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初唐逍遙王爺

龍騰世紀 第十九章 曾經的花展,耍了整個大唐 文 / 初唐逍遙王爺

    李泰等人走進了那擺放,也是收藏各種花的屋子中,若說是屋子,也不太確切了,總之,由於現在的李泰是來自後世,所以就將後世大量的建築勾畫了下來,開始對著自己的魏王府進行規劃,改革,爭取構造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魏王府。當然,李泰還沒有狂妄到要在大唐構建一些後世引以為傲的建築,什麼塔,什麼門,甚至什麼宮等等,畢竟那些已經沒有意義了,歷史始終是歷史,一切的一切都會淹沒在歷史中,即便真能轟動後世,但自己也已經看不到了,另外,即便自己做的真的很好,那自己來自的後世,他們有可能現嗎?

    室內頗有後世博物館的味道,而屋子又是各種土木工程的結合,且在很多方面有檀香的味道。與靠近湖邊那清淨幽閒的竹屋不同,這裡顯然更收李泰重視,其中有花卉,盆景,藥草等分類的大廳,以便要找什麼時無法最快的找出,當然,在這裡也劃分了四季的種類,大多都是珍貴稀有的品種。這些可都是李泰異常喜歡,也重點要照料的。平時多有府裡侍女們來照顧,可見李泰對此卻是相當用心啊。

    「若是再到來年春季的花展等,我弄的盆景和種的花,一定要得頭獎!」小丫頭菊兒挽著李泰,邊手舞足蹈。看的李泰幾人對視一眼,皆無奈地笑了笑,還說不是小孩子,這丫頭怎麼看都不像個大人啊。當初,李泰來到大唐之時,一次湊巧,菊兒那小丫頭種花不成,正在大惱火。李泰安慰了她一下,遂想到了花,花並非都很難種,那也得看生命力如何,品種如何,而自己以前也頗喜愛花,尤其是蘭花,養花是一種藝術,盆景等也是。忽然間,李泰想到了一件異常荒唐的事,那只是自己的一個一閃而過的想法,但是卻實施了,不為別的,只為問心無愧,從此,李世民對他更加倚重了。

    當時,李泰就對李世民提出了要開花市,每年春季要開花展,在花展時分,不僅可以展示自己喜歡的花,也可以展示自己所思所想出來的栽花方式,例如盆景等,可以展示自己種出來,但外觀與眾不同的,也可以展示民眾乃至長安都不曾見識過的花草樹木的品種,跟甚者也可以展示自己覺的有趣的奇技淫巧之物。

    李世民一天頓時十分高興,畢竟,古時候大唐的娛樂生活項目太少了,就算是皇帝也會覺得無聊啊,要不然,也不會出現歷史上太宗玩贏,魏征進諫,結果把贏給悶死了這事。而這種與民同樂之事,對於這個重民心的開明皇帝,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於是,在花展正式開始時,李世民也欣然前往,還帶去了不少宮中的名貴品種以供展示。而花展也沒有讓所有人失望,光李泰這個起人展示出來的花卉品種,種植藝術,盆景種類和藝術等等,就讓很多人歎為觀止,當真是聞所未聞啊。甚至很多人當場願意花重金購買下魏王府的花卉,盆景等,而李泰則謝決了,他僅是說,這次僅是展示,是向所有大唐子民展示我大唐地域之光,物品之繁盛的地點罷了。但是下次卻可以,當看到不少人露出失望的表情時,李泰又提出,他將在市井間開設花坊,用以出售花卉,盆景等,並將自己精心培養的品種列舉出來,且將種植方法,藝術流傳開去,還會在每年春季,將大量的種子向全大唐各地送出,以便我大唐處處都有美好的事物,也象徵我大唐盛世,所有人的生活都能如花般美滿。

    另外,李泰還順道提了句,開設花坊是他那便宜老爹批准的,這樣也就杜絕了很多大臣想以皇室宗親,尤其王爺之身怎可開設花坊的口了。最後嘛,李泰更是說了一件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甚至有人憤怒,最後卻又覺的十分合理也無可奈何的事。

    「從古至今,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最重要的問題無疑是土地,一個王朝的建立需要民心,當王朝建立之時,往往重新分配土地,正是所謂的大亂以後必有大治。但是,卻有著那麼一些加王朝覆滅的因素存在,那就是土地兼併,當農民的土地一但失去,那他們如何生活,因此,一個王朝的覆滅,主要原因也在於此,如今,我大唐天子仁厚愛民,今日更借此機會向我所有大唐子民宣誓,我大唐絕不能存在任何形式的土地兼併,且每過1o年將重新丈量一次土地,你們說好不好?」李泰先詮釋一翻土地的重要性,隨後將回答讓給所有百姓們,又由於,李泰是選擇在了大唐一個大型的廣場上舉行,所以當真是人海人海。

    「好,大唐皇帝陛下萬歲,大唐皇帝陛下萬歲」所有的民眾都下跪大喊道,絲毫不給李世民考慮的機會,無奈,李世民只能染桿塔們起來,心裡也在納悶,青雀這孩子,怎麼事先一點風都不透露給我呢?不過,這樣也好,既然有他一個大唐王爺為民請命,想必,就是那些老頑固的儒學大師也沒有反駁的借口了吧,青雀,真還要等,等你給我一個最佳的機會,能讓所有人的反對聲都小的將盡沒有時。

    「孔老夫子曾言『仁』,先人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那麼既然先人能提出如此,那麼我們後人就能做到,那麼,請問,所有我大唐的士大夫,貴族,士族,門閥子弟們,他們能不能做到,他們也有儒家傳人,難道他們能給先賢摸黑,他們會輸給先賢嗎?大家說,他們會也不會?」李泰又向著所有大唐的朝廷大臣們提出了疑問。

    「不會,不會,」民眾跟著李泰的呼聲響起。

    「杜相」

    「房相」

    「長孫大人」

    「魏征大人」

    「我朝儒學大師皆」

    這讓那些原本肚子裡有了怒氣的大臣都好受了些,原來自己也如此得民心啊,既然如此,那我少些利益,為了我大唐萬世基業,千秋萬代,也為了能夠青史留名,放棄一些,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看著台下那些滿心歡喜的人群,李世民感覺到從所未有的舒心,即便是帶給他們大唐盛世和安寧的生活,可朕也看得出,不少子民心中還是有不樂意,有遺恨之處,青雀說的一點沒錯,歷來朝代跟替,最重要的還是土地問題,今我貞觀一朝,可謂政治開明,民風樸實,可誰知道日後呢?若是趁此機會,趁著這民心大漲的機會,宣佈我大唐永不允許土地兼併,違著將糟到我所有大唐子民的唾棄,即便是動用軍隊又如何,我尚且從玄武門而來,難道就不能再做點什麼了嗎?歷來世家門閥,貴族等皆為朝廷,皇室大患,如今,有如此民心,朕還害怕什麼?

    失去了關攏貴族的支持,與山東貴族對立,乃至與全國各地主們不融洽,但朕依然有如此之多的子民。想必將來,在後世,朕的功績將達到歷來我華夏民族,炎黃子孫歷代帝王的最高點吧,即萬世不可掩蓋。李世民雖然這麼想著,但他手底下的大臣亦有很多也這樣想著的,畢竟,這貞觀一朝可是歷代最少貪官污吏的啊,近乎沒有,朝臣大多都隨著太宗為百姓著想的想法,不再局限在自身利益這麼簡單了。畢竟,大多數人一生最大的榮耀就是留名青史啊!

    第二章到,第三章正在醞釀中,相信很快就上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