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雲冷冷一笑,說道:「你第一點認為歷史事實和地理環境不合。是吧?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詩中所寫的『烽火』『征戰』是對當時的烏恆而言的,而文姬在匈奴時正是『胡、狄雄張』,邊境不靖時,詩中所述,怎能不符歷史事實?」
「第二你認為不見著錄、論述和徵引。而不見著錄、論證和徵引是因為它不符合「溫柔敦厚」的詩教,為文人所不齒,是靠民間流傳下來的。六朝文獻大多沒有保存下來,不能因此否定整個六朝文學。類書可能遺漏,選本根本不能包括一切,專書也有作者見聞的限制,有的古書可能脫簡或殘缺,蔡琰原是有集子的,梁時尚有《蔡文姬集》一卷,隋時亡佚了,所以才生問題。南宋以前從無人懷疑過《十八拍》的作者非是蔡文姬,事實上,『文人』所著錄、論述和徵引過的東西並不那麼可靠,相反他們所不曾著錄論述和徵引過的東西,有時更可靠一些。」
「至於第三點你說是風格、體裁的問題,《胡笳》中有一些詞句是講對仗,頗似後來的七言律詩。這有兩種可能,一是獨創,一是後人潤色,在她之前四言五言都講對仗,七言詩在西漢時已流行民間,為何不能是文姬獨創?就算後人潤色也有九個指頭對一個指頭的問題。何況全詩12oo多字,精練工整對仗的只有兩聯,比起同期建安詩人的詩篇不算多,你怎能抓住兩聯就說它不是東漢風格?你的無知讓你混同了語言和風格,思想修養和藝術造詣的關係。語言不能獨創,風格可以。體裁受時代限制,但可以在舊文體的基礎上向前展一步。《烏孫公主歌》就是證明,文姬是在騷體和七言民歌基調之上樹立了她的獨創性。而關於『淚闌干』,東漢《周易參同契》、《吳越春秋》中已有,非唐時才有。關於用韻,上述例子是偶合,《十八拍》無此規矩,以十三拍為例,四韻通押,怎能說是守唐人官韻?而且唐人作近體詩才守官韻,作古體並不一定遵守。」
「綜上所訴,你所說的完全就是一派胡言,不懂裝懂!」
姜雲的話音才落,眾人齊齊的倒吸一口涼氣,在座的可都是有名的大文豪家,此時看到年紀輕輕的姜雲居然可以這麼證據確鑿的反駁籐原,心裡暗暗叫好的同時也對姜雲感到深深的不可思議,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如此年紀就這麼熟知華夏文史,真是太令人驚歎了!
而籐原早已經合上了大笑的嘴巴,目瞪口呆的看著姜雲,一時沒了言語,其實他對華夏文史的理解也是有限,雖然在他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刻苦到殘酷的學習,可他畢竟還是正常人,對於華夏上下五千年的知識怎麼可能全部學完,就拿這《胡笳十八拍》來說,他那一番論調還是程文軒大半輩子研究所得的結晶。如果讓他自己去專研,那他前半生就什麼也不用做了。
此時面對姜雲擲地有聲的辯駁,他也實在是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辯駁才好。姜雲輕蔑的對他一笑,懶懶的說道:「現在知道你的無知了吧?就討厭你們這種總拿無知當個性的人!」
籐原一聽姜雲這麼說,氣的脫口說出了一句「八嘎!」
姜雲立刻回了一句;「我日!反『八嘎』!」
籐原有些不能理解姜雲的意思,傻呆呆的沒反應過來,看的程軍他們哈哈大笑起來,那銀老者也向姜雲招了招手,說道:「小伙子很不錯,叫姜雲是吧?」
姜雲微笑著答道:「是,程爺爺好!」
老者一邊點頭一邊說道:「本來只是想借你的帖子一用,沒想到你居然還有這麼大的學識,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姜雲謙虛的說道:「我這也是恰好知道點,可當不得您一誇。」
老者微笑著說道:「過分的謙虛可就是驕傲,你那一番話可不是普通人能說出來的,那是需要很多知識沉澱的。年輕人就應該銳意進取,敢說敢做!像你今天這樣就不錯,很給我們爭臉啊!」
姜雲嘿嘿一笑,沒有出聲。程軍在旁邊接話道:「怎麼樣?老爺子!我沒有誇錯他吧!」
老者哈哈一笑,說道:「還不到你臭顯的時候,趕緊應付下一題,我今天說什麼也要把那些失去的藏書要回來!」
籐原這時也反應了過來,知道自己已經先失一城,再不努力很可能就要輸掉老本,所以高聲說道:「這第一題算你們贏,第二題我來出!剛才我就說過你們國家收藏的『快雪時晴貼』是贗品,你們還都不相信,今天我剛好帶來了真品,就讓你們鑒賞一下,看看你們的鑒賞能力到底怎麼樣?」
隨後,從身邊人手裡接過一個玉匣,小心翼翼的取出一份字帖,正是大家眾所周知的『快雪時晴貼』,籐原得意的把帖子放到了桌子上,示意讓人過去鑒定!
