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龍起蒼茫

龍騰世紀 第241節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 文 / 龍起蒼茫

    滿清政府的海關關稅。井是用來作為凍款與賠款的。賠小若款與《馬關條約》中所簽署的需要賠償給日本的四億兩白銀,然後剩下的關余在進行其他方面的款項分配後,所謂的關余才交給滿清政府。

    目前看來,如匯豐一般老大胃口將關稅保管權的大部分攥在手中,這是不太現實的,最好的結果就是「利益均沾」每人分一點。

    畢竟這需要當年庚子賠款的八國點頭應承,尤其是日本鬼子絕對不願意讓南華平白無故的得了好處。

    月舊日,才半個多月,手腳麻利的華資銀行與滿清度支部、郵傳部就完成了交通銀行的改組成功,基本框架得以確立,其他細則將會逐步完善。

    度之快,效率之高,這在金融史上是相當罕見的,而且滿清朝廷也是少有的意見統一,辦事效率高到了極點。

    由於之前的鋪墊已經早就完成。所以改組才會那麼的順利,這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當然,滿清貴胄也好、官僚地主也好,他們反而支持光華銀行在交通銀行盡可能多的佔有股份,有三斤,原因。

    是光華銀行實行銀行保密法,對客戶絕對負責。

    二是光華銀行被允許參與匯豐銀行的破產清算,它手中還有那勁萬英傍的欠款,他們都指望光華銀行能夠彌補他們的損失。

    三是自從匯豐銀行倒閉後,外國銀行出現擠兌潮,許多存款都得不到兌現,這極大的損害了洋人銀行歷來安全穩妥的形象,許多官僚地主甚至是京城的王公大臣,紛紛將錢款與重要物事存入光華銀行在各地的分行。

    這是李秉衡設的一個局,眾多的先手將所有人都套了進來,最後受益最多的當然還是他。

    為了酬謝盛宣懷這次的功勞。滿清朝廷這次破例允許中國通商銀行以手中的南華元作為追加股本,也在交通銀行的股份上佔了一大塊。

    李秉衡的光華銀行業憑借這次危急救難能夠得到允許對交通銀行持股。實際上滿清朝廷也希望能夠將南華這個目前相當強勢的盟友拉到身邊。用來抗衡列強的盤錄。

    這實際上還是便宜了李秉衡。加上他在中國通商銀行與四明銀行以及其他銀行中的股份,他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英國人對於滿清政府趨於「無限」滿足南華方面需求感到非常的惱火,滿清從南華得到了一整支艦隊之後,英國人更加心急如焚。

    不僅是從經濟上,現在南華開始插手滿清的軍事與內政,這是個危險的信號。

    英國不乏有遠見的政治家,對於南華越來越昭然若揭的野心保持了清醒的頭腦,要求對南華採取強硬措施。

    甲午戰爭後,滿清海軍實力大減,英國當時對中國海軍重建計劃不出以援手,則當時遠東各勢力勢必會加緊對中國的侵略,他們又不敢同各國交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幫助擴充中國的軍力,則是維護自己利益的最好方法。

