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初唐逍遙王爺

龍騰世紀 第十三章 遊覽古巴比倫遺址 文 / 初唐逍遙王爺

    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ginggardens)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這座花園傳說是當時的國王為公主而建的。

    之後的尼羅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兩河文明的促進下展起來的。希臘人從那裡學到了數學、物理學和哲學;猶太人從那裡學到了神學,並將它傳播於世;阿拉伯人從那裡學到了建築學,並以此教化了整個中世紀野蠻的歐洲。

    大約在公元前2ooo年,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都的巴比倫王國。公元前1792年,漢謨拉比mmurabi)即位,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並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備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烏爾納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共有282條,刻在一塊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公元前689年,巴比倫王國被亞述所滅。公元前6o5年新巴比倫王國滅掉了亞述。後來,神廟祭師集團當權,終於在公元前538年,被位於伊朗高原的波斯所滅。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便告結束。

    布蘭並不熟知古巴比倫的歷史,所以介紹古巴比倫一事,全交給了李泰。

    一邊緩步邁步在早以淹沒在歷史中的古巴比倫以址,李泰那因為對回憶浩瀚歷史滄桑感觸帶有深沉歎息的聲音響起,「底格里斯河與幼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兩河之間的地方)大約在中國夏朝的時候(公元前19世紀)就孕育了人類有史以來最早的文明——古巴比倫文明;這個地區由於沒有天然的屏障,所以產生了古巴比倫多樣化的文化展趨勢。

    底格里斯河和幼拉底河中間的地方叫「美索不達米亞」,意思就是「兩河之間」。每年春天,高原地區的積雪融化,這兩條河就在美索不達米亞氾濫成災。特別是下游一帶,地勢低凹,幾乎全被淹沒。一個流傳到今天的巴比倫神話,生動地反映了這種情形:一位巴比倫國王的祖先夢見他遇到了神仙。神告訴他,洪水就要淹沒大地,來懲罰人類的罪惡。因為他一向對神十分虔誠,所以神要搭救他。這個人聽從神的吩咐,造了一隻方舟,把全家人都搬到舟上,還帶了幾隻動物和一些種子。沒過多久,烏雲佈滿天空,黑暗籠罩了大地,狂風暴雨襲來,滔滔洪水淹沒了一切生命,只有那只方舟在茫茫無邊的水面上漂行。到了第七天,風住了,河水平靜下來。這時候,方舟漂到一座山旁。舟上的人把動物放出方舟,將種子撒在山上,大地的生命重新開始了。人類許多民族的神話都受到巴比倫這個古老傳說的影響。西方著名的諾亞方舟的故事也是從這個傳說演變來的:一個叫諾亞的人按照上帝的命令造了一隻方舟,全家人坐上去,躲過了水災。當洪水退落的時候,諾亞放出一隻鴿子。不久,鴿子銜著一片新擰下的橄欖葉子飛回來,使挪亞知道洪水已經退去,萬物又恢復了生命。後來,西方人就把鴿子和橄欖枝作為和平的象徵。」

    「啊!」李漱和李治同時驚呼一聲,紛紛睜大了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副不可置信的可愛樣子,齊聲道,「四哥你原先講的『諾亞方舟』的故事,原來就是這個古巴比倫的啊!」

    李泰溫和一笑,微微點了點頭,算是承認,「當初跟你們講故事,就知道被情節吸引,卻絲毫不會思索一下故事的源地,呵呵。」

    被李泰大手分別摸了下腦袋的兩人可愛地吐了吐舌頭,當初李泰給他們講故事的時候沒少說廢話,尤其是對李治,他可是抱著教導下一任大唐天子的義務和目的。

    當時兩人純粹是當神話故事來聽,壓根就沒有想過將故事跟一些歷史史實聯繫在一起,而李泰似乎也一直就在跟他們講述一些國外風趣逸聞,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

    而對於這兩個小鬼,李漱可能做不了什麼,但綜觀李治一生,有一件事絕對值得李泰培養!那就是後世歷代史學家、儒學家們意見很大的學術觀念!

    不同於他的祖父和父親,李治並不喜歡儒學,而是喜歡柔媚而艷麗的詩問詞賦!光這一點,就一直讓封建史學家等很不滿意!

    而大唐的天資素來都是在文學方面有著很高造詣的,就李治來說,他親手製作了《上元舞》,還新譜多章《琴歌》、《白雪》!

    之所以一直給李治灌輸各類知識,那也是因為他將來必定是大唐皇帝!讓他多瞭解一些國外的風情人土知識也好!

    另一方面,也是為日後對這些東方人眼中從未企及的神秘領土打開一扇大門,加強聯繫雙方交流!又有絲綢之路存在,相信雙方最早期的文化交流將會不是想像中那麼的困難!有未來的皇帝大力扶持,還有比這個更好的捷徑嗎?

