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率領大軍徐徐退往後金地界,當路程走到一半的時候,前方的斥候現一名傷痕纍纍的後金信使.t這隊斥候的長官是一個很有頭腦的人,他覺得事情重大,所以他趕緊向汗王稟報。皇太極接到消息後,心裡覺得這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所以皇太極命令,趕快將這名信使帶過來。
由於這名信使傷勢比較的重,在加上連日的勞累,已經陷入昏迷,皇太極立刻命令隨軍的醫生救治這個信使。在草頭醫生的玩命救治之下,信使終於清醒了。由於斥候現信使的時候,沒有現什麼公文,所以皇太極只能通過信使來瞭解詳情。
這個信使的第一句話就把皇太極弄蒙了。信使通報說廣寧被袁崇煥攻佔了。皇太極腦袋「嗡」的一聲,他差點沒從椅子上摔下來。皇太極身邊的大臣趕緊圍聚在皇太極身邊,大臣們看到皇太極臉色蒼白,趕緊勸慰皇太極。
皇太極擺擺手,讓眾位臣子放心,皇太極又整理了一下情緒,又像信使問到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信使回答說袁崇煥大軍突然出兵廣寧,廣寧守軍不敵,只得敗退,濟爾哈朗大人和索尼大人派出了幾路信使要聯繫大汗,在下被派出時,明軍已經進兵東柳河了。
皇太極大罵濟爾哈朗和索尼是笨蛋,竟然讓明軍把廣寧奪了過去,但是皇太極知道,現在是說什麼都晚了,只能盡可能的減少損失,以待來日在戰。皇太極當即命令兩白旗星夜趕路,回到瀋陽,支援濟爾哈朗和索尼。
在皇太極悉心的安排之下,後金軍隊一部分前去支援瀋陽,以防止明軍趁後金空虛,進一步的侵佔遼河以東的地方。而後金主力部隊,在皇太極的佈置之下,軍陣更加的嚴整。對於皇太極的這種安排,有些人是不以為然的。
部分兩紅旗、大多數兩藍旗的士兵、將領對皇太極是有怨言的.但是這也不能怪他們,誰讓皇太極因為代善、阿敏和莽古爾泰的關係,老想著削弱人家。
當瀋陽的消息傳到兩紅旗和兩藍旗的時候,兩紅旗和兩藍旗更加的不滿了。實際上,兩藍旗就反對皇太極繞道蒙古,進攻明朝。但是皇太極一意孤行,兩藍旗只好聽命,等到打仗的時候,皇太極還偏偏叫兩藍旗外加兩紅旗去攻堅,致使兩藍旗和兩紅旗傷亡慘重。
於是在兩紅旗和兩藍旗,一些怪話流傳開來。這些怪話的流傳,極大的削弱了皇太極在兩藍旗和兩紅旗中的威信,也是正因為這些怪話的流傳,兩紅旗和兩藍旗與兩黃旗也有了嚴重的對立。
當然,這些怪話也傳到了皇太極的耳朵當中,皇太極也是十分的氣憤,但是面對明軍逼近遼河的嚴重局面,以及大軍要防備忠於明朝的蒙古軍隊的襲擾,現在的皇太極沒有工夫去搭理這些怪話和製造、傳播怪話的人。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皇太極會放過這些人,對於污蔑自己,打擊自己權威的這些人,皇太極是恨的咬牙切齒,皇太極在暗地裡誓,等到有一天,一定要那些人為今天的所作所為副食代價。
相對於皇太極,崇禎可算是揚眉吐氣了,孫承宗不付眾望,打退後金的進攻,而袁崇煥更是表現良好,奪回廣寧,進抵東柳河。應該說皇太極的失利成就了崇禎皇帝。在明朝方面來說,這是一次重要勝利,有了這次的勝利,崇禎皇帝可以有更加從容的時間來處理朝廷內部的事物。
崇禎皇帝為了保住內閣,保住孫承宗,可謂是花了大力氣。從孫承宗帶兵出征開始,崇禎皇帝就命令前線的戰報全部都先要送到自己的手裡。對於皇上的作為,內閣開始很理解的接受了,但是戰報經皇帝在轉到內閣大臣手裡的時候,這些內閣大臣開始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對與從孫承宗和袁崇煥處傳來的戰報,崇禎皇帝全部進行了刪改,等這些戰報傳到內閣和朝廷的時候,裡面的內容已經和前線的真相大相逕庭了。
內閣中合了孫承宗和袁崇煥的十幾份戰報,大概的算了一下,他們竟然現,袁崇煥在奪取廣寧的戰役裡竟然斬殺後金士兵、將領達千餘人,堪稱明朝與後金在遼東爭奪戰中,最為輝煌的一次大勝。
而孫承宗的戰報更是離譜,根據戰報上說,孫承宗率領大軍,與後金展開的數十場的血戰,斬殺、擊傷後金士兵六千有餘,解救被後金擄掠的民眾數萬人,在最後的一次戰役了,孫承宗聯合蒙古友軍,大勝後金,就在這次的戰鬥之中,孫承宗軍就斬殺後金士兵接近兩千餘人,殺傷後金士兵無數。
內閣拿著這些戰報連連的苦笑,心說:我的皇上啊,就是作假也不能這麼的誇張吧。如果這些都是真的,何不讓孫承宗、袁崇煥提大兵直搗瀋陽,剿滅後金?到時候孫承宗、袁崇煥回朝,這個謊可怎麼圓啊?
