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穿越之女人是老虎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吞進 文 / 穿越之女人是老虎

    怎麼會?」太子懷的看著我,「水淹千里,百姓沒事?每一次生澇災,地方官上報時都會呈上相對的死亡人數,和流亡人數。那個數目都是驚人的。」

    「所以,我說沒事就是指人沒事。這一次的淮渭水生水災只不過是因為疏通了河道然後多補充了幾條支流而造成的那種下流一下子水漲的那種水災。這一些的水量會淹沒所有的良田,會毀壞所有的農作物,但是水勢並不猛,所以只要不是緊貼水岸兩邊的人就不會有生命的危險。如果太子真的這麼關心百姓的安危的話,我建議太子現在就可以派遣一個小官到淮渭水兩邊。這個官員沒有其他的什麼任務,只是在水災開始時,懂得在第一時間疏散人群,懂得在第一時間遷移百姓,然後做好緊急安置工作就可以了。我的人從現在開始就會打造一些臨時帳篷。到時候如果真的生了水災,那麼在水災範圍之外的任何野地搭起臨時帳篷之後就可以穩定住和管理住百姓了。這樣一來,大氣朝廷也不會因為一出現災害就造成大批的遊民,甚至成為寇民。災害並不可怕,誰也擋不住,我們能做的只是能在災害來之前預見它,在災害來了之後緊急安置和保護百姓以及他們的身家財產。只要這兩點都做得好,那麼國家還是比較好治理的。」

    「難道不可以現在就將這次水災防範於未然嗎?」

    「呵,」我輕笑了一下,太子何等聰明之人,居然也會問出這麼幼稚不經思考的問題。難道真的是急而錯言?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可見太子對於百姓的關心也許真的就是出自真心了。「太子殿下,這一點是不可能的。先,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想到中間會出現抽調資金的事情,所以現在再去修築大壩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而且,現在你去跟淮渭水兩岸地百姓說這裡將要大水讓他們現在撤離,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第一,沒有人會相信。那些人有些已經在淮渭水兩邊住了一輩子了,他這一輩子都沒看到過淮渭水洪澇,現在你突然跟他說這裡將要大水,誰會相信呢?第二,就算有人相信了,但是他的家在那裡,他的天地莊稼還在地裡,沒有到最後關頭,死在眼前。百姓是不會放棄自己的家,捨棄自己的莊稼的。再者,現在莊稼已經種在地裡等候收穫了,現在不管怎麼樣已經是無法救出那一部分糧食。所以這就是我所說的不可能的理由。而我們現在所要做的,第一點保證當地百姓地損失最小化,和傷亡最少化。第二點就是怎樣化用這一件事情使得它對我們有利,而對葉德陵有害。能否做好這一件事情,是之後能否在土地問題上勝葉德陵一籌的至關重要之點。」

    「保證當地暴行的損失最小化和傷亡的最少化,這一點辦到並不難。按照你說,現在就拍一個官員到那一邊主管洪災的設防和善後工作就可以做到。但是至於後一點,怎樣化用這一次的事件,讓他們對我們有利呢?」

    「太子知道葉德陵他們是怎樣通過災荒之年達到兼併土地和屯蓄奴僕的嗎?」

    「本來我是不清楚,但是你都已經這麼說了,我在不瞭解這一塊的事宜也應該能夠猜出來了。」太子看著我笑臉盈盈的說道。那個樣子讓我想起了在月滿樓時看到地那個太子,非常的溫和,非常的隨意。我想那樣的太子應該才是真正的太子殿下的性格,但是世事捉弄人。身在其位卻不能做在其位的事情,堂堂儲君之尊,卻要處處受制於人。加上自己父皇的不爭氣,讓他從小就受委屈,更何況他自己的生母還是死得不知原因。所以的一切加注於他地身上,讓他養成不相信任何人的性格也無可厚非。在這樣地宮廷裡面生存本來就不容易,更何況還有著葉家的那樣的一個皇后的存在,他想要保住自己的儲君地位置,必須要韜光養晦,隱忍多年。可是人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咬牙隱忍,又沒有一個人能夠及時指點,使得太子有時候非常地乖戾。這樣雖然實非他所願,但是他已經成為了這樣的人,也就很難回頭了。

