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初唐逍遙王爺

龍騰世紀 第九章 宮廷宴會前奏 文 / 初唐逍遙王爺

    當天晚上,由於數月不見,李泰是享盡艷福,終於在溫柔鄉中睡去。

    接著數天,菊兒與李庶幾女是大動干戈,忙得不亦樂乎,將長安城內的*花大肆搬出,尤其是花坊,還有更是將皇宮中的菊花也分散擺放。皇城之內,無數的黃色菊花,各角落都有,大街之上,亦放有多盆菊花,雖然沒有誇張到詩中那般,卻也令長安百姓等意外無比了。

    至於這黃金甲,那更簡單了,用顏料罷了,數萬軍隊的盔甲修飾一翻,於重陽節當日了來一翻閱兵即可。

    在唐朝,因為沒有所謂的國慶日,僅有春節、元宵與重陽為一年之最。春節雖然隆重,但這是新年,故而,不是其他節日,元宵節之時,是唐朝僅有的開夜市時間,那是萬民最為開心的時光,因為不需要禁夜。而重陽,則是歷代家人團聚之時,相當為古人所看重,故而,此次於重陽大宴群臣,同時關係到馬政之事,又不禁夜,能不讓人高興嗎?

    由於事先沒有什麼準備,這閱兵無法完美地完成,所以,到了重陽那天,還是換了舞馬。並且,也將那一批從隴右直接帶來的馬匹,進行了訓練一翻,令得無數人稱道,都十分看好這些馬的展,將來組建的百騎,定是大唐最好的一批。

    夜間,皇宮之中,燃起了焰火,一片歡聲笑語,李泰攜武照幾女進入宴會場地,這回,李泰次穿上了類似後世的晚禮服,令得眾人驚異。

    柴陵武等一批功勳子弟,很快地就圍上了李泰,而李漱等公主、王妃們,則將武媚娘等拉過去說話。

    「魏王殿下,您上回去隴右,怎麼不帶上我呢,聽過隴右很好玩,是嗎?」房遺愛好奇地問李泰,似乎是怪其不夠一起,就知道自己享福。

    李泰無奈,搖頭,隴右可沒什麼好玩的,那僅是一片草場,再麼,一群過萬的馬匹罷了,沒什麼好玩的。

    「草場,是不是北方那種的草原,還有,過萬的馬匹,那該有多少?我大唐目前數十萬馬匹,隴右又是監牧基地,有多少馬匹,二十萬,還是三十萬?」柴陵武非常激動地拉著李泰的胳膊,疑問道。

    李泰苦笑,這又不是啥好事,怎麼那都好奇啊,這群在帝都長安長大的貴族、功勳、官僚子弟,還真是對啥都想瞭解啊!「這個啊,呃,下次我再去隴右,盡量帶你們一起去好了,我們先回再說好了,現在麼,這是宴會,咱們還是別說了」

    幾人還要說什麼,旁邊走來幾位老軍功大佬,頓時就都不說話了。

    李泰先是驚訝了一會,方才反應過來,順便還抬頭看了看西邊,現現在是晚上,這太陽早就落山了,不禁納悶,什麼風把這幾位都吹來了?

    李孝恭幾人相視一笑,當即先開口,「青雀啊,做得不錯,將我大唐騎兵能力提高,我們這些個老傢伙,可是樂得如此啊,若是將來開展,你魏王可是大功一件啊」

    李泰一愣,隨即明白過來,豪爽道,「河間王說笑了,能將大唐騎兵戰鬥力提高,該是我大唐之萬幸,談何功勞不功勞的呢!」

    尉遲敬德也笑著開口,「魏王殿下啊,您沒上過戰場,並不清楚,這騎兵的戰鬥力代表的是什麼,我大唐基業,若沒有騎兵,可是沒有今天。雖然我大唐馬匹眾多,但是,騎兵卻是每次戰役損失最多的,當然,這是對於馬匹損失,再於整個騎兵的戰鬥力而言。每一場戰鬥,馬匹損失數目十分可觀啊,也就是說,每場戰役之後,這馬匹又得需要再次訓練,補充,又得花費一段時日,方可重建。這遠遠比不上其他兵種,所以說,騎兵是每場戰爭中損失最大的。訓練馬匹不易,這騎兵又是需要花費最多的,我大唐天子重視馬政,否則,嘿嘿,我大唐如此對外做戰,如何有今天之強盛,陛下何來『天可汗』之稱謂?」

    看著這位因太平盛世而躲在家中,不輕易出現。晚年更是沉迷道術,在府中築台,研習丹藥,直到逝世,歷時十多年的尉遲敬德。李泰有一些奇特的感覺,李靖因功高震主才不得不避於家中。李世績則因李世民用龍鬚給其做藥引,忠心無比,但李世民死前,也是擺明猜忌於他,將其弄離長安京城,再讓李治一登基再招回朝中為官,如此再重得其忠心,使得其在日後小心為人,皇家之事什麼都不敢管,才導致了武氏封後之事的順利。那麼,這位於高宗年間沉迷道教的門神呢?他又是如何這般處世的呢?

