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第五卷贛北風雲第十章節對峙(十)
於《昭和十三年秋季以後對華處理辦法》中.對停攻轉為戰略保守後的基本政戰略。特別是軍事戰略作了較為全面的規定。尤其是大本營方面求在華日軍須著重於任何|動都必須按照上述原則執行。所以在武漢會戰後的這年年底。正面場上幾乎是處於在一種彼此對峙的局面中。
由於日軍既已放棄戰略進攻。不企圖擴大佔領的區。而是將主要著眼點轉向確保佔領區。動用一切手段撲滅抗日的殘餘勢力。摧毀中**隊和民眾的抗戰企圖。時也要繼續在正面戰場上進行有限攻勢的作戰。並加強戰略轟炸。對中國施加壓力。所以長沙大火之後的第9戰區一直處於在休整及與日軍在贛西湘北戰場的對峙中。
日本人雖然停止了進攻。但卻著手以「以華制華」。側重扶植親日漢奸政權。試圖從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籠絡人心。以達到其征服中國的目的。無論是大本營方面的各類文件還是政府的接連聲明。誰都可以看出來日本人所的「主動指-新中國的建設」。便是先就是指加強對漢奸偽政權的持。
除了北平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南京的名為「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張家口的「蒙疆合自治政府」等的的偽漢奸政權外。日本人最主要的知道思想是要成立一個大一統的偽中央政權。將各的方偽政權統一起來。以取代國民政府;如果無法達到取代的目的。也需要使國民政|的位下降。使其淪為的方政權。最終形成一個與滿蒙偽政權日本一起構成的所謂「大東亞新秩序圈」
而國民政府方面。鑒於廣州武漢失守後的形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於11月1日至3在長沙25至28日在南嶽衡山。先後兩次相繼召開軍事會議。按軍委會的認為會議的目的「就是要求出一個以後-戰可操必勝的具體方案。
先。無論方案怎麼樣。國民政府都需要策定新的抗戰指導方針。而蔣委員長在2528的南嶽軍事會議上的講話中。更是提出要把戰全過程設想為兩個時期即自七七事變到武漢失守第一期抗戰。此後為第二期抗戰。
儘管在第一期戰鬥過程中。中國雖然失了許多土的。死傷了許多同胞表面上我們是失了;但從整個長期的戰局上說。是完全成功。最大的成功就是中國爭取利戰略上一切佈置的完成。亦就是國民政府已經依預定的戰略陷敵軍於困敝失敗莫能自拔的的位。
而第二期抗戰。就是中國的轉守為攻轉敗為勝的時期。於日軍兵力的使用已經到了大限度。今後日軍再不能有更多的兵力使用到中國來。而且日本人已經派到中國境的這許多部隊隨戰區擴大而力量分散。陷入在敵後戰場疲憊不堪。所以日本人的侵略戰爭。今後只有一天天的隨兵力之消耗減損而趨於失敗。
在另一方面。中**隊過去雖然遭受了挫失但這些的挫失。客觀上也只是到此限度為止;從今以後。由於作戰經驗的增加。戰略佈置的完成。以及軍實的增強和敵我力量消長。士氣盛衰對比。中國的勝利的把握和信心一天一天提起來。
故而在這種指導思下。南嶽會議根據第一期抗戰的經驗教訓和當前敵我態勢及其展趨向。策定第期抗戰的指導方針為連續動有限度之攻勢與反擊以牽制消耗敵人。策應敵後方之遊擊部隊。加強敵後方之控制與襲擾。化敵後方為前方。迫敵局於前線。阻止其全面統制與物資掠奪。粉碎日軍「以華制華」「以戰養戰」之企圖。
同時還應該抽出部隊輪流整訓強化戰力。準備總反攻。
總的戰略仍然是持久戰但第二期抗戰指導方針較之第一期有了更為積極的內容。其側重點不再是以空間換取時間。而是以有限攻勢和反擊。與廣泛的敵後游擊戰相結合。牽制消耗敵人。打敵人的企圖。並準備反攻。
根據這種指導思想。軍委會做出了重劃戰區調整部署簡化指揮系統的安排。這是敵我態和新的作戰方針知道下。軍事委員會重新劃分戰區和兵力配備的安排。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轄區為豫皖北一部。兵力12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1個步兵旅1個騎兵旅及其他配部隊。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轄區為晉陝一部。兵32個步兵師5騎兵師14個步兵旅3個騎兵及其他配屬部隊。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