    不再調侃兩人,李泰緩緩繼續道,「當然,無論是神仙還是和平鴿,都不能給人們帶來真正的安寧和幸福。要戰勝洪水,還得靠人們自己。巴比倫人在和洪水鬥爭中,學會了修堤築壩,開渠造河。當洪水被制服以後,他們和埃及人一樣,也享受到了河流定期氾濫的好處。氾濫的洪水帶來大量淤泥,使兩岸的土壤變得十分肥沃。再加上這裡陽光強烈,水量充足,莊稼年年豐收。據說,小麥最早就是生長在巴比倫的。」

    聽李泰講了這麼多,李治忽然正色道,「那麼四哥,照你這麼一說,古巴比倫不就非常強大和文化達了嗎?怎麼我都沒有聽過呢?」

    李泰滿意一笑,看了看同樣好奇無比的其他人,尤其是李漱。此刻的嬌縱合蒲公主,卻被李泰特意準備的寬大袍子遮掩得密封無比,比之兩名阿拉伯公主尤過之而無不及!

    李漱一直不滿李泰的作為,卻也無可奈何。本來李恪回來後,她就一直纏著李恪,將李泰給徹底拋到了腦後,在她看來,她那三哥才是她最愛的兄長。而對於李泰,她一直有那麼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就像昨天下午她偷偷躲在一邊,滿臉暈紅地瞧著纏綿的李泰和武媚娘,好奇歸好奇,但不可否認,她確實對李泰有了異常的感情!可能與愛情無關,也可能跟親情無關,但她卻能確定的是,在幾年前李泰改變之後,她一直十分喜歡呆在李泰身邊,喜歡捉弄他的四哥,喜歡看她的四哥為了她皺眉,喜歡看他露出不再那副世間一切盡在把握中的神情!

    終於,李漱明白了,她對李泰,僅是一種好奇,好奇他的改變,好奇他的與眾不同,好奇他的平靜如水,好奇他千軍圍我幾萬重,我自歸然而不動的氣勢。不知不覺間,她已習慣,習慣他的一切,習慣了他的運籌帷幄,習慣了他的了然無胸,習慣了他的挺拔,習慣他的風采,習慣了他的關懷。

    也許,也許自己還真有那麼一些對四哥的少女情懷吧?不是嗎?四哥他可是最佳的白馬王子的人選啊?

    「不,」李泰微笑地搖了搖頭,嘴角扯了一個柔和的弧度,眉宇間洋溢著讚賞的笑意,似乎對李治的體溫很滿意一般,「住在巴比倫北面的亞述人十分強悍。早在中國已經進入春秋時代(公元前8世紀),亞述就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軍事帝國。巴比倫被它征服了,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埃及,也都先後歸入它的版圖。除了希臘和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幾乎都被它佔領了。亞述的都叫尼尼微,那裡修建了許多宏偉的宮殿。

    春秋戰國年間(公元前612年),居住在巴比倫的迦勒底人聯合東邊的米堤亞人進攻亞達。他們手執帶血的長矛和盾牌衝進了尼尼微。全城居民遭到屠殺,甚至連兒童也不能倖免。亞述最後一代國王辛沙立希孔和他的宮殿一起被燒成灰燼。從此,這個龐大帝國連同它的都就從地面上消失了。」

    「唉,真是可惜了!」李恪也終於出聲了,這丫的在享受到阿拉伯女人柔順以後的傢伙,竟然在光天化日、大庭廣眾之下對白衣大食公主玩起了眉目傳情!弄得他那輕紗遮面的妻子尷尬萬分,不無懊惱地狠狠瞪了眼李恪,這廝方才醒悟過來。

    不到阿拉伯!不知道男人的地位也可以這麼強大!

    這句在後世被許多男人引為經典的話,李恪卻著實從李泰嘴裡得知,而自身也體會了一翻!

    可惜?什麼可惜?眾人大奇,不明白李恪說的是哪門子話?是可惜古巴比倫亡於亞述之手?還是亞述的覆滅?

    李恪忽然嘿嘿一笑,丟了個『哥們,你就別裝了,兄弟我還不知道你嗎?』的眼神給李泰,一副大義凜然地挽起袖口道,「說吧,四弟,在哪兒動手?」

    「動手?」李泰奇怪,眾人也同樣大奇,不明白李恪在說什麼?

    「當然了,你這麼囉囉嗦嗦說了半天,還不是為了最後那一句『根據我的猜測,根據本王多年的研究,本王認定,古巴比倫以及亞述等地的遺址就在某某地方,所以,今天我本王是來考察的,為了改日挖掘做好準備工作!』」李恪得意洋洋地講述著自己曲解的想法,還順便四處打量起來,那臉上的表情,儘是你這小子得了便宜還賣乖,咱們男子漢大丈夫,自然是想什麼說什麼,想什麼做什麼了!

    s:沒想到大家到現在還在支持,實在是太感動了,謝謝,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