    想歸想,李泰嘴上卻依舊恭敬,「多些叔父教導,青雀明白了,騎兵是我大唐軍隊之關鍵,小侄定想盡方法將其揚光大」

    李靖摸了摸鬍鬚,點點頭,「確實啊,我大唐建立之初,基本上穩定了國內局勢以後,但仍面臨著一個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就是如何消除邊患。當時「突厥強盛,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之,控弦百餘萬。」從武德四年開始,突厥不斷騷擾唐朝邊境。武德九年七月,突厥頡利可汗率精騎十餘萬,進寇武功,京師戒嚴。

    當時,面對突厥日益嚴重的軍事壓力,當今天子根據突厥「惟勁騎奔沖」的特點,主張加強軍隊騎兵的建設,用軍事進攻的戰略,徹底擊潰突厥軍隊,一勞永逸地解決邊患問題。」

    李泰聽了,回想一下,當初李世民即位伊始,就致力於軍隊的建設。武德九年九月,天子召集諸衛將卒習武於顯德殿,並說:「我不使汝等穿池築苑,造諸淫費,農民恣令逸樂,兵士唯習弓馬,庶使汝戰,亦望汝前無橫敵。」由於唐朝重視軍隊訓練,不久「士卒皆為精銳。」

    貞觀三年,反擊突厥的時機成熟,李世民遣派軍隊十餘萬,分兵六路,向突厥起大規模的進攻。戰爭爆後,代州道行軍總管李靖親率精兵,自馬邑出擊,一舉襲破定襄城,頡利可汗狠狽逃遁。李靖隨即選派輕騎兵一萬,攜二十日乾糧,深入追擊。「靖軍逼其牙帳十五里,虜始覺,頡利畏威先走,部眾因而潰散。」在這次反擊戰中,騎兵揮了重要作用。

    瞬間,李泰也明白了,原來,這位大唐軍神,也是在向自己闡述騎兵重要性啊。而在後世,李靖所著《六軍鏡》三卷,以及李靖與李世民談論兵法的語錄經後人整理成書《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通稱《李衛公問對》),更被宋神宗將其定為《武經七書》之一。自己穿越到了初唐,還說不準,能親自見識一翻呢!想到這,不禁心有飄飄然。

    正當李泰想著那些時,李靖又出口了,「不知魏王對目前我大唐對外戰爭如何看法?」

    李泰趕忙收回心神,認真地思考一翻,才小心答道,「我大唐自從滅亡了東突厥以後,對外戰爭基本上就從防禦性的自衛戰爭,轉變為進攻性的戰爭,由於軍事戰略的轉變,就使我大唐的對外戰爭,有了幾個主要特點:

    第一,戰爭主要是我漢族與「夷狄」之間的衝突。我唐與突厥、吐谷渾、薛延陀、奚、契丹、高麗等,都能生戰爭,尤其是和突厥、吐蕃、高麗之間的戰爭,不僅會規模大,而且定會持續時間長。要同這些善於騎射的遊牧民族作戰,就離不開騎兵。」

    看到幾人都點頭,李泰就得意了,吐蕃、高麗戰爭雖還未開始,但肯定會打,這些個老軍方大佬都是深詣此理啊。

    「這第二麼,戰場遼闊,長途奔襲。我大唐至少有多次動大規模的軍事遠征。且為了縮短行軍時期,提高進攻度,增強攻擊的突然性,我大唐往往必須使用大量騎兵。」李孝恭等人分分點頭。

    「這第三,我大唐戰爭中很多使用蕃兵蕃將。蕃兵也會被徵調,例如,麗伯父滅突厥那一戰。而蕃將蕃兵在戰場上,只有和戰騎相結合,才能充分揮他們的特長。」

    李孝恭滿意地拍手,「說的好,看來,青雀對我大唐騎兵的功用十分瞭解,如此甚好,甚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