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穿越之女人是老虎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手 文 / 穿越之女人是老虎

    葉德陵面對我們跟面對兩張白紙沒有多大的區別,何東西,只能憑借他自己的經驗和判斷來做出決定,我們卻是可以根據他一直以來的行事和做法來推斷做出決定。

    更何況,自從當今皇帝登基以來的四十幾年來,葉德陵從來沒有遇到過真正的對手,通過跟葉德陵的鬥爭,太子你會變得更強大。如果你能夠真正的戰勝葉德陵的話,那麼日後你執掌了天下也就會不懼怕任何人、任何事了。因為你是踏在葉德陵這本萬能全能的教科書過來的。這也是一代明君所必要走過的一條艱難道路。」

    「一代明君?」太子不可置信的看著我,眼中難以抑制的閃出憧憬和期盼之光。「一代……明君……」太子低頭細細的呢喃著,彷彿一時還無法完全消化這個名詞帶給他的衝擊力。

    「你在討好我?」突然,太子猛的抬頭,直直看著我。彷彿是我有哪怕一丁點兒的猶豫和遲,他都會馬上飆一樣。

    而幸好的是,我沒有任何的猶豫和遲,我淡淡回答道:「沒錯,我就是在討好你。如果你真的是日後的一代明君,我當然就需要在此刻就討好於你。當然,如果你並不是,那麼我的討好也總有一天會消失不見的,因為你並不是一個值得我討好的人。」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實話。」

    「隨便啊,太子殿下有自己的判斷力,也擁有自己懷疑的權力,所以哪句話該信,哪句話又不該信,太子殿下自然會自己判斷,不需要我來強調。而同樣的,我也有自己的判斷力和懷地權力,所以太子殿下跟我說的每一句話,我也會用自己的腦子來判斷,也不需要太子殿下特別的強調。」

    「你真像是一枚朝天辣椒,不但夠辛夠辣,而且夠沖。」太子難得地露出了微微的一絲笑。

    「這是一句實話,我的判斷力告訴我的。」我回之以微笑,兩人之間的相處也變得稍微輕鬆一些了。

    既然如此,那麼進入正題也就是時機了。

    「太子殿下。你現在讓葉至遷射傷了葉德陵實在是一個絕佳地時機。雖然是趁人之危非常地令人不齒。但是那是你們地事情。我進行這項計劃地策劃地時候。葉德陵已經受傷了。更何況。反正現在葉德陵不受傷也已經受傷了。不利用白不利用。機會千載難逢。稍縱即逝。抓住了機遇也就等於抓住了成功地尾巴。」

    「還是跟那些土地有關?」

    「沒錯。我當初在收集情報完善情報網絡地時候就現了一個規律。當時覺得那個規律與我根本無關。所以也就放置一邊沒有多加理睬。但是現在想起來。卻現了這個規律地背後有著龐大地利益糾結。甚至是關乎到整個大齊朝廷地。」

    「什麼樣地規律?」

    「只要是每逢災年。貴族地土地和奴隸地數量就會猛增。原本我只是想遇到災年了。那麼一些人沒有飯吃賣田賣地。甚至最後賣兒賣女賣自己都是極為有可能地。但是。從數據顯示地結果和這種自然現象地產生是有分歧地。那就是從受災程度和朝廷地賑災及時性推斷災年地災民數據和最後真正淪為奴隸地人數數據時不符合地。」

    「實際上。真正淪為奴隸地人數比應該淪為地數量要多是嗎?」太子殿下似乎一講就開竅。看來他也曾關注過這件事情。只不過當時地他並不能從中找到原因罷了。

    「沒錯,這當中的數據有著差異,而已相去很遠。我當時就產生了疑惑,不過我在當時將這一切歸結到了一個原因,那就是朝廷的腐朽和官員的。朝廷腐朽不體察民情,所以不能及時賑災,官員不關心民眾生死所以貪污災糧。這種情況確實有出現過,所以我這麼來推斷這麼來懷也是有情可原地。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這個數據分歧的背後原因就一直隱藏在深處了。當所有人將原因都歸結到朝廷,都歸結到那幾個已經被逮地貪官身上後,所有的問題都已經有了解釋,也就有了背黑鍋地人了。誰來會來深究背後到底潛藏著什麼呢?但是,卻是機緣巧合,我卻在6家的時候就現了一種現象。」

    「什麼現象?」

    「葉家有時候為了打擊某個不聽話地商戶,就會阻斷他的供貨源,卻要他生產出產品。如果生產不出來,那麼這個商戶就真正倒霉了。當時的6家就碰到過這樣的事情,葉家封鎖了所有生鐵的供貨源,卻要6家在規定的時限之內鍛造出一批鐵器。當時6家為了度過此關可謂是費盡心機,雖然我們最後採取的是旁門左道的辦法,但是為了對付泰山壓頂一般的葉家也只能出此下策。可是,針對鐵器這一種生產必用品來,人們的生存必用品就更為的重要了。而葉家對待這一種人們生存必用品也是用了同樣的