    這樣既能使得滿清政府依賴於他們,順便給造船工業捎帶些訂單。又有經濟利益,又有特權的鞏固,一舉數得。

    匯豐銀行走他們的特權紐帶,如今這個紐帶不復存在,那麼,從頭重建已經難如登天,各國虎視耽枕。南華黃雀在後,一切的一切都對英國人極為的不利。

    月舊日,以載汗為的清廷統治集團正式對外公告,由於匯豐銀行業已倒閉,中央及地方之鹽稅將存入交通銀行。

    這個交通銀行,當然是改組後的新交通銀行,這是中國內政,當然輪不到外人來多說什麼。

    鹽稅擔保外債,始於跳年的英、德續借款」咖年的唐子賠款借款」鵬年的英法借款,均以鹽稅作為部分擔保。

    但是,鹽稅的徵收和債款的償付仍屬滿清政府權限,如今滿清政府突然來上了這麼一手,實在讓

    不過列強震驚莫名的,是美國銀行團的先便是支持,這猶如晴空霹靂,炸響在歐洲上空。

    四國銀行團其實並不如表面的那樣和諧,尤其是匯豐銀行倒閉後,各種暗中的手段,私下裡的活動,層出不窮的齷齪事情已經無數。

    早在咄年的湖廣鐵路借款上,美國銀行團就已經受了英法兩國不少氣,只是為了「利益均沾」得到在華特權,並且在鐵路上面獲得權益。只能忍氣吞聲。

    當初德國和英國爭奪粵漢鐵路借款趨於激烈時,正逢塔夫脫就任美國幕統。

    塔夫脫政府一上台就著手推行「金元外交」政策,中國是它所矚目的一個主要目標,而爭奪鐵路借款權就是它的入手處。

    英、法、德三國財團從互相爭奪走向協商、妥協,並且在湖廣鐵路上開始形成三國銀行團,引起美國的深切注意。

    為了干預美國資本加入湖廣鐵路借款,美國政府加緊推動一些銀行聯合起來,建立對華借款的銀行團。

    以摩根公司為,包括坤洛公司、第一國民銀行及花旗銀行在內的美國銀行團正式成立,從而開始為爭奪鐵路利權向三國銀行團起進攻。

    這便是四國銀,田的由來。

    當然」吶年6月,軍機大臣兼粵漢鐵路兩湖境內段簡稱「湖廣鐵路」督辦大臣張之洞,與德,英,法三國銀行訂立《湖北,湖南兩省境內粵漢鐵路,鄂境川漢鐵路借款草合同》。

    這便是後來「鐵路國有案」的由來,也是滿清政府垮台的病根。

    跳年月,張之洞上諭修築粵漢鐵路,主張官督商辦,但清廷自行向美國借款,美方更規定中國在凹年後還清債款,方可收回鐵路管理權。

    但此舉激起粵、湘、鄂三省伸商強烈不滿,最後為從美國手中贖回路權,清政府付出了高達6乃萬美元的代價。

    粵漢鐵路於萬銀元,但仍入不敷支。

    原本歷史上,走投無路的粵漢鐵路公司最後只好在吶年與德國、英國、法國的銀行團簽訂《湖廣鐵路借款合同》,借款甥萬英稽,利息五厘,以修築餘下路段。

    但是如今的結果卻與原本歷史大相逕庭,南洋財團與華南財團聯起手來,由光華銀行組建新的銀行團強勢入主粵漢鐵路公司,並且承諾向德國西門子等公司,美國的摩根財團融資,這才將粵漢鐵路抓到手中。

    當時美國人將川漢鐵路的修建權也歸入到了湖廣鐵路一併談判,不過。川漢鐵路後來成為光華銀行領導的南洋財團的盤中餐,也是一大意外。

    川漢路是西南的大幹線,英、法、美三個帝國主義強國窺伺這條路。要求承辦,不是一天了。

    四」人民都希望以商辦來杜絕帝國主義的掠奪,但川漢鐵路公司上層的**與築路工程的遲緩,卻給帝國主義與清政府以勾結、插手和掠奪川漢路的機會。

    當初李秉衡看準了這一點,分化了正在激烈爭吵的四國銀行團。取得了德國銀行團與美國銀行團的支持。使得英法兩國進一步控制中國鐵路利權的陰謀破產。

    德國與美國的銀行團其實只是被英法兩國利用的對象而已,所謂的四國銀行團,不過是英國為主導,法國為幫兇的利益團體。

    原本歷史上,清政府提出可把張之洞與三國擬訂五百五十萬英銷借款增加到六百萬英傍,其中三百萬英傍供粵漢鐵路用,三百萬英鎊供川漢鐵路用,美國可占」漢路借款額之半數,即一百五十萬英鏑。

