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歲月

龍騰世紀 第六卷 風雨年月第一章 節 冬季攻勢(一) 文 / 歲月

    年,長沙,也許這是一個再常見不過的晴朗春日,的山風帶著飄零著的盎然春意而下時的那種微微充斥著的青澀氣息,從岳麓山的山麓而來,吹拂過長沙城的時候,這座城市的生機卻是顯得那樣的勃勃盎然。

    也許是久違了近兩年之後,重新回到這座城市時,心底所存在的那份記憶又一次湧上了周成仁的心頭。從37年7月至今,已有四年又數月,雖然戰爭還在繼續進行著,但毫無疑問,日本已經被拖下了這片泥沼之中。

    而對於明天,周成仁始終是抱有信心的。

    在過去的一年之中,戰爭對於中國來說,有喜有悲,有勝有負,早在1939年的6月至o月,第二期整訓結束後,軍委會就隨之展開冬季攻勢。雖然日軍在部分地區先進行出擊。派遣駐於山西運城擔任河防的第37師團即於12月上旬,先進攻中條山地區。但這還是沒有能夠阻止中隊大規模反擊的展開。

    由第8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將軍所指揮的第35軍等部隊,率先展開進攻包頭。給予了日軍駐蒙軍騎兵集團以狠狠打擊。駐蒙軍騎兵集團雖然下轄有兩個騎兵旅團,但騎兵第團由於在河南開封以東的商丘,歸駐開封的第35師團指揮。事實上,只有駐屯於包頭以東的薩拉齊的騎兵第1旅團位於包頭附近,該旅團所屬的騎兵第13聯隊駐於包頭以北的固陽,騎兵第1隊駐屯於包頭西北的安北。

    傅作義將軍進攻包頭的計劃是先對包頭城內的日軍一部進行欺騙,將其調動到城外,無法增援包頭,然後在包頭戰鬥開始後,伏擊從固陽、安北方向前來向包頭增援地騎兵第1旅團下屬的騎兵第13、第4隊。

    按照傅作義將軍的命令,第35軍頻頻在包頭以西實施偵察、警戒,並大肆散佈第8戰區主力已到達包頭以西地區,並即將展開攻擊的假情報。顯然這樣地假情報奏效了,駐於包頭城內的騎兵集團長小島吉藏中將,於12月19日下令在次日,先主動向城西出擊。

    騎炮兵聯隊長-熊川長治中佐率騎兵一個中隊、騎炮兵聯隊、戰車隊、射炮隊組成討伐隊,向包頭以西的昆都侖河一帶展開進攻,尋殲中隊『主力』。

    為了增加討伐作戰的保密性、突然性,熊川長治中佐確定討伐隊將於12月2o日的拂曉,從西門出。然而就在2o日清晨,騎兵集團長-小島吉藏中將剛剛在西門送走討伐隊之後,還未返回司令部,城北方向變生了激烈的交火。

    這是隱蔽成平民混入城內的35軍官兵在殺死日軍哨兵後,強行起進攻的槍聲,隨後35軍主力也從北門殺入,開始向包頭城內的日軍起進攻。

    而此時騎兵第1旅團長片桐茂少將。得知中攻入包頭市。隨即率領部隊從薩拉齊出。於當日下午16時到達了包頭市。該旅團駐於包頭以北約1里處地固陽地騎兵第13聯隊在聯隊長小原一明大佐地率領下率先展開增援。距離包頭約18o裡地安北城內地騎兵第1隊也在聯隊長小林一男大佐地率領下。在得知35軍等部隊攻入包頭後。馳援包頭增援。

    然而令日本人想不到地是。騎兵第13、1隊卻恰恰正是傅作義將軍所要消滅地重點。果不其然。當這兩支騎兵聯隊進入預定地伏擊圈後。中隊立即展開猛烈地攻擊。結果小原一明大佐地騎兵第13聯隊幾乎完全被消滅;騎兵第1隊損失大半。聯隊長小林一男大佐被擊斃。而拂曉從西門出地討伐隊。則是於日沒後。兩手空空地返回。

    而這場有計劃地戰鬥。也迫使駐蒙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於211日向包頭增派了兩個步兵大隊。但此時。35軍因伏擊騎兵第13、第1隊地作戰任務已經完成。遂於23日撤出包頭。戰鬥至此結束。但持續地戰鬥並沒有這樣就結束。次年3月2o日。第35軍又展開對五原城地進行合圍、攻擊。戰鬥至22日。五原城被收復。日軍、偽軍、特務機關全部被消滅或被俘。日軍特務機關長-桑原荒一郎中佐被擊斃。

    與此同時。第5戰區也積極出擊。從12月12日至1月2o日。給予了日軍第11軍尤其是第13師團以很大地殺傷;同時第3戰區唐式遵第23集團軍等部隊則是在長江南岸地青陽、銅陵、貴池地區。向由長江過往日軍船隻進行炮擊。並配合海軍游擊部隊實施佈雷。這種騷擾戰術一度使銅陵、大通一帶地長江航道陷入中斷。

