統一,是一鼓作氣攻入下緬甸,進入富庶的伊落瓦底江三角洲,奪取緬甸糧倉,還是在曼德勒止步,觀望英國殖民統治者的反應?

    南京遲遲沒有下達進攻香港的命令。讓許多人都看不明白,以為是忌憚與英國徹底的撕破臉,但是熊克武卻知道李秉衡所想,絕不是這樣。

    緬甸共和國政府軍已經於昨日拿下了實兌,並且廢止了英國殖民者所起的名字,重新恢復了這裡的舊稱。

    李秉衡打算在這裡修著港口。並且建立油氣管道,穿越緬甸直至廣西的防城港,考慮到目前管道所要通過仁安羌、密鐵拉與東枝等地依然在英國殖民者手中,暫時只能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將來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中東、非洲的原油海運到緬甸實兌登6。通過能源大6橋輸到防城港,比完全經海運,繞道馬六甲海峽,輸到防城港,可節約運距舊口公里以上。

    中國內地其他港口、東北亞國家所有港口,利用能源大6橋,亦可節約運距舊口公里以上。

    既能降低成本,方便油氣戰略儲備,而且還能在戰時使得中國與南華不用重兵看守馬六甲通道,這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目前緬甸共和國也需要消化戰果。鞏固前期所得,不易貪多,考慮到緬甸複雜的地形與種族關係,穩紮穩打才能步步為營。

    曼德勒城內卻是暗流湧動,許多的俸族人開始互相串聯,這些年來緬北族人的生活逐漸改善,他們都看在眼中。

    曼德勒的開,也讓他們的腰包逐漸不再乾癟,要是沒有緬甸共和國,沒有中國人,他們不敢想像將來的日子會是怎樣。

    他們不想再繼續窮下去,所以,他們要有所行動。

    6月?日,正當中國國防軍正在旅順與朝鮮屢戰,正在台灣進行最後的掃蕩之時,緬甸重鎮曼德勒被緬甸共和國政府軍攻陷。

    「他***,熊錦帆還真是會選時候,讓他可出了個風頭。」

    吳祿貞毫無形象的笑罵著,幾個月來的圍攻,奶高地已經搖搖欲墜。若不是日軍收縮兵力,避免大的傷亡,早就將奶高地拿下。

    張紹曾入朝作戰也是打的熱火朝天。日軍的抵抗很頑強,打了多次硬仗,國防軍損失也不

    在熊克武的「功績。之前,當然有些沉不住氣。

    克服台灣當然不算什麼,基本沒有多少硬仗,只是面子上好看些,不屑於爭功的國防軍大佬們當然將這一任務交給了孟繁路,眼睛都盯在了旅順與朝鮮。

    「看來,不加把真可是不行啊,怕被人家說是我老了。」

    之前吳祿貞不厭其煩的每日都反覆演練要塞攻堅戰,讓參戰部隊都積累經驗,是出於練兵的目的。

    他可不想效仿當年日軍指揮官乃木希典,置己方官兵性命於不顧。一味蠻幹,強令他們不斷進行近乎自殺的強攻猛打,以巨大的傷亡來消耗俄軍,最終贏得勝利。

    我想要的勝利,不是這樣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