    但美國仍不同意,堅持須與四國平分借款,並在人員與材料上享有與英、法、德三國完全同等的權益。

    後來,由於英國有意削弱德國在長江流域的權利,轉而決定與美國合作,同意了美國的「原則

    德國人也好,美國人也好,都清楚英國人只不過把他們當棋子,只是沒有辦法可想。

    為了從南洋財團手中搶回粵漢鐵路與川漢鐵路的修建權,英國人與法國人一直在逼迫滿清政府。

    四國駐華使節接連唆使滿清政府採取強硬辦法,壓制民間拒借經款行動,並要求從簽訂正式借款合同。

    同時,四國政府又各自支持本國銀行就任用工程師,承包鐵路長度等等權益,在巴黎進行討價還價的談判,力圖取得最卻艮度的份額。

    當然,他們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了對當時的蘭芳起戰爭上面,南洋財團聚集的資本相當龐大,使得列強除了逼迫滿清政府取消鐵路商辦政策。也妄圖從根本上滅絕南洋財團。

    這便是英國入侵蘭芳的由來。當時所有的人都為這一突如其來的戰爭而感到困惑不解,英國人向蘭芳不宣而戰,也成為了許多華人的不解之謎。

    只有李秉衡清楚,正是他的兩步棋逼迫,使得英國人眼看幾年來的心思就要白費,所以才悍然起戰爭。

    只是他們不走運,以為蘭芳這個一幫烏合之眾建立的國家仍然只是那個用幾千人的軍隊就能橫掃的弱國,即便之前荷蘭人已經品嚐夠了失敗的苦果,他們仍然掉以輕心。

    倒霉的英國人成為了李秉衡蓄意已久的犧牲品,也成為了最大的國際笑柄。

    英國人前後在婆羅州以及蘇門答臘投入了十餘萬的兵力,雖然大部分是土著軍隊,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但是在蘭芳的先進武器與處處佔得先機的軍事理論面前,還是碰的頭破血流。

    長達幾個月的戰爭,使得英國人投入的軍費開支大的驚人,又沒能從蘭芳取得戰爭賠款,沒有得到任何好處,最終只能接受蘭芳出錢購買沙巴與沙撈越的體面平台方式。

    可以說,蘭芳立國前後的幾場戰爭對南洋以及國內的局勢有著無比深遠的影響。

    慘痛的失敗徹底的打滅了英國人憑借武力征服南洋財團的野心,使得他們只能坐到談判桌上,玩弄他們的老本行,用政治手段與外交訛詐來挽回損失。

    他們想豪賭一場,結果連褲子都輸掉,如今能夠撈回條內褲,遮掩自己的顏面,也是聊勝於無的自我安慰。

    不過南華如今卻強勢無比,既然你們無法動全面戰爭,無法用武力來徹底征服南洋,那麼南華就敢挑戰他們的底

    法國人之所以與南華開始「友好」的合作,也是在之前的戰爭中被嚇破了膽子,既然動用十萬人都只能飲恨而歸,那麼他們在遠東就很有必要要跟這個崛起的「暴徒國家」搞好關係。

    德國銀行團在南洋得到了許多的權益,這些權益足夠使得他們在南洋財團進入粵漢鐵路公司與」漢鐵路公司上讓開道路,況且他們也想利用南洋財團在長江流域跟英國人真刀真槍的幹上幾回,他們也好在後面撿現成的便宜。

    而美國人則情況相當的複雜,美國銀行團對南華的支持並不像德國人那樣的實在,所以李秉衡與摩根財團聯起手來,不僅爭奪在銀行團中的話語權,還致力於打擊花旗銀行,爭取使得在華的銀行團徹底的以摩根財團為。

