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我的梁山我做主

龍騰世紀 第二百六十四章 擁立 文 / 我的梁山我做主

    吳用、公孫勝、呂方和郭盛正議論著撤軍的事情的時候,王倫一臉憂色,他現在最擔心的便是岳飛軍的情況,岳飛的第三軍團軍馬總兵力不過兩萬多人,而金軍卻有十餘萬,一旦他們被金軍圍住了那該怎麼辦?就算岳飛用辦法突圍,可是那些殺紅了眼的兵士將領——比如李逵鄧元覺之流,他們會聽從岳飛的指揮嗎?岳飛能夠如臂使指的指揮這支軍隊嗎?

    王倫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但是身為現代人的他,卻實在是小瞧了岳飛的指揮才能。殊不知,歷史上岳飛是從未打過敗仗的。

    二十一世紀的古裝大劇,兩軍交鋒,猶如街頭鬥毆,打群架一般。其實不然,古人作戰最是講究陣法,什麼鶴翼陣、魚鱗陣、鋒矢陣、八卦陣,最為有名的當數亞歷山大帝創造的馬其諾方陣,那幾乎是橫掃亞歐非三大洲。

    其實從這裡,也能看出中西方在軍事指揮上的特點。西方兵學善於科學的配置兵力,講究兵種與兵種之間的配合,講究火力的猛烈——不要以為古代戰爭就沒有火力一說,比如投石車、弓箭的打擊,那便是火力了;而東方兵法則強調謀略。講究示形與造勢。什麼圍魏救趙,什麼調虎離山,什麼聲東擊西,什麼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而岳飛作為一個漢民族的民族英雄,他既善於排兵佈陣,更善於示形造勢。

    這蠍子巨陣,由兩萬梁山軍士組成。岳飛站在陣中心的一個用攻城雲車改造成的高塔上,這塔的四角裝著四個輪子,有八名軍勢行。

    岳飛在塔上用令旗指揮著蠍子巨陣,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時而讓由吉青周青二將率領的一千長刀手組成的「蠍尾」橫掃金人騎兵,時而讓李逵、鄧元覺組成的兩支「蠍鉗」,包夾金人步兵。時而又讓「蠍身」的盾牌手向前,抵住金人的弓箭,掩護「蠍鉗」或者「蠍尾」後撤。

    當岳飛察覺金人有組織重甲騎兵集團衝鋒的時候——在岳飛看來,金人若要發動重甲騎兵衝鋒,最初的徵兆就是會讓步兵和輕騎兵都撤退,因為重裝騎兵一旦衝鋒起來便不能停,那樣他們衝過的地方可以說是任何活物也留不下來的。

    只要金人有重甲騎兵衝鋒的跡象,岳飛立刻揮動令旗,一支碩大的「蠍子」立刻便成了一個圓圈,盾牌手在外。後面便是那長矛粗得猶如嬰兒臂膀的,專破金人拐子馬的長矛手。

    圓陣雖然可以防守,且嚴密難攻,但卻不能有絲毫的混亂,一旦出現空隙,只要一支金人輕騎兵衝了進來,圓陣立時瓦解。所以這陣,移動起來卻是十分的緩慢,沒有「蠍子」靈便。當岳飛又見金人不敢用重甲騎兵衝鋒的時候,他又指揮兵士變陣為「蠍子」。往南方急速撤退。

    粘沒喝看著梁山軍巧妙的戰法,心中駭然:「沒成想漢人中竟有這般人物,讓我十餘萬大金鐵騎對兩萬敵軍素手無策」

    當王倫得報,岳飛的兩萬軍馬安然撤退時,心中長舒了一口氣。然後指揮著梁山各軍開始急速往南撤去。

    在齊王府內,王倫領著盧俊義、晁蓋、吳用、公孫勝、朱武、呂方、郭盛與一千鐵甲兵士。徑直到了以齊王府丞相的身份向齊王趙桓稟報了東京淪陷,大宋皇室被一網打盡的消息後,趙桓抱頭痛哭:「國破家亡了,國破家亡了呀」

    王倫正色道:「殿下,雖然國破家亡,還請殿下節哀,微臣請殿下早正大位,收拾江山,然後臥薪嘗膽,聚集國力,北伐金國,恢復祖宗基業」

    趙桓一聽王倫這話立時嚇的渾身如篩糠一般的哆嗦,一把跪在王倫腳下,哭泣道:「丞相莫非要殺我,求丞相饒我一命,饒我一命皇帝我是斷斷不敢做的,如果丞相願做,請丞相自己登基,只要留本王一條性命就好了。」說罷,淚如雨下,哭得更是響亮。