    式。」

    「你指的是百姓的糧食?」

    「沒錯,」我馬上響應,沒想到太子這麼聰明,一猜即中,真有種知音的感覺。「每到災年的時候,以葉家為代表的貴族就會大量的吞進穀物,因為災年的關心,市面上的穀物原本就是相對缺少的。因為有像葉家這樣的人在幕後操控,市面上的糧食就更加少了,供貨一緊缺必然使得米商們哄抬市價來維持市場的供求平衡。這時候,通貨緊缺,米價只會越來越貴。而一批以土地作為抵押的高利貸就應運而生了。他們到處放高利貸,自耕農為了度過這個災年,為了求生會不惜一切的購買這個高利貸,而一旦還不上就要失去土地。只要失去了土地,自耕農就因此變成了小作農,小作農更是容易變成貴族的奴隸。由此,原本應該直接向國家納稅的自耕農變成了要向貴族和朝廷共同納稅的小作農,甚至是不用向國家納稅而直接服務於貴族的奴隸。這樣一來,國家地收入越來越低,國庫越來越空虛。一旦生了災年,朝廷甚至會無力放賑災糧,而逼不得已的要向各大貴族徵糧。貴族們拿出糧食已經是不願意了,可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是,其實這些糧食本來就是他們在災年之初大量吞進的,這時候只不過是吐出來還給老百姓而已。可是,他們這樣一吞一吐之後,收入囊中地財富豈是撥撥算盤珠子就能夠算得出來的。而且,災年只是一年,自耕農的稅收卻是一輩子長達幾十年,這幾十年的稅收都被各大貴族給私吞掉了。朝廷卻被蒙在鼓裡,沒有人想的明白,為什麼國家會越來越窮,沒有人能夠弄得清楚國庫為什麼會越來越空虛。當朝或也只能將這些原因歸結到災年,歸結到天吧。誰能想到,其實這一切的背後都有一雙手在那裡操控著,調配著。可能一些已經既得了非常大利潤的貴族也搞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就越來越富了。但是生活地越來越好,家中的財富越來越多,也讓他們其他都不想,只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矢志不渝的跟著葉德陵。因為正是跟著了葉德陵,才會讓他們的家族越來越壯大,越來越富庶。而,葉德陵也就是用了商人的那一套,用既得利益緊緊的拴住他的利益同夥,同時保證了他是當中記得利潤最大的那一個。」

    「你就是從那一些奴隸的數據差異中推斷出了這一些?」太子的口氣完全地問的。

    我知道他是要好奇到一個很高的程度才會這樣毫不掩飾自己的問來問。但是,換做任何一個人來聽這一段話都會跟太子一樣。誰能相信,僅從那些個冰冷死板的數字中就能得出這樣的一個推論呢?但是不相信又有什麼辦法?有其他的解釋嗎?我自己都不肯定是不是就僅靠了那一些數據而得,但是可以明確的是,如果我也是當朝,也是當時時代當中的一員的話,我肯定不可能能夠跳出當時地一個歷史局限來看出這一些問題。

    至於這些問題是從我前世所學的那一些中獲得的,我也說不出來。似乎歷史沒教過,政治書上也沒提這樣的事情,其他的也回憶不起來了。我只知道,是前世今生地所有的所學和經歷幫助我一起找到了答案。

    這是葉德陵地基礎,也是他的命脈,當然也就是打敗他地一個突破口了。

    「是啊,這樣一說完全通了。從父皇登基開始,每逢災年貴族就將自耕農趕出了土地,不斷擴大了他們的領地,增加了他們地賦稅,而相對的,皇室的賦稅卻隨之減少了。然後,在第二年他們又將購入的穀物上贈給朝廷充當賑災米,以達到收容民心的目的。朝廷感謝他們,百姓感謝他們,以至於後來朝廷必須依賴他們,而百姓也變得信任他們卻不信任皇室了。」

    「呵,這些是葉德陵所沒有想到的吧,只不過他這麼做了之後,確實達到了這樣的效果。整個大齊,上下的黎民百姓,不知道當朝皇帝尊號的可能有之,但是不知道安國侯葉德陵的恐怕是一個也找不出來吧。葉德陵可能根本沒有如此那麼大的野心,但是被越捧越高之後,他也就越來越膽大了。」

    「既然,我們已經摸通了這一層,那麼怎麼阻止他們呢?」

    「阻止?不。就像治水一樣,堵不如疏。除非你有移山填海的能力,否則堵是堵不住的,還不如疏通為上。」

    「怎樣疏?」

    「既然葉德陵是站在商人的立場和思維方式上來做這件事情的,那麼我們也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買賣人只能用買賣人的方式,我們也來跟著做一次交易。只不過這一次的交易,我們站在了背後操控,我們成為了地下隱身人,幕後黑手。」ico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