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悍戚

龍騰世紀 第五十七章 神亭嶺(一) 文 / 悍戚

    最快閱大主宰,盡在,歡迎登陸閱讀全文!

    「我和你一起去!」

    「啊?」

    劉闖鬼使神差,脫口而出。

    步騭則一臉疑惑,看著劉闖有些奇怪。

    我去找我妹夫,你跟著過去幹嘛?雖然說你有招攬我的想法,但也不必要這樣子積極啊!

    劉闖意識到自己說走了嘴,連忙道:「而今江東兵荒馬亂,子山你又有麻煩在身。何遂被殺,孫權豈能善罷甘休?我以為,咱們最好結伴而行,這樣子相互也能有個照應,免得發生意外。」

    這一番話,說的義正辭嚴,讓步騭感動不已。

    他連連擺手,「公子豈可輕身涉險?我一個人,不會有事。」

    「好了,此事就這麼說定,子山勿再推辭。不過,咱們不可以大隊人馬行動,我這就去和叔父商議。天亮之前,咱們動身啟程。早一日到神亭嶺,早一日脫離險地,免得夜長夢多。」

    說完,劉闖不等步騭反對,就轉身大步離去。

    神亭嶺!

    居然是神亭嶺……

    要知道,三國演義中,劉闖最喜歡的一個情節,就是神亭嶺之戰。

    那裡有他最喜歡的兩名三國武將,一個是孫策孫伯符,另一個則是東吳第一猛將,也是劉闖最喜歡的一員武將,東萊太史慈,太史子義。

    歷史上,孫策在這一年攻佔曲阿,奔襲吳郡。

    劉繇在吳郡兵敗,命手下大將張英斷後。時太史慈為張英部曲,執掌斥候兵馬。在神亭嶺下與率十三騎巡視地形的孫策相遇,雙方一場大戰,最終不分勝負。神亭嶺下子義戰霸王,也是劉闖最喜歡的一個橋段。只是,他有些記不清楚神亭嶺之戰究竟是發生在什麼時候?

    渡江時,已經七月,也不知道神亭嶺之戰是否結束,太史慈是否已經歸降孫策?

    畢竟,史書也好,演義也罷,都沒有明確時間。此前聽聞劉繇敗走豫章,劉闖以為這神亭嶺之戰已經結束,所以就沒有在意。可現在,聽聞劉繇兵馬尚屯駐神亭嶺,他就心裡一動。

    小霸王孫策?

    他根本沒有機會招攬。

    別說孫策,恐怕連太史慈,也難以收服。

    但是他並不想錯過這麼一場盛會,能夠親眼目睹太史慈和小霸王孫策一戰,說來也是幸事。

    所以,他主動向步騭提出,一同前往神亭嶺,找步騭的妹夫蕭凌。

    當然了,這裡面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劉闖害怕步騭出事。他費了這麼大的周折才招攬來一個步騭,如果就出了什麼意外,他心裡又怎能舒坦?便走一遭,權當是保護步騭的安危。

    把心裡的想法,告訴了劉勇管亥二人。

    當然,他不會說是去看人打架,只說要保護步騭前往神亭嶺。

    「這廝怎地如此麻煩,便走了就是,跑去神亭嶺作甚?」

    管亥一聽,就不樂意了。

    而今他們干了好大的買賣,如果出事,豈不是麻煩?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現在身處險境,在江東多停留一日,就多一分危險。管亥心裡有些不高興,更不願意讓劉闖過去冒險。

    劉勇則蹙眉沉思,半晌後道:「孟彥,你怎麼想?」

    「神亭嶺據此不算太遠,騎馬也就是一兩天路程……我想保護子山過去,不過不用太多人,帶幾個人隨行就好。」

    「這樣啊……」

    劉勇沉聲道:「我與你去,再讓李倫張超張承三人跟隨足以。

    對了,換上曲阿騎隊的盔甲,這樣路上也能安全一些。不過咱可要說好,速去速回。接了那蕭凌就走,千萬不要在那邊停留。」

    劉勇也去嗎?