程軍這時候當仁不讓的走上前去,他是見過真帖子的,而且他對姜雲那份帖子經過了科學的驗證,確實證明了是真貼沒錯。對於像他這類鑒賞大家,只要看過真品一次,就完全能夠記住所有的特徵,贗品是絕對逃不出他的法眼!
不過當他看到籐原的帖子後就泛起了難,這個帖子簡直就是真貼的複印版,以他的能力都無法分辨出到底哪張才是真貼,要不是他可以肯定有份真貼就在姜雲身上,可能自己已經把這份當作了看過的那份真貼了!
正當程軍無所適從,不知所措的時候,姜雲又悄悄的來到了他身邊,雖然姜雲現在召喚不了鑒定技能,不過他剛才召喚的文史解密技能裡剛好也可以分辨此帖的真假。看到程軍久久無語的樣子,姜雲就知道可能遇到了問題。
果然,程軍看了半天後無奈的抬起了頭,然後一副有口難辯的樣子望著姜雲,那意思是說「你還是把真貼拿出來吧!」
姜雲呵呵一笑,回給程軍一個放心的眼神,慢慢的走到了籐原面前,籐原現在可不敢再小看這個華夏少年,剛才的事情已經讓他印象深刻,此時看到姜雲又站了出來,就膽戰心驚的說道:「你……你還會鑒定?我可跟你說,這鑒定和文史是兩碼事,你不要不懂裝懂!」
姜雲沒所謂的聳了聳肩膀,慢慢的觀看起籐原的字帖,然後一邊看一邊說道:「其實要說書法,你們j國確實有些獨到之處,比如你們現在很盛行的假名書法,就很有代表性,不過不管怎麼說,你們書法的根依然在華夏。就拿這個字帖來說,先我可以告訴你,你這個絕對不是真品,其實想要證明也非常簡單,你把字帖拿起來,向著太陽的方向看,你就會現紙張上有一個透明的方印!」
姜雲一說完,籐原就迫不及待的照著姜雲的方法檢驗起來,果然,紙張上顯示了一個清晰的透明方印,上邊寫著『太宗御賜』字樣。
姜雲繼續說道:「看見了吧,這四個字就足以證明你的帖子是贗品了!」
籐原狡辯道:「你憑什麼說有方印就是贗品?這難道不能是後人重新刻印上的嗎?」
姜雲呵呵一笑,鄙視的說道:「說你無知你還不樂意,讓我告訴你這個方印的來歷,方印上的太宗就是唐朝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酷愛右軍書法,他曾親自為《晉書》作《王羲之傳》,不惜重金,不遺餘力向天下購求王羲之筆跡,銳意臨摹,賜與朝廷大臣的事跡,早已成為史學家的美談。你不會連這些也不知道吧?」
「而唐朝貴族文人之間曾有過一個盛極一時的愛好,那就是在自己書寫的紙張上隱晦的留下一個印記,也就是你看到的透明方印。這種印記不能夠在書寫後添上,而是必須在造紙的同時就刻印上,然後再對紙張進行處理,讓它表面和其他紙張如出一轍。不過這種方法耗時耗力,成本相當昂貴,不是一般人可以用到的,除了皇家御用外,只有寥寥幾個書法大家才能用到。所以說,凡是用這種紙張書寫的帖子,都是唐朝時期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說你的帖子是贗品的原因了!」
「其實你這個帖子也很有些價值和來歷,此帖是唐太宗的臨摹王羲之最成功的一貼,而且它也是由太宗親自賜給你們奈良時代的光明皇后的,當時你們的光明皇后癡迷於王羲之的瀟灑書風與不羈人格。多次派遣唐使頻繁的與唐王朝進行交流,後來太宗就多次賜予光明皇后王羲之的真跡共2o卷之多。這個帖子也是當時一起賜予給你們的。當然,我所說的你可能不相信,不過沒關係,我所有的話都是有據可查的,你自己回去仔細考察一番就知道我說的到底對不對!」
籐原此時此刻也明白,在眾目睽睽之下姜雲斷不敢信口開河的,可想到自己即將把所有藏書輸個乾淨,心裡就變的異常焦躁,氣急敗壞的對姜雲耍賴道:「你說的對又怎麼樣?我剛才說是挑戰他們的管理員,你又不是管理員,說的對錯,贏沒贏過我都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是不會歸還藏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