就在內閣苦思對策,怎麼來幫皇上、孫承宗和袁崇煥圓謊的時候,朝廷裡的大臣們可是開了鍋了。他們剛開始傳閱戰報的時候,都被戰報上所寫戰果所感染,一個個都那麼的激情飛揚,好像明軍即將攻克瀋陽一樣。
相應的,由於這些「輝煌」的戰報,使得攻擊內閣和孫承宗的聲音漸漸的弱小起來。等到戰報接二連三的從皇上那裡出來以後,眾多的朝臣覺事情有些不對頭了。這孫承宗和袁崇煥也太能打仗了吧?
當然眾人也不是懷疑孫承宗和袁崇煥的能力,畢竟在眼下的朝廷大臣當中就數這兩位最會用兵,最會打仗。可問題是戰報裡寫的是不是都是真的?
大臣知道,後金士兵是十分厲害的,自從建酋努爾哈赤起兵以來,朝廷無不是接到哪裡兵敗了,或者是後金又攻佔了哪座城池了等等這樣的消息。突然之間接到這樣大勝的消息,眾位大臣們有些接受不了。
對於這些戰報,朝臣們從開始的歡喜漸漸的轉變成了疑問。大臣實在是有些接受不了這樣的戰報,尤其是一些反對派大臣和一些清流。在戰場上,虛報戰功是常有的事情,在朝廷裡的大臣大多對這種事情是睜只眼,閉只眼。大家都在一個朝廷裡頭,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犯不著為了這些事情搞的大家不愉快。
雖然說反對派想拿戰報的事情來攻擊孫承宗和袁崇煥,說他們虛報戰果、瞞皇上,這頂大帽子一蓋,保準把孫承宗和袁崇煥拉下馬來。但是情況是,明眼人一看就看出來,戰報是從皇上那裡出來,依照孫承宗和袁崇煥的性格,他們又不會作假的,那明顯是皇上在包僻他倆嗎。
反對派當然是不會和皇上作對的,他們知道,只有順了皇上的意,他們才能重新奪回權利,所以他們集體失聲了。但是一些清流蹦了出來,這些清流們開始指責戰報不實,要求嚴懲虛報戰果的有關人員。
崇禎皇帝看到清流的奏章後,召集了內閣在平台議事。崇禎在見到內閣大臣後,將清流的奏章交到內閣的手中,並指示內閣趕緊擺平這些清流大臣。
由於這些清流在政治觀點上傾向於東林,在加上這些人對內閣中的這些大臣很是敬重,所以崇禎皇上把這份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內閣。
內閣十分不情願的接受任務後,連忙叫上督察院的長曹於卞,四處去拜訪這些清流大臣,要他們以大局為重,眼下朝廷需要穩定人心,要用勝利來鼓舞士氣,拜託你們了,不要在生事端了。
經過內閣和一些朝廷大員的走訪以後,清流也漸漸的失了聲。在朝堂上,大家也不互相彈劾了,都平心靜氣的在一起辦公,朝廷難得的出現的一幅精誠團結的樣子。崇禎皇帝看到這個樣子,也是非常的欣慰,崇禎皇帝突然想到一句話,那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