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初唐逍遙王爺

龍騰世紀 第二章 前往隴右,大唐國家監牧基地 文 / 初唐逍遙王爺

    對於提高大唐馬匹的能力和騎兵戰鬥力,李泰是十分樂意如此,故而,李泰非常爽快地出聲「父皇,兒臣願意親自帶那訓練已成的舞馬,前往隴右。馬牧業於我唐朝興衰休戚相關,我等定不餘餘力將之揚光大」

    李世民呵呵一笑,滿意地摸摸鬍鬚「如此甚好,有如此動力、活力注入,則我大唐馬政將更完善,馬匹訓練將更了得啊,若是能大量改善馬質,那就更好了」

    貞觀初年,唐朝把隋朝遺留在長安東北赤岸澤牧場的三千匹牝牡馬遷移到隴右,創建了國家監牧基地。

    唐朝為了展國家馬牧業,建立了規模宏大、組織嚴密的馬政機構和監牧制度。唐朝前期,統治集團慎重選拔任用馬政官員。唐初宰相長孫無忌認為「群牧事重,委在長官。」

    唐朝建立了馬匹的醫療制度和機構。唐朝太僕寺設有獸醫博士四人,獸醫六百人,學生一百人。尚乘局有獸醫七十人,太子僕寺有獸醫二十人。其獸醫人數之多,在唐代以前是罕見的。地方州縣也設有獸醫機構和人員。官畜在道,有羸病不堪前進者,留付隨近州縣,養飼療救。粟草及藥官給,而所在官司受之,須療養有法。隴右監牧也設置病馬坊,可以說,這是華夏歷史上馬牧業的一大奇跡。

    最令人稱道的事是,唐朝前期重視改進中國馬匹的品種,提高馬匹的素質。貞觀初年,同州剌史宇文士及在當地現一匹隋朝開皇年間從大宛進獻的名馬流落在民間,「老於朝邑市面家挽,鬃尾焦禿,皮肉穿穴。」這匹馬被送到京師時,唐太宗親自到郊外長樂坡迎接,並派人精心調理,「飼以鐘乳」。後來此馬產下五匹馬駒,長大後都成為駿馬

    在李世民親出長安的相送下,李泰等人踏上了去隴右的官道。路途上,李泰不禁感慨起,這馬匹的重要性還真不是一般啊,尤其是對於唐朝來說。

    唐朝前期國家疆域廣大,「東極海,西至焉耆,南盡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陀界;東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為了滿足當時國內外交通的需要,唐朝建立了完備的館驛制度。從長安通往全國各地的主要交通線上,每隔三十里設一館驛,以傳送公文,迎送來往官吏。當時唐朝有館驛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驛二百六十所,水6相兼驛八十六所,依照館驛在交通中的重要程度,分別等級供給一定數量的驛馬。按規定京師都邑亭驛配馬七十五匹。諸州縣館驛配馬分為六等,一等六十匹,二等四十五匹,三等三十匹,四等十八匹,五等十二匹,六等八匹。地形險峻,道路崎嶇和江南嶺南等地區不宜大馬奔馳,配備蜀馬。

    同時,唐朝還有遞馱制度,需要使用大量馬匹。例如《唐六典》載:「凡親王入朝,皆給車牛馱馬,車牛六十乘,馱馬一百匹。若大妃回來,加車牛二十乘,馬二十匹。」

    唐朝的驛馬用途日益廣泛。李肇《國史補》說:「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謝枋得《註解選唐詩》說:「明皇天寶間,涪州貢荔枝,到長安,色香不變,貴妃乃喜。州縣以郵傳疾走稱上意,人馬韁斃,相望於道。」由於濫用驛馬,驛馬耗損也非常嚴重。反映了唐朝統治者對驛馬的高度重視和驛馬在交通中的重要性

    李恪與李泰齊頭並進,一路看著閃光風景,互相談論,不覺都十分地舒心。

    「罽賓國於貞觀十一年,遣使獻名馬,父皇嘉其誠款,賜以繒彩。貞觀初年,那匹大宛名駒所產之馬,父皇更是重視,如今,四弟一下子就弄來如此多馬匹,嘿嘿,怪不得父皇會送出長安了」李恪與李泰閒聊著,又說到了大唐對馬的態度等。

    李泰用手指在鼻息下放著,淡淡一笑「這麼多馬,亦於事無補啊,我大唐數十萬馬匹,也僅比那些部落狀的個別遊牧民族多罷了,他們可是差不多全民皆兵啊」

    李恪點點頭「正是如此,我大唐一慣已騎兵為主力,若是少了騎兵,則,未必能如此強大啊」

    正當二人說得正起興,一匹白色寶馬伏著一位身穿胡衣的美麗少女跑上前來,「三哥,四哥,你們在說什麼呢?我也要聽」原來,這位居然是合蒲公主,她這麼一來,李泰二人立即感覺頭疼,這丫頭,真是瘋狂啊,非吵著要跟來,不經過父皇同意,就偷偷溜來了,若是等自己二人回去後,還不是被一頓臭罵麼?

    李泰立即搖頭,「沒啊,沒說啥,只是些關於我大唐馬匹功用等罷了」

    李漱好奇地打量了李泰幾眼,才出口「四哥,你不後悔麼?」

    「後悔?」李泰納悶道,腦袋更是打了幾個問號,自己為什麼要後悔?

    李漱掩嘴輕笑,「當然是這些舞馬等啊,你好不容易才弄來這麼多,怎麼就除留下少部分,其餘都運來隆右了呢?」

    李泰立即恍然大悟,淡笑,「十七妹啊,這些舞馬再好,又有什麼用,若是我大唐所有馬匹能有舞馬一半的靈性或規律性等,那我大唐騎兵,至少會抬高一個檔次啊。且,這些舞馬僅是最為馬匹訓練規範,又不會上戰場,最多可以拿來育種罷了,有什麼好擔心的,更別提後悔了,只要我大唐騎兵強大,這些個馬匹,都葬送了,你四哥,我都不會心疼」一臉得無所謂,心理更是想著,就算心疼又如何,不將馬匹等展更加廣泛,萬一再弄出個宋朝的局面,那還了得,連馬匹都不怎麼多的朝代,處處受遊牧民族欺凌。到時候,有個別再棒的神馬,也無濟於事了。還不如趁現在,將大唐馬種都改善,南方也要興起馬來,屆時,北方遊牧民族未必佔優勢了吧。但關鍵,還是將眼前弄好吧,以後的,以後再說,歷史畢竟是歷史,人力難以勝天啊。

    這時,李恪也說話了,「四弟說得好啊,目前,我們只管將大唐騎兵變得更加強大,其他的事,暫且不必理會。等我大唐騎兵強大之後,則我大唐軍事實力提高,到那時,還有誰敢不服從我大唐。若是要馬,只管憑父皇那『天可汗』的地位,大唐強盛的國力,他們自會送來好馬。說不準,還會有千古奇馬呢」李恪一臉嚮往,似乎看到了那一天的到來,憧憬著大唐的強盛,還有那無數的寶馬,聽得李泰直接翻白眼。李漱則十分淑女地捂嘴輕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