    王倫鄙視的看了一眼在趴在地上的趙桓,用腳掂了掂他的下巴,道:「陛下,如今你已經是皇帝了,如何能以君跪臣啊莫非你想置臣於不忠,讓天下共討之,天下共擊之嗎?」

    敢。」

    「好,不敢就好,那就請陛下早正大位,以平天下的悠悠眾口吧。」王倫再也沒看趙桓一眼,對身後的兵士大喝一聲:「來人」

    呂方郭盛一起站出來,齊聲應道:「末將在」其聲威嚴,其勢雄壯。

    王倫衝著地上的趙桓冷然一笑:「將陛下扶將起來,擁上大位」

    當下,呂方郭盛二人,一左一右,將手直勾進趙桓的腋下,也不聽趙桓的叫喚,也不管他是害怕還是疼痛才叫喚,直將他拖上了過去的齊王寶座,如今的大宋皇帝的龍椅。

    然後王倫首先跪在地上,高聲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接著盧俊義、晁蓋、吳用、公孫勝、朱武、呂方、郭盛與一千鐵甲兵士隨在王倫的身後,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而趙桓卻跪在龍椅前面,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磕頭求饒道:「丞相大人,饒小人一命吧,饒小人一命吧。」

    次日,王倫以先帝遺詔名義宣告,齊王趙桓繼承大統,建都金陵,改年號為建炎。

    再次日,趙桓下聖旨,撤銷梁山特別行政區,解除王倫特別行政區節度使的官職,任命王倫為丞相,天下兵馬大元帥,總領朝政,封明王。接下來,王倫立鄭晴兒為王妃,王桂為世子。

    從此以後,王倫與他的梁山軍馬再也不是割據一方的諸侯勢力,而是正經八百的中央政權了。

    此番北上,梁山軍損失頗重,又折損了好幾位統兵的統制,更重要的,為了能夠向宋境內未被金人佔領的城池進軍,王倫再次重新編組梁山軍馬。

    既然要重新編組梁山軍馬,那就要徵召新兵,而在徵召新兵的事宜上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在宋太祖開國的時候,功臣土豪大肆兼併土地,他為了防止百姓造反,於是就將大量的失業壯勞力召入了軍中,這樣一來,軍隊的數量雖然大增,但質量卻直線下降,使得過去在統一戰爭中勇猛善戰的宋軍戰鬥力大為削弱。而如今王倫掌握了這個政權,他必須改革這個弊政,不然就會重蹈覆轍。

    可是如今的宋朝應該施行什麼樣的徵兵法呢?是募兵制還是徵兵制。

    說起募兵制和徵兵制,各有不同,又各有利弊。

    徵兵制的好處是全國皆兵,有事召集,無事歸農,兵員素質好,來路清楚,平時的軍費開支少;缺點是兵員都來時農村,而梁山軍統一全國的道路還很遠,今後的惡戰一定會很平凡,卻是長期戰爭,一旦這樣便影響到農村的生產。為募兵制的好處是應募的多為無業遊民,當兵是他們吃飯的生業,訓練時間較長,作戰能力較高,兵員的數量與服役時間不受農業生產限制;但是缺點是平時要維持大量的軍隊,軍費負擔很重,而且招募的兵士大多來路不明,沒有宗族家庭的牽掛,容易逃亡,容易生變。

    於是王倫向兵部尚書晁蓋和兵部侍郎盧俊義過去是齊王府兵部衙門,如今既然梁山軍已然控制中央政權,那就自然改稱尚書和侍郎了提出要求,要他們著手研究出招兵辦法。總的原則是要做到武裝力量和生產力量結合起來,既可以靈活指揮,又避免在財政上過重的負擔。

    這一下可急壞了晁蓋盧俊義二人,如果說要他們上陣廝殺,他們二人絕不含糊,可是要他們改革立制,那他們就算是想破了頭怕也是想不出來。

    這些早在王倫的預料之中,於是王倫立刻調吳用、公孫勝去協助他們,無論怎麼說,槍桿子終究是一件大事,不然怎麼會有後來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句至理名言呢?

    當下,吳用、公孫勝二人遍翻史籍,總結歷朝歷代的徵兵募兵的辦法,又結合了梁山軍這一路走來所使用過的辦法,再加上王倫的提點,最後創立了一套新的兵制,王倫將這套制度命名為衛所制。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