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七十六回 馬上英雄(八) 文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各將未聞金旋招降將令,絲毫不曾手軟,將近一個時辰,在天黑之前,將北胡兵馬殲滅乾淨.此場大戰,中**陣以犧性不到四萬人的代價,盡殲北胡精兵四十萬,北胡各部落就此勢落,再無與中**隊一戰的能力。

    西涼之戰尚未打掃完戰場,金旋統領馬部、趙雲部、張苞、關興部,共二十四萬精兵,迅從西涼東上,沿烏孫、龜茲兩**隊退路支援安定,意欲將兩國精兵殲滅。

    甘寧、朱恆聽聞西涼大捷的同時,金旋軍令傳來,命令安定守軍密切注意聯軍動向,倘若聯軍往北撤退,尾隨其後,等候西涼大軍殺來,然後兩軍夾攻,重創聯軍。

    聯軍此時不足十六萬,已經沒有攻打安定郡城的能力,之所以沒有撤退,只不過是起到策應西涼戰場的戰略目的。西涼大戰敗訊傳來,烏孫王、龜茲王大驚失色,會集眾將商議。

    烏孫國大將烏爾巴以前曾經師從漢人,一身武藝多為漢人所傳,又授過中國數家兵書,因此頗有謀略。烏爾巴出師之時,其師父對其說道:「為師兵法武藝,在中國只是中下之人,你以後若與中國為敵,得勝之時,當以仁慈為上,失利之時,當以退為上。」

    此時形勢危機,烏爾巴想起其師言語,立起身道:「我軍今日勢危,當以退為上。中國兵馬行軍度極快,因此我軍應當防備西涼守軍斷我後路。」

    龜茲王道:「未料裡吉單于四十萬大軍一朝灰飛煙滅,與中國兵馬交戰如同噩夢,上次戰敗,記憶憂新,我同意烏爾巴將軍之言,應當退。」

    烏孫王在軍事上向來依賴烏爾巴,龜茲王亦如此意見,烏孫王隨即下令,命令全軍盡棄輜重,全回返國內。眾兵聽令後,人人興高采烈,紛紛收拾行裝,準備返回國內。

    安定細作此時密切注意聯軍動向,聽聞聯軍收拾行裝,火來報於甘寧、朱恆,兩將聞訊大喜,傳下軍令,準備行動。諸軍因為西涼大捷,倍受刺激,求戰之心頗為急切,聞得軍令沒有多時,大軍早已準備妥當。

    聯軍因為擔心後路被截斷,收拾完畢後,連夜行軍。甘寧、朱恆引領精兵八萬,尾隨其後。次日清晨,甘寧部為聯軍細作現,烏孫王聞訊大驚,急召烏爾巴將軍前來。

    烏爾巴道:「安定守軍既然行動,西涼兵馬一定會配合其行動,我軍既然退意已決,應當火行軍,但是方向須做些調整。北上路口大路有二條,一條通往西涼,一條卻是通往北胡之路,我意繞路北胡,必然會大出中國兵馬意料。倘若走西涼之路,待行到半路,前有重兵,後有追敵,我軍遭受前後夾擊,必然支撐不住。」

    烏孫王下令,命令烏爾巴統領五萬兵馬斷後,與龜茲王統領主力迅往北胡方向行軍。烏爾巴雖然不願擔負此任,但是既然奉命,也得遵令而行,引領部兵,在要路排好兵陣,攔截安定追兵。

    甘寧部為前軍,突聞聯軍有兵馬攔路,知道行藏已露,命令部下排列軍陣,也不待朱恆後軍趕來,往前衝殺過去。甘寧部苗兵隨軍已久,戰鬥力已經大大提升,這一場大戰,足以展現苗軍已非昔日阿蒙。

    甘寧部與聯軍斷後部隊兵力相若,但是兩方士兵心理殊異,甘寧部因為西涼大捷,士氣正高,而烏爾巴部下此時卻想急急逃命,誰願意留下做替死鬼?

    正在兩軍酣戰之時,朱恆部衝上前來,兩軍合力,兵威倍增,烏爾巴部少時便支撐不住,烏爾巴統兵多年,見勢不妙,統領敗兵,往聯軍主力退兵方向逃去。

    甘寧、朱恆皆為百戰之將,見烏爾巴敗逃方向,早已曉得聯軍意圖,一面統兵追擊,一面派快馬通知金旋。其實甘寧、朱恆此舉有些多餘,金旋在行軍之前,早已與姜維、馬等商議,料知聯軍必然選擇退入北胡,早讓馬統領重兵設好埋伏,靜待聯軍進入圈套。

    烏孫王為前軍,龜茲王為後軍,馬性急,未等到龜茲王部全部進入包圍,下令全軍出擊,將烏孫王部及龜茲王部分兵馬包圍於核心。龜茲王見勢不妙,也不去救援烏孫王,統領殘兵往東北方向逃竄。

    馬部因為兵力有限,知道二十萬兵馬全殲敵軍甚為吃力,看見龜茲王逃走,也分不出兵力追擊。烏孫王被困後,尚等著龜茲王前來救援,未料龜茲王早已逃竄。

    聯軍兵馬此時兵敗如山倒,被馬精騎一波衝擊下來,立即潰散奔逃。正在烏孫王將要束手就擒之時,一彪大軍從斜刺裡殺將出來,救得烏孫王性命,然後拚命殺出一條血路,往東北方向逃去。原來烏爾巴統領敗軍逃到此地,聞知烏孫王遇險,殺進陣來,救得烏孫王等人。

    馬見烏孫王逃走,統兵上前追趕,烏爾巴因為中國輕騎兵度甚快,不敢大意,一路上分派兵馬阻敵。烏孫王殘部雖然不能組織有效反擊,卻大大減緩了馬部的行軍度,因此烏孫王得以平安返回國內。

    因為龜茲王臨危捨棄烏孫王,兩王因為此事成仇,回到西域後兩國兵戈相見,直到中國兵馬攻打西域之時,方才和解,一致對外。這是後話,容後再敘。

    中國兵馬此次又是一場大勝,斬殺聯軍級十萬餘顆,聯軍逃回西域者,不足五萬人。西域此戰後,元氣大傷,北胡、西域勢弱,中國北部邊患基本消除。

    金旋借中國士兵連勝之勢,命令甘寧部、馬部合兵,分兵五路,攻打北胡各部落。北胡各部落因為壯丁大多在西涼一戰中死亡,因此基本沒有還手之力,六個月內被中國佔領全境。

    因為北胡地理與中國不同,金旋在北胡設立四郡,每郡設立牧養司,遷北方邊郡善於牧養者劃地以治,以後北胡四郡成為中國戰馬的主要產地。

    北胡各部落因為受損嚴重,因此漢人遷入北胡後,很快被中國同化,金旋又為四郡擇地建城,建立醫館、學校,從文化教育等方面加大對北胡人民的同化。百餘年後,北胡族人與漢人已無太大差別,其語言在數百年後基本失傳。

    北胡四郡人口稀薄,金旋任命凌操為北胡兵馬使,統領騎兵兩萬,管轄北胡四郡軍務。龐統又從中國選調精通北胡語言的官吏,分到各郡擔任各種執事。金旋擔心北胡人作亂,強征北胡壯丁入伍,共得五萬餘眾,被分入各軍中,仿高麗兵馬體制,戰時作為本部兵前驅。

    因為馬草原作戰,並無對手,被士兵稱為「馬上英雄」,金旋因為其戰功,封其為北胡王,統領部下二十萬輕騎兵屯於北胡西郡,與駐紮西涼的姜維部、甘寧部,對西域各國形成合擊之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