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茶怎會需要如此多如此複雜的程序?」武照好奇地問道。
「一會你就知道了」李泰又賣了個關子,這可是我華夏民族數千年的精華啊,一道功夫茶可不僅僅是茶如此簡單啊。
「四哥,你跟嫂子在幹嘛呢,泡茶嗎?」一個童稚的聲音響起,不用回頭,李泰就知道是李治那個小傢伙了,八成還有李恪等幾個王爺公主。
「都說了別叫四哥了」李泰沒好氣地回頭道,「你們都來了,我正準備泡一次功夫茶呢?」微笑著向吳王李恪等打了個招呼,怪不得說李治與李恪等關係好呢,在穿越成為李泰後,才現原來的李泰和太子對同胞弟弟是根本沒當回事,還老欺負他,所以那小傢伙老依賴李泰,連著其他弟弟妹妹也大多與李恪關係好過他們兩個。
「那我就叫你泰哥」經過一年來的努力,李治等也和李泰關係融洽,尤其這小傢伙還跟他開起玩笑來了。
「都說了,泰哥(tiger)那是西泰人的鳥語,老虎的意思,讓你別這麼叫了,叫我青雀就可以了」知道麼,說完,還不忘了朝著小李治瞪了下眼,,而李治則吐了下舌頭,扮了個鬼臉,惹的其他人哈哈大笑,看來大家都看對這對哥倆的對嘴是習慣了。
「呵呵,對了青雀弟啊,何謂功夫茶?為兄我可是聞所未聞啊」大家坐下之後,這吳王李恪話,他可是太宗三子啊,這裡可數他年紀最大了。
「此茶,之所以叫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李泰答道,本想說是台灣、福建等地的一種烹茶方法,即按6羽《茶經》烹茶法所烹的茶。可惜,6羽雖出生大唐,可現在是初唐貞觀年間,6羽的祖先都還不知道在哪呢?這又如何說得。
「哦,那此茶有何獨特之處?」李恪又問道,其他的王爺公主也都滿臉好奇,當然也包括女皇帝武照,只見她滿臉微笑地看著李泰。
「此功夫茶以濃度高為特點,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功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為半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李泰則開始滿足這些好奇寶寶的心裡。
「哦,那此茶的茶藝如何」李恪大有一問到底的學習態度。
「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後火,蝦須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沖,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親自操作。先點火煮水,並將茶葉放入沖罐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為宜。待水開即衝入沖罐中之後蓋沫。第一衝杯,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目的在於造成茶的精神,氣韻徹裡徹外的氣氛。洗過茶後,再衝入蝦須水,此時,茶葉已經泡開,性味俱,可以斟茶了。
斟茶時,四個茶杯並圍一起,以沖罐巡迴穿梭於四杯之間,直至每杯均達七分滿。此時罐中之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稱此過程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最後,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李泰微笑著為這些個好奇的王子,公主們解惑道,『好奇心能殺死貓』,今兒個我若不說清楚,怕是要沒完了。6羽老兄,不是兄弟我要竊取你的才學啊,你休怪吾啊,李泰在心裡默念道。
「好茶藝!」一聲大喝,大家一看,原來是李恪聽了激動的喊了出來,「呵呵,如此茶藝,當真是聞所未聞啊,為兄我可真是有些心急著想見識見識了,這不」李恪尷尬的笑了笑道。
「不過,這茶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別也在於茶具,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說道這,李泰摸了摸鼻子,又賣了個關子。
「青雀哥,你快說嘛,別賣管子了」李治趕緊跑過去搖著李泰的手臂撒嬌道,而一邊的晉陽公主也跑過來道,「四哥,快說嘛,快說嘛」李泰笑著搖了搖頭,唉,都說不要叫四哥,還叫,怎麼就穿越到了老四身上,為什麼不是老三或老九,跟甚著,老大呢,不過,算了,穿越都穿越了,只要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行了。
「第一,是茶壺:潮州土語叫做「沖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為它出自江蘇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日:「小、淺、齊、老。」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壺的色澤也有很多種,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等,還有一種壺身銀砂閃爍,朱粒纍纍,俗謂之抽皮砂者,最為珍貴。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為大就不「工夫」了。所以用大茶壺,中茶壺,茶鼓,茶篩,茶檔……等等沖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兩的茶葉,也不能算是工夫茶。至於深淺則關係氣味,淺能釀味,能留香,不蓄水,這樣茶葉才不易變澀。除大、小、深、淺外,茶壺最講究的是:「三山齊」,這是品評壺的好壞最重要標準。辦法是:把茶壺去蓋後覆置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壺滴嘴、壺口、壺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齊」了。這是關係到壺的水平和質量問題,所以最為講究。「老」主要是看壺裡所積成的「茶渣」多寡,在前面已經說過了。(當然,「老」字的講究還有很多,例如什麼朝代出品,古老歷史如何,什麼名匠所製成,經過什麼名家所品評過……等等。但那已經不是用一般茶壺的問題,而是屬於玩古董的問題了。)
沖功夫茶除了用「沖罐」之外,有時客人多時,也可以用「蓋甌」。在潮州菜館中每吃一道菜後就必定上來一巡功夫茶,那就是用「蓋甌」沖的,這是為了適用於人數較多的場合,一次可以有十杯至十二杯。但畢竟蓋甌口闊,不能留香,氣味比使用沖罐就差得多了。不過,只要衝茶的人「工夫」好,用蓋甌也可以衝出好功夫茶的。」李泰說完就停了下來,微笑地看著大家。
「潮州,為兄未曾聽說過,這是在什麼地方,居然有如此茶藝?」李恪好奇地問道,其他人也滿臉好奇地看著李泰。
「潮州,這是南海一代,廣東的潮州府,三哥沒有聽聞倒也沒什麼,再說,這叉還未出名,我也是無意間得來此法」李泰笑著開始忽悠人了,真要說出名,那怕也得過個幾百年吧,到時,我們早死光了,李泰在心裡嘀咕道。
「哦,是這樣啊,那除了茶壺,怕是還需要其他的茶具吧,定是為兄所沒有聽聞過了,四弟快說」李恪催起了李泰來了。
「這第二嘛,就是茶杯:茶杯的選擇也有個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日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林」為珍貴,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稱為「白果杯」。(
至於有的人還講究什麼「春宜牛眼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葉杯,冬宜吊鐘懷」,這又未見講究太多了。不過,用喇叭杯、牛乳杯……這些作為工夫茶的茶杯,都是不很合適,有失「斯文」之道了。」
「那第三呢,四弟快說啊」李恪等看到李泰一副神情自若的樣子就心急了。
「這第三嘛,是茶洗: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用以浸沖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而這第四嘛,是茶盤: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懷;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色要白,這都是為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至於這第五嘛,待我先喝口水先」一口氣說完三,四兩點,李泰就笑著打量起這些被提起好奇心的王爺,公主們,順便還有女皇帝,很好,大家之間並無什麼隔膜,看來,我這一年的努力沒有白費啊,只可惜,太子哥,素來與我不合,無論我怎麼努力,都
小弟新人新書,要是大家喜歡,請幫忙推薦則個,另外,請關注《高中生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