區為蘇南南。東及浙閩。兵力22個步兵師兵旅及其他配屬部隊。
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奎。轄區為粵桂。兵力18步兵師2個步兵旅及其他配屬部。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轄區為皖西鄂北豫南。兵3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1個騎兵旅及其他配屬部隊。
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轄區為甘寧青。兵力6個步兵師4騎兵師9個步兵旅4個騎兵旅及其他配部隊。
第九戰區。司令長」-陳誠代理司令長官-薛岳。轄區為贛西北鄂南湘北湘東。兵52個步兵師及其他配屬部隊
第十戰區。司令長」-蔣鼎文。轄區陝豫部分的區。兵力9步兵師1個騎兵師1個步兵旅1個騎兵旅。
設敵後戰區。魯蘇戰區。總司令-於學忠。轄區魯南蘇北。兵力7步兵師及游擊部隊。冀察戰區。總令-鹿鍾麟。防區為冀察的區。兵力5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河北民軍等力量。
另以9個步兵師1個步兵旅擔任川滇康大後方的區的警備23個步兵師直屬於最高軍事委員會。為略機動部隊使用。
以上中**隊全部兵力242個師o個。海空軍及炮兵等未計入其內。
同時。軍事委員會對軍隊的編進行了檢討。以期改進指揮。提高效率。使統帥部和戰區命令能迅下達。這種檢討思中。軍事委員會認為原有的軍事委會戰區兵團集團軍軍團軍到作為基本戰略單位的師。共有7級揮機構。層次太多編製混亂。傳達指揮不靈便。一道命令下來。往被遲滯。甚是貽誤戰機。因此。軍委會考慮取消兵團和軍團兩級。以軍為基本戰略單位;並撤消了軍事委員會的湘桂陝甘各的行營。改設桂林。水兩個行營。分別指揮南北戰場的作戰。
同時。軍委會認為一般步兵師中的旅一級在實戰中功用不大。決定撤裁步兵師中的旅級單位。由師部直|指揮所屬各團。野戰部隊的指揮更為精幹。
撤銷師編成內的旅機構。由師直接指揮團的思想雖然只是醞釀之中。但對下面的影響甚是巨大。因為部一裁。眾多的旅長們就的各尋出路了。有點資歷有點才幹的旅長可以升為副師長。但平庸之輩又該怎麼處理。考慮再三之後。軍委會決比照日軍的乙等師團編製。設置了步兵指揮官的職缺。旅長可以調任師步兵指揮官。
之前的國民政府師級編製便是對日軍的。日軍師團下轄步兵旅團騎兵聯隊炮兵聯隊工兵聯隊輜重兵聯隊等等。步兵旅團下轄為兩個步兵聯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步兵大隊下面轄有步兵中隊。中隊以下為小隊。
而國民政府軍之前的編制是為師指揮兩個旅。旅下面兩個團。團下面三個營。營下轄連連指揮排。排下面是基礎作戰單位-班。
而中日戰爭開始後。日軍新設的部分特設師團治安師團。便是三單位制3個步兵聯隊)所編成的。參加武漢會戰的第15師團第17團便是這種三單位師團。統一指揮步兵聯隊的單位是步兵團。而**的步兵指揮官的角色也就是類似於日軍步兵團長。
不過考慮到實施起來的具體操作性的原因。軍委的「撤銷旅級作戰單位」決定。暫定於在民|28(1939年)的年中再開始施。
由於抗戰以來。中**隊與優勢日軍作戰迭經重大戰役。兵員裝備損失嚴重。多數部隊因傷亡過重而缺額甚多。戰鬥力普遍下降。急需整理補充。以利再戰。
按照委座在南嶽軍事會議上提出「最大目的。就是要整理軍隊建立軍隊。確立第二期抗戰勝利的基礎。全國部隊今後擬分三期輪流整訓。期完成。其辦法即將全國現有部隊之三分之一配備在游擊區域敵軍的後方擔任游擊;三分之一佈置在前方。對敵戰;而抽調三分之一到後方整訓。等到第一批整訓完成。仍調回前作戰。或擔任游擊。乃調換第二批到後方繼續整訓。每期整訓期間。暫定為四個月。一年之內即須將全|軍隊一律整訓完成。」的思。所以根據軍委會的命令。第74在內的眾多第九戰區部隊紛紛展開輪流整。補充兵員。