    由於1939年冬季反攻計劃。主要是從外線動局部進攻。消耗日軍;破壞日軍地鐵路、水上交通。切斷正太鐵路、同蒲鐵路和遮斷長江水路;對開封、山

    部、信陽至武漢、南昌至九江、粵漢鐵路北段、廣、南寧之敵進行攻擊。相機攻佔頭、呼和浩特等地。所以日軍值得採用加強要點防禦。增強要點多兵力、裝備和工事;主動出擊。以進行牽制;各師團組成一支機動兵團。準備投入戰況不利之地點。等等之類地被動防禦方法。

    而早在1939年秋,歐洲大戰爆後,參謀本部-作戰部長富永恭次少將,提出了攻佔欽州灣、南寧,封鎖中國-法屬印度支那,這一通道和物資進口地作戰預案。

    隨之,參謀本部擬定了由第5師團、台灣旅團實施廣西作戰的方案。1c月16日,大本營向9月23日成立的在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中國派遣軍下達了以第5師團、台灣旅團與海軍協同,攻佔欽州灣、南寧、鎮南關、龍州的命令。

    而司令部設在廣州的第211軍立即根據中國派遣軍119日的作戰命令,開始著手進行各項準備,司令官-安籐利吉中將下令第211軍將與近籐新繡海軍中將指揮的海軍第5隊,山縣正鄉少將指揮地海軍第3聯合航空隊下轄第115空隊進行協同。

    今村均中將的第5師團於1c月27日111月3日,分別從大連、旅順登船,鹽田定七少將指揮的台灣旅團,在向籐井洋治中將指揮的第38師團移交了佛山地區地防務後,於11月登船,9日到達三亞。第211軍司令官安籐利吉,則率其司令部於1到達三亞港。

    第211軍進攻南寧的計劃預定為第5師團、台灣旅團,在欽州灣登6後,沿欽州至南寧的公路兩側地區,分三路平行向北進擊,攻佔南寧。以中村正雄少將的步兵第211旅團為中路,直接指向南寧,並予以佔領。以及川源七少將的步兵第9旅團為主力組成及川支隊為西路,從南寧以西的金雞村、江西村進行迂迴包圍,攻佔南寧。以鹽田定七少將之台灣旅團為東路,由寧渡過攻向四塘,從東面迂迴南寧。

    海軍第3聯合航空隊,6空軍第211獨立飛行隊兩個中隊以航空母艦和洲島機場起飛,配合作戰。預定先在欽州灣企沙、龍門登6的步兵第9旅團,其登6時間為11月15日。

    登6後向南寧進攻時,第211軍前進指揮所位於欽州。

    11月13日,第211軍指揮的作戰部隊從三亞出港,駛向欽州灣。15日8時,第5師團步兵第9旅團利用大風雨掩護,在預定的欽州灣西岸企沙、龍門突然登6。11月16日,第5師團步兵第211旅團在欽州灣內地朱屋、茅嶺、黃屋屯一帶,台灣旅團在欽州灣東岸的欖尾地區相繼登6。在擊退新編19師、175師後,日軍至18日已經進至南寧以南不足百里的大塘、百濟地區,並開始調整戰線,作進攻南寧的準備。

    此時第16集團軍副總司令韋雲淞已經趕到南寧指揮所,指揮該地區的作戰。2o日,軍委會下令直屬部隊-杜聿明第5軍、姚純第36軍、傅仲芳第99軍,迅向南寧、柳州、宜山集中。211日開始,日軍繼續向北進攻,22日夜間到達了岸。

    隨後,步兵第9旅團、步兵第211旅團即組成渡河突擊隊,以民船強渡準備攻擊南寧城,但均被北岸守軍擊退。23日。步兵第211旅團再次組織了多達二十多次的強渡,仍因遭到北岸守軍135師地猛烈抵抗和頻頻反擊,而毫無結果。至2上午,日軍除集中炮兵掩護渡河之外,又集中了海軍航空兵,對北岸守軍進行了連續的攻擊、轟炸。

    由於北岸守軍陣地幾乎全會毀,人員傷亡殆盡、又無增援,日軍步兵211旅團步兵21聯隊-第隊長-新田寬一郎中尉得以率部突破北岸,並攻佔了南寧高等法院附近的建築物,後續過江的日軍也相繼投入攻擊。當日,第5師團攻佔南寧。

    而第211軍司令部於佔領南寧的當日,下令台灣旅團暫隸屬第5師團長今村均中將指揮,軍司令部於27日離開欽州,返回廣州。

    而第5師團則是展開就地警備,以步兵第211旅團警備南寧以東地區,以步兵第9旅團警備以西地區,松本總三郎少佐指揮的步兵第隊-第2大隊,警備南寧以東地四塘地區,騎兵第5隊、森本宅二中佐指揮的步兵21聯隊-第3大隊位於南寧東北的八塘地區,向賓陽方向警戒;南寧以北的高峰隘,由友野幾久治少佐指揮的步兵第9旅團步兵第聯隊-第2隊進駐並警戒武鳴方向;台灣旅團駐於欽州,負責保護欽州至南寧地補給線路。(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