    但是,我所慶幸地是,太子的本性本不壞,而且他還是有當好一個國君地潛質的。

    收回思緒,我也溫和笑著對著太子問道:「那麼太子,你又猜到了什麼呢?」

    「葉德陵用了多年卻沒人知道的那一種辦法。」

    「哦?願聞其詳!」我覺得跟太子地合作越來越合心意了。

    「葉德陵是通過控制米糧市場來控制土地和自耕農地。是嗎?」太子自信滿滿。

    「沒錯。葉德陵協同很大一部分地貴族官員就是用了這一招囤積抬價做到控制市場地。這一招之所以要在災荒之年實行。除了災荒本來

    糧食短缺可以掩人耳目之外。還因為災荒之年加了流動以及自耕農地破產。而在這個時候。葉德陵協同貴族以及官員就不用花大力氣就能夠達到他們想要地結果了。這就是天都在幫他們地說法了。這也是葉德陵可以屹立多年不倒地原因。因為他常年以來都是在看天辦事。上天讓他怎麼辦事。他就怎麼辦事。或許葉德陵也一直認為自己是在順天應命。所以他才會這麼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他是不會知道自己到底錯在什麼地方地。而……太子殿下。您知道他錯在什麼地方嗎?」

    我好整以暇地看著太子。是一丘之貉還是天壤地別。這時候就能夠見分曉了。

    也許是我地表情突然變得嚴肅正經了。影響了太子。他地表情也變得有些凝重。他看著我。然後居然移向了窗外。聲音有些下沉。剛開始我還以為他生氣了。在埋怨我居然敢如此不敬地向他提問題。可是他卻在看了窗外一陣子後。漸漸歎起了氣。

    半響後,他轉為了頭,面向我淡淡說道:「安國侯這一點真的是做的大錯特錯了。」

    「誒?」太子一向是跟我一樣大大不敬的喊安國侯的名字的,我們都是葉德陵來,葉德陵去的。現在突然,太子居然對葉德陵尊稱起來了。

    我看著他,十分的不解。

    「一切國事先安內才能攘外。天災地禍,救人如救火。在百姓置身於水火之中之際,應該廣開糧倉賑災救難,以穩定民心。生災荒,百姓即背井離鄉逃離故土,全因當地官吏苛刻執政,甚至貪污**,因殺一儆百以淨官風。當百姓難敵天災之際,為官者、為國者應當一切以百姓的生死為生死,以百姓的安危為安危,急其所急,想起所想,而不應該想著如何利用這樣的機會進行勢力和資金的重組以達到之際的利益**。安國侯此舉,雖然保住了自己是實力,也拉攏了一大幫的實力人物,更是因為手段通天而瞞天過海,甚至愚民欺上。但是,百姓愚鈍,有識人士並不會被這樣的把戲瞞過雙眼。所謂邪不勝正,葉德陵這一招在保住既得利益的同時,也失去了長遠的眼光。這就注定了,他總有一天會慢慢走上失敗的道路的。他之所以能夠這麼長時間都高枕無憂,只不過是沒有出現像宣董這樣一個可以看穿之人。」

    「太子……殿下……?」他對於葉德陵的稱呼的變化我已經感覺到很奇怪了,現在他又對我也來了稱呼的變化。

    我不知道是應該受寵若驚,還是穩如泰山了。而且,他剛剛的那一番話,似乎說的很是沉重,這是因為他在關心著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還是他看到了葉德陵的末路,所以覺得悲哀?

    「好了,說說你的具體計劃吧!」

    才一個轉眼,這個太子殿下又開始命令我了。他的多變真是讓我望塵莫及,而且說變就變,沒有中間過渡的過程。我有時候都懷,這個太子是不是有些精神分裂了。他這個樣子,自己沒有什麼感覺,但是我在他的對面要應對起來時相當的吃力的啊。

    我吞了吞口水,開始說出自己的計劃,「葉德陵之所以可以辦成這樣的計劃,是因為他們共同擁有大筆的財富。他們的財大氣粗可以隨意的控制整個大齊市場,而且他們所用的還是自己所擁有的財產。從這一點來看,葉德陵他們並沒有違法,他們只不過是掌握了商業的技巧,才可以反而利用之。那麼,同樣的,我們要對付他們也就用財產控制市場這一招好了。葉德陵他們擁有的是自己的財產和資金,我們就用國家的財產和資金。至於中間的辦事人,太子是絕對不可以出面的,而我也不太適合,所以葉志遷是最佳人選,他是一個既可以隱又可以顯的人物,而且他潛在的那種威脅,葉德陵早就有所察覺,這時候葉志遷有所行動,完全在葉德陵的猜測和預防之中,所以由葉志遷出面,還可以起到降低葉德陵戒心的好處。如此一來,不管是從長期還是從短期看,我們都有了可以抵擋辦法。那就是——在葉德陵大量吞進糧食之前,我們……先吞進。」

    「我們先吞進?」

    「沒錯。葉德陵必然不會想到,我們已經完全看穿了他們的計謀。所以,我們暗地裡吞進糧食,他們也不會想到我們是在反他們的計劃而行。而且,葉德陵他們的這一個計劃只是在災荒之年才會抬出來使用的。所以,葉德陵的計劃實施過程是眼見到要生荒年了才會以最快的度快捷的控制市場。但是他們卻缺少一個預見市場和災荒的能力。可是這一點,我們有。」(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