    那就更好了……

    劉闖道:「如此甚好,有叔父相隨,我也就放心了。

    亥叔你明天帶其他人追趕車隊,務必盡快離開江東。而後在歷陽等候我們,多則十日,少則幾天,我們定會趕去和你們匯合。」

    管亥還是有些不太情願,可既然劉闖已經決定,他只好答應下來。

    一夜無事,第二天寅時,天還未亮。

    劉闖等人換了衣甲,騎著馬先行離開。不久之後,管亥帶領其他人,則匆匆啟程,追趕車隊。

    +++++++++++++++++++++++++++++++++++++++++++++++++++++++++++

    他們這一走不要緊,卻急壞了曲阿縣令。

    句容何氏見何遂久不還家,於是派人前來打聽。可問題是,這已經過去了兩天……曲阿縣令聽說何遂沒有到家,頓時有種不祥預感。他連忙派人四處尋找,在距離句容大約六十里出的一個山坳谷裡,發現了已經開始腐爛的何遂等人屍體。一時間,曲阿句容兩邊都大驚失色。

    曲阿縣令不敢懈怠,忙派人前往丹徒,稟報孫河。

    孫伯海得知何遂被殺的消息後,也吃驚不小。

    要知道,當初孫策渡江之後揮兵東進,就是何家人搶先打開句容大門,令孫策兵不刃血佔領句容。而句容,又是曲阿西面門戶。句容被孫策佔領,等同於打開曲阿大門……劉繇本打算以句容為依托,和孫策死戰。哪知道句容突然失守,令他全盤計劃落空,只得匆忙逃走。

    孫策能夠奪取曲阿,句容何氏,勞苦功高。

    更不要說何氏與孫家三世之交,何遂和孫權還是好朋友。

    發生這種事,孫河也不敢輕易決斷。

    他一邊派人打探消息,一邊又命信使飛報吳郡,通知孫策孫權兄弟。

    一時間,丹陽地區,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不過,這一切與劉闖已沒有關係。

    就算孫河追查到他的身上,他此刻已經不在孫策的控制範圍內,來到神亭嶺劉繇軍的大營。

    方經歷一場慘敗,可以看得出,劉繇所部士氣低落。

    主將張英,奉命駐守神亭嶺負責掩護,但實際上,他已經做好撤退的準備,隨時打算逃走。連主將都無心交戰,其部曲也就可想而知。劉闖五人陪著步騭來到軍營外,很快就找到蕭凌。

    蕭凌年方十九,血氣方剛。

    看身高,大約在175公分左右的樣子,身體並不算魁梧,相貌也頗為清秀,絲毫看不出是曲阿的豪俠。

    只是,這樣一個看上去單薄秀氣的少年,確是軍中斥候。

    蕭凌如今在軍中充當隊正,手下有八名斥候,一看就知道是那種老兵油子,但似乎對蕭凌頗為尊敬。

    看到步騭前來,蕭凌也很吃驚。

    「兄長何以來此?又怎地是浮屠教裝束?」

    劉繇手下,有一人名叫筰融,原本是徐州人,因推行浮屠教而聞名。

    後他觸動了陶謙的利益,於是挾信男信女捐獻的財物逃至江東,投奔到劉繇手下做事。不過,在年初孫策率部渡江時,筰融薛禮被孫策打敗,目前下落不明。所以,蕭凌對浮屠教並不陌生,當初曲阿縣城裡,也有不少浮屠教信徒……只是蕭凌卻不知道,步騭何時加入浮屠教。

    步騭臉上,露出悲憤之色。

    「這話,說來就長了。」

    「怎地,莫不是家中發生變故?」

    「子升可還記得那何遂?」

    「何遂?」

    步騭道:「劉使君敗走曲阿之後不久,何遂就找上門來,誣我與山賊水賊勾結,將我打入大牢,更將我髡鉗押送句容。若非劉公子恰好路過曲阿,我如今已經在句容,受那何遂羞辱。」

    蕭凌長的很清秀,但卻是個火爆脾氣。

    他聽步騭說完,不由得氣得拍案而起,「何遂賊子,焉敢如此猖狂。」

    「放心吧,他以後已經猖狂不得。」

    步騭咬牙切齒道:「不過若非孫氏,步騭焉得如此被人羞辱?這份羞辱,我定牢記在心。終有一日,我會再去句容。若不把那何氏滿門除掉,此生無顏去見祖宗。」

    這也是個狠人,動輒就要滅人滿門。

    劉闖等人坐在一旁,也不禁暗自咋舌。

    這時候,蕭凌上前向他一禮,「多謝劉公子,為我兄長出了這口惡氣。」

    劉闖連忙起身攙扶,他個子比蕭凌高一頭,故而伸手攙扶時,也沒有發力。卻見蕭凌身子一沉,硬要拜下去。劉闖連忙使力,總算是將蕭凌攔住。不過這一下,他也試出了蕭凌的力量。

    別看他身體單薄,可這力氣卻不小。

    若非劉闖反應及時,險些攔不住他……

    殊不知,蕭凌也暗自稱奇,這劉公子倒是好力氣,我使了八分力,居然被他輕鬆攔下。

    「兄長,那家中可還好?」

    「出了這種事,怎可能會好?

