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鷹翼傳說

龍騰世紀 悲劇與喜劇—淺談當代武俠創作 文 / 鷹翼傳說

    當謝客練劍十載後,梳頭挽笈,整衣換履,告別清泉白雲,揮手明月松風,仗劍重返江湖。忽想起賈島的那句詩:「十年成一劍,未曾試其鋒,今日把視君,誰有不平事?」正當此時,忽見《今古傳奇》十期「武俠版」瀟湘子大俠云:「武林至尊,惟數金庸,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古龍早逝,羽生歸隱;黃易不出,誰與爭鋒?」嗚呼,萬里視日,未覺其灼曜,床上登山,不知其苦寒。以黃易比金庸,猶如將瑩火之光比之日月,與其言笑,不如言悲!

    中國武俠創作自唐初始見雛形,到上世紀初方略見規模。從《大唐遊俠傳》、《風塵三俠》到《蜀山劍俠錄》、《七殺碑》,經歷了千年歷史,然皆為「不登大雅之堂」的「野史傳奇」,是金庸、梁羽生、古龍在武俠小說日趨沒落之際,改筆法、寫人性,筆下千般眾生,迷倒億兆俠迷。方才有北大教授的那句:「開篇不讀金梁古,讀盡詩書亦枉然」的讚譽之詞。然就這句八十年代的名言,也是從金庸那句「生平不識陳近南,做了英雄亦枉然」(《鹿鼎記》)中化來的。是金庸將中國武俠小說擠進了「大雅之堂」,也是金庸讓世人改變了對武俠小說的偏見。所以中央電視台才在繼四大名著後,投巨資開拍武俠小說。可這些,黃易做到了嗎?黃易做的,只是繼承而已,而他的繼承還不算成功,至少現在還不算成功。

    當然,這篇文章不是黃易寫的,這句比喻,也不是黃易說的。而從另外一點來說,黃易先生在武俠小說走入低谷之時,仍然矢志不渝,堅持武俠小說的創作。這也是為我所欽佩和尊敬的。我也願以黃易先生為師,堅持武俠傳奇的創作。然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這當中沒有可以含糊的地方。倪匡說:「在中國過去的5oo年裡,沒有金庸,在中國的後5oo年裡,也不可能有金庸。」這句話,沒有絲毫過譽的地方。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更應該努力,等待5oo年後另一個金庸的出現。我們不能讓那時候的那個金庸說:「我雖然成功了,但我很遺憾,因為在我前面的4oo多年裡中國沒有人寫武俠小說了。」

    那麼怎樣去寫武俠小說呢?我想,武俠小說既然是小說,那麼就應該有情節、有內容、並有一定的思想意義的。它和童話及神話畢竟有區別,如果過於神奇、過於脫離社會現實,那麼它就不是武俠小說,是神話了。雖然武俠小說如古龍先生所說:「不是在作國術指導」,但武俠小說中的武功,是武俠小說中的味精,多與少很關鍵,作用與目的也很關鍵。如果有人為宣揚某種味精說:「我這個味精您吃了一天,那您三天可以不再吃飯。」我想沒有哪個人會相信他的說法。當代武俠小說的最大弱點,就是沒有處理好武功與小說情節之間的關係,包括溫瑞安、諸葛青雲、東方英、黃易等名家,也沒有處理好其中的關係,以至有了一種錯誤的傾向,那就是味精放得越多越好。彷彿一談到武功,不在天上飛,不在海底潛,不能排山倒海,不能一日千里,那就不是武功,那就不是高手。一談人物,不是仙,就是魔,人物刻畫模式化,性格古板,情節單一。哲人說:「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獸。」但在我們的武俠小說之中,很難見到對刻畫人物深刻一些的。造成這樣的原因很多,關鍵有三點:其一,對武俠小說的認識不夠,認為武俠小說就是這樣,可以胡編亂造,可以凌亂粗躁,為完成任務,為交差了事,創作態度不嚴謹,不認真。其二,對社會的認識膚淺,對社會倫理道德理解不深刻,提筆就亂寫,寫完就了事。沒讀過歷史,卻說明朝就有了手槍,沒到過峨眉,卻要說洗象池那裡有個大湖泊。其三,知識淺陋,卻要東施效顰,不知道的,他偏偏要多寫,偏偏要亂說,缺少文化底蘊,顯得底氣不足。

    武俠小說既然叫武俠小說,那麼它和一般意義上的小說又不一樣,它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小說。那麼這時候,我們就得知道什麼是武俠小說,或者說什麼是武俠。簡而言之,所謂武俠,就是以己之長來匡復正義,解救公難,行俠仗義,維護和平的。這樣的人,就是俠。俠一般具有過普通人的能量,一般以武功為表現方式,所以稱之武俠。所以武俠小說所表現的、所伸張的、所宣揚的應該是正義,是天理,是人情。而不是仇恨,不是暴力,不是流血,不是邪惡。金庸說:「武俠小說中的社會,表面上看是美麗的,但實際上卻是極不穩定,極端糟糕的社會。」古龍也說:「仇恨、暴力不應該是武俠小說所宣揚的,以暴止暴也不是最合理的手段。最令人折服的力量是寬容、博愛、友善、微笑。」我們寫武俠小說,那是因為有人看我們的武俠小說,而我們的讀者,大多數是青少年。我們該向他們灌輸一種什麼樣的人生理念?我們該怎樣向他們講述道義、責任、義務之間的關係?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我們武俠小說長久不衰的唯一法寶。

    現在我們的一些武俠小說,由於基本功不紮實,對社會對人生卻少必要而正確的認識,一葉障目,不見南山,不能夠在人性上做文章,只得一味求變,靠譁眾取寵來招徠讀者,這是一種極端錯誤的做法,是一種殺雞取卵的做法,長久下去,不但自己會走如死胡同,同時也會影響社會對武俠小說的看法。當金、梁、古因為不同原因封筆,社會見武俠小說暢銷,於是就一窩風上武俠小說,於是武俠小說一落千丈,這也是上世紀末武俠小說日趨式微,走入低谷的原因。今天武俠小說能夠重抬虎頭,我很高興,同時也很擔憂,為了中國武俠小說的展,我談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並準備在不久出版自己的評論專著《漫彈金庸》,在裡面也就中國的武俠小說創作談了些自己的看法,希望有興趣的讀者能喜歡它。

    幾個刊物同時推出「武俠版」,這是一個好事,表明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周圍還是很喜歡文學大觀中的這朵奇葩的。但我不希望這只是一股風,我不希望它由於我們的疏忽而很快凋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