    花旗銀行曾經在一戰後短暫的依附摩根財團,可見他們並不是摩根財團的對手,加上最近光華銀行與摩根財團聯手收購它的資產與股份,對它的影響極大。

    英國人一直沒有放棄過對湖廣鐵路的努力,眼下他們的當務之急便是盡快的完成匯豐銀行破產清算,重新建立侵華金融機構。

    當然,之前四國銀行團仍然在倫敦與巴黎進行激烈的談判,確立奪回中國除了東北地區以外所有地方鐵路新建利權的策略。

    去年的月到月,正是他們**迭起的談判階段。

    但是口月份的股災與匯豐銀行到閉;使得這一談判迅的變成徒勞。對他們尤其是英法兩國的銀行家們都是一大打擊。

    不僅如此,這次李秉衡從匯豐銀行劫案中得到的債券便有無數,這些並不是廢紙,可都是實實在在的錢。

    尤其是鐵路債券,滿清政府根據各條鐵路借款合同行的鐵路債券。是借口修築鐵路而向各國財團借款所行的債券。

    這些債券匯豐銀行部分都在各個股東的保險箱中與銀行地下金庫中,甚至許多銀行與個人都將鐵路債券存放在匯豐銀行的地下金庫中。

    這次光鐵路債券,就專門成立了清點小組,花了幾天的時間,清理出了詳盡的數目,大略有四百一十五萬英鎊價值的債券。

    這筆收穫令李秉衡喜不自禁。因為它們立即就可以派上用場,而且。一年多前靠著逼迫渣打銀行而的到建立的大英銀行終於有了走到前台。開始盡情表演的機會。

    通過大英銀行的居中沖抵,大量的債券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到前台,到時領取利息,償付本金,都可以做到毫無痕跡,無法讓人抓到什麼把柄。

    即便華人手中有夫量的鐵路債券。也不是稀奇事情,在咄年《津浦鐵路商股有限公司招股章程》中就提出:「此路所經土地,倘該業主有願入股不領地價者,請督辦大臣折合銀數,知照公司,付給股票,權利與銀股同。」

    這一條款無形中對這筆鐵路債券的轉移是有幫助的,能夠不成為廢紙的還是廢物利用的好,大把的銀子以及權力,可不能輕易放棄。

    可以說,英國人過去的數十年處心積慮的謀奪中國人民的血汗錢,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又重新吐了出來。

    英國人在最近幾年可以說是最到霉的,流年不利,接二連三的遇到悲慘事故,實在讓聞者落淚見者傷心。

    在南洋,英國人並不太受歡迎,原因便是李秉衡出於某種目的,並沒有真正的公開英國人向蘭芳起戰爭的原因,而是故意的抹黑英國人,讓他們披上「侵略成性的霸道帝國主義」外衣。

    這很大程度上凝聚了人心,使的南洋的愛國主義教育大行其市,民族凝聚力與自信心增強了許多。

    公債對內行,需要國家的穩定信用,與民眾對國家的信心,而南華逐步的使得公債的行變得相當的順利,民眾踴躍購買,而不是如滿清一樣,在沒有正規代銷債券的金融機構情況下只能靠政府機構進行一些慘淡的銷售。

    甲午敗績,使清政府深信武力的大規模現代化刻不容緩,新式軍隊的操練,對中央及督撫來說,俱為額外的財政負擔。

    這些非常支出,遠遠過了清政府財政負擔的能力,甲午戰後中國財政的特徵,是「出入平衡的長期破壞」

    清政府費盡心力,謀求增辟財源以應急需。而清政府一開始並沒有利用國債來緩解資金壓力,而是採用增加稅收和大舉外債來彌補財

    這無疑是在自討苦吃,飲鴆止渴。

    去年清政府與美法英德四國銀行團草簽了《幣制實業借款合同》,借款總額為吻萬銷,再於改革幣制和開東三省的實業。

    本來列強成功的迫使了滿清政府稀里糊塗的答應借奶萬英鎊的幣制改革與在東北興辦實業的借款,也變得希望渺茫起來。

    交通銀行的改組與最近一系列的公告與措施,成為了列強銀行團尤其是英法兩國的銀行家們心中的痛,揮之不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