    不過,我已安排小鸞和母親隨劉公子車馬離開。我這次來,其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請賢弟隨我一同走。」

    「走?去哪裡?」

    蕭凌看了看劉闖,眼中透出戒備之色。

    步騭則沒理他,沉聲道:「我方才入營,見軍中士氣低落,營盤更雜亂無章。

    劉使君一而再敗於那孫伯符,恐怕難以支撐太久。故而我希望賢弟隨我一同離開,劉公子乃皇親國戚,中陵侯之後。此次他返回家鄉,準備重整祖業,歸宗認祖……我已經決定,隨劉公子一同前往穎川。只是心裡放不下賢弟你,所以才求得劉公子隨行,前來這邊找你。」

    皇親國戚,中陵侯?

    如果是在江北,步騭報出這兩個高帽子的時候,一定會惹來旁人尊敬。

    可看得出來,蕭凌似乎並不在意。

    江東不服朝廷教化,已不是一兩天的事情。

    所以蕭凌並未表現出激動之色,只是看了劉闖一眼,露出為難之色。

    「若我在曲阿,尚未從軍時,兄長與我說這番話,我必然會追隨兄長前去。

    可是現在……前次與孫伯符交鋒,軍司馬與我有救命之恩。我若這時候離去,豈非是無情無義的小人?兄長,你去穎川人生地不熟,雖說劉公子照拂,卻也是寄人籬下。倒不如留在這邊,你我兄弟聯手,定能創出一番事業。憑我胯下馬,手中槍,再加上兄長謀劃,何愁不會建功立業?」

    呦,這小子居然敢挖我的人?而且還當著我的面!

    劉闖臉色一沉,正要開口,忽聽帳外傳來一陣號角聲。

    蕭凌連忙起身,「兄長,軍司馬相召,我要前去應卯……你不妨好好考慮一下,再做計較。」

    說完,他便匆匆離去,只留下劉闖等人,面面相覷。

    「公子不必擔心,我……」

    步騭也覺得有些尷尬,想要表明心跡。

    可沒等他說完,就聽到軍營裡傳來一陣急促鼓聲。

    步騭臉色一變,忙站起身來往外走。

    這鼓聲,是出征鼓……也就是說,有戰事將要發生。劉闖劉勇跟著步騭走出小帳,卻見營中軍士懶洋洋,根本沒有出征的樣子。一隊騎軍,呼嘯著衝出轅門,眨眼間就不見了蹤影。

    「方纔,發生了什麼事?」

    步騭連忙向一名斥候詢問。

    這斥候是蕭凌的部曲,一臉無奈之色,「方纔有人通稟張校尉,說是發現孫策帶人,在神亭嶺查探地形。軍司馬要帶人前去捉拿孫策,可是張校尉說那是孫策的計謀,有陷阱……所以不肯發兵。所以軍司馬就非常惱怒,回來後就召集人手,要去神亭嶺找孫策決一死戰。可是兩位軍侯都不願相隨,蕭隊正也是,妄自出頭,居然和軍司馬一同,前往神亭嶺找孫策去了。」

    怪不得,剛才衝出去那支騎軍,只有十幾人,蕭凌也在其中。

    步騭聽罷,臉色大變。

    他忙回頭想要與劉闖開口,卻見劉闖面露古怪之色,輕聲問道:「敢問你家軍司馬尊姓大名?」

    「哦,我家軍司馬名叫太史慈,字子義。」

    哈,哈,哈哈哈哈……

    劉闖忍不住大笑,這還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沒想到蕭凌就是太史慈的部曲。

    劉繇沿用的還是東漢兵制,五人為一伍,兩伍為一什,五什為一隊,兩隊為一屯,兩屯為一曲,兩曲為一部。一屯,即為一百人,一曲約兩百到五百人,而一部,則是四百到一千人。

    但斥候軍的一部人馬,可能不足四百。

    特別是江東,斥候軍的一部,甚至不足四百人。

    理論上,蕭凌為隊正,手下至少應該有五十人才是。但實際上,他只有八名騎軍斥候,其餘三十多人,多是步卒,為騎軍扈從。這小子竟然是太史慈的部下,看樣子太史慈混的,的確不好。

    史書中記載,太史慈與劉繇同郡。

    他後來渡江投奔太史慈,但是劉繇對他卻無同鄉之誼,頗為輕慢,不予重用。

    要知道,太史慈也算是大器晚成之人。少年成名,青年流離,而今已三十五歲,卻只是一個小小的斥候軍軍司馬。劉闖心裡,頓時有些興奮,不等步騭開口,便對劉勇說道:「叔父,咱們去看看?」

    「看什麼?」

    「孫策,江東猛虎之後,當世之獅兒,勇不可當。

    太史慈驍勇善戰,也是一員虎將。此二人相見,必有一戰……咱們正好可以去看看,這二虎相爭,是何景象。」

    劉勇,是個武癡!

    聽劉闖這麼一說,頓時來了興致。

    他露出一抹笑容,「既然孟彥有興趣,那就去看看。」

    在他眼裡,什麼埋伏不埋伏,不過是浮雲。他胯下馬,掌中鐵矛,就算千軍萬馬,亦不畏懼。

    劉闖連連點頭,忙使人牽馬過來。

    「子山,咱們走!」

    步騭有些犯糊塗了,他不明白,劉闖為什麼會如此興奮。

    不過既然他主動提出,步騭自然欣然從命。反正,他本就是要請劉闖等人前去解救蕭凌。

    「公子,那個太史慈何人?」

    「子山不知太史子義?」

    看著劉闖一臉詫異之色,步騭頓時產生一種莫名的羞愧感。

    太史慈很有名嗎?我為什麼要聽說過他……可是聽公子話中意思,這太史慈好像真的很有名。

    可既然如此,何以甘為軍司馬?

    步騭有些想不明白……

    「太史慈乃青州東萊郡黃人,興平元年,亥叔曾率部圍困北海,北海太守孔融派太史慈突圍求救。太史慈突圍之後,便趕到徐州,劉備派了三千人隨他前往北海,解了北海之圍……」

    興平元年,陶謙猶在,劉備剛到徐州。

    步騭一臉茫然之色,他的確是不太清楚這麼一件事情。

    當時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徐州的恢復上,怎可能會留意這麼一件小事?整件事情中,似乎也只有孔融是個名人。那時候的劉備,根本不被步騭注意……當然了,步騭那時候也沒工夫去留意劉備,他還要忙著賺錢,養活家人。這麼說起來,這個太史慈,好像很普通。

    步騭不理解劉闖為什麼會如此興奮,而劉闖也無心與他解釋。

    他生怕錯過了這麼一場精彩的戰鬥,問清楚了神亭嶺的位置之後,他就上馬衝出了轅門。

    步騭和劉勇等人,也隨後緊跟。

    只留下幾個斥候面面相覷:這年頭,怎麼這麼多人趕著去送死?

    +++++++++++++++++++++++++++++++++++++++++++++++++++++++++++++++++++++

    神亭嶺,是一個山丘,東西走向。

    這裡最出名的一座建築,就是建在嶺上的光武廟。

    這一日,孫策率程普黃蓋宋謙等十三人前來神亭嶺查探地形,途經光武廟時,便動了遊興。

    自從渡江以來,孫策可謂是春風得意。

    他連戰連勝,已經平定丹陽,奪取吳郡,打得劉繇狼狽而逃。

    接下來,他就要兵進會稽,解決王朗的兵馬。只要奪取會稽,這江東六郡,他便得到三郡之地,足以在江東站穩腳跟。不過在出兵會稽之前,他還要解決神亭嶺的張英所部。孫策並沒有把張英放在眼中,在他看來,那張英徒有虛名,根本不值得擔心。只要看過張英的營盤,就知道這幫子殘兵敗將已經沒了鬥志……接下來,就要找一個機會,將張英徹底擊潰。

    站在光武廟前,孫策意氣風發。

    他暗下決心,早晚要恢復父親基業,建立不世功名。

    從神亭嶺下來,孫策也是一派輕鬆之色。如果說先前還對張英有些忌憚,此刻他的思緒,已經轉移到會稽方面。

    不出三日,必敗張英!

    孫策一邊想著,一邊信馬由韁前行,不知不覺便拉開了和程普等人的距離。

    就在他準備打道回營的時候,忽聽一陣急促馬蹄聲傳來,遠處一員大將疾馳而來,「孫伯符,哪裡走!」(未完待續。精彩小說